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影向标 | 赛人依旧托底担当

2018-02-05 影向标 奇遇电影

影向标

第一百二十八期



《马戏之王》得分5.6


1. 刘宇清:7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歌舞片是好莱坞最成熟的类型之一,《马戏之王》是在平均水准之上的作品。马戏应该给人带来欢乐,艺术也一样。好莱坞的高级爆米花电影,即使很多人认为不是艺术,没有营养,实际上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批判阶级/种族/经济歧视,同情弱者,鼓励人们不分贫富/种族/肤色/身材/长相努力释放自己,宏扬核心家庭价值观……所谓Stereotype,都在有用无害之间,所有观众都可以放心享用,听歌、观舞、做梦。这正是大众电影的职责之一。


剧评家在剧院找不到快乐,影评人对什么影片都看不上眼,都是很悲哀的事情。看《马戏之王》,让我想起前几年关于反三俗的争论,双方应该力求共识,学习巴纳姆,在奇异虚幻之中融入货真价实,电影批评也一样。


2. 陆支羽:7
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鲸鱼放映室联合创始人,著有电影随笔集《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这个马戏团,居然没有小丑,不开心!2.歌舞场面自然是最大看点,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但真正动人心扉的时刻不多,演员的发挥空间也有限,不如当年的《悲惨世界》更以歌舞洞悉角色内心。3.或许是为了照顾更多主流影迷,各类奇形异能演员们的选择口味略嫌清淡,不过也没法指望能在这样一部好莱坞娱乐片中看到《畸形人》或者《彼得堡异人写真》。4.整体质量还属上乘,期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马戏团电影;在我心目中,每一座马戏团都最终指向费里尼。


3. 汽车大师:7
电影撰稿人。


歌舞片真是最多保留了早期好莱坞高于生命造梦特性的片种,华彩段落有化腐朽的力量。片子里第一场青梅竹马到成家的大戏,换任何其他类型,这段长篇蒙太奇都是荒谬做作到了极点,但演到许愿灯时银幕上绽放的尽是魔力。就像借剧(影)评人之口所言,我喜不喜欢是一回事,观众觉得爽就是了,我反正是看得开心。


4. 闵思嘉:7
影评人。


歌舞场景相当惊艳,人物的动作所产生的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相得益彰,马戏式的中心聚焦式的场景和舞台式的打光也构成了体系化的影像系统。至于故事走的当然是合家欢和鸡汤路线,感人催泪。在现实中,巴纳姆的故事更加资本化也更加残忍,影片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式的童话。


5. tyger tyger7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导师,电影学者。


剧情无非美国梦加身份政治正确,歌舞部分却颇有可观之处,吧台舞和空中飞人舞两段尤可圈可点……


6. 风间隼:6
影评人。


挺市侩的故事被包装成一个边缘人联合起来实现自我的人性传奇,可惜那些整齐划一的舞蹈动作既没个性也没有马戏的魅力,让人想夸它一句金刚狼统帅的马戏团版变种人小队都说不出口。“never enough”挺好听,别的就是一种精美的平庸吧。那些绚丽的转场和歌舞奇观在电脑特技大行其道的今天,已经连印度电影都不如了。看作大马戏团的企业文化宣传片比较好。


7. 时代映画社:6
媒体人,公众号奇遇电影联合创始人。


P.T.Barnum的创业史如此波澜壮阔,各种议题元素齐备,却被简化为一锅平淡无奇的鸡汤,也是服气的。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另,影院中文字幕要严肃批评,至少两处错别字华丽丽地印在DCP上,像吃了苍蝇一样碍眼,难道没有最后校对这一关吗?)


8. 大奇特:6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歌舞场面是满分的,戏剧层面则很空洞。很好地将畸人马戏团的主题与情节联系起来,但它并没有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巴纳姆和卡莱尔两个角色的立场也是摇摆不定。歌舞才是真正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最终拯救这部电影的也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华丽歌舞。


9. 桃桃林林:6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视听非常突出,简直是歌舞的盛宴,尤其是狼叔和扎克·埃夫隆酒馆唱跳那场,实在是太精彩,也难怪观众这么喜欢。以及,丽贝卡·弗格森又一次美到让人意外。遗憾则是,剧情还是太简单,也有点太顺拐。以及,这个角色的过度美化,还是有点别扭。


10. 秦婉:6
凤凰电影策划。


歌舞片虽然好看,却又那么难以成功,往往因为一板一眼而失去了高分。《This is ME》的催人泪下既真实动人,却又沦为一种环境的附属,因为在circus里圈地自萌的自由无法真正映射现实世界,过于美丽就失去了力度。


11. 苏七七:6
影评人。


非常成熟的模式与产品,从情节到音乐层面都没有什么瑕疵,但追求-成功-迷失-回归的套路过于显然,过于保守主义与政治正确,以致于正能量得没有回味的余地,在人性的丰富与感情的幽微上无从着力,流于简单化。


12. 王昕:5
电影研究者。


该片的有趣或奇怪之处在于它把三个无法融合的层次扭合在了一起,并在它们的彼此分裂中完成了故事的讲述。


这三个层次可以概括为:


1.动能十足、精细编排的歌舞;

2.爱情-家庭神话(好莱坞最重视的核心家庭价值);

3.以奇观为核心的演艺业(show business)的创立过程。


第三个层次是影片的主要情节,也是影迷看到片名(The Greatest Showman)的潜在期待,我们预期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一段电影史前史(新的感官/感知方式被创造的过程)。


换言之,一种新的经验、新的身体、新的视野的浮现。然而影片从一开始就以歌舞这一强视听形式调动了观众的全部情绪,让观众在后段难以产生身体情绪的大幅变化,奇人异士汇集、歌舞马戏表演的过程都只能浮皮潦草地带过。当感官现代性的发生无法展现,影片的重点书写变成了对歌唱家的一见倾心。然而一部从头到尾打着爱情-家庭-女儿大旗的影片,不能任由男主角的眼睛持续发光地望向别人,编剧以近乎暴力的寥寥几笔把他重新拉回了正轨


全片由此结束在多元和谐的马戏团之家与主人公的中产阶级小家(女儿跳芭蕾舞)的双重圆满中。除了感慨歌舞程式与核心家庭价值的强大(足以带部分观众越过裂隙),我觉得值得发散思考的还有充当抵押的南中国海底的舰船。在show business的诞生之初,我们已经置身于全球化之中,异域以各种想象和虚假的方式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直到今天亦然。


13. 徐元:5
电影媒体人,曾任《电影世界》主编,现为《人间电影》制作人及枪稿公众号主笔。


必须承认,以歌舞片而论,素质不错。但是作为一部传记电影,却莫名其妙至极。仿佛是这个传主的后人,盯着编剧改出来的一稿又一稿,每次编剧想写点儿真的,后代就说不是这样的,你得这么写。于是,整个电影彻底糊涂了。明明这个所谓的伟大骗子,本是上好的题材,却完全没有展开,这让片中那些无论上层还是底层的卫道士对他的指责和对抗,完全失去了意义。


14. 西帕克:5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很好的解释了好莱坞“the show must go on”的精神。常见的主题再重复一次,视听也不会有太大新意,只为了每周全球影院的马戏团里能有一场新戏。


15. 独孤岛主5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场面拍得棒,但起承转合都缺乏必要的更深铺陈,变成了流水账,因而成为又一部华丽外衣下相对平庸的逆境励志片。


16. 妖灵妖:5
电影文化工作者。


剧情架构与人物塑造都很敷衍,政治正确得让人感觉像是在看竞选宣传片,唯歌舞场面尚有可观之处。


17. 亵渎电影:4
电影从业人员,微信公众号亵渎叔推荐运营者。


这片子看上去就是真人版《欢乐好声音》,只是畸形人都是摆设,并没有拍他们,他们的自我认同也和狼叔浪子回头没关系,而狼叔那条线的爱情和成长还是套路中的套路。怪只怪所有配角都是纸片人设,没有人物塑造,一开唱问题都解决了,唱的还是Tween Pop口水歌。作为音乐歌舞片,演员唱不了,需要别人代唱,后期的修声和混音又假成这样,一不小心就是看MV大串烧的错觉。


18. 赛人:1
影评人。


具洗白意味、贴金性质的电影都应该保持警惕。真实的巴纳姆说过每一分钟都会有一个傻瓜诞生。片中的巴纳姆说观众说要获得是被欺骗的快乐。全片其实就是在为这种盗亦有道涂脂抹扮,假如你要为这种不尊重你的人去喝彩,那也是你的自由。


《忌日快乐》得分5.4分


1. 风间隼:6分
影评人


就是个丧版的《土拨鼠之日》,故事和悬念都不错。同类设定里面,还是最喜欢Space Dandy里的那一集,一帮二货浑浑噩噩被困500多天后终于“觉醒”,然后又浑浑噩噩过了500多天,乐死了。其实今天不应该满足于翻拍了,应该参考《神探》,把它拍成一个强迫症患者追求完美的主观幻想——一天没过好,就要反复“重启”,直到满意了才开始下一天,完全不管别人怎么看。这才能直击现代人的流行病


2. 桃桃林林:6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可看性很不错,虽然在类型上,模仿了《土拨鼠之日》,却还是在这个基础上,玩出了很多属于自己的花样。尤其是整体比较青春与轻松的画风,还是保证了影片的观赏性。


3. 闵思嘉:6分
影评人


重置时间的结构怎么看都是看不腻的,《土拨鼠之日》的菲尔是死不了,《忌日快乐》的女主则是活不了,虽说老套,但也值得一看,女主加分


4. 西帕克:5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不断读档重来的S/L大法,玩家看了应该非常亲切。虽然男主角家里贴的海报都是很硬核的恐怖片,电影本身却有些荒诞喜剧感,也许也是因为《土拨鼠之日》的形式过于完美,导演实在跳不出了吧。


5. 妖灵妖:5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比起《土拨鼠之日》的飞溅电影类型变奏,似乎更接近于游戏闯关。有一些设定上的小矛盾,而且恐怖悬疑虐杀用于该设定上也许减低了两者原本各自应有的效果。


6. 汽车大师:5分
电影撰稿人


又一部《土拨鼠之日》XX版,虐杀片元素做得尚可,但整个剧本实在太亦步亦趋《土拨鼠之日》,抄到中段弄出了这么荒谬绝伦的蒙太奇来


7. 陆支羽:5分
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鲸鱼放映室”联合创始人,著有电影随笔集《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殊不知,这番“土拨鼠之日”游戏还会被多少电影拿来把玩;果然大家还是看不腻,那好吧,开心就好。2.海报透露结局。


《南极之恋》得分4.4分


1. 秦婉:6分
凤凰电影策划


整体来说超出预期。国产片范畴内的类型加分,到南极实景拍摄也算是有苦劳。作者从文学转向电影,能看出自我保留的作者性,但部分电影化呈现还是比较尴尬,缺乏依托。两个主演表现不错,尤其杨子姗没有去南极拍摄,完全靠想象完成,开头几场戏的绝望感把握得非常好。


2. 刘宇清:5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总体感觉,图样图森破!影片给自己起了个名字Till the End of the World,用一个英语单词来评价,就是Naive!以为只要看过几部视觉大片,即使没有生活经历,没有绝境体验,在网上扒一点南极知识,就可以炮制“极地之恋”的电影。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心智和水平,与十来岁中小学生写的各种“白血病”或者“车祸失忆”爱情故事一样。


客意俏皮的台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丝幽默,反而是不知轻重的尴尬。赵又廷多次不惜体力无厘头的奔跑,看不出人在面临绝境时的恐惧,就无法表现人求生的意志和智慧,感天动地的生死恋爱也就无所依附了。雪地的戏很难拍,于是就“发现”一座小木屋,让赵又廷穿上T恤衫,让杨子姗洗澡,露出漂亮的肌肤,这种“妙招”实际是不负责任的取巧。小木屋好象逃出了冰天雪地的绝境,里面所有的表演都因此而脱离了剧情,观众会不会因此而难以入戏呢?


虚构和想象,必须依据基本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这是铸影造梦的首要原则。可惜影片都忘了


3. 陆支羽:5分
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鲸鱼放映室”联合创始人,著有电影随笔集《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不吹不黑,作为商业爱情片还是不差的,赵又廷和杨子姗虽谈不上演技一流,但都竭尽所能完成了角色。2.要说诟病之处,导演在剧作层面还是比较稚嫩些,有点随心所欲。3.中场出现的鲸鱼骨架比结尾的极光鲸鱼更有感觉。


4. 亵渎电影:4分
电影从业人员,微信公众号“亵渎叔推荐”运营者


最大的优点是苦劳,去南极了,剧本在人物上的问题很大,小说可以这么写,但作为电影,要改编,就得改,现在这样在类型片化方面做得很差。大反派是自然环境,人物背景处理真空化,这不是华语电影的类型创新,这是导演太嫩根本不会拍类型片!导演为了类型电影的节奏,选择在不同的时间点安排自然灾难来临,制造必要的冲突,感觉上很随机,欠缺戏剧逻辑。两个演员各演各的,根本就不来电,女主角的人设还一直那么消极。


5. 桃桃林林:4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南极拍摄很辛苦,赵又廷拍摄很努力。不过,影片值得一说的,大概也只有这部分了。不过,从类型的部分,拍摄还是太普通了,无论是爱情部分,还是灾难部分,都挺一般的,更多只是个极地风光展示片。能看出创作者的野心,但拍出来也只是个寡淡的伪文艺片。比较难以接受的还是那种故作的深情,与不停地秀知识量,非常无趣。


6. 风间隼:4分
影评人


故事糙过木屋,笑料冷过南极。在最遥远的地方复制了粗俗的国内都市喜剧,在最极端的严寒下再生产了最传统的家庭理想,所以我该说它是一部有想象力还是没想象力的电影呢?女主各种作死,我要是男主绝对懒得搭理她。各种细节不错,南极实地拍摄有诚意,还可以看。


7. 闵思嘉:4分
影评人


单薄的人物情感、重复而乏味的遇险矛盾、永远死不了的光环男主、一切都知道的人肉百科女主,没有与背景有机结合起来的灾难,本片应该叫绿幕南极电影或者室内南极电影。


8. 大奇特:3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雪山肥皂剧,败笔太多。只能看到男主角的升华,女主角则心无旁骛似明镜一般,自始至终没有成长。起初编剧有意识做两者观念上的反差,但没有经营下去,阶级立场和矛盾统统没有。一直自夸在南极实拍,呈现出来的却像是棚拍的假景,很难看到大全景,南极舞台亦无法贴合剧情。


《浪矢解忧杂货店》得分5.0分


1. 风间隼:6分
影评人


松竹市民剧的老传统,却拍得很闷,一点黄金时代的神采都没有,只有第一个镜头的《座头市喧哗太鼓》海报让我“哇”了一声。跟中国版相比很写实,加了老头子跟孤儿院长大姐私奔的情节,更合理也更感人。看了杂货店在人家市民生活中的丰富意义才发现,中国版其实应该名叫《解忧供销社》。


2. 陆支羽:6分
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鲸鱼放映室”联合创始人,著有电影随笔集《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又见林谴都,莫名好感!2.或许,只能怪东野圭吾这部作品太难改编了;如今,反而有点理解韩杰版的无能为力。2.当然,还是日本味道更贴合东野圭吾,也看得出广木隆一竭尽全力靠近原著的努力,即便叙事羸弱,街景终归是美的,看着舒服。


3. 桃桃林林:5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比内地版好,但也没特别好。越来越觉得这是个很难影像化的故事,仅是截取的几个片段,仍然非常乏味


4. 路西法尔:4分
文艺学博士
“治愈”即对无所有、无所依的败犬人生的全盘接受。相比寄希望于未来的中国版改编,日版更体谅失败者的痛苦。但是几条人生败犬的情境设计过于单薄,彼此只有偶合的联系,难以再寻找出更进一步的况味。


5. 大奇特:4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这部电影被矫情的对话和煽情的场面所打倒,这些场面和帝国大厦一样高,有志者请继续改编吧


《盲·道》得分3.6分


1. 闵思嘉:6分
影评人


有《盲山》《盲井》在前,《盲·道》在呈现上的生硬让很多人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影片也没有那么糟糕,李杨在题材选择上的一击即中和现实性依旧保持了原有的水准,也算是将“盲”系列做了收尾。影片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李杨自己的表演上,很出戏。


2. 刘宇清:5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在我家所在的小城,万达、UME、越界、保利都没有放映《盲·道》。不过,因为这是李杨导演的电影,我还是驱车十几里,在歇马场的街道影院里看到了它。早上九点半,影院没有空调,观众只有我和妻子两人,感觉很冷。其实,只要片子好,观影条件是可以忽略的,就怕影片本身令人尴尬。


如果以《盲井》为标准,《盲·道》在编导演各方面都呈现“断崖式”堕落。感觉导演从“盲井/黑暗人性”的观测者蜕变成了“玻璃心”的文艺青年,与其说是在探究“残酷乞讨”的社会问题,不如说在编织关于“流浪汉/艺人”的浪漫幻想。


导演早早就通过照片和八音盒暗示,赵亮曾经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这根伏线构成了赵亮各种努力的全部动机,虽然符合套路,但是力量疲软虚弱。照理来讲,赵亮和晶晶的全部行为,都应该通过他们之间的“交锋”来推动,就像《杀手里昂》那样,只可惜导演始终经营不善。晶晶在片中的所有台词和动作,几乎都不符合她那种出生环境、成长经历和人物性格,这个角色立不起来,其担负的所有叙事和表情达意功能都塌陷了。在《盲井》中,王宝强几乎是本色演出,与老唐和老宋的戏浑然天成。可是本片中赵亮和晶晶,有对话但无真正的冲突/交流,情感/情绪转换突兀生硬,关系定位模糊尴尬,让整个影片都失去了平衡。


本以为那个粉丝女警官会承担更多拯救任务和叙事功能,本以为强行“借车”会造成叙事上的突转,本以为夜里去“偷孩子”会爆发激烈动冲突……可是都出乎我的意料了。除了尴尬之外,我会反思自己的逻辑,希望导演也会


李杨亲自出演,有些地方还是挺精彩。但是结合整个故事来看,感觉导演似乎有点自恋了。这样评价曾经非常敬佩的《盲井》导演,我的内心是很疼痛的。


3. 桃桃林林:4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期待值比较低,所以对片子的印象还不算特别差。不过,确实是一部挺平庸、也挺无趣的电影,尤其是李杨导演的表演,非常不行。相比导演以往的作品,本片缺的是锋芒与力量,太温情了。


4. 杨时旸:3分
中国新闻周刊主笔


以当前的大环境,有些题材注定只能留在地下,硬要冲出地表,结果注定尴尬,真不如留在土层之下暗自发芽。李杨的《盲井》和《盲山》之所以优秀,甚至都不是因为揭露的态度,而是冰冷的呈现,然后一切只到呈现为止,他没有给电影做任何人为地加温,现实一种一种,绝望一重一重,什么都不会改变,他所呈现的就是宿命和绝望。但《盲·道》却充满了虚假的温度。它甚至有一些主题先行的意味——为了展现大爱,兑入了一些苦难。为了上映而做出的妥协只可以解释部分失败的原因,它从根源上就不应该诞生。真的没有必要这样延用“盲”的概念,不如取个别的名字应付一下了事,现在事已至此,这三部曲的收尾,李杨自己又该怎么面对?


5. 陆支羽:3分
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鲸鱼放映室”联合创始人,著有电影随笔集《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很想很想帮李杨说点好话,可是真的拍得好尴尬啊,我只能用“哑然失笑”来形容我的内心戏,最后几幕简直车祸现场。2.我只能说,你们曾经把《盲井》《盲山》捧得太高;当年盲目吹捧李杨的那群人之中,想必也有不少混迹在今日疯狂谩骂的行列。3.排片很少,特意跑去天幕新彩云看的,片中男主女儿撞车那一瞬间,后面有位观众条件反射似的突然大喊了一声:烂片啊!


6. 大奇特:2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也许导演的初心没有变,依旧在关注着社会议题,但这次电检制度已然长在心头,所以《盲山》《盲井》的可贵是真实,《盲·道》的可悲是虚假。李杨过去的电影是用痛苦滋养的,而今,那个黑暗痛苦期已明显退去,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痛苦。


7. 赛人:2分
影评人


真盲与假瞎,在电影修辞上,并没有购成视听上的两极。那些经不起推敲也经不起回味的情感递进,是对社会现实的软化。底层人生活气息的营造,只有一些极为粗糙的质地。它是靠概念来替换思考,用温情来稀释更有力的陈述。


《莫斯科陷落》

本片因评分人数不足5人,故不统计均分,也暂不进入总评分表。


1. 郑秉泓:6分
影评人,著有《台湾电影爱与死


这部电影并非典型好莱坞类型片,也完全不像预告所演的那回事。作为一部出自战斗民族之手的科幻爱情片,即便充满陈腔滥调的套路,它偶然的幽默感与灵光乍洩的浪漫情怀,仍旧令它值得一看。


2. 风间隼:3分
影评人


明明是个《外星恋》类的爱情故事,被宣传方包装成仿佛《白宫陷落》系列的动作电影,其心可诛。就以类型片而论,也实在说不上高明,女主不招人喜欢,男主到快一半的时候才确定,环保和人性的说教没落实到情节上。俄罗斯新一代电影讲故事的水平大大落后于其特效水平,从《暗杀游戏》《守护者》到这一部,还不如好莱坞。苏联电影的人文和叙事传统不知被这些后辈丢到哪儿去了。


《小马宝莉大电影

本片因评分人数不足5人,故不统计均分,也暂不进入总评分表。


1. 范克里夫大尉:7分
自由撰稿人


足可满足爱马士的诚意之作,成人儿童两相宜。碧琪的精神失常仍是笑点担当,全片歌曲和唱功保持一贯高水准,并延续了自古反派出燃曲的传统。剧情起伏粗暴突兀,中段略有乏力,而且新角色里只有大坏蛋给人留下些印象(隐约觉得还讽刺了一把爱怼小马片的人士)。


2. 胡续冬:7分
诗人,译者,随笔作家,执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个40多岁的老爷们儿带着5岁的女儿混在几十个3至13岁的萝莉以及萝莉妈中间看一部低幼片的感觉实在是太酸爽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