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孩子买46万一平米学区房,却养出了“白眼狼”

2017-10-09 国馆 五味印象

 五味言 

你希望孩子坚强,你自己就得坚强;你希望孩子快乐,你自己首先要快乐;把自己的生命活成一个典范,孩子才有可能会幸福。

本文转自:国馆(ID:guoguan5000)转载请联系国馆



1
暑期培训  一个月花掉3.5W 


很早之前看到一篇文章,
一个广州高管妈妈表示,在广州,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月薪三万,不算低了,
可是孩子一个暑假就花了一万五,
吓得她连一件新裙子都不敢买了。
这位妈妈算了一笔账:
暑假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
10天要20000元;
女儿平时在家需要照顾,
请阿姨花费,5000元;
7月份钢琴考级,钢琴课,2000元,
游泳课,2000元。
英语数学作文三门课培训费6000。
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个月花掉3.5w。


透支自己给孩子最好的资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种潮流,
养孩子就像一座大山,压在父母的肩上。
他们本可以悠然自得,
却因为孩子,每天累得直喘气儿。



2
46万一平  买11.3平米破烂学区房


去年的北京,

爆出46万1平米的天价学区房交易。
总面积才11.3平方米,总价530万。
看到单价这么高,
你一定会觉得学区房相当奢侈豪华吧?
其实学区房之破烂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我有个朋友,孩子一岁了,
在北京有车有房,但房子不是学区房。
为了孩子日后能上好学校,
夫妻两准备把北京的大房子卖掉,
再借点钱,凑个300万,
买一个套西城区的学区房。
两人月收入3万,房贷月供就要2万,
朋友说:“没办法,只能靠父母支持了。”
为了还房贷,朋友又做了两份兼职。


在《每日人物》上看到报道,
张宁没买学区房之前,
日子过得很滋润,
北京一套百来平米的精装修房,
房子是很早买的,还房贷很轻松。


孩子渐渐到了入学的年龄。
张宁拿出全部积蓄加银行贷款和借款,
买了一套40平米的学区房,
地下室,设施设备极其落后。
为了照顾孩子,父母也来了,
一家三代挤在40平米的空间,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连上厕所都要排队。”
但张宁说:“没办法,为了孩子,
这是必须要牺牲的。”


最近,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大陆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花费上,
居然超越了大部分发达国家,排名第六。
报告显示,82%的中国家长,
已经准备好为孩子的成长牺牲自己,
三分之一的家长几乎完全丧失了个人时间。
他们本来也有自己体面的生活,
自由的时间,现在为了孩子,全没了。
作家jenny乔感叹:
“倾家荡产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



3
倾尽所有  换来的是孩子的痛恨


然而,这种中国式的付出,

不仅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好日子,
反而加剧了家庭矛盾。
甚至割裂了父辈和子辈关系。
前段时间,哈尔滨,
一儿子在买房现场把老父亲给打了,
原因是他嫌父母给他买的房子太小了,
因为之前买的车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这次房子又小了,他非常生气。


他不知道的是,为了给他买车买房,
父母退休了还去摆摊挣钱,
倾家荡产给他最好的资源,
最后换回的根本不是感恩,
而是仇恨,和进一步的欲望。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
心理学上有个期望值提升的说法,
当父母一次又一次满足孩子的欲望时,
到最后,他会认为你的满足是理所应当,
当你满足不了他的欲望时,他便会痛恨你。


祝小兔以前是一位为孩子倾尽所有的人,
她和先生本来在北京有房,
为了孩子的教育,换了学区房,
花了所有积蓄,还借了很多钱,银行贷款,
每月房贷几乎达到他们收入的八成,
生活过得紧巴,每一刻她都感觉绷到极限。


为了不让孩子辜负辛苦得到的教育资源,
她给孩子报满了补习班,对孩子严格要求,
结果是孩子越来越反抗,越来越疏远她。
她受够了,卖了北京的房子,
带着孩子去了大理,开了一间民宿,
给了自己空间,给了孩子空间,
半年后,孩子对她说:“谢谢妈妈。”


祝小兔说:“为孩子牺牲,
把全部的时间、精力、感情,
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为他而活,
是一部分中国妈妈的现状。
可我想说,这,并不伟大。”



4
为孩子而活  剥夺了孩子的尊严


完全为孩子活着,这一点都不伟大。

一个完全为他人活着的人,
怎么会有自己的对于生活的热爱,
你自己都没有对生活的热爱,
又如何让孩子热爱生活?
中国式的付出,危害实在太大:
第一点,阻碍了孩子的获得感与尊严! 

 
天涯上有为名校生吐槽自己的爹妈:
“我宁愿自己不是他们的儿子。”
他这一路,基本上都是被父母护送过来的,
为了让他上好的小学,父母托人找关系,
四处活动求人,低三下四;
中考那阵,父母双双请假,陪他读书;
没考上理想的高中,父母托关系解决;
整个高中,很多同学都住在学校,
父母卖掉房子,在学校附近买房陪读。

 
“我没有对自己生活的决策权,
我甚至不知道生活究竟是什么?
因为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活,
都是他们在帮我经历生活。”
有个同学骂他:“你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爹妈给的!”
他说:“讲真,那一刻,
我有想从楼上跳下去的想法,
因为生活得是在没有意思。”

 
但他没办法和父母讲道理,
因为父母一直认为,这是为了他好。


想想吧,当林凤娇对儿子传递出,
我这辈子就是为你活着,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实际上,她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
我是一个没有生命尊严的人,
我放弃了我的生命尊严。
当一个母亲放弃了自己的尊严,
她亲手带大的孩子就不会知道什么是尊严。


诗人于戈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
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
你无法给孩子。他经历不到这些,
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岂会有生命的尊严?



5
为孩子而活  让孩子有负罪感!


作家芒小丁讲过自己的故事,

她家庭条件不错,她有实力读研甚至留学,
但当父母提出这个想法时,她拒绝了。
“因为我从小到大,
一直看到的都是我爸我妈的付出,
为了我,他们辞了工作下海;
为了我,他们把房子抵押贷款;
为了我,他们动用全部资源送我进好学校。”


芒小丁从小是爹妈手里的明珠,
身上倾注着全家的最优质资源。
他爸他妈本来是事业单位的人,
拿着稳定工资,过着悠闲日子,
但为了让她能够先人一步,
他们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一切。
所以一读完大学,为了不再麻烦——
芒小丁用的是麻烦——父母,
她拒绝了读研和出国留学。


这其实非常不应该,
因为在如今大学生遍地的时代里,
出国拿一个硕士学历意味着更好的发展,
但因为对父母付出的负罪感,她放弃了。


回归自己吧,不要为孩子而活,
不要牺牲自己,把全部的一切给孩子,
别让孩子觉得:他存在这世界的本身,
就是一场永远愧对于你的苦难修行,
他身上永远背负着父母债这座大山。



6
为孩子而活  是一种相互的绑架


对孩子的付出愈加扭曲的父母,
与孩子之间的界限感愈加模糊,
他们不会觉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着很强的控制欲:
孩子读书要干涉;
孩子恋爱要干涉;
孩子结婚要干涉;
孩子交朋友要干涉;
孩子晚上出去玩要干涉;
孩子出去旅游,时间地点要干涉;
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也要管。

 
管的理由看起来又是那么地理直气壮:
“我养你,付出了多大代价,
难道我管你都管不得吗?”

这种情感绑架,哪个孩子都没法反驳,
这种付出其实对父子双方都有害。


亨利克劳德在《为孩子立界限》一书中说,
父母一旦产生对孩子的依赖,
孩子不仅得不到适当的管教,
还会认为“把爱收走,就可以得到想要的”。
他们在用情感威胁父母,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父母绑着孩子,孩子绑着父母,病态共生。



7
要懂得退出  把生活还给孩子


房祖名吸毒出狱之后谈及他的母亲:

“基本上我妈,我觉得对我来讲,
是牺牲了她的一生吧。
就从生我的那一刻,就全部都付在我的身上。
她的时间,她所想的,她所有的。
就是她现在可能她今生所有的东西,
都会想要说以后要留给我这样。”

 
房祖名头顶星二代光环,
私下里,却有着非比常人的压抑,
正是这种压抑,才导致他吸毒。
你看,你的含辛茹苦究竟带来了什么?


现在的孩子,不是营养不足,而是营养过剩。
音乐家龚琳娜在一次采访中说,
她一直在思考父母和孩子到底是种怎样的关系,
后来她发现,父母和孩子不是上下关系,
也不是平等关系,而是前后关系,
把孩子带来到这个世抚养他们长大,
再把他们送去想去地方,
目送他们慢慢离开你。

 
伟大的父爱与母爱,都是一场退出。
你终归要把生活归还给孩子自己,
所以,你必须提前让孩子懂得什么叫生活。



8
成功的教育  就是成功地做你自己 


妻子说:“先围着孩子转吧,等孩子长大了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怎么能呢?

孩子会自己长大的,      
如果我等他长大,我就老了,我就死了,      
我就什么也做不了了。
对不起,孩子并不比我更重要,      
正如我不比我父亲更重要,      
我们各人都是自己的,相互区别,相互爱着。


中国的父母们,
别在把太多的心思花在孩子身上了,
最好的教育,其实不是教育,
更不是把全部的一切都堆给孩子,
你的呕心沥血,不会得到应得的回报。


最好的教育,是你过好你自己的日子。
靠苦行僧似地自我牺牲,
教育不出来一个健康的孩子。

你希望孩子坚强,你自己就得坚强;
你希望孩子快乐,你自己首先要快乐;
把自己的生命活成一个典范,
孩子才有可能会幸福。
我们要为孩子活出幸福的样子,
孩子才会知道什么是幸福。


所以,父母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管理好自己的控制欲,
           随着孩子年龄增加,
           逐步减少自己代替孩子做的决策,
           把决策权还给孩子。
【2】保持持续的目标,
           有二十岁的人生目标,
           有三十岁的人生目标,
           有四五十岁的人生目标,
           有一辈子的目标,
           你是一个有目标的人,
           你的孩子就会有目标。
【3】逐步建立起清晰的界限。
           孩子的零花钱别乱问,
           孩子的日记手机别翻,
           别私下里偷偷窥看孩子的隐私,
           给他充分的尊重。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
都要建立在你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基础上,
成功的教育,就是成功地做你自己,
然后你的小孩自然变了,变成你理想中的TA的样子。


国馆:最中国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7重磅新书《与世同流,但不合污》正火热销售中。


 五味往事 

神秘的瑞士银行:何以成为全世界富豪的藏金之地?

我养你,是世间最毒的情话

英拉,拥有美貌财富权力,却失去了她的祖国!


品五味

做有思想的阅读者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