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倾情援疆,将“红医精神”在边疆发扬光大——记农工党中国医大四院支部党员、辽宁第六批“组团式”医疗援疆队副领队陈颖教授
听到楼道里想起“哒哒哒”蹦踏楼梯声响,就知道是援疆专家陈颖教授回来了!
陈颖教授是辽宁省第六批“组团式”医疗援疆队副领队,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2021年5月10日,陈颖带领第六批“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来到塔城,开启了为期一年的“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
初到新疆,面对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队员们难免有些不适应。作为副领队、队里的老大姐,陈颖教授积极配合领队钟红珊院长工作,组织开展“秉初心、勇担当、守纪律、能战斗”大讨论,统一思想认识,凝聚队伍、提振士气;坚持每周例会制度,了解队员思想动态,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开展队日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队员们的思想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行动更加有力,将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弘扬爱国精神、建功新时代的实际援疆工作中。
陈颖是农工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支部党员,中国医大四院妇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曾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援疆两个月来,陈颖教授组织第六批“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走遍塔城地区四县三市,累计行程千余里地,极大地带动了地区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在兵团九师哨所的巡回诊疗义诊活动中,慰问了戍边英雄魏德友老人和老伴。魏老一生倾力做好一件事,为国守边防,用实际行动铸就了边境线上“移动的生命界碑”,队员们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
同时,陈颖还与沙勒克江·依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沙勒克江·依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原食品公司退休职工,曾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名单、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家庭。
作为塔城地区人民医院的副院长,陈颖教授积极贯彻落实辽宁援疆前方指挥部、塔城地委行署及医院的各项会议精神,参与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作为妇产科主任,她认真组织学科规划建设,按照三级甲等医院学科设置要求,进一步细化三级学科设置;规范科室交接班、学习、查房制度,制定学习计划,注重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科室诊疗水平。进疆两个月来,累计出诊会诊百余人次,组织成功抢救危重症患者和开展腹腔镜下肥胖患者复杂性大子宫切除等手术。
7月的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经常看到轮椅上的身影。6月末,陈颖教授上班的路上踝关节扭伤,一瘸一拐的她仍频繁往来于会议、会诊、查房各项工作,直到随队老人说“拍个片检查吧,不是吓唬你,会留下病根的”。核磁共振结果出来了,竟然“左侧内、外踝骨折,左侧胫骨下段、跟骨内及跗骨骨质内骨挫伤改变,左侧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损伤,踝关节腔、跗骨关节腔积液,跟骨下缘肌腱间隙内积液影,踝关节软组织肿胀”。骨科专家明确医嘱“必须打石膏、制动体位”。然而,我们依然在会议室、科室、病房看到坐在轮椅、拄着拐杖的身影。陈颖教授就是这样,每天仍然坚持协调医院行政工作,组织查房、会诊指导临床诊疗。每天支撑着拐杖蹦跳四层楼2—3个来回,她还风趣幽默地说:“已经练就了单腿神功”。
陈颖教授常说:“救死扶伤、解决病痛,是医生的重大己任!”但她却常常忽视了自己及家人。今年是中国医科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十四五”规划的开启年,已经是科室副主任、三级教授的陈颖主动报名援疆。说实话,妇产科都是女医生,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负担重。陈颖老师的父亲也已88高龄,身患阿尔茨海默症,而且刚刚完成股骨头置换手术后不久,她本人也已过知天命之年,身体免疫力低下,但仍怀揣着梦想、满腔热忱,毅然决然地报名通过了中国医科大学党委审批,成为辽宁第六批“组团式”医疗援疆队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家,而当家庭和工作出现冲突时,决心毅然“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的付出,这一切的一切,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陈颖是农工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支部的光荣!
不忘医者初心,认真履职,善做善成,做到用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医术倾情援疆,将“红医精神”在边疆发扬光大,这就是陈颖教授的真实写照! (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