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拍不了这种电影,它让我看得心惊肉跳

2018-02-08 大豆 奇遇电影



奇遇专栏:大豆看电影

本期轮值:林奕华 | 小豆 | 大豆 


第  22  期


《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2017)

英语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汤姆·汉克斯



时 间 值 得 浪 费 , 以 那 黑 暗 中 的 光 的 名 义



与  大  豆  一  起  看  电  影


一  起  浪  费


hr 56 min

▵ 颁奖季大热,评论界集体好评。它是虚构的,又如此真实地映射了当下,不论美国还是中国。老媒体人大豆再给大家捋一捋这个故事


文✎大豆

编辑✎Yifei


我看第一遍《The Post》的时候,因为英文不佳,其实错过了不少对白。但在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决定刊发跟白宫对着干的报道时,还是情不自禁地坐直了身体,在心里鼓起掌来。


此后的几天,我却一直回想着一件令我惭愧的小事。


15年前,2003年4月25日,那时的我在《南方都市报》负责娱乐版块。那天早上,像往常一样拿起当天的《南方都市报》,那条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新闻标题尽管被放在头版的最下面,但仍赫然在目:《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引发了全国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直接推动法律最后废除该制度。这是2003年,被视为中国深度报道元年。南都的孙志刚案报道为中国新闻的一个时代拉开帷幕,不过十年之久。然后我们目睹它如何式微,走向衰亡


那个时候,SARS恐慌阴影正浓,媒体也是风声鹤唳。我读完这个讲述外来务工青年孙志刚因为没有暂住证被关押在收容所里受到毒打致死的报道,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愤怒,也不是哀痛,而是:


这样的时期,报道这个矛头直指政法部门的案件实在是太冒险了。


我回忆起这些的时候在想,如果这个报道没有引起全国性的轰动,最终也没有引来收容制度因此被废除那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我的想法会有变化吗?


我会不会赞同自己的想法,轻松地想,看,我说对了吧,不应该这么冒险的。


我几乎看得见自己差点儿就沦为这副见惯世事、脑满肠肥、停止呼喊的油腻相。


▵南都曝光后,多家媒体迅速跟进报道,随后是民间义愤所推动的网络签名抗议运动。签名信之后,多位法学界学者联手向最高检察院上书。这是当年仅次于SARS危机的公众事件,也成为民间自发维权运动推动制度改革的典范


大概是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我对电影里主人公的彷徨特别有感触。梅丽·斯特里普的表演真的是教科书级别的,她像工笔画一般细致地勾勒着凯瑟琳起初的软弱、犹豫与彷徨。


▵梅姨跟一群男人飙戏,亮眼


跟同样表现媒体人的《聚焦》(前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相比,《华盛顿邮报》没有把重心放在如何调查,获得猛料上面,而着力去表现当年的媒体人在报道面临重大压力时的挣扎


私人场所成了跟新闻编辑室一样重要的场景,因为在私人空间里,才能看到柔弱的内心。


软弱被如此坦陈,结尾得之不易的胜利也就特别激动人心。当年的媒体人欢呼着「我们赢了」,真想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冲进银幕里拥抱他们。


而凯瑟琳走在人头涌动的新闻编辑室的那个场景,像极了我做过的一个梦,与赶着出稿编版的编辑记者们一同在编辑室忙碌着,既振奋又惶恐。


▵法院宣判,《华盛顿邮报》取得胜利之后


在关于五角大楼「越战研究报告」的报道中,《纽约时报》才是主力军,而当《纽约时报》被迫暂停报道时,《华盛顿邮报》勇敢地跑上来,成为接力者。


《华盛顿邮报》主要讲的就是《华邮》的记者、总编、出版人在接力这个与白宫对着干的报道时,他们的挣扎与决绝,彷徨与坚持。


◆延展阅读:关于「五角大楼文件」事件历史真实,可以参阅我们早前发布的这篇文章


它以缅怀的笔调讲述美国新闻史上最重要的一页,其中展现的前总统尼克松与媒体的对立跟现总统特朗普与正统媒体的紧张关系恰成呼应。


显然,它不是一部在艺术追求上有野心的电影,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怀旧的电影。


它在讲述传统媒体曾经的伟大与荣光时是如此深情,以致于像对待主角一样去特写从前的印刷机、从前的铅字、从前的报纸。


▵电影里的打字机、印刷机、排字机、印刷场景,都是对70年代报业的精准再现


这部守旧的电影像一个衣着庄重的人来到美国现总统的对面,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这位既是总统也是社交媒体网红的与时俱进者,郑重地告诉他那些使美国真正伟大的传统,一个是来自雨果·布莱克大法官的判决词:


「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开国先驱们向新闻自由提供了保护,以保护它在我们的民主制度中所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新闻是为被管理者服务,而不是管理者。政府对新闻界的检查权力被取消,而新闻界永远有监督政府的自由。新闻自由得到保护,使它可以挖掘出政府的秘密,给人民以知情权。只有一个自由开放的新闻界,才能有效地揭露政府的欺骗行为。」


另一个来自《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菲利普·格雷厄姆:


「新闻是历史的第一份草稿。」


▵菲利普·格雷厄姆和他的妻子凯瑟琳,即梅姨角色的原型。菲利普自杀后,由妻子接手他的工作


不过,《华盛顿邮报》偶尔还是有不那么稳重的时候。


就是突然从中规中矩的镜语中冒出宛如接力的运动镜头。先是《纽约时报》刊出第一篇报道时,快速奔跑般的主观镜头,伴随着「Don't walk(不要走,要跑)」的命令。


之后《纽约时报》被下禁制令之后,《华盛顿邮报》在接力报道时,也出现了这样的运动镜头。


那个时刻,感觉是新闻奔跑在接力赛中,真相在奔跑,传统的荣光在奔跑。


似乎,如今我们的新媒体人的勤勉绝不亚于当年的新闻老将们。


前不久咪蒙公布了她的文章写作流程:


每天提出50个选题,从中选一个;根据题目做四级采访,包括:5000人核心粉丝群的群访,三个以上小群的采访,50个个案的采访,以及专家顾问团的采访。然后5小时互动式写作,然后取100个标题,然后拿到5000人群里投票,最后再给一篇文章做1万字的数据分析报告。


▵图片来自搜狐


如果《华盛顿邮报》当年进行五角大楼越战文件报道的成员穿越时光来到咪蒙这里,也得跪吧。


可是咪蒙公号耗费这么庞大的资源发表的文章,却连基本的新闻事实都会搞错。


也许是刻意的,因为最不受欢迎的就是真相了,读者热衷转发站队的,是惊人的议论。


朋友圈、微博、今日头条,我们当今的新闻平台,争先恐后奔跑着的是评论,十万加百万千万加的评论,真相却柱着双拐,珊珊来迟。


▵最近的这个案子不也是这样吗?


大概你会自然地得出结论,我这样说只不过是一个过气媒体人的心怀不满而已。但我想辩解的是:我不关心什么新媒体、旧媒体,我关心的是真相的传播。


如果所谓的新媒体还在做着一百年前黄色小报就热衷于干的事情,煽动,博眼球,赚大钱,而置真相于不顾,那么这新媒体何新之有呢?


如果一家所谓的新媒体,缠着高科技的裹尸布,但内里仍然旧得跟腐烂的尸体一样,我想它迟早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历史揪出来鞭尸——假如它有那么荣幸,能够在历史上被提上一笔的话。


我其实有些犹豫,这样说是把矛头对准了媒体人,而真正在伤害真相阻拦真相的,《华盛顿邮报》说得非常直接非常清楚,时代才是真正的暴君。


它挟持了一切软弱的人作为人质,让我们困在此时此刻,既背叛了过去也忘记了还有未来。


▵程益中,南都孙志刚系列报道的幕后推手


写完这篇词不达意的观后感,心念一动,去翻看当年决定刊发孙志刚案报道的南都前总编辑程益中的朋友圈。


果不其然,他也看了《The Post》:


「昨夜看电影《华盛顿邮报》,人设、场景和对话非常亲切,剧中的博弈和冲突熟悉得令我心惊肉跳。」


那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把它拍出来,郑重其事地放在历史的对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