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养猪,老舍含冤去世前最后一部作品讲的是它

作者枫叶君 五味印象 2019-10-02

1951年,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他的一生佳作无数,但却以歌颂科学养猪的快板书谢幕,真的是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了。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枫叶君评 ID:fengyejunping

1



这些日子,猪肉格外抢眼。在北京一家超市的猪肉柜台前,69岁的退休大妈连声说:“太贵了,太贵了,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原来,她家包包子用肉块,现在换成肉馅了。巧合的是,这个大妈姓桂,桂花的桂。

我从小就不爱吃猪肉,肉到嘴里怎么也咽不下。在那个家里放着各种副食票证的年代,这个毛病让我有一种因祸得福的感觉。如果那个时候全国人民都有这毛病,那就太好了。

虽然不爱吃猪肉,但是我对猪却抱着很深的同情。我觉得猪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如果能好好写写,完全不亚于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些著名悲剧。

不过,莎士比亚没有时间写猪,他的作品除了《查理三世》、《亨利六世》、《哈姆雷特》,就是《麦克白》、《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人物可能吃过猪排,但是却和养猪毫不沾边。

我们的作家就不同。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老舍丝毫不比莎士比亚逊色,他就拿起笔,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北京郊区农民大力养猪的景象,写就了快板书《陈各庄上养猪忙》。


2



大作家写快板书不是什么不堪的事。只是,这段快板书却非比寻常,它是老舍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发表在1966年第4期《北京文艺》上,几个月后老舍就跳湖自尽,终年67岁。

如果老舍是一个天天捧读红宝书的解放军战士,或者是工人农民也行,那么养猪户们可能会哭上几嗓子,说上几句要继承他未竟的养猪事业云云,以表达哀悼,絮叨者还会像《骆驼祥子》里的洋车夫那样喃喃自语:“这怎么话儿说的呢?”可是,那时候的老舍,已经无法得到这种待遇。 

从1962年起,许多文艺作品开始遭到批判,老舍被迫停止了小说《正红旗下》的创作。

1965年初春,老舍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回到中国后,他将旅日见闻写成散文《致日本作家的公开信》,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文章没有被获准发表,老舍只得停笔。

此时,政治运动的气氛已经开始酝酿,老舍感觉到苗头,他曾试图参加文艺工作队,想通过写快板书、相声等来宣传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等时代主题,创作主旋律作品,但是也未获批准。


抱着再努力一把的念头,1966年春,老舍独自去到北京近郊以养猪闻名的陈各庄,与农民一起劳动,体验生活。

很快,作品在《北京文艺》上登出来了:“新中国,万象新,打起竹板,唱唱新农村。新农村,真方便,一来来到北京东北的顺义县……”

“看得远,站得高,时刻不忘比学赶帮超。年年生产更上一层楼。求进步,争上游,越进步,越学习……”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拥抱生活,而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为证明自己的忠心而喊出的最富有时代节拍的口号。 

可是,厄运还是降临了。

就在老舍身体力行去京郊养猪几个月后,北京市文联遭到北京女八中红卫兵的冲击,老舍被揪斗、羞辱、残酷殴打。

8月24日早晨,老舍拿上一本《毛泽东诗词》,和4岁的孙女握握手,说了一句“跟爷爷说再见”后走出家门。当晚,老舍在北京西北角的太平湖投湖自尽。

第二天,老舍的遗体被人从湖中捞出,当天即被火化。


3



我们无法得知莎士比亚去世后,英国人是怎么看待他的离去,又给予了怎样的评价。不过,莎士比亚走得很平静,时间是1616年4月23日,留下妻子和两个女儿。大女儿苏珊娜嫁给了内科医生霍尔,小女儿朱迪思在父亲去世前两个月与酒商基内尔结婚。莎士比亚好像对大女儿更偏心,在遗嘱中,他把自己大量地产中的大部分留给了苏珊娜。

老舍当然没有大量地产,但是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骨灰盒,那是1978年老舍获得平反后追悼会上的骨灰盒:象征性的,里面放着老舍使用过的钢笔、毛笔、眼镜、一支手笔、一筒茉莉花茶和一小片被保留下来属于他的血衣残片。

老舍的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墨绿色的花岗岩左下角有老舍的浮雕铜像,四周刻着几道水波溅起的涟漪;两边汉白玉矮墙,一边以菊花做成浅浮雕为背景,上面刻写着老舍抗战爆发前所写的《入会誓词》中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如果看看老舍写过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这些辉煌作品,你会觉得这是谦逊之词。可是不要忘了,老舍的收山之作不是这些,而是在北京近郊养猪场完成的快板书《陈各庄上养猪多》,养猪和小卒,这不是天然的联系吗?况且,在写完养猪作品几个月后,老舍就离开了这个他曾热情讴歌过的世界。

如果让老舍自己选择,不知道他会不会把《陈各庄上养猪多》的手稿也放进骨灰盒里?毕竟,这段歌颂社会主义养猪事业的快板书是他人生公开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


4



其实,中国知识分子对养猪是不陌生的,在五七干校,钱钟书和杨绛在养猪场种菜;在河南息县下放时,作家、翻译家李健吾先是分在菜园班,后来被调去养猪,每天在二寸厚的烂泥堆与猪粪堆上踩来踩去,艰难劳作。

物理学家、前北大校长陈佳洱也和猪有过亲密接触。1966年,陈佳洱从牛津大学归来后不久,运动爆发,他来到陕西汉中,开始了与他的物理学专业毫无关系的体力劳动,养猪,垒护坡,修铁路,他甚至扛过一百多斤的水泥。离开北京时,他卖掉了从英国带回的关于加速器的书,当时,他觉得这辈子再也不可能搞研究工作了。

过去只觉得猪很懒,是个只知道吃和睡的家伙,但是看到这么多专家学者和猪有瓜葛,也就改变了从前的偏见。猪也是很有内涵的嘛。

现在猪肉突然行情看涨,也是因为有内涵吗?看到有人贴出截图,《猪肉还是少吃为好》,觉得是不是有人在搞笑,可是看了网站上的内容,才知道这确实是最近的一篇文章,刊登在9月10日《生命时报》头版上。原来不知道有这家报纸,查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家由人民日报社主管、环球时报社主办,全国发行的大众健康类报纸。


文中,武汉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许淑芳告诉大家:“其实不管猪肉贵不贵,大家都应该改善一下现有的饮食结构,少吃些猪肉,多吃些白肉。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军飞教授说得更有意思,他认为,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措施,猪肉价格将会保持平稳,不会再大幅上涨,百姓不必太过于担心,趁这个机会,我们可以改换一下口味,多吃些更健康的肉。

老舍先生当初去到顺义,在养猪场体验生活,写出了《陈各庄上养猪多》,当时他肯定没想这么多,而是认为多养猪、养好猪、多出肉,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欣欣向荣的表现。

他是多么希望家家碗里都有油汪汪的猪肉:“配饲料,方法高,叫猪上膘准上膘。什么猪,什么料,公猪母猪仔猪肥猪各自有一套。讲科学,猪听话, 想叫它什么时候长大就长大……” 

养猪应该算是人民的事业吧?1951年,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应该说这是一个极高的赞誉。

以歌颂科学养猪的快板书谢幕,人民艺术家真的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了。可是,据老舍的儿子舒乙回忆,老舍死后,北京文联给他的书面文字是“舒舍予自绝于人民”。


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洲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西城小杨家胡同,1966年8月24日夜卒于北京西城太平湖。


本文作者:枫叶君, 前新华社资深编辑,驻外记者。著作:长篇小说《移民》(2011年)
马老板卸任马老师登台,马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奔驰维权女“被套路”与某技校无底线恶炒的内幕!
安倍宣布幼儿学费全免,嘲笑日本50年,我们超过它了吗?


五味印象

让心智与品味同在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