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93,世道转折之年:女排惜败《东方时空》开播!

五味印象 2019-10-19

以下文章来源于8字路口 ,作者令孤

 五味言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机遇,塑造了不同的英雄。道路各异,但共同点在于:为突破人生,他们都做出了坚定的选择和坚毅的努力。


本文源自公号:8字路口 


01


1993年5月1号清晨,
当早醒的人打开电视时,
发现央视多了一套节目。


随着动感的伴奏声响起,
荧屏上出现了四个大字——东方时空。


这是一档站在观众的角度上,
去看待新闻的节目,
内容都是最时新又接地气的东西。



有观众说:
看完《东方时空》,
就像刚从南方的早市上,
拎回一条扑腾腾的活鱼,
和一捆绿油油的青菜。


9天后,
北京市政府宣布取消粮票。
不知道跟这句话有没有关系。


1993年,
在中国发展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被称为改革的关键年。


前一年,
因为邓公去南方溜达了一圈,
说了一番话,中国改革进程突然加快。
《东方时空》的诞生,就是由此引起的。


这一年,
中央开了大会,通过了重要决定,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外资企业蜂拥而来,
这一年就有270亿美元涌进中国。


这一年,
诺基亚开始向中国卖手机,
花旗银行把中国区总部,
从香港搬到了上海,
通用在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下线。


这一年,
很多正在憋屈的人,
涌起了要突破人生的冲动,他们的命运,
就在这年的某一刻发生了变化。


02


在《东方时空》开播的这个夏天,
位于首都师范大学南门,
北洼路的一套两居室的旧房子里,
一个身高一米八四的汉子,

正弓着背,趴在桌前码字。

 
他穿着汗衫和大裤衩,
几天不洗澡,身上散发着臭味。
头发像一篷杂草,
并有着明显的秃顶趋势。
有时出门溜达,
很多人以为他是外地来打工的。



他的名字叫王小波,
立志成为一名大作家,
但目前只能当一个坐家。


1988年5月,
他的妻子李银河读完博士后回国,
进入北大社会学所工作。
他没有博士文凭,托妻子的福,
被安排到了所里的计算机教室。
说白了,就是个看计算机的,相当于网管。


作为编外人员,
他每月的工资是130多块钱。
正式职工能拿到的福利,
比如洗澡票、饭票之类的,他全都没有。

好在工作不累,闲了能写小说。


第二年,他出版了一本书,
名叫《唐人故事秘传》。
这书是自费出的,只印了1000多册。
卖得不好,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力。


不过,也多亏他出过书,
算是有著作的人,1991年,
他被母校中国人民大学聘用,
调到了商学院的会计系,
成了一名正式老师。



也是在这一年,
他的小说《黄金时代》,
获得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
拿到了25万新台币的奖金。
换算成人民币,近6万块钱,
相当于他30年的工资。


《黄金时代》一度被誉为——
“文艺青年手中的圣经”。
之所以能去台湾评奖,
是受到了台湾大学者许倬云的推荐。
上世纪80年代,王小波曾随妻子,
去美国匹兹堡大学留学,
跟在这里任教的许教授学过历史。


许教授是胡适的弟子。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
台湾掀起保守派和开放派的论战,
他是开放派领袖,
被称为“台湾改革开放的幕后推手”。


他常和小蒋谈笑风生。
他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外甥孙,
名叫王力宏。


03


虽然有固定工作,
但是王小波的主要兴趣还是写作。
拿了奖更让他信心大增,
于是便在1992年秋天辞职专业写作。
这一年,他正好40岁,
刚在人大呆了一年半。


当他把决定告诉家人时,
母亲很担心:没有了公职,
将来如果生了病,可怎么办呢?


王小波的回答是:
如果人总是瞻前顾后,
永远不可能做成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李银河倒是很支持老公,对他说:
好好写,将来诺贝尔文学奖是你的。


人生兜兜转转,
有时能无心插柳,有时却难有心栽花。
王小波的小说虽然在港台受到重视,
但是在大陆却显得离经叛道,
没有出版社敢接手。



在邓公南巡后的1993年,
当全国都在“大干快上”时,
王小波的人生却进入了低谷。
为赚稿费,他只好开始给报刊写杂文。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其中的名篇。


眼见作品发表困难,职业作家不好当,
王小波还去考了驾照——卡车的驾照,
想着混不下去就去开卡车。
他还想着到北京的郊区包座荒山,
干点第一产业啥的,
就像后来的陈佩斯那样。


挺过这一年后,
日子慢慢就有了好转,到了1994年,
就有不少杂志发表他的小说和杂文了。
1996年秋天,花城出版社与他签约,
决定出版他的“时代三部曲”。


1997年5月13日,
新书首发式举行,很快爆红。
之后,阅读和研究王小波,
成为一个社会热门现象。

但是就在一个月前的11日,
他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他的巨大声名,全都留在了身后。


特立独行的王小波,
也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他在困顿中完成的那些作品,
影响了一代人。


04


就在王小波伏案写作的时候,
这一年,有个叫沈志华的学者,
也在忙着和文字打交道。
不过,他呆的地方是俄罗斯的档案馆。


1991年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开始解密前苏联的档案。
研究历史的沈志华,
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批重要的资料,
提出了“抢档案”的想法。

 
但是复印档案是要收钱的,
一页纸要收一元钱,还必须是美金。
沈志华工作的社科院是个清水衙门,
拿不出这笔钱,于是他决定,
自己掏钱去俄罗斯。随身了一箱二锅头。



二锅头不是关键,钱才是关键。
沈志华最终花140万拿到了这批资料。
之后,他又花了7年时间,
完成34卷的《苏联历史解密档案选编》,
是我国编译出版的,
第一套大型外国专门史资料集。


他自己也写了好多部,
关于朝鲜战争和冷战历史的专著,
成为研究这个领域的绝对权威。
不过,在这之前的沈志华的人生,
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倒霉催的。


小时候,
他看了本《科学家谈21世纪》的书,
立下了想当科学家的理想。
中学他上的是著名的北京四中,
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北大清华。


但是生于1950年的他,
一毕业刚好赶上文革,
大学都关门了,还上个锤子。


他只好入伍,
去空军做了一名航空兵,
后面还有“地勤”俩字,

也就是修飞机的。
不过也算与科学家沾点边。
因为专业能力强,他很快崭露头角,
连师长的飞机都指定让他修。


用他话说:
我要在部队好好干,
现在也该混个空军少将、中将了。


05


就在前途无量时,
部队突然宣布让他复员。
他百思不得其解,但必须服从命令。
回到地方后,他被分配到发电厂,
当了一名锅炉工人。


经过多方打听,
原来是有人告黑状,
说他在文革大串联时杀过人。
他找到这个告状者,
问他为什么陷害自己。告状的人说:
我不认识你,但为了立功,
不得不指认几个人。


沈志华气得不行,
但事已至此,只能认命。
当了几年工人后,
1973年大学又开始招生,
他赶快去报了名。


考试成绩下来,他门门第一,
数学还考了满分,但是最后却落榜了。
因为这一年出了个风云人物——
“白卷英雄”张铁生。

 
张铁生狗屁不会,只考了15分,
但他在试卷上写了封信,
说自己是忙于农业生产,
比那些书呆子强多了。
这封信受到了表扬,
反倒把他捧成了全国的学习典型。


沈志华就这样被挤掉了,
还受到了批判,说他不安心当工人,
非要往臭知识分子圈里钻。
回到家,他一把火把书烧了。



经过多次打击后,
他的思想发生了一个鲁迅式的转变:
决定放弃科学,研究历史,
想弄清楚这社会到底是咋回事,
怎么如此是非颠倒。


但得先解决生计问题。
沈志华南下做生意,
一开始是给老板拎包,

后来接触到一批做黄金生意的朋友,
跟着贩卖起了黄金。


他从北京进货,然后卖到深圳。
一块金砖25公斤,每次背上两三块。
一年下来,他运送了半吨的黄金,
人送称号“中国头号黄金贩子”。


06


就这样,沈志华很快成了百万富翁。
但是他对学术还是不死心。
1991年,他回北京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
出版了一套文白对照版的《资治通鉴》。


因为做生意有经验,懂得营销,
他在人民大会堂开新书发布会,
当场就卖出去4万套书。
要是王小波的书让他来卖,估计早火了。


他还设立了“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
专门资助学术著作的出版。
迄今,他花三百多万元,出了80多本书。
一个朋友说他是天生适合搞学问的人,
因为他既有钱,又有病。


在中国做学问有两种人:


要不有钱,
做学问既花时间收入又少,没钱不行;

 
要不就有病,
脑门子里,一天到晚就想弄这个,
吃糠咽菜他愿意。


老沈,你又有钱又有病,
天生就是弄历史的料。


07


在学术圈里,
沈志华是生意做得最好的人之一,
但是比起真正经营企业的老板,
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1993年6月,
有一家来自福建的公司,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募集到了1740万元的资金。
这家公司名叫福耀玻璃,
掌柜的姓曹,长着一张大方脸,
小眼睛周围满是微笑纹,看起来很敦厚。


但三年前,曹掌柜差点就撂手不干了。
他看了本书《弘一大法师李叔同》,
触动很大,还反复读了三遍。
他觉得每天应付红尘破事太累,
挣钱也没啥意思。


于是,他爬上老家福清县的石竹山,
要到庙里出家当和尚。

消息一传出,吓坏了当地的领导。
福耀玻璃是他一手打造的,
要是走了,这么大的摊子怎么办?


曹掌柜的生意是从1984年取得突破的。
这年6月,他去武夷山游玩,
在旅游服务区看到一根拐杖挺漂亮,
便买下来准备送给母亲。


坐车的时候,司机一再提醒他,
可要把拐杖拿好了,
千万别把玻璃给碰到了,不然赔不起。



此时的他已是福清县玻璃厂的厂长了,
在他的管理下,厂子办得有声有色,
主做水表玻璃,每年能盈利几十万元。
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可不得了。

 
曹掌柜不差钱,见司机这么小心,
有点好奇,便问他为啥。
司机说,这汽车玻璃太贵了,
一旦坏了就不好换。


那时候汽车玻璃都是外国产的,
价格很贵,也缺货。
比如一辆马自达汽车,
换一块前挡风玻璃要6000元,
若加急的话,修车店能涨到8000元。


所以,走在街上,
经常能看到车窗玻璃用胶纸糊着。
有的是没钱,舍不得换新的,
有的是换不到。


曹掌柜一听,意识到,
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空白市场,
商机无限。回去后,
他就开始干起来,
购买图纸和高端设备,
投入了汽车玻璃的生产。


他一块玻璃只卖2000块,
很快抢占了市场。
但相比起六七百块的成本,依然是暴利。
1989年,福耀的年产值达5000万元,
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


所以,领导怎么能放他出家呢,
赶紧上山劝说,
甚至还惊动了省委省政府的人。
大家齐声说:老曹,
你可不能就这样撒手呀。



曹掌柜对佛虔诚,
铁了心要皈依,根本听不进去。
领导只好见招拆招,
请出了庙里的老和尚,让他去劝说。


老和尚双手合十,镇定地说:
曹总,您今生有佛报却无佛缘,
静下心,好好地回去办企业吧,
别动这个念了。


曹掌柜内心很失落,
但既然自己信任的高僧都这么讲了,
也只好算了。


08


下山后,他开始考虑公司的前途。
一个银行行长建议他将公司做上市,
这样可以利用股民的资产,
对公司的健康发展有利。


那时候,公司不是想上市就上市,
必须要经过国家允许。
福建省当时分到了一个名额,
曹掌柜向省里申请,就给了他。


一开始进展很顺利,
1600万的原始股卖得不错,
很多单位和个人都认购了。
但处在转型期的老百姓,
容易受各种信息干扰,
比如经常出现的抢购潮,
就是缺少判断力,害怕受伤害。



这不,没多久,
社会上传出一条谣言,
说曹掌柜推动公司上市,
其实是想卷款跑路。
很多认购股票的人听到后,
纷纷要求退股。


但是股价已从一块五涨到了两块五。
曹掌柜不得不通过借高利贷的方式,
来回购股票,买下了400多万股。


最后还是求助于银行,
才还清了高利贷。
公司也终于在1993年成功上市,
当天股价报收40元,
是原始股的30多倍。


曹掌柜总共手持500万股,
身价一下飙到了两个亿。
在如今某些老王的眼里,
这只是两个小目标,
在那时可就是大富翁了。


他花了六七千万元,
在省会福州打造了一座豪宅,
占地6000多平方米。
家里有16位管家,都是美女。
豪宅的门口摆着一只巨大的貔貅,
屋子里挂着他最喜欢的字——《陋室铭》。


石竹山上的庙门,
就此离曹掌柜越来越远。


09


也是在1993年6月,
当曹掌柜的玻璃厂风光无限的时候,
位于北京西边八里庄的玲珑塔,
正召开一个特殊的会议。


之所以说特殊,
是因为会议的主题是环保问题,
是一家叫“自然之友”的民间组织搞的。
那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环保”是啥概念,
钱还赚不到呢,哪顾得上环境。


“自然之友”按照类似传销的模式,
通过朋友带朋友,
最后聚集了82人到场。
他们在玲珑塔下共同探讨环保话题,
史称“玲珑塔聚会”。


这个组织虽然并不有名,
但是创建人却大有来头。
他的名字来自北宋建筑家李诫,
父母希望他也能做个建筑学家。
凭这个名字,就知道父母的文化海拔。



他的名字叫梁从诫,
老爸是梁思成,
老妈林徽因,
爷爷是梁启超。


结果,他没当成建筑学家。
1950年,他报考清华建筑系时,
因为两分之差落榜了。


梁思成当时就在建筑系当主任,
但并没有救儿子。
也因为这层特殊的关系,不好通融。
梁从诫只好去北大历史系,改学历史。


毕业后,梁从诫当了一名历史老师。
文革中,父亲梁思成受到批判,
他受到牵连,名字变成了“梁三子”:


保皇党的孙子,
反动学术权威的儿子,
修正主义的苗子。

 
他被下放到江西的干校劳动改造,
一呆就是9年,
直到1978年才回到北京。
这时候他已经快50岁的人了,
别人叫他“学者”,他不接受,说:


当年从北大历史系毕业,
做了几年研究生,
正值‘反右’、‘大跃进’,
基本上没有正经读书。
既无专业又无专著,
有什么资格被称为专家、学者?


之后,他创办了一家杂志,
名叫《百科知识》,是一本科普杂志,
相当于现在的百度百科,那时候,
许多西方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思潮,
都是通过这本杂志传播出来的。


10 


因为经常接触科学,
梁从诫对环保也就有了意识。
邓公南巡后,经济起飞,
各地乡镇企业涌起,
到处是小五金、小皮革厂,污染很重。
在媒体工作的朋友,经常给他讲这些。


也是在这个时候,
他产生了一个想法,
不研究历史,要搞环保了。
他想按照国际惯例,
名正言顺地成立一个环保组织。
为此筹集了300元注册费,
每天骑上自行车,
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

但是都被拒绝了,
没人能听懂他在说什么。



他只好以“中国文化书院”的名义,
设了一个绿色文化分院,
又称“自然之友”。
办公室就设在自己家里,

工作不收报酬。这年,他60岁。


梁从诫的这个行为,
很像他的父母保卫北京城墙的举动。


当年,听说城墙要拆,梁思成说:
“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
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
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
就像割掉我的一层皮!”


而他妻子林徽因呢,
直接闯进了北京市长彭真的办公室,
两人大吵一顿。


彭市长是革命家出身,
不懂建筑,也不懂美学,说不过林徽音,
只得端出一张“底牌”,说这是最高指示。


林徽因只好退一步,
建议把城墙改建成环城公园,
在城墙上栽花、种葡萄藤,再放上长椅。
这样,市民既可以在此休息娱乐,
又可淡化封建的味道。
男女也好有个谈恋爱约会的地方嘛。


但最终,

一万句话顶不过一句话,墙还是拆了。

林徽因为此愤怒痛苦,1955年就去世了。


11


梁从诫的环保意识,多少受父母影响。
他自己身体力行,每天骑自行车出行。
当时他还是政协委员,
有一次去政协礼堂开会,
门卫把他拦住不让进,
直到他掏出委员证,才放行。


1997年,
他在政协会议上交了一个提案,
建议把首钢逐步迁出北京,
以保护首都的空气环境。
这可是个大工程,
提案并没有激起多大反馈。

 
2004年的时候,
他又提出了这个事,
这一次受到了重视。


因为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了,
可不能让外国人看到天空雾蒙蒙的。
于是,2005年首钢搬迁正式启动,
到2010年基本完成。


发展到今天,
“自然之友”全国会员超过两万人,
而且孵化出了好多的民间环保组织。


从2006年开始,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绿皮书,
他每年还出版一本,
成为中国环境变化态势的重要记录。



2010年10月28日,
梁从诫去世,他留下遗嘱,
要把自己葬在一片树林里,
继续保护大自然。


祖父梁启超领导维新变法,被慈禧追捕;
父母保护城墙不成,空留叹息。
对于家族的命运,梁从诫有一句话:
我们祖孙三代都是失败者。


12


在生前,
梁从诫亲眼见证的一个历史瞬间,
改变了好多人的命运。


1980年夏天,
美国大英百科全书代表团,
来华访问,受到邓公的接见,
正担任《百科知识》主编的梁从诫,
被派去做翻译。


访华团里有一位九十多岁的女编辑,
曾经在美国国防部工作过。
邓公听说后很兴奋,
用他不达标的川普口音说:

咱们是同事喽,都是打仗的!
现在失业了,没仗可打了,
但还是和平好!


梁从诫把这话翻译给女编辑听,
她大吃一惊,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
她不理解的是:

我怎么会跟他是同事,真是不可思议。



之后的几年,
邓公的判断越来越明确:
世界大战50年打不起来,
和平与发展是主题,
于是开始推行裁军计划。


这个政策影响到了上百万人的命运。
其中包括在沈阳军区服役的军医:娄丹。


13


娄丹当时是微生物和免疫研究室主任,
在部队的级别已经是技术少将了。
他带着11个部下,研究细菌免疫。
他在期刊上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
题目的画风都是这样的高冷:


《蛋白质肽的微管SDS-聚丙烯酰胺微管凝胶电泳》
《质粒图谱分析在细菌性痢疾爆发菌株鉴定中的应用》
《黄芪多糖对LAK细胞毒的增强作用》......


战争打不起来了,
捣腾细菌没必要了,就需要进行转型。

 
1984年,当沈志华做生意、
曹掌柜踏足汽车玻璃行业时,
娄丹参加了全军首届生物工程技术学习班,
是中国最早接触基因工程的一批人。


那时候,
中国得肝炎的人比例很高,
军队征兵体检时,
不能招有肝病的,害怕传染。
于是,他就把治疗肝炎,
作为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第一个目标,
决定研发干扰素。


几年后,
药是研发出来了,
但是要拿到药号,
还必须有自己的工厂,
否则只能转让技术。


娄丹一直在思索的是:
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必须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才能让更多的患者有能力接受治疗。


应该使干扰素能像青霉素一样,
让普通百姓都用得起。



于是,娄丹选择创业。
1993年,他带领团队,
创建了沈阳三生药业有限公司。


决定经商那年,他已经58岁,
要去挑战从一个医生,
到一个老板的身份转变问题。
有人做了个统计,说知识分子下海,
60%到70%都失败了。


娄丹对自己倒是很有信心:
我觉得办企业,
最重要的是,应该有点创新精神。
正好我是做科研工作的,
我本身一辈子用一种科学态度做事,
所以这一点我不成问题,
创新精神不成问题。


14


当然,娄丹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有一个儿子,叫娄竞,
继承了他的医学追求,
1989年去了美国学生物制药。
就在父亲创业这年,他拿到了博士学位,
之后又去了美国卫生总署做博士后研究。


在公众场合,
他不喜欢别人叫他“娄总”,更喜欢“Dr.”。
这也是华尔街的媒体对他的称谓,
彰显出他所拥有的学术背景。



在他的带领下,
公司花了10多年时间,
研究成功了一种名叫特比澳的药,
学名叫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全球独家,
可用于癌症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在研制这种药的过程中,
三生贷款一个多亿,
光临床试验就做了足足4年。
在中国血小板减少症治疗领域,
现在,这种药已经是老大,
每年都能卖10多亿。


2007年,
三生制药在纳斯达克上市,
成为第一家走出国门的生物制药企业,
创下了中国生物科技公司,
在美股市场IPO的最大融资规模。
这时候,才把研究特比澳的债还上。


但是,美国资本市场,
对当时中国的生物研发企业一直不看好。
上市五年,三生制药的业绩增长了5倍,
但是公司的股价却长期处于横盘状态,
不涨不跌,半死不活的。


无奈之下,
三生制药在2013年退市,
当时市值3.4亿美元。
两年后,公司转战港股上市,
市值当天就冲到了230亿港元,
相当于29亿美元,是两年前的8倍多。


中国的企业,
没有点韧劲,走不到这一步。


当年公司刚起步时,
药物上市的文号还没出来,
市场上就有了仿冒品。
一查,光是娄丹同一个小区就有四家。


当他找到造假药者去理论时,
他们哈哈一笑说:
你们吃肉我们喝汤么!


15


同样是1993年的夏天,
5月28日至6月20日,
首届世界女排大奖赛在香港举行。
中国队的姑娘们打进了总决赛,
但最终以0比3输给了古巴队,惜败。


十二年前,在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上,
中国队首次夺得冠军,并且提前一轮。
最后一战和日本队的比赛,
对成绩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日本队却穷追猛打,气势非常可怕。


到了决胜局,
日本队以15:14领先,
教练袁伟民急了,冲着队员大声吼叫:
拿了冠军却输给日本,价值完全不同。
不拿下这场比赛,你们会永远后悔!


最后,中国队以17:15拿下最后一局,
总比分3:2,七战全胜。



这是中国女排走向辉煌的开始。
后来,她们又连夺几个大赛冠军,
包括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当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
远没有今天的自信。
女排的“三连冠”、“五连冠”,
被当做国家振兴的标志,
还出现了一个名词,
叫“女排精神”,激励了无数人。

 
主力扣球手郎平,
连续获得世锦赛、奥运会、
世界杯三大赛的最佳球员称号,
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马拉多纳”。


那些年,只要有兴奋、热烈的场面,
吃瓜群众们总会呼喊一句口号。
这句口号听起来很悲壮,
甚至想不到是出自一场排球比赛: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
五连冠时期的队员们纷纷退役,
中国女排也进入了一段低沉期。


尤其是1992的巴塞罗那奥运会,
可谓女排历史的至暗时刻。
在小组赛出线的关键一战,
中国队在参赛的八支球队中名列第七,
创造了历史的最差战绩。


就像被隔壁老王欺负了一样,
举国都震惊了,有位大领导,
还亲自给袁伟民打电话,
让他过问一下这事。
老袁也不知道如何说,
毕竟都是自己的得意弟子。



直到2003年,
在第九届女排世界杯上,
中国队才再次夺得冠军。
当天,新华网发评论写道:
老女排带给国人的精神激励和示范效应,
已远远超越了体育范畴,
而成为全民族的财富。


但,今晚不会是一个不眠之夜,
不会有彻夜的狂欢和喧闹的游行......
一个久违的世界冠军,
已不再也无须承载20年前的社会重责。


16


人生如一个8字,
兜兜转转,循环往复,
最终都会回到原点。


2016年,
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
在里约奥运会获得冠军。


而前几天,
2018女排世锦赛在日本举行,
中国女排惜败,获得季军。


而国人对于这项赛事的关注,
再也不像八十年代那么狂热了。
不管是欢呼还是惋惜,
都表现得很淡定,很正常。
体育回到常态化,
这是时代和民族心理进化的结果。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机遇,
也塑造了不同的英雄。
他们走的路是各异的,
但共同点都在于,为了突破人生,
做出了坚定的选择和坚毅的努力。


就像1993年上映的一部电影,
讲述两个唱戏的男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奖,
成了绝世经典,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


自古人生一世,需有一技之长,
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
以后名扬四海,根据全在年轻。


 五味往事 

崔永元跨界开面馆,打脸无数明星餐饮店!

“一代失踪”《大轰炸》上映无望,盘点其他失踪电影!

英国男孩:我是德国飞行员,我飞机坠毁了!噩梦?前人转世?



五味印象

让心智与品味同在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