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面向2030】教育信息化主要领域推进措施

2018-01-18 辽宁教育科研

一、战略目标

为了适应未来的挑战,我国政府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将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基于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2020年的基础,到2030年,全国基本可以实现信息技术驱动下教育体系的全面创新和深度变革。

面向2030,我省将以“三通两平台”为依托,促进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全面创新,实现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和谐统一,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重组、程序再造和文化重构,形成适应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新生态,建成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生化的教育体系,支撑人的全面、自由、个性发展。

二、发展任务

1.基础教育

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方面:一是制定《托幼园所信息化环境建设标准》,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幼儿的全面、健康、安全发展为根本,为每所幼儿园配备适宜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二是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如体感交互类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三是大力推进区域内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的可利用度。四是加强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使他们能够恰当整合信息技术与活动课程,为幼儿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在活动与游戏中掌握信息技术。五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信息化产业,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研制更多符合学前教育特点、适合在幼儿园所使用的信息化设施和装备。六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园、家庭及社区间合作,改善传统的家园共育方式,为幼儿园、家长及社区的联系和沟通扩宽渠道,整合各种学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七是建立国家与不同地区的幼儿发展数据动态采集机制,逐步建立学前教育大数据,支持学前教育政策的科学制定与效果检验。

在义务教育信息化方面:一是加快学校基础信息设施建设,全面接入互联网,实现每个教室的互联互通;全面实现多媒体远程教育设备进班级,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教学终端进教室,构建智慧课堂教学环境;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实现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教学的常态化。优先发展信息化支撑下的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实现“有质量的公平”,真正使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促进区域公平,缩小校际差距。二是建立完备的义务教育大数据,结合经济、人口、家庭等基础信息,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精准扶贫,让每个落后地区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条件,让每个困难学生都有学上、上好学;提升义务教育大数据分析与服务能力,与数字化课程资源应用分析与统计相结合,为师生提供包括个性化教学诊断与干预、数字资源智能化推送等在内的个性化学习服务,进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三是拓宽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全面支持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着力发挥信息化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探索一系列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积极发展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四是利用信息化促进学校组织创新,建设一批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学校,全面带动和引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管理体系、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变革。五是推进数字教师发展计划,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培训方式,全面推进网络研修和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激活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每位教师健康、快乐而有个性化的专业发展。六是有序推进智慧校园与学习型城区建设,构建一体化、数据化、智能化与个性化的智慧教育环境,全面支持每位学习者开展按需学习。七是鼓励多样化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模式,鼓励校企合作,研发各种满足各学段、各学科教学实际需求的、适应多终端的优质教育资源与软件工具,为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同时加强教师对软件工具的应用培训,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水平。通过“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建成以数字教材为核心的全互联网化教育资源体系。加大面向特殊人群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装备的研发力度,实现教育无障碍。八是推进创客课程、游戏化课程等新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传播,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生态建设方面的作用,着力研究和建设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认知方式与学习行为的新型学习资源。

在高中教育信息化方面:一是大力推进选修课程立体化资源建设,探索促进优质选修课程校际共享机制,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支持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是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高中学业水平无纸化考试运行模式与机制,为每一位高中生建立完备的成长档案袋,采集学生所有学习与发展数据,开展个性化学习分析和评价,为其考评、升学、就业等提供数字证据。三是探索高中阶段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在线学习,鼓励学生开展基于MOOC大学先修课程学习。四是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缩小数字鸿沟。鼓励东部地区学校开展直播式教学,将优质教学资源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学校辐射。五是加强学校及地区教育行政领导的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转变管理者的教育观念,打消管理者头脑中长期存在的信息化工作会影响高考的顾虑,提高管理者利用信息化促进学校创新发展的能力。六是构建支持高中生“走班上课”的信息化环境,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2.职业教育

一是深化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增进共识、协同行动。在互联网+各行各业的大趋势下,信息技术将是职业能力和行业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创新发展必然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信息化支持下进行重构。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都需要在泛在的信息化环境中重新认识与阐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一项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区、信息化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重视相关体制机制保障和共享平台搭建。

二是增强政府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导向和有效调控能力。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政策法规和治理体系,协调企业、行业和社会机构,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利用大数据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外部监控和评估认证。

三是政府与研究机构、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共同建立持续的政策研究与评估机制。统筹考虑研究项目与教改项目立项与实施的衔接,对于探索性问题通过社科基金、教育规划项目等予以研究,对于已经被验证的模式、方法等应该设立教改项目进行大规模推广并进一步进行跟踪评价。

四是破解职业院校发展中自身难以解决、需要多方协调或统筹解决的问题。以整体观、系统观的思想,将各方面政策与措施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促进职业院校体系和技师学院体系之间的相互借鉴、资源共享及共同发展。高度重视支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三通两平台”工程,缩小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中小学之间的差距。设立教师信息化教学综合能力提升专项,建立可持续的职业教育各级各类人员培训体系。面向人才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发展等作为整体教改项目的组成部分,进行整体设计和全面评价。信息化资源与服务面向行业需求,做好专业规划,制订标准规范,设立质量认证和最低准入门槛。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增强示范效应,初步构建智慧校园;加速国家、地区职业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提升优质资源共享、教学支持与管理服务水平。

五是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的办学能力。面向“互联网+”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增强信息化办学能力,促进职业院校混合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逐步构建泛在学习新生态;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短训与顶岗相结合的多元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新体系;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动态调整;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如集团化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混合教学模式、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大力发展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虚实结合教学系统,以相关专业建设为纽带建设跨校区的实训中心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有效配置,提升在线社会服务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大数据支持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评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职业院校治理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应用的作用,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水平。

六是强化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创新应用能力的专项培训,以及教育教学法的协同研究与互助,构建信息化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新体系。

3.高等教育

第一,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把政府购买服务作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和网络运营商资源,优化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水平,构建高等教育信息化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新格局。将高等教育信息化纳入“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系统谋划,完善推进机制,制订发展目标与建设标准,利用信息化助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加大对地方普通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定向倾斜政策。

第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在线教育和泛在学习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积极推动跨学校、跨地区课程共享服务,开发面向民族地区的教育课程,鼓励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校际联网交流。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提升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独特优势,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大学,打造未来学校雏型。

第三,充分发挥信息化在高校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学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路径。利用大数据技术广泛开展学校管理、学生评价以及教育预测分析,推动学校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为教育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打破行政管理壁垒,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支持各种教育教学业务信息通畅、高速互访和有效整合,实现高校信息化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化对高校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支撑作用,促进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全面实施智慧教育建设工程,加快构建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各类教育教学网络系统,推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

第四,扩大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开放程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建立“一带一路”高校网络联盟,抢占高等教育信息化制高点,增加国际话语权。 利用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构建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机制,以信息化手段提升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抢抓新科技革命机遇,把握“互联网+”潮流,通过开放共享教育科技资源,为创客、众创等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开辟大学生就业新途径,拓展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边界和空间。

第五,完善高等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环境。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制度和网络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和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事件监测体制,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严格规范电子数据管理,通过系统应用和数据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三、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措施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增强队伍能力、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问题,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1.组织管理体制及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体制。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各类学校设立教育信息化首席信息官“CIO”,建立“一把手”负总责,“CIO”具体领导的领导体制,全面统筹本单位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协调跨部门信息化工作。二是构建扁平化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建立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要求各级政府把教育信息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地方城市建设重要内容,适当超前发展,做到教育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工作推进扁平化、效率最大化。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各类学校设立教育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组织协调本级教育信息化工作。三是构建教育信息化管理责任架构。加强省级层面教育信息化政策引导和工作考评,进一步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应用推进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学校等各主体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推进工作。四是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市场化管理机制。用市场杠杆撬动和吸引更多企业投身到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提供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中来,建立“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选择,个人自愿购买”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创建基于“互联网 +”的新型管理模式,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倡基于大数据的行政决策,提高决策管理的科学性。五是健全政策保障,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法律法规。打破阻碍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政策障碍,为学校、企业投身教育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教师及其他人员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法规,积极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来,打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六是整合多方力量,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整合教研、电教、信息、装备等教育系统专业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相关企业专业化服务的优势,形成合力,为学校、师生等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七是提高专业素养,加强信息化管理队伍和专业队伍建设。明确人员编制,在评职、进级、确定工作量等方面提高专业人员待遇,加强专门培训,努力打造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和专业队伍。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供给模式主要存在的障碍是已经提出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教育信息化开放合作机制”得到各方赞同,但实施的路线图尚未明确。具体表现在:一是社会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不明确。政府长期以来购买教育资源产品配发给学校使用的格局还没有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和服务企业进入教育资源市场特别是教育市场的渠道不畅。二是开发适用好用的优质资源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内容、工具和应用)在政府采购时经常被忽视,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师生“不好用、不爱用”。一方面驱动教学常态化应用信息技术的动力仍不足,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发优质资源的指导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再一方面是没有使用者与开发者的良性互动机制,资源开发过程中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凸显,使用者认为不好用、不爱用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三是学校师生方便快捷获取优质资源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初步建立了教育资源智能导航系统和超市,基本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选择使用”,但由于与地方平台和企业平台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互联互通,加之宣传推广力度不够,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破解建立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供给机制的障碍,就要将政府专项投入和项目投入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校师生自主选用为基础,政府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共同保障基础性资源应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竞争开发和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模式。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从政府直接提供到通过市场提供,从领导选择到直接使用者选择,促进多方投入不断创新优质资源,形成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良性机制。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优质资源开发服务的多元灵活分工机制。发挥学校师生结合教育教学开发实用内容资源的优势,通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激发教育智慧,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资源;发挥专业机构和个人的技术优势,提供云端支持、动态更新的适应混合学习、智能交互、泛在学习的数字教育工具与服务,发挥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优势,承担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服务,为资源使用者和开发者建立有效的桥梁。基本实现所有文字教材都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与学在线资源内容、工具和服务。二是构建开放透明的优质资源获取渠道。继续推动政府评估准入,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体系中,实行内容公开、价格公开、用户评价公开,帮助学校师生根据需要选择基础性资源和个性化资源,试点并逐步推广建立学校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使用生均经费购买资源服务,构建“谁使用、谁选择、谁评价”的良性发展机制。地方政府要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机制建设本地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保障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不断提高教育资源交流共享水平和优质教育资源普惠水平,尤其要满足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学校免费使用优质资源的需要。三是完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标准规范。加快制定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交换、传输、利用等相关标准规范,形成中央和省以及有条件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多级资源服务保障体系。提供并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开放接口,促进国家平台与地方、社会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大开放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探索基于CC版权(知识共享)的方式,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授权形式及条款组合,更好地促进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四是建立有效的资源评估机制。进一步确立通过用户评价,促进市场有序竞争和更多的教育资源开发服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断投入优质资源开发和服务的机制。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体系中,落实教育资源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模式,保障教育资源的准入与退出,保护学校师生等使用者的利益。建立以效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地区和学校的资源开发和应用绩效进行评估,施行以奖代补、奖优汰劣等政策,以政府导向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2.启动重大工程

一是分阶段启动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采用统一规范、分级管理方式,推进具有先进、安全、绿色特征的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实现教学点平均带宽4M、农村学校班均带宽5M、城镇学校班均带宽10M以上配置水平,多媒体教室和无线网络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

二是实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工程。继续提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资源平台互联互通相关政策机制。到2020年实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到2030年实现省级、地方各级平台、企业平台的全面整合,形成覆盖全省、协同服务、深度交联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省级资源平台规模化应用,创新资源应用模式,提升资源应用绩效。

三是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工程。继续提升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全国互通共享。到2020年实现教育主要基础数据汇聚,主要业务系统互通,到2030年实现全部基础数据汇聚,各级业务系统横向联动、纵向贯通。逐步合理开放教育数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丰富的教育公共信息服务。

四是落实基于信息化的教育评价创新工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评价的深度变革,构建更加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和数据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模型,客观、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绩效和学生的学习绩效。逐步实现考核评价方式的全数字化。到2020年在部分地区、部分科目的中考、高考实现机考,到2030年实现全面机考,完成从基于分数的结果评价向基于大数据的过程评价的转变。

五是推行“数字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全面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实现教师角色转型和专业化成长,建设依托互联网的教师教育专门支持平台,实现教师教育资源跨校、跨区域共享,职前、职后教育在线打通。到2020年制定并全面实施数字教师能力标准,完成首轮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到2030年构建完善的数字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和考核机制,所有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

3.加强研究支撑

一是逐步增大对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投入,使研究经费占到教育信息化总体经费的一定比例,启动一系列额度较大、范围较广的专门研究项目,支持一批前瞻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研究课题,形成常态化的科研投入机制,调动研究人员投入该方向研究的积极性。

二是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高水平研究中心,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培育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中心搭建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决策服务、产品研发、应用创新的服务平台。

三是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通过绩效评价等手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适当建设一批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示范校(未来学校)。积极促使广大教师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开展教育信息化行动研究,使绝大部分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通过以上策略逐步建立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撑体系,努力使得中国教育信息化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4.强化网络安全

一是落实责任,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机制。统筹信息化工作与网络安全的领导职能,统一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安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负责本辖区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各单位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

二是执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规划和制度与标准规范。逐步推行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和整改测评,实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常态化,全面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结合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政策和标准,制定行业制度和指导规范。指导各单位制订安全策略,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运行维护与技术规范。

三是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和运行维护能力。依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制度和网络安全国家标准,逐级设计和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方案,建立多层次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按需配置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推动软件正版化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核心技术的软硬件产品;实现安全防护、监测预警、灾难恢复、安全认证等安全保障与网络信任功能,构建可信、可控、可查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环境。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建立信息安全监测、通报与应急处置机制。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督检查。通过自查、抽查和远程安全检测等形式,尽早发现、提前防范、及时补救漏洞。建立信息安全监测平台,监测重点教育信息系统(网站)的安全;建立安全工作平台,完善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事件监测体制,落实应急处置技术支撑队伍,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加强安全宣传和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队伍培训。建立一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支撑保障安全工作;面向全员的网络信息安全普及培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开展宣传教育,将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和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保密意识结合起来,提高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师的安全和防范意识;加强学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用网习惯,培养学生规范、合法的网络行为。

5.促进交流合作

一是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交流合作的法律法规。重点对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中的经费投入和使用、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在线课程认证与评估、数字教育资源的内容审核、数据信息安全保障、监督与评估、教育信息化市场的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法律约束和规范。形成合作的经费投入与分担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现实差异,探索形成经费投入、成本分担、后期收益等方面的合作机制,为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制定促进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交流、共享的指导意见及管理办法。鼓励各地参照意见和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参与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促进高质量开放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应用;积极发展自主品牌慕课平台和优质课程,以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对外辐射和文化输出,形成国际影响力;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等课程平台,开发国际一流水平课程,为发展孔子学院提供有力支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跨国认证与审核机制。确保数字教育资源能够合理、规范地开放共享,促进在线课程的国际认证,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制度。

6.落实经费投入

一是增加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投入。设立省级政府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在教育事业经费中单列教育信息化科目,保证教育信息化经费随着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增长。

二是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推动各级政府采购总体上按4:3:3左右的比例,投入硬件、资源、应用各环节的经费,保证信息化投入的有效性;推进各地落实使用生均公用经费采购教育资源与服务,逐步实现每学年每生50元以上;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边远地区的经费投入,缩小地区差距。

三是推动建立并实施多元投资机制。加大政府采购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力度,进一步促进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引导社会、个人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对教育信息化的开发和服务的投入。

课题主持人:李文

课题组成员:高铁刚、杜娟、王宁、王馨、寇海莲

执笔人:李文


本期执行编辑:王晓卉;责任编辑:王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