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要善于去体会父母的心境,父母的需要

2018-02-15 居士亭
居士亭

不取一毫为己用

惟利天下诸众生


至樂無如讀書     至要莫若教子


恭摘自 细讲《弟子规》(第8集)

蔡礼旭老师 2005/2/17 

台湾台南净宗学会 

檔名:07-003-008


再来,「养父母之心」,让父母心里面能够常常很欢喜、很自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我们所作所为一定要让他安心、放心。假如我们的德行不好,纵使你每天都供养父母很好吃的饭菜,父母吃了之后会不会快乐?也不会;他可能边吃还边帮我们提心吊胆。中国的父母比较含蓄,他心里面的感受,有时候不会在言语当中流露,所以我们要善于去体会父母的心境,父母的需要。

 

《论语》里面有说,君子要有「九思」,要有九个常常懂得观照的一些态度。哪九个?第一个是「视思明」,第二个是「听思聪」,要能从父母的言谈当中,听出他们心里的需求。比方说我们很久没跟父母打电话,母亲打过来,还等父母打给我们,我们已经太失礼了。父母过来跟你问问你现在的工作状况,虽然是在问你的工作状况,事实上我们应该能听出来,他已经在想念我们,甚至于是想念孙子。我们听得出来,我们就不等父母开口,主动要回家去探望。其实人只要上了六十岁以上,老得就会愈来愈明显,当我们一、两个月没看到父母,一回去一看到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老这么多!所以我们要珍惜跟父母相处的机会,善体亲心,常常去关怀、去问候。这是「养父母之心」。

 

再来要「养父母之志」,父母的心愿。《孝经》里面有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我们把身体照顾好,这是孝道首要的工作。「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假如我们用自己的德行,对家庭、对社会有所贡献,最高兴、最满足的是谁?是父母,还有老师。这是养父母之志。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一分善心,希望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很多父母因为全心全意栽培孩子,在很多社会方面他想尽力有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当他的孩子能够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他会觉得很欣慰。


细讲《弟子规》第八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26d2cn5k&width=500&height=375&auto=0

推 荐 阅 读

如何劝导家人吃素

当我们言而有信,孩子对我们就会非常尊敬

夫妻关系要好,一定是从言语的态度开始做起。

父母教训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恭恭敬敬的聆听,绝对不能一言九「顶」

「父母命,行勿懒」,我们答应帮父母做的事不可以懒惰,答应了要赶快去做

孩子一犯错,我们为人父母的也要很敏感,赶快去处理

孩子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对他影响很深远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居士亭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