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好书 | 《半部论语治天下》刘余莉教授《论语治要》学习心得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伦理学专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刘余莉教授亲自讲解
★透彻精辟的解读,生动活泼的案例,平实质朴的语言,立体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强大生命力
★为解决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心灵困顿、家庭矛盾、社会隐患、世界冲突提出了标本兼治、亘古常新的中国方案
内容介绍
全书以《群书治要•论语治要》为底本,参照古人注疏,阐发经典大义,以透彻精辟的解读,生动活泼的案例,平实质朴的语言,立体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强大生命力。为解决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心灵困顿、家庭矛盾、社会隐患、世界冲突提出了标本兼治、亘古常新的中国方案,既是党员干部的修身必读书,同时也是广大国学爱好者的重要参考教材。
精彩文摘
学而篇
《论语·学而篇》一共是十六章,《群书治要》中选了其中的九章。《学而篇》讲的主要是入道之门,就是说你修道的入门之处、积德之根。也就是你要修德,要积功累德,它的基础是什么?这一篇文章所讲的内容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首先看*句话。
《治要》上第一句话: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也就是有若。“其仁之本与”,通行本都多了一个“为”字,“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
“君子”,在古代指在上之人、在位之人。后来成为有德、有位之人的通称,也就是“有德,堪在位者”,这样的人称为“君子”。在《论语》中,这个“君子”,两种意思都有。*种意思是指在位的人,第二种意思就是指有德行的人。这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君子在学道的过程中,虽然还没有像圣人那样成为得道之人,但是他在努力地求学,所以他也是一个觉悟的人,不迷惑的人。这个“务”是“专利”的意思,觉醒的关键就在“专一”,佛教讲精进,精一不杂的意思。
一个人做学问能不能成就,关键点就在于能否专一。所以古人成功的关键都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们看在《六祖坛经》上记载,法达法师读《法华经》读了十年,十年专攻《法华经》;而无尽藏比丘尼一生读《大涅槃经》,所以他一生的功力用在《大涅槃经》上。因为他们专心到一定的程度,后来遇到了六祖,一经点化就开悟了。所以中国古人,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是在求开悟。那么怎么才能悟入呢?那就是要专一,把你的心力、精神集中在一部经上。
我们看在历史上,刘宝楠父子对《论语》作注解,作了《论语正义》。这一部书就是刘宝楠父子两代人,经过了七十多年才完成的一部注解;焦循作《孟子正义》,给《孟子》做注解,也是父子两代人才完成的。这两部注解传承久远,非常权威,成为后代人研究《论语》、《孟子》必读的注释,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专心。那么在佛教之中,我们知道周止庵居士一生研究《心经》,而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他给《金刚经》做了一个注解,也是非常权威。后代人如果想要研究这些经典,都不能够不参考。所以这告诉我们,古人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因为他能够“专”。而我们现在人做学问之所以不能成就,毛病就是出在不能够专一上面,希望广学多闻,希望能够知识很广博,这都是习气使然。这种好高骛远的做法,不但不能够达到求学的目的,反而使人偏离了方向。
馆藏好书 | 【免费结缘】《原来这样教孩子》古人成功的教育之道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书籍《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