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年味儿
过年,就应该有年味儿。
要说这过年,
就应该有年味儿。
什么是年味儿?
年有味道吗?
所谓的年味儿,就是过年的气氛。这种“味道”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可以闻到的,比如:人们忙着回家买年货过节的心气儿、家家户户准备过年炸丸子的油香味儿、孩子们放鞭炮的烟火味儿。这些“味道”构成了祥和、喜庆的年味儿。
1961年春节,北京厂甸庙会上吃大串糖葫芦的孩子们。
北京城有个年俗的顺口溜儿:
小小子儿,
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煮白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其实,这顺口溜儿说的也是过年的年味儿。因为年前年后,孩子们都在寒假期间,从过年的心气儿上来说,最想过年的还是孩子们。
因为过年,孩子们可以放烟花、爆竹,可以让爹妈带着自己去逛庙会,可以看各种的年俗表演,可以穿新衣新鞋,可以收到压岁钱,可以吃许多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孩子们老早的就盼着过年了,所以才有了“小小子儿,你别馋”这样的顺口溜儿。
20世纪20年代春节,北京街头买年货的人们。
记得我小的时候,一进腊月,合作社(当时的副食店)就开始卖关东糖。腊月二十三这天是小年,过小年是过大年的预演,这天,不但要吃肉菜,放鞭炮,孩子们还要吃关东糖。送走了灶王爷,人们该踏踏实实地准备过年吃的和喝的了。老北京人讲究吃喝,过年得加个“更”字。
1953年春节,一家人吃团圆饭。
这吃什么喝什么?您挨着天儿数:先炸豆腐,后煮白肉,再杀公鸡,最后把面发,当然这并不是现做现吃,而是做成半成品,到大年三十晚上祭祖、做年夜饭的时候才能吃。
不过,这嘴馋的孩子看到这些诱人的好吃的往往是会流口水,忍不住偷嘴的事儿也在所难免,所以家里的老人会编出一些所谓的忌讳来告诫孩子,比如这些年货可不能偷着吃,吃了会烂嘴边。
我姥姥是河北安国人,特别会吃,每到了“二十八,把面发”这天,她会在发好的面里,加进糖、鸡蛋和不同的香料等,然后捏成耗子、蜈蚣、蛇等“五毒”形状,用油炸。炸出来的“五毒”饼焦脆,非常好吃,但当时不能吃,要留到大年三十晚上才能吃。
但孩子哪能等到那天呀!记得有一年,我趁姥姥不注意,一下拿了十几个炸好的“五毒”饼,分给妹妹和院里的其他孩子吃。孩子们都爱吃,还撺掇我再去拿。我再去拿时,被姥爷发现了。按照家规,我本应该挨一顿臭揍,但快过年了,老北京人忌讳家里头有哭声,所以免去了一顿打。可能是姥姥怕我再偷吃,就对我说:“拿吧,吃了你就会烂嘴边,还会成豁牙子。”这句话可把我吓坏了。记得那年的春节,我是天天照镜子,看自己的嘴边会不会烂。那年我才5岁多,哪懂得这是姥姥在吓唬我呀?
1901年春节,北京白云观庙会。(上)
民国时期,庙会上的踩高跷表演。(下左)
1985年春节,北京地坛庙会上的曲艺表演。(下右)
每到过年长辈们还会带着孩子们逛庙会。在庙会上,不但能看到各种表演,而且还能买到许多好玩意儿。
记得有一年,京城厂甸庙会大爆棚。庙会人山人海,摊位都摆到了宣武门的护城河边。我表哥、表姐带着我和妹妹逛庙会,在庙会上给我买了好多的小人书,还有空竹、风筝、木制刀枪。庙会人多,表哥嘿儿喽着我,我脖子上挂着长串的大山楂,像和尚戴的大佛珠,手里拿着木制的青龙偃月刀,很是威风。
回想过去,这种过年的记忆至今还萦绕心头,难以忘怀。
作 者/刘一达 京味儿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作协会员,非遗京味儿小说语言传承人。
朗诵者/尚 谷 北京工艺美术大师(雕塑)、诵读爱好者吴徳寅。
供图者/刘 鹏 老照片收藏家,以传播北京民俗文化为己任。
往期精彩内容
长按右侧二维码
关注
中国档案报微信公众号
喜欢内容,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