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事的人,谁有空整天忙爱国?

作者枫叶君 五味印象 2020-08-26


每当有人没有缘由地拼命凸显爱国和领袖时,就是全民失智的开始,预示着在集体性走偏后,全民族要以团购的方式为一部分人的狂热买单。


1



这两年,我越来越为一件事感到纳闷儿:好端端的,为什么有些人突然就成了爱国专业户呢?

养鱼专业户卖鱼,养鸡专业户卖鸡蛋,那爱国专业户又是卖什么呢?卖国?不对,他们明明爱国,怎么可能把自己爱的东西拿去换钱呢?

不对称的倒是有。在春晚小品《拜年》中,养甲鱼专业户赵老蔫和他媳妇儿就是养甲鱼,但过年给范乡长送的礼是王八——也不对,甲鱼俗称就是王八,看来,也没什么问题。

可是,总归要卖点儿啥。想来想去,我揣侧,卖的应该是乖,更准确说,是想表现出一种归属和忠诚,然后以此来换取些什么,比如生活必需品,又或者非生活必需品,比如,政治前途、领导欣赏之类。

这就像过去走江湖的,不管表演银枪刺喉,还是展示石碑撞头,目的就一个,把大力丸卖出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国专业户和撂地摊儿的属于同类,只因用力过猛,反而提前暴露了推销大力丸的商业目的。
 
爱国当然是好事儿。不信你发个问卷看一下,有几个人不爱自己家乡,不爱脚下这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些人的家乡是穷,但是,就算收入低些,生活差点儿,他们同样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

中国足球队踢得够臭吧?可那也没耽误我爱国。每次比赛,尽管他们照例狼狈不堪,可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依然表现得像个狭隘的爱国主义者,明明远不如人家,可我还是不切实际地盼望中国队出线。
 
可是,你见过踏实做事的人,整天把爱国俩字儿挂在嘴边吗?不显山露水的地方,才有山有水;相反,天天喊着爱国的人,其口中的“国”倒很是让人怀疑了。



2



我姥姥是个不识字的胶东农村老太太,1995年以96岁高龄去世。小时候,我总喜欢端详她满是皱纹的脸,我觉得,望着一双曾经看到过清朝的眼睛,是一件很神秘的事。

姥姥一生务农,粗茶淡饭,我从未听她说过营养二字,她也更不知道什么叫健身,但是,她非常健康。即便在我姥爷去世后,她也不依靠舅舅,而是自己生活。只是在90岁之后,才不再自己单独做饭。她没有住过医院,最后在家中悄然去世,连一碗药都没让人端过。

尽管姥姥不懂养生,但是,她终日勤劳,心境平和,让她即使在艰苦的年月里,也一直在走向长寿人生。

可是,我又知道,有很年轻就去世的健美教练,更有在电视上畅谈长寿秘诀,自己却提前挂掉的养生专家,不一而足。每听到此类消息,总会条件反射般唤起我的大力丸情结。

这让我对爱国专业户有本能的反感。一听到他们倒粪似地抒发爱国情怀时,我就想提醒那些被他们深深传染的人们:昨晚没看新闻?又一个一开会就宣讲干部应廉洁自律的高级官员因腐败案进去了。

当然,这种提醒未见得有用,因为爱国专业户们的鸡汤奇迹般地拥有酒精度数,很容易醉人。不过,经验告诉人们,很多看似站位很高的东西,其实不过是用来压制别人的借口。



3



抗战初期,周扬提出“国防文学”口号,得到郭沫若等人支持,后来更有其阵营的人发挥出“不是国防文艺,就是汉奸文艺”的荒唐论调。鲁迅和胡风等人认为不妥,便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认为抗日救亡是旗帜,只要团结在这面旗帜下,写什么都可以。

附和周扬的徐懋庸给鲁迅去信,内容被鲁迅称之为“全是教训我和攻击别人的话”。鲁迅当然不买账,虽已抱病在床,但仍然花了4天时间,写成《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据说,徐懋庸读到发表在《作家》月刊上的这篇文章后,还哭了一鼻子,说鲁迅不理解他。

和郭沫若一样,徐懋庸政治上很进步。建国后担任过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以及教育部副部长等职。1957年被错化成右派,1961年摘帽。不料文革开始后又被打成反革命。徐懋庸没有活着看到自己“解放”,1977年2月7日郁郁而终。次年,他的历史问题终获平反。

“拉大旗作虎皮”这话听着熟吧?那就是鲁迅在答徐懋庸一文中说的。“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呼别人;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横暴者。”



4



鲁迅毕竟是鲁迅,一眼就看出为何有人总想抢占高位,其用意,就是想给别人写组织鉴定。同样,有了爱国专业户,其他人就危险了,因为你不如了专业户的意,你就是不爱国的,甚至是卖国的。

眼下方方的境遇不就是鲜活的例子吗?她只写了几十篇日记,就惹怒了一大批人。花生农要没收她的全部个人财产,要她削发为尼以谢罪于国人;自己挨揍不过瘾还要捎带上旁人的太极雷雷,号召武林同道前去武汉严惩方方;更有卑劣者如左手写大字的钱诗贵,拉着他的雕塑家朋友,叫嚷着要给方方在南京塑个跪像,把她与南宋奸相秦桧并列。

有了这样的爱国专业户,在一个馒头引发血案之外,又横空出世一群爱国大侠,批驳一个谈粥的医生,也就毫不奇怪了。

作为医生,张文宏算是较为纯粹的,因为给人开药方,要比方方的那个“方”安全得多,可这还是躲不过爱国者们的导弹。张文宏就因为一句让孩子早上“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不要喝粥”,就引来了一大堆人的棒喝性质问:洋人的早餐就那么香吗?是不是崇洋媚外过头了?

从前我还真没觉得,不过以后吃西红柿,我恐怕真得仔细看看,这个“西”字里是否包藏着西方针对我们的别有用心。

正如某文章所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摧毁一切正直正义偶像的时代,任何有人格魅力的人物都会被摧毁,各种构陷,各种大棒,铺天盖地向你袭来”,“专门打击一切被他们认为不合他们胃口的人”。



5



爱国专业户为什么言必称爱国?我想,这是因为爱国是他们的唯一所长,他们需要借此来展现自己,以避开其他方面远不如别人的事实。

《我爱我家》里的革命老人老傅每天满嘴大口号,因为除了喊喊这些,他也没有别的什么。电视台来采访专家老胡,过去一直在单位担任行政领导的老傅看着眼热。

老胡说,我能给人家献计献策,比如高压输变电技术,你献得出来吗?老傅急了,就说,我怎么献不出来?我可以告诉他们,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我还可以给他们讲,这个这个,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嘛。

爱国专业户们,其实就是现实版的老傅。单就牛奶、鸡蛋和粥的营养对比,他们还真说不过张文宏。可是,在不着边际地扯出“崇洋媚外”之后,他们就丝毫不逊色于这位华山医院感染科的权威医生了。

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训早就证明,每当有人没有缘由地拼命凸显爱国和领袖时,就是全民失智的开始,预示着在集体性走偏后,全民族要以团购的方式为一部分人的狂热买单。

义和团喊“扶清灭洋”,结果洋人没灭,倒是险些把大清朝给灭了。

文革时,忠于领袖达到膜拜程度,革命豪情彻底失控,造成了波及全国的大动乱。十年间,老百姓熟记了各种口号,吃透了无数指示和精神,却在一顿饺子后就开始发愁,下半月到底还能不能再吃上猪肉?

很多人会感到奇怪:改革开放让国家发展起来了,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了,为什么有些人却这么不自在?就像一个刚洗完澡的人,却在回味用力抓挠瘙痒后背的感觉。

其实,爱国专业户们不是不知道改开的饭好吃,但是,他们内心却不想让实干的人们抢了他们的风头。他们渴望更舒坦的日子,那就是以至高无上的“爱国”,来显示自己的绝对正确,让他们吃着改开的福利,同时还要让别人承认,这好饭是靠喊爱国口号喊来的。

这究竟是些怎样的人呢?恐怕并不难定位,他们既是只会空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老傅,更是拉大旗作虎皮、吓唬别人、倚势给人定罪名的横暴者。

鲁迅夸张了吗?丝毫没有。钱诗贵和那位雕塑家都把方方定为当代秦桧了,这还不算横暴吗?




文章转载自公号:枫叶君评  ID:fengyejunping

本文作者:枫叶君, 前新华社资深编辑,驻外记者
著作:长篇小说《移民》(2011年)

龙应台:祟洋或反洋,我们都是别人的奴隶
因为孙副部长,她俩有点小尴尬
文明国家的底线,是善待自己的国民



五味印象

让心智与品味同在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