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迟来的最佳,我们可能永远拍不出这种电影

2018-02-04 Yifei 奇遇电影



人们上一次集体讨论新闻自由还是什么时候?


大概是2013年,香港。斯诺登逃亡此地,将美国政府的秘密监听计划「棱镜」公之于众。


斯诺登带着眼镜,斯斯文文。


他是前CIA职员,在爆料的时候站到了聚光灯前,后来作为政治难民,辗转到俄罗斯寻求庇护。


按这个计划,政府可以监视任何使用特定网络服务器联络境外的公民。这是当年最劲爆的新闻。


舆论集体将矛头指向政府,批评它滥用权力侵犯隐私和民主自由。也有某些声音跳出来,骂斯诺登是个叛徒,他卖国。


已经是个老头的丹尼尔·埃尔斯伯格(Daniel Ellsberg)立马给《华盛顿邮报》写文章,坚定地要站在斯诺登一边。


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哈佛大学高材生,受雇于兰德公司的前美国军方分析师


因为秘密会腐败,就如权力会腐败一样。」他说。


埃尔斯伯格是个因为泄密出名的人物,二战后排第一吧。


他本来是厉害智库兰德的雇员,后来进入五角大楼工作。


1971年,越战期间,他将政府的绝顶机密「五角大楼文件」泄露给媒体,揭开了美国政府关于这片战争泥沼的漫天大谎。


埃尔斯伯格后来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标题是「为了知情权而战」


影片《华盛顿邮报》的故事由此展开。


西贡的炮火撕开了满屏的黑暗,第一幕又速速在尸体和血浆里落场。


随军的埃尔斯伯格35岁。当时的国防部长私下向他求证:我们又派了10万士兵奔赴战场,但我觉得过去一年战势毫无转机,你觉得呢?


「是的,先生。我也感觉一样」


据说斯皮尔伯格读完《华盛顿邮报》剧本的第一稿,就决定着手拍摄它,立刻,马上。


「这是一个需要今天讲述的故事。」


咦,一个历史教材里的事件怎么能迫切成这样。


华 盛 顿 邮 报

The Post

2017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丽兹·汉娜 / 乔希·辛格

主演: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汤姆·汉克斯 / 莎拉·保罗森 

鲍勃·奥登科克 / 崔西·莱茨 / 布莱德利·惠特福德


豆 瓣8.1/10

IMDb:  7.4/10

烂番茄88%新鲜度

MTC83


1


越南战争一度是个禁词。


从1961年到1975年,美国向遥远的土地投放了1500亿美元和数百万年轻士兵,最后近六万人战死,战争以无果收场。


杀人的不止有敌方,还有战场上巨大的虚无和焦灼。胜利遥遥无期,为什么要继续滞留战场?


当时的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Strange McNamara)被形容是个意志坚定的男人。他负责构建美国对越战略,战争的决心也开始摇晃。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1916年6月9日-2009年7月6日),是美国史上任期最久的国防部长。他期望下述研究能帮助政府再犯类似的决策错误


1967年,他指派下属,秘密研究美国从全面介入到深陷越南战场的决策过程。


这些研究后来集结为7000页的绝密文件和历史记录,被封进蓝色的文档里,方面页眉上写着绝顶机密字样。

「1961年以来,我们在越南这个问题上一直毫无进展。」


「预测结果不好,成功仅是可能,凶多吉少。」


「对北方的轰炸没起作用,没有迹象显示轰炸削弱了河内一方的决心。」


「我们支持的越南政府里存在贪污腐败。」


「美国的承诺将是个错误。」


「我们几乎肯定陷入无结果争端的泥潭。」

这份后来被称为「五角大楼文件」的研究报告证明,美国总统,不止一届,和他的亲密顾问,有意地引导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越南,尽管他们从心底怀疑这场战争取胜的可能。


五角大楼文件,即《美国-越南关系,1945-1967:国防部的研究》,是美国国防部对1945-1967年间美国在越南政治军事卷入评估的秘密报告


缘由,用当时国防部长助理的话讲,是美国在越南的目标,有70%是为了避免羞辱,有20%是为了遏制中国,仅10%是为了帮助越南。


这或许是真正的骑虎难下,明知没有胜算,依然派出更多的美国士兵前往越南战场。


而为了掩盖这种虚弱和不正义,他们经常当众撒谎。


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就是上头提过的那位泄密者,是这份报告的36位作者之一。


一度支持越战的他,渐渐明白,这场战争是多么不道德。


爆料后,面对媒体的埃尔斯伯格


他和在兰德的同事秘密复制了大部分报告,透露给公众,让美国人自己结束越战。报告最先给了国会里三位反战最坚定的参议员,但没人改向外透露国家机密。


无望中,埃尔斯伯格将其转交《纽约时报》的尼尔·希恩(Neil Sheehan),从1962年开始就一直在报道越南的记者。


1963年6月13日,时报的头版头条揭开了美国政府关于越战长达三十年的谎言,位置就紧挨在尼克松女儿成婚的新闻旁。


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尼尔·希恩曾说,我本以为对越战值得了解的大都知道,突然间,我发现自己一无所知


2


斯皮尔伯格拧了拧镜头,切换了历史的真实聚焦。


他的主角是《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当时的竞争对手,也是同僚。


这天,《邮报》还在报道尼克松女儿的狗屁婚礼,时报却弄了个震惊全国的大头条。


对于传播就是生命的报纸,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漏稿。


这是溃败。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邮报》主编本·布拉德利 (Ben Bradlee) 站在编辑室里破口大骂,让大家顺着这条新闻赶紧上,找到自己的线人,挖出那份报告。


当时的记者(大都是男性)的标准装束


他自己跑到《邮报》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家里游说,让她和好朋友麦克纳马拉谈谈。


他的说辞真实又「冠冕堂皇」:除了友情,你不觉得你对报纸和公众也有责任吗?


但很快,《邮报》的办公室亦同样收到来自一位神秘嬉皮女士的爆料。


那个用牛皮纸包着纸盒,装满「五角大楼文件」的部分复印稿。《邮报》记者巴提基安(Bagdikian)凭着各种人脉网,也将联系上秘密源头埃尔斯伯格。


这场戏极其神来之笔,巴提基安(Bagdikian)打电话四处寻找埃尔斯伯格,硬币掉的那一幕激动得不行


两家报纸的暗暗角力在白宫开始插手后,逐渐转向。


尼克松起初并没有过分不安,那些报告主要指向他的前任。


但亨利·基辛格很快说服尼克松,如果允许《时报》继续揭露前总统的秘密,有人来挖你的黑料,也是迟早之事。


在上头的示意下,司法部拿到临时法庭禁令,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时报进行后续报道。


《邮报》就这样,被推到了历史的伟大时刻。


「To be, or not to be?」


 出版,还是不出版?


除了公然触犯法律,还有《邮报》的生死存续。


凯瑟琳可是才在各位银行家前做完报告,将《邮报》推上IPO(首次公开募股集资)的台面。潜在的法律风险无疑会损坏股东和资本对邮报的信心。


梅姨坐在一众银行资本家中间,看上去紧张得不行


梅姨扮演的凯瑟琳从自杀丈夫手里接下这份家族企业,她是董事会里唯一的女人。虽然有最后决策权,但她看上去难以服众。


凯瑟琳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Philip Graham)亦是著名的报纸发行人,他有句名言:「News is the first rough draft of history。」(新闻是历史的第一份粗糙草稿。)


这件事的压力全在她身上。


当梅姨站在电话一头,对着电话另几头悬而未决的辩论,惊慌失措地、几乎是颤抖地说出那句斩钉截铁时,我知道,她转变了历史,也对这个角色进行了自我完成。


那句话是这样的:


「Yes … yes … um … Let’s - Let’s go … Let’s do it.… Let’s go, let’s go, let’s go.  Let’s publish!」


让我们出版吧!



因为这个最终决定,《邮报》跟《时报》一起站在了法庭上等候审判。


它们,连同当时城内的多家报纸,靠坚持报道「五角大楼」文件,维护了新闻和舆论的自由。


1971年,最高法院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以6:3的投票结果做出裁决:《纽约时报》和其它报纸有权发布被盗文件。


最高法院大法官休戈·布莱克(Hugo Black)当时的判词比电影里任何一段都好,堪称新闻自由的绝佳注脚。


我摘出来给大家看看。

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开国先驱们向新闻自由提供了保护,以保证它能够在民主制度里履行关键职责。新闻是为被管理者服务的,而不是管理者。政府对新闻界的审查权力被取消,新闻界永远有监督政府的自由。新闻自由得到保护,使其可以揭露政府的秘密,让民众知情。只有一个自由开放的新闻界才能有效地揭露政府的欺骗行为。


In the First Amendment the Founding Fathers gave the free press the protection it must have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 The Government’s power to censor the press was abolished so that the press would remain forever free to censure the Government. The press was protected so that it could bare the secrets of government and inform the people. Only a free and unrestrained press can effectively expose deception in government.


3


从法院走出来,凯瑟琳不再是那个在董事会议上唯唯诺诺、不敢发言的人。紧随了庭外一众女性崇敬的目光注视,她变成了时代的楷模,性别的骄傲。


说是暗合当时的性别平权运动也好。即使放到当下,也是全然的政治正确。


这段的配乐也是太煽情了


女性主义,这个词是多么地符合时代潮流,大家都知道。


不仅是凯瑟琳,本·布拉德利也被塑造成了一个英雄主义的角色。他勇敢、果断、领袖魅力十足,是个克里斯马式的人物。


同样是讲新闻自由,《华盛顿邮报》不免要拿来跟不久前的《聚焦》,或者再久一点的《总统班底》比较。


两部都是杰作


这个老题目在斯皮尔伯格手里少了点什么呢。


少了追索真相、揭露黑幕过程中,那么点曲折挣扎,那么点脆弱和悸动。


《聚焦》是在宗教压力下一点点挖出性侵事件的碎渣,《总统班底》则是在政治黑幕上一锥子一锥子地敲出裂缝。


而《华盛顿邮报》呢?好像只能记住那句:「发行就是对发行权最好的保护。」


虽然它竭尽所能地复制了当年报纸发行的真实场景,不论是烟雾缭绕的新闻编辑室,还是现做现卖的活字印刷现场。排字机估计就是当年那台了,咔哒声是那么相像。


摄影师Janusz Kaminski用了35毫米的胶片拍摄,加上柔和的调色,视觉上这就是真实的70年代。


电影里精准重现的排字机叫Linotype,它能通过热金属排字工艺,一次完整铸造一整行铅字


影片上映后,那些挑剔的批评家们好像集体放水,大都给了影片挺高评价。


有位影评人是这么写的:《华盛顿邮报》虽然集合了一部颁奖季影片的所有气质,但也切实地反映了今天这个糟糕又微妙的社会政治气候。


没错,它是有点太工整了,像为着得奖而去的,但在这个历史节骨眼上,这部影片意味着很多。


至今得了包括金球、奥斯卡在内的79项提名


在媒体被广泛污名化的今日,上任一年的特朗普火上浇油,公开称媒体报道的都是「假新闻」(fake news),让人恶心。这位总统勇于攻击,善于制造和激化对立,而不是倾听并寻求化解和妥协。


在这样的恶意煽动之下,《华盛顿邮报》所指向的冷静事实和舆论监督责任,确是恰逢其时。


电影里没讲的历史真实不妨再讲讲。


《纽约时报》因为对「五角大楼文件」的报道,获得了1972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务贡献奖。


而那位主笔记者尼尔·希恩,被尼克松指使,将其以「间谍法」起诉至法庭,面临115年监禁。这起案件在「水门事件」爆出后被驳回。


很多年后,希恩接受采访,回忆起当年时报获得裁决胜利,可以继续发表报道的场景:


我走到地下室去,等待印刷机开始滚动,那里有巨大的空白报纸。


印刷机发出轰鸣,开始滚动。那真是个美妙的时刻。


证实了新闻自由对那个国家是多么重要。对于全人类也是同样重要。


在新媒体、自媒体发达到泛滥的今天,严肃新闻被算法新闻、拼凑新闻替代,我们甚至连像样的调查记者都越来越少了,这是很悲哀的事。


我们需要新闻自由的同时,也需要专业的新闻报道。


让印刷机那美妙的轰鸣,持续下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