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十年家的变迁:电视剧里的中国风险

五味印象 2019-10-17

以下文章来源于8字路口 ,作者令孤

 五味言 

改革开放几十年,虽让国人拥有了更大的财富,但绝大多数家庭,依然要靠自己承担社会的保护责任,养老、抚幼、医疗、教育......


本文源自公号:8字路口 



1



1979年的冬天,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受到小平同志接见。


两人谈笑风生,拉起家常,大平问了小平一个问题:


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现代化的蓝图是怎么构思的?

 

小平抽着熊猫牌香烟,想了一会儿,回答说:


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这是他第一次提出“小康”这个说法,出自《诗经》中的一句话,“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翻译成白话文是:老百姓太累了,就别折腾了,消停一下。


用现在的话说:累觉不爱。



那时候,日本的人均GDP是一万美元,中国还不到200美元。小平设想,到世纪末,中国人均GDP达到人家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一千美元。


但他想了想,想起了大跃进,最后又打了个八折,改成:800美元。


随即,全国开展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宣传活动。很多老百姓不知道小康是个什么概念,有位干部就给他们解释:


小康嘛,就是白天桌上有酒喝,晚上床上有老婆。


大家一听,豁然开朗,get到了。



到了2000年,中国的人均GDP还真突破了800美元,实现了小平的目标。而在去年,人均GDP是9481美元,光是增量,就超过了800美元。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家庭经济情况有了很大好转。与此同时,家庭的人员规模、亲情氛围、生活方式等,也早已不是过去的模样了。


有酒喝已经不是问题,只是单身狗越来越多。


2



小平提出小康的时候,条件好的中国家庭里,拥有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四大件已变成了: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


那时,报纸上对幸福家庭生活的描述,是这样的:


夏天,为来访的客人递上一杯冰镇的冷饮;周末,全家人坐在彩色电视机前欣赏节目;星期天,双职工把大堆该洗的衣服委托给洗衣机;做饭时,打开录音机,听听音乐,学会儿外语。


而全家人围坐一起看的节目中,就有一部电视剧,叫《我爱我家》,上映于1994年。



这是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讲的是北京一个六口之家的日常生活,在插科打诨、幽默讽刺间,展示了改革开放对家庭的影响。


电视剧的名字是王朔老师取的,导演英达一开始还觉得这是个病句,不符合语文课的教学规范,听起来别扭,应该叫《我爱我的家》。


王朔说:要的就是这个别扭劲儿。


这部戏的确一开始就让人别扭。


3



在《我爱我家》中,子女在和老爷子傅明说话时,充满调侃。这显然是对过去家庭严肃、刻板、长幼尊卑秩序的一种挑战。


有人就不满意了:不管怎么说老傅也是一位革命老同志,对老同志怎么能这么不尊重呢?


《我爱我家》在香港卫视中文台首播,之后引入北京台。但刚播出6集,一批老干部反对,被叫停了。


老傅之所以被设置成一个退休老干部形象,显然是与北京的特点有关。


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魔都看谁都是乡下,帝都看谁都是地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换过好多流行语:


闯海南,闯深圳,看浦东等等,都没北京什么事。北京人要干点事,还得去南方闯。小平同志要提倡改革也得南巡。



不过,《我爱我家》中的老傅还是拥护改革的。退休之后,他还想发挥余热,主持家庭工作。他开了个会,要开源节流,降低大家的零用钱,结果遭到一致反对。他就说:


改革嘛,总要有一个阵痛的过程。怎么一触及到个人利益,就坐不住了,一触即跳呢?


然后,老傅又开始改造家庭,要重新铺地板、装太阳能热水器,还要砸墙解决夕照问题。最后搞得一团糟,没有成功。


这个情节的背景是,南巡过后,经济大干快上,投资过热。1992年,原计划发钞票500亿元,最后却发了1000多亿。结果,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增长了27.1%。


也就是通胀了,钱毛了。中国印钞机的转速赶不上货币需求,只好去和外商谈判,进口转速更高的印钞机。


有人还建议,把人民币的面值提高到1000。这样做的话,一张能抵十张,可以快速印出票子。也能节省印钞的纸张,还环保。朱副总理还真被说动了。但是他又担心老百姓承受不了,终于还是算了。


4



老傅在改造家庭失败后,勉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


但是他认为这错误不是他一个人的,全家也都有错。他又开始了家庭思想整顿,给每个人提了意见。


比如,他对二儿子贾志新的意见是:


第1条:游手好闲,吃喝玩乐,资产阶级阔少作风十分严重;

第2条:待业3年,花钱如海,经济来源严重不清,有重大的非法嫌疑;

第3条:曾在三日内与四位不同身份女青年分别在街头闲逛,作风极为不正,行迹十分可疑;

第4条:有人见他在光天化日之下与一外国人密谈,鬼头鬼脑,是否正在出卖我国政治经济情报?……


这些本来都是改革开放之后,生活中常见的小事。一旦到了老干部眼里,就上升到政治高度了,成了风险。



在工人体育馆,崔健的一声“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让中国开始有了摇滚乐。坐在现场观看演出的一位老干部气得站起来就走了。


他对旁边人说:


你看看,这些牛鬼蛇神都上了台了。


没多久,崔健就被北京封杀了,不允许他在这座土生土长的城市做大型演出,足足10年。


北京人无法在北京伸展,那就走出去,到祖国更需要的地方去。



《我爱我家》第一部也就是前四十集拍完后,大家也没想到这部剧能成,就各忙各的去了。之后要筹拍第二部,演员就凑不齐了。因为扮演贾志新的梁天要拍电影,扮演保姆小张的沈畅要上大学。


于是,剧情做了个交代,说贾志新带着小张去海南做生意去了,就没在家里出现了。


任何年代,一个人背井离乡,生存与发展都是最大的理由。


5



到了新世纪,中国达到了小平当初预想的目标,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家庭对四大件的追求已变成了:手机,电脑,汽车,房子。


2001年的春节晚会上,赵本山表演了小品《卖拐》,再次夺得小品一等奖。也给东北人的形象多了一个标签:大忽悠。



也是这一年,一部叫《东北一家人》的电视剧上映,讲的是吉林牛大爷一家人的生活。老爷子刚退休,大女儿离婚,二儿子下岗,三女儿待业,但一家人不缺笑声。


著名的东北天问“你瞅啥”,就是通过这部戏的普及,走出东北,走向全国。


很多明星也在剧中客串,一起帮助传播东北文化。比如,冯小刚就演了个偷窨井盖的人。



《东北一家人》的诞生,以及剧中人物的故事,有一个重要的社会背景——国企的下岗潮。


1997年开始,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开始从竞争性的行业退出来。在从1998年到2003年间,国企数量从23.8万户减少到15万户,减少了40%。


工厂没了,工人就得下岗。在这五年间,累计下岗职工2818万人。而在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下岗工人数量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


牛大爷的二儿子牛小伟就是其中之一,下岗后,他尝试了各种营生,想要赚钱,但大都无功而返。用他的口头禅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呢!


之前,依托于工厂来生存的家庭模式,也是中国的一个特色。



用东北作家贾行家的话说:


我妻子是在厂区里长大的。她说,他们小时候从来也不知道洗澡、理发、吃冰棍这些事情还要花钱。


她说他们那个厂里有一种水龙头,每天到了下午的一个时候,里面就会哗啦啦流出来橘子汽水,全厂的人都可以拿着桶去接。


我当时觉得这就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里的场景。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真实的。


工厂也分两种,“全民所有制”的和“集体所有制”的。小伙子长得丑点没关系,只要是“全民”编制,特别好找对象。


那时,他们看到,社会上刚出现的个体户、出租车司机,就像几千万年前的恐龙看到哺乳动物,都是严打的对象。


自认为是“工厂的主人翁”,有依靠的日子过惯了,也没有想到要去学个谋生的技能。


如今突然下岗,啥都不会干,没了收入,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下岗前,生老病死都有单位给撑着。下岗后,一点小风浪都会把家给掀翻。



比如这个家庭,夫妻双双下岗。幸好丈夫之前有拉手风琴的兴趣,便组了个草台班子,在婚丧嫁娶时演出,卖艺赚钱。妻子直接离家出走,跟一个卖假药的老板好上了。一个家庭瞬间分崩离析。


离婚之时,女儿要求谁能给她买架钢琴,她就跟谁。丈夫不得已,联合几个下岗的工友,回到破厂子里,用钢水浇筑了一台《钢的琴》。


这毕竟是电影,故意营造了浪漫。结尾处,女儿坐在钢琴前,弹了一首优美的旋律。但实际上,真实的“钢的琴”是没法弹的,用扮演女友的秦海璐的话说:发出的声儿那叫一个惨烈。


6



真正的下岗生活,比电影中惨烈太多了。


比如贾行家说的:


以前每次下班都要喝一点酒,自斟自饮。喝完了之后就笑嘻嘻地看着屋里,因为屋里摆满了当时最时髦的家具和电器。


下岗以后他喝得更多了。他喝那种散装白酒,也买不起下酒菜了,一直喝到两只血红的眼睛“在一个很黄的小灯泡底下眨巴”。然后就动手打儿子和妻子。


在我们东北,失落的人、绝望的人太多了。


在开始大规模下岗潮的1997年,为了配合下岗再就业宣传,刘欢老师演唱的一首歌,被评为“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歌的名字叫《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首歌还有一个MV,片子里,一群下岗女工“从头再来”的方式是:炸油条、洗盘子、卖报纸......


但是到了第二年,由刘欢演唱主题曲的一部电视剧《水浒传》,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大家根据《好汉歌》,编了一首顺口溜:


下岗男工不用愁,高举镰刀和斧头。干部家里啥都有,该出手时就出手。


女工版是这样的:


下岗女工不流泪,昂首走进夜总会。谁说女工没地位?啊呸,那是万恶的旧社会。


可能是担心下岗工人们“风风火火闯九州”,播完一遍后,就不再重播了。难怪在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里,《水浒传》的存在感最低。



很多当年闯关东的东北家庭,又开始往关内闯了。十年间,东北地区净流出人口200多万,占全国的74.7%。很多家庭搬去了南方,那里比东北那旮旯缓和多了,冰冷的心也热乎点。


比如,在海南三亚,东北人靠一张嘴,实现了“从头再来”,让当地人很是恼火:


我们当地人原先都不会讲普通话,全国各地来的游客,我们无法跟人家说上话。而东北人普通话讲得好,能说会道,人家游客要到哪里,要吃什么,要住哪里,全被他们把生意做了。


眼下,光是在三亚生活的黑龙江人就有30万。从凤凰国际机场坐机场大巴到市区,在大东海站迎面就是一条巨大的横幅:本药店通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医保。


为了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哈尔滨市公安局还专门在三亚设立了一个警务站。



如今,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下岗潮时,中国社保制度还不健全,很多工厂并没有给职工交过社保。当年四十多岁下岗的人,等到满60就可以领退休金了。这也是他们熬了多年的梦想。


但是,他们被告知,要领退休金,先得补交一直到60岁的养老保险。


比如沈阳有个叫李英俊的大叔就被通知,他要交15万。相当于他60-65岁这五年的退休金。


于是,大叔头疼了。交不交这笔钱呢?


我要是能活过65岁,后面都是利润;活不过65岁,就得赔本。


还好,中国的人均寿命是76.25岁。


7



又过了十多年,电脑、手机早已普及,家庭的四大件也更新换代,变成了:房子、车子、机器人、空气净化系统。

 

看电视剧不需要守在电视机前,电脑也能同步。2013年春节,《温州一家人》在央视和网络同步播出,讲了温州一个家庭在改革开放年代创业的故事,拿下了收视冠军。



这部剧原名叫《中国故事》,后来曾改成《创业年代》,最终还是定名为“家”。用编剧高满堂的话说:从一滴水里,可以折射出阳光来。


剧里有很多催泪情节,包括开头第一集,温州农民周万顺,为了改变家庭命运,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进行了一次排兵布阵:


卖掉祖屋,让13岁的女儿跟着表舅去意大利留学,自己和媳妇带着16岁的大儿子去闯温州城,从捡垃圾起家,寻找发财机会。


冲突在于,女儿不想出国,偏偏被送出去了。儿子想出国,却又被留下来了。决定完全是由父亲周万顺强力推行的,儿子无法挑战父权的威严,赌气离家出走。一家人便分散到了三地。


改开之后,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有了时间剩余,试图在村庄之外获得经济机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非农活动成为主要谋生方式。像周万顺这样的家庭,也随之发生变化。



温州,是中国私营经济最先兴起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犹太人”的他们,一旦嗅到环境的放松,做生意的冲动就会涌起,最终发展成为“温商”群体。


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去工商局领了一张营业执照,编号10101号,这是中国第一份个体户营业执照。


当时社会上流行一句话:


政治上是光荣户,生产上是斗争户,倒不如去当个体户。


街上到处都是摆摊卖东西的,虽是小生意,也比种地好多了。有一个叫王碎奶的女人卖起了纽扣,第一次就赚了200元,把自己吓了一跳。



到了1982年,温州当地的个体共商企业,超过10万户,占了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但这时候,政策突然变动,温州几个生意做的大的个体户,以“投机倒把罪”被抓,史称“八大王事件”。


好在没两年,风向又变回来,他们被无罪释放。1984年,省里还专门召开了一次个体经营户会议,但很多人不敢去参加,以为是鸿门宴:


人怕出名猪怕壮,万一政策变了,说不准还要批斗、坐牢。


最后去找王碎奶,她答应了,成为到会的51个人中,唯一的女性。拍合影的时候,她站在省长的后面。回来后,她就火了,一路被当做拥抱改开的典型人物,家中荣誉证书有160多本。


她贩卖纽扣的故事,也进了《温州一家人》中,被移植到周万顺的老婆银花身上。


8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文章,标题为《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温州的启示》。


在文章里,温州农村家庭的致富道路,被概括为“温州模式”。其最重要的品质是“四千精神”——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


温州户籍人口只有700多万,但游走于中国各地办厂经商的,竟然有近300万,几乎占了一半。


难怪在《温州一家人》中,周万顺拍着胸脯,说自己是典型的温州人——恋家不恋土。


很快他就为这句豪言壮语付出了代价。为了赚钱,他跑到陕北去开采油田。但因为步子迈得太大扯到了蛋,差点自杀。



这个情节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原型为一个温州人,但是个女的,名叫王月香。周万顺的很多经历,都有她的影子。


王月香和丈夫最初在温州卖皮鞋,后来去西安做服装批发,发了财。但是在1996年,一次旅途中的偶遇,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陕西地质学院一个老师的钱包被偷了,身无分文,王月香见到了,就借给他1500块钱救急。


为了报恩,这个老师告诉了她一个秘密,说陕北地区有石油,政府鼓励民间资金去开采,然后由国家回收。干这个的利润绝对比卖衣服高得多。


王月香动了心,把家里积攒的250万块钱全都拿出来,又动员亲朋好友入股,凑足了480万元钱,去延安钻了四口井。


大西北的环境,就像歌里唱的,大风从坡上刮过,日头从坡上走过。一个江南女人,愣是被风沙日晒催成了一个粗糙的西北婆姨。


但,有时候是命运选择人,而不是人选择命运。



开工刚半年,丈夫因为劳累过度中暑,倒在了井架旁,当天就去世了。王月香为了让自己坚强起来,她改了个男人名字,叫王荣森。


又经过一年的打造,油井终于喷出了石油。王月香,不,王荣森高兴极了。然而兴奋只持续了三天。因为技术不过关,油层凝固,成了枯井,一下子损失了700多万元。


为了翻本还债,她又去附近的地方继续开采石油。这一次出油不错,但是在对油层进行压裂时,不小心把管子给压破了,油井成了废井,又失败了。


王荣森的精神彻底崩溃。


为了还债,她把家产全部变卖了,根本不够。她不敢回老家,把儿子扔给老母亲抚养,自己回到西北,给人家做保姆,月工资是300元。没有人知道,她曾经是一个百万富婆。


几年后,她悄悄回了趟老家,却得知儿子在四年前溺水身亡了。母亲怕她受不了,一直隐瞒着。


此后,她在江湖上消失了,很多人以为她已经去世。



2008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她突然出现在温州电视台的“财经会客厅”节目,题目叫《超越生命的力量——王荣森的故事》。


镜头里,她讲述自己的过去,泪流满面,但并无多少抱怨。那时她已在做些小生意,想在有生之年把欠下的钱全部还了。


一个家庭的命运,与时代的变化密不可分,但会走向什么样的境地,更多还是与自己的抉择有关。王荣森一家的故事是个悲剧,但其中依然有顽强的生命的力量。


十年之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王荣森的名字已湮没人海。找李彦宏,也不管用。


没有人愿意记得失败者,包括失败者自己。


人生如一个8字,兜兜转转,循环往复,最终都会回到原点。改革开放几十年,虽然让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拥有了更大的财富,但是对家庭的支持还是有限的。


绝大多数的家庭,依然要靠自己来抵御风险,自己来承担社会的保护责任,养老、抚幼、医疗、教育……


一个家庭,要承担保护亲人的巨大责任,也有可能遭遇巨大的风险。不管是在开拓,还是在守成,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好安全保障,才能在危机到来时,不那么惊慌失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8字路口”。这个公号,讲有温度的故事,帮你理解这个世界。值得关注。

 五味往事 

京城四少泡妞记!

驴都明白了,跟谁都是拉磨!

横店大撤退:冰冰走出了冬天,却把严寒留给了他们!



五味印象

让心智与品味同在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