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3年前,邓丽君离世:世界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

沈不言 五味印象 2019-10-25

 五味言 

邓丽君的歌,是一种妥帖,一种慰藉,世间一切苦痛哀愁,流过那种灵魂和声音,出来的是蜜,是从一颗历经沧桑的心里,流淌出来的温柔和善良。



本文源自公号:莫愁大观园(ID:mochouzazhi)



如果邓丽君仍活着,
那么,今年她已经65岁了。
如果她还活着,或许可以实现未尽的梦想:
来到自己的老家邯郸看一看,
站在广场上唱歌,不收门票,就唱给大家听。


65岁的邓丽君,也许笑颜已不再甜美,
也许歌声已不再甜蜜,但只要她愿意出现,
再为我们轻歌一曲,我们仍然会觉得美好。

是的,就是美好。
在她离开多年后,我们依然怀念她,
我们依旧传唱着她的歌,
并非全然是怀旧,而是直至今天,
我们依旧能在她的歌声中,
得到抚慰,感受到美好。


23年前的5月8日,佳人黯然离世。
我们回顾她的人生,才惊觉,
这位给无数人带来美好的歌手,
她的人生并不甜美。



1
被“贩卖”的童年,身不由己


1953年,邓丽君出生在台湾一个眷村家庭,
她出生前,家中已有3个哥哥,
因为贫穷,因为不会说当地人的客家话,
童年时期,小邓丽君的大部分时间,
都是在家里陪着妈妈听收音机。


妈妈喜欢听黄梅调,邓丽君跟着学会了。
她爱唱歌,父亲把她送到老乡办的军乐团,
一开始是学习,渐渐变成了卖唱。


她的歌唱才华是天生的,因为没人教她,
全是她自己跟着收音机学的,
她进了军乐团之后的唱歌老师,
不过是个拉二胡的琴师。10岁的时候,
她在一个黄梅调歌唱比赛中得了冠军。
小有名气的邓丽君,频繁地去电台和歌厅唱歌。

14岁时,她就读的金陵中学找到她,

让她在学业和唱歌之间做个选择,
因为这个教会学校,不允许学生公开表演。


据邓丽君的家人后来说,
生性倔强的邓丽君选择了退学。
因为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
但她那时更想给贫穷的家减轻点负担。

 
但据邓丽君当时的老师回忆说,
邓丽君离开学校时是非常沮丧的:
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来说,
她肯定希望跟大部分同龄人一样读书。



据《一代歌后邓丽君》书中透露,
是邓丽君的父亲要求她退学的。
退学后邓丽君到处唱歌,月收入6000元,
而当时她的家庭收入才2000元。

 
邓丽君后来虽然也有机会学习进修,
但她说,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就是学历太低了。


而父亲对她的控制还没有结束,
1973年,20岁的邓丽君,打算去日本发展时,
父亲再次试图阻止,当时邓丽君的名字,
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已如雷贯耳,
而她去日本,只能作为一个新人重新出发,
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到处登台赚钱了。
但邓丽君态度很坚决,毅然奔赴日本。



2
被“放弃”的爱情,情无所托


她的初恋男友,据说是新加坡的世家子弟,
当时她才20不到,刚刚两情相悦时,
就因为要去日本发展而两地分居,
等再听说他时,是他因心脏病逝世的消息。


她的第二个男友,也是新加坡人。
对方因为要见她,飞机失事去世了,
她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消失了一个礼拜。

她最著名的男友,是在美国认识的成龙。
成龙说,谁娶了丽君,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这种话由他说出来显得格外讽刺。
因为他在邓丽君和林凤娇之间选择了林凤娇,

放弃邓丽君的原因,是因为弟兄们不喜欢她,
是因为邓丽君太高贵太干净,自己配不上她。


因为你太好,所以离开你。
说这种话的男的,在情感处理上,基本都是渣男。


两人分手时,邓丽君给了成龙一盒卡带,
里面是她的那首歌:《你怎么说》——
“你心里根本没有我,把我的爱情还给我……”

这段往事发生在成龙还没大红大紫前,
本来并未得到当事人证实。

几年后,邓丽君在香港出席某颁奖典礼时,
成龙突然作为颁奖人出现,
据说邓丽君当时就呆了,脸色惨白,连连后退。


主办方和成龙在这件事上都是失德的。

当时陪伴邓丽君出席的,还有她男友,
香格里拉饭店少东家郭孔丞,

1981年两人举办过订婚发表会。
据说,那是邓丽君一生最甜蜜的时光。
她每次遇见好友,都会伸出左手,
展示无名指上戴着的戒指,
开心地告诉对方:“我订婚了。”



婚礼原定在订婚第二年,
邓丽君连婚纱也预备好了。
结婚之前,郭孔丞带邓丽君回家见长辈。
郭孔丞的母亲提了3点要求:
一是要邓丽君提供详细的身家资料;
二是停止所有歌唱演艺事业,专心当妻子;
三是和演艺界断绝来往,
和所有男性友人划清界线。


邓丽君在思索几天后,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退婚。
其实当时邓丽君已经打算退出歌坛,
安心做一个家庭主妇了。
但她没办法接受这么侮辱人的条件。

那是她一生最接近婚姻的时刻,

十年以后,她说:
很遗憾这辈子还没穿过婚纱走进婚姻的殿堂。
但即使她知道最终的结果,性格倔强的她,
也不会委曲求全那样的婚姻和家庭。


又或者,上帝给了她那么大的才华,
就剥夺了她那么多的幸福。她到后来,
也发现找一个合适的结婚伴侣是多么难。
她想要对方完全不受她的名气所累,
想要对方忍受她的脾气,只能找到一个恋爱伴侣。


1990年,邓丽君在法国,
认识了小她15岁的摄影师男友保罗。
据说她从不向朋友介绍他,记者提问:“他是谁?”
得到的回答通常是:“一般朋友。”



1994年,林青霞结婚的那天,
她说她当时多希望把花球抛给邓丽君,
可是她不知道邓丽君在哪里。


后来,林青霞接到邓丽君的电话,
“你在哪儿啊?我想把花球抛给你的……”
林青霞一连串说了一大堆,
她只在电话那头轻轻地笑,
“我在清迈,我有一套红宝石首饰送给你。”


那是林青霞和邓丽君最后的对话。



3
被“控制”的身份,她选择逃离


整个80年代,华语歌坛没人能超越邓丽君的地位。
即使在内地,邓式情歌也风靡了大街小巷。
邓丽君的那些经典,基本都出于那个时期,
譬如《我只在乎你》、《但愿人长久》等。
然而,因为邓丽君身上的“政治阴影”,
有生之年,她都没能来到内地开过演唱会,
她说,这是她人生的第二个遗憾。

1979年,邓丽君因为“假护照”事件,

被日本政府处分。她为了返回台湾,
不得不参加指定的“劳军”演出。
1988年,邓丽君又因为“护照”事件,
没能如约出席日本的商演,付出巨额赔偿。
回台后,等待她的又是一系列的劳军”和“义演”。


这些演出,让很多人怀疑她的“政治身份”,
那个时期,台湾很多艺人都得不参加这种活动,
但邓丽君为名声所累,更容易被当权者利用。



邓丽君去世不久,台湾杂志《独家报道》,
刊出对原国民党军队高官谷正文的采访记录,
谷正文指出,邓丽君是台湾秘密情报人员。
邓丽君去世后,政治色彩浓厚的高规格葬礼,
也似乎在为谷正文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邓家人始终否认这些传闻,
认为这是有人刻意放出的假消息。
有人说,她之所以后半生一直远离台湾,
就是想逃离这种控制。


她的一生都在逃离某种控制,
先是父亲的控制,后来是政治的控制,
再后来,是名声的控制。
她去了日本,去了美国,去了香港、法国,
最后,去了泰国,再也没有回来。



4
短暂而不甜美的人生,哀婉忧伤


邓丽君去世的时候,只有42岁。
在她身边的,只有“一般朋友”保罗。


她的葬礼极尽哀荣,出席的人士来头很大。
然而,对她来说,已无意义。
这是一个忧伤的结局,
这是一个短暂而不甜美的人生。


但就是这个并不幸福的女性,
她所有的歌声,都是为了给听者带来温暖,
用一种温和的、婉约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一个人音乐的表达,
和她的经历、修养、素养、禀赋是一致的。
邓丽君的歌,代表了她的人生态度。


邓丽君的性格,
其实是儒家最推崇的外圆内方。
和她接触过的歌迷、合作者、朋友都说,
她是一个再亲切不过的人,即使后来成了巨星,
她对排名、排场这些东西都不在乎。
但对于她音乐事业,她一直都很坚持、很努力。



邓丽君的歌之所以被称为天籁之音,
除了天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
是她对歌唱的专心与用情。
邓丽君对歌唱非常用心,具有极高的艺德。
她认为观众是花钱欣赏她唱歌的,
作为歌者不能糊弄观众。
即使在录音棚,她对歌曲的每段、每句,
甚至在每个字的发音、咬字的处理上,
在乐句强弱的驾驭上都要精益求精,
尽量达到极致完美的程度。
这不仅是对歌唱事业的负责,
更是对喜爱她观众的尊重。

 
她十几岁去香港演出,一个月学会粤语,
而且就敢在演出时用粤语和观众交流;
她去日本时,因为不受重视,
常常要坐十几个小时的冷板凳,
才能轮到几十秒的镜头,
她每次想放弃时,一想到自己的宏愿,
一想到自己不能丢中国人的脸,
就能坚持下去。她去日本的第三年,
就举行了个人演唱会。即使到现在,
她在日本歌坛的地位依然是殿堂级的。



5
歌声能抚慰心灵,一个时代的点缀


去年上映的电影《芳华》中,
有这样一个片段,文工团里的青年们,
悄悄打开录音机放磁带围在一起听歌,
播放的正是邓丽君的金曲《浓情万缕》。

 
没有什么歌,
比邓丽君更能代表一个时代了。


1996年,电影《甜蜜蜜》里,
男女主角相爱、分手、重逢时,
出现的配乐都是邓丽君的《甜蜜蜜》。
那时,邓丽君刚刚去世一年。
导演陈可辛说,他并不是邓丽君的歌迷,
但是他知道,唯有邓丽君的歌声,
才能让两岸三地的所有中国人产生共情。

在她去世的这23年里,

有无数人用各种方式怀念她,向她致敬;
她一生唱过1400多首歌,留下无数经典。
得到的最大褒奖是: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


有人说,
邓丽君为什么会成为一整个时代的点缀?
是因为她的歌声能抚慰心灵。


如今再来听邓丽君的歌,
你感受到的应该不仅仅是“甜美”,
而是一种妥帖,一种慰藉,
世间的一切苦痛哀愁,
流过那样灵魂和声音,出来的是蜜。
那是从一颗历经沧桑的心里,
流淌出来的温柔和善良。
世界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


 五味往事 

ハチ公物语——爱,永不忘记!

人世间最美的爱情,200年前就发生了

中国式共享经济,消耗超千亿,几乎全军覆没!


品五味

做有思想的阅读者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