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外年度推荐 · 腾讯好书 |《思享者:我在北师大听讲座》

腾讯好书月度十大人文社科好书


图片来自公众号“腾讯好书”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9月出版

点击图片购买



2022年恰逢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图书馆与出版社不谋而合,期望能有更多读者分享主讲嘉宾们的学问与智慧、精神与思想,于是这本《思享者:我在北师大听讲座》应运而生。本书所收文章是自2002年百年校庆以来“专家讲座”中部分专家的讲演稿,根据讲座录音整理,全书三个篇章尽量对年代和学科兼收并蓄,在整理过程中基本保持讲座原有风貌。为了让读者更加近距离地感悟专家们的风采,多数文章还附有讲座录音和视频供大家在线收听、收看,以期为读者带来身临其境之感。


目录和内文

左右滑动查看





⬆️点击查看《思享者:我在北师大听讲座》推荐视频


 好好读书 ,读好书

——关于读书的对话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我们还有时间仔细读书吗?还有心情轻抚书页、细嗅墨香吗?北京师范大学两位知名教授,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不凡的成绩。他们结合自身的读书、治学经验,与大学生交流如何选书、怎样读书,引导大家去感知、去享受读书的乐趣。


主讲人简介  


王 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语言文学学部委员、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是章黄学派重要继承人。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副会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面研究,在中国史学史领域有所建树。








“好好读书”之问

王宁老师: 

大家好!我们今天以刚刚出版的一套书(再版书)“大家小书”作为由头,来讲一讲我们对于“好好读书,读好书”这个题目的认识,与大家分享。开场前瞿老师让我先说,那我现在就有权请瞿老师先说。(观众笑 )  

瞿林东老师: 

同学们、老师们好!关于“读书”这个题目,我谈得不多。平时和同学们谈治学,当然会谈到读书问题。专门就读书来谈,这还真是第一次。这个“好好读书”,刚才王老师已经开个头了,要有所选择。我想,我们怎么理解“好好读书”,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这个问题是尤其重要的。我的学生告诉我,他们 80%的时间在电脑上读书,读纸本书只剩下20%的时间。这个值得好好讨论。网络现在是一个高科技,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但是读纸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是学习中国历史的,具体来说(是)中国史学史——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在座的同学来自不同专业,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你读史学史如果不接触“二十四史”的线装书,恐怕十分遗憾。所以说今天我们来讨论“好好读书”的问题,应该引起大家注意,还是要用较多一点的时间来接触纸质的书。学古典的、学古代学问的,恐怕尤其要借助古代的一些典籍。 

“好好读书”怎么来理解?我想,首先要有求知的欲望,这是前提,不要为了做一篇论文或其他短期的目标而读书。我和王宁老师都写了关于读书的题词,我写的是“读书伴随人生之路”,王老师比我高明,她写的是“读书丰富人生”。其次,读书要有认真的态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的前辈学者白寿彝先生,经常引用顾炎武“采铜于山”的典故,就是说读书要求得新知。“看书”和“读书”可不一样,读书之“读”是有抽绎之意。所谓“抽绎”,是要把书里面的思想提炼出来。到书店是去“看”书,便宜的书买一点;到图书馆是“读”书,不是去“看”书。这是老一辈学者理解的读书,确实比我们深刻。读书要认真,要真正读懂它。 

王宁老师: 

那我就接着瞿老师说,在网络上看书和看纸本书有没有区别呢?网络是很先进的,现在很多东西网络上都有。比如说你想看典籍,《四库全书》(电子版)咱们北师大图书馆就有,我们研究中心就有,你打开来就可以看。它的好处是打开以后,你想要哪一句,你可以检索;纸本书你还得去翻。如果我们把纸本的书和网上的书作为两种看书的方式,那就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但是我觉得网络上看书和看纸书有非常不一样的地方:网络它又快又多,网络上的东西是海量的。比如说我要想看一看古今中外的民主是怎么回事,你不知道能检索出多少东西来,鱼龙混杂,谁说的都有,有说好的,有说坏的,有说真的,有说假的。你不知道哪些东西是谁说的,参数不全,加工度也不够,你需要去过滤。其实最好的东西还是我们纸本书扫描进去的,那你为什么不直接看纸本书呢? 网络上的书加工深度不够,导致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真伪不分。网络是把双刃剑,信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需要去过滤。当我们分辨能力不强的时候,我们得不到这个作者和时代的参数的时候,就会出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精粗不分。网络因为快,所以错误非常多。我从1985年就开始弄电脑,所以对电脑不是很生疏,但是我一般不在电脑上看书,除非它是扫描版。不过既然是扫描的,我就到图书馆去借书啊。我干吗要看它,还影响视力?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在电脑上看东西,要面对的首先是汉字。看书,特别是古籍,字很重要,一个字错了,意思有时可能差得很远。学字是咱们一辈子的事。过去电脑所用的简化字字符集是GB2312,一共有6763个字,有3500字是简化字,还有简化字对应的繁体字。这个字符集的字,对于民国以前的书和古籍其实是不够用的,很多字在系统里是没有的。因为缺字,人们就会临时造字,把造的字放到自定义的码位上,导致输出的时候很容易出错。现在有了国际编码 ISO 10646,总数达到7万多,它的基本集有20902个字,在我国国内称 GB 13000,扩充 A 有 27000 字,这个大字符集汉字基本够用了。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许多日本、韩国的字在里面,还有不少异体字。输录文本的人不是专家,在选字上也会出错。古代的典籍中的字、词,很多在今天都有特定的用字,不能改,改了以后就会失去本意。人名、地名也有不少比较特殊甚至很生僻的用字,可能弄错。再加上拼音输入法,汉字这种单音节的文字同音字非常多,即使用双音词输入,也会有很多同音词,比如打“ rén  shì”,你就不知道是“民主人士”的“人士”,还是“不久于人世”的“人世”,还是“何方人氏”的“人氏”,或者“人事处”的“人事”。如果用不同的网络去交流,还可能因为编码系统不同而出现乱码,所以得到的信息会不准确。因此,在网络上读书,还要从里面抽绎出来它的主题,各个方面会有很多的损失。你去看纸本书,它经过编辑,经过校对,最后出版,你得到的东西会是比较稳定的东西。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它的高级的、有价值的东西一般都经过了很多文化筛选,筛选以后留下的这些东西就是精华了。可网络它没有这个筛选,有时候网络上很多东西属于时潮。时潮都是昙花一现的,因为时潮的一些东西本身没有经过历史的积淀,没有经过认识、加工、阐释、发挥、考据、辨析。没有经过这个工作,你得到的信息不是最宝贵的信息,所以我觉得电子书不能够代替纸本书。当然,纸本书是不是都好呢?纸本书也是很多的,其中也有糟粕。这就有一个你要好好去选书的问题,所以读好书就是要去选好一点的书。 当然网络有网络的意义,有网络的好处。比如说我想要找一个《四库全书》里的内容,我先查《四库全书》电子版,检索之后我知道它在哪一本书的哪一卷,我再去看纸本。我们都是这么看书的,尤其是历史书、文献书,不这么看是不放心的,尤其是当引用的时候。所以我就补充瞿老师的话,就是在网络上读书不能够代替读纸本书,在网络上面找信息你要有过滤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过滤的能力,最好是去看别人给你梳理好的东西,你会省很多事,你得到的信息都是比较浓缩的精华。但是读纸本书,也要读好书。那么,怎么读好书?我还是交给瞿老师来说。 

瞿林东老师: 

刚才王老师讲的就使我对她更加崇拜了,因为她精通电脑,而我的电脑知识为零,所以我说话肯定没有说服力。王老师1985年开始弄电脑,是20多年的电脑专家了,现在她在电脑上处理特别复杂的汉字,她精通此道,所以她的话有说服力。 我们还接着讲,“好好读书,读好书”,这个题目是王老师出的。“好好读书”刚才我讲了,一就是要有求知的欲望,再就是要认真、要“采铜于山”,去山上开新的铜矿,不要用那些旧的钱、旧的货币拿来铸新钱,要拿刚采出来的铜去炼。那是真功夫,要学老一辈的认真精神。懂得“读书之‘读’,有抽绎之意也”,就是要把精神实质弄懂了。 我想,关于好好读书,还有两条建议:一条是要有计划,不要跟着感觉走、做时髦的东西、走到哪儿算哪儿。你对于自己的人生怎么设计,对你的专业怎么设计,这是要有计划的。读书是其中一个部分。我过去一再强调,比如说,我们本科四年能不能读两三本、三四本马列主义的书?文科的学生能不能读两三本在文史方面作为经典的书?比如《文心雕龙》《史通》《文史通义》。如果你要下决心、有计划是能做到的。但如果我们跟着感觉走,走到哪儿算哪儿,没有计划,就做不到这一点。比如我们学历史的,读懂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那么我们就能明白人类怎样从野蛮进入文明、人类的历史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等这些基本原理。国家怎么产生的、家庭怎么产生的、私有制怎么产生的,这本书都给我们作了很好的阐述。所以我们要有计划地读书,要像王老师讲的,以“读书丰富人生”。 我还有一条建议是要有恒心。读书是快乐的,但是读书也是艰苦的,有的地方弄不懂,要去查辞书和参考书。所以读书不仅要有计划,还要有恒心。这些就是我个人对“好好读书”的一个基本认识。


(节选自《思享者:我在北师大听讲座》第一篇“站在读书人这边”《好好读书 ,读好书——关于读书的对话》)






-THE END-

编辑:Federica

2023.01.05


更多好书|敬请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腾讯好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