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ILEY人物访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

MVC MaterialsViews 2022-09-26

自2004年成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以来,有超过100位来自不同学科的女科学家获此殊荣。WILEY人物访谈栏目将陆续采访获奖的女科学家。本期人物我们将对话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陈萍研究员,从对职业选择的认识到放弃国外教职回国工作的经历,来听听她有什么科研故事和人生感悟与我们分享。

 

拜访陈老师是在她大化所的办公室,我心怀忐忑慕名而去,她笑意盈盈娓娓道来。她饶有兴致又细致耐心地给我介绍氢能利用和储氢材料的背景和现状,穿插着这些年间的轶事,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回来后和她交流访谈的题目,又被她的回复感染到,在谈到科学家的崇高志向,她的回答“对自由的追求,对摆脱人类受到的来自外界和内在束缚的追求,对提高人类能力的追求”,和“科研适于强者”,让我又忆起见她时环顾四周,陈设简单,内心涌起的几个字: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陈萍, 199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97-2008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助教及副教授。2008年回国,现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部长,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组长。


发表论文150余篇。承担了新加坡、美国、日本及国内的科研项目近30项;申请国家、国际专利47项;主持国际会议10余次,任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春季年会主席,在国际学术会议做特邀、邀请报告70余次。担任国际能源署氢能实施协议(IEA-Hydrogen)中方代表,国际氢能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ogen Energy (IAHE))国际顾问,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副主编,ChemSusChem国际顾问和Scientific Reports编委等。获得2006年新加坡淡马锡青年科学家奖和200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青年科学家奖;回国后于2009年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10年获得 “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2011年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2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获辽宁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2016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Introduction


MVC: 能否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

CP: 我们课题组主要从事新型储氢材料的研发、氨的催化合成与分解、加氢/脱氢催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储氢材料:将氮引入储氢材料体系,提出正氢+负氢作用机制,开创了系列新型储氢材料体系,如氨基化合物—氢化物复合材料(Nature 2002)、金属氨基硼烷(Nat. Mater. 2008)、金属代有机胺(EJC 2014)等。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这些材料的储氢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探明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关联。

氨的催化合成与分解:温和条件下氨的催化合成是一个世纪来催化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将储氢材料用于催化氨的合成与分解,开发了过渡金属-碱(土)金属氢化物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在较低温度下氨的催化合成与分解;打破了在过渡金属催化剂表面反应物种吸附能之间存在的线性限制作用,使得前过渡与后过渡3d金属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催化活性(Nat.Chem., 2016;Angew. Chem., 2015; Angew. Chem., 2017)。


Upbringing and Early Interest in Science


MVC: 当您在上学时,是什么把您吸引到科学领域的呢?

CP: 上初中的时候喜欢化学,到高中更喜欢。大学在做毕业设计时对做研究产生了兴趣。 比较有幸的是在那个时间段里受到了来自我尊敬的老师们的启发和引导,所以自然而然顺着心意从事了科学研究工作。“职业”一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科研工作(对于我来说)不能看成一个职业。


MVC: 那您如何理解“科研工作”对于您的意义,感觉从您的回答里,您更愿意把“科研工作”看作一个终生的事业而非简单的职业选择,是这样吗?

CP: 是的。科研是一个能够深深吸引我、挑战和锻炼我的能力,使我长期投入热情和精力的事业。而当科学研究深植于你的人生,它也会引发你去思考除了生存和繁衍之外存在的意义。


MVC: 如果您没有走科研这条路,您现在会干什么?如果重新选择,您还会继续做学术研究吗?

CP: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非常喜欢打排球,可惜身高不够,未能入选学校的排球队,也一度特别欣赏那些具有高超冲浪和潜水技术的人。上研究生之后科研对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因而也就没有出现过其他选项。


Main Field of Interest


MVC: 是什么促使您选择储氢材料作为您的研究课题?

CP: 源自于1998年我在实验中的一个偶然发现:我合成的材料在氢气中可以增重!这意味着材料可以吸氢。然而研究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从偶然的发现到错误的认识,到认识错误,到正确的发现和认识这一过程。


MVC:您的研究组对于合成氨/氨分解的将来有什么研究兴趣?

CP: 氨是一个储氢介质。温和条件下氮气的活化和氨的生成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将我们研发的储氢材料用于合成氨催化为这一难题打开了一个局面。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近10年的研究。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发现了越来越有趣的现象,这也不断促使我们产生新的想法。


MVC:  您最喜欢的是您哪部分的研究工作?

CP: 发现新材料并将之发展成为储氢材料的一个分支无疑是令人自豪的。进一步将该材料“跨界”用于催化,为温和条件下合成氨带来新的契机则更加令人高兴。


Work Life Balance


MVC: 什么时刻您最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CP: 想法可以变成现实,而这些现实又能激发出新想法,这是科研中最令人享受的事情。


MVC: 您可以给我们谈谈研究工作中,曾经从“想法”变成”现实”的趣事吗?

CP: 大约是在2005-2006年间,那时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十个人左右的团队,主要研究储氢材料。有一次熊智涛博士在做储氢材料热分解反应时使用了不锈钢材质的反应器。我们在分析气体产物时发现了氮气和氢气的生成信号。这个结果促使我产生了将储氢材料用于合成氨催化的想法。2008年回国工作后我们招到了一名非常优秀的有催化研究底子的学生郭建平,开始了合成氨催化的研究。虽然在最初的4-5年间进展相当缓慢,但是随着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终于在2016年实现了储氢材料在合成氨催化中的运用。


MVC: 科学工作之余,您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CP: 旅游。以前在国外工作时每年都有较长的假期可以出行。现在也非常希望有自由的假期。


MVC: 相比男性学者,女性学者在工作之余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负担。您如何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CP: 我想无论男性或女性科研工作者,其伴侣的理解和支持都是最重要的。


Advices to Youth


MVC:您认为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CP:  旺盛的好奇心和不屈的意志。还要有一些天赋。


MVC:您认为什么是科学家们崇高的志向?您对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生有什么建议?

CP: 我认为是对自由的追求。对摆脱人类受到的来自外界和内在束缚的追求。是对提高人类能力的追求。我越来越感到科研工作者的这一属性与宇宙演变存在着相关性。科研是锻炼和考验人的能力的场所,适于强者!

 

MVC: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当时在拿到国外教职后毅然回国工作?您对现在有志归国的年轻科学工作者有什么建议吗?

CP: 促使我回国工作因素有多个但主要是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关键的人和重要的事。2006年在美国开会时遇见包信和院士并受到邀请,当时他是大连化物所所长,正在筹划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氢是洁净能源载体,而储氢又是氢能利用中的关键之一。这与我的研究契合度很高,而且能为国家洁净能源的利用做些工作很有意义。

 

国力的提升和人才的成长对国内研究环境和研究水平带来深刻的变化,有目共睹。也存在一些中西差异。比如外部环境对科研工作者的影响力相对较大;科研的短期目的性相对较强等。我个人建议是改善这些问题需要身处其中的每个人的努力。能够坚持一些你认为对的事很重要。



您能否用简单的几个词形容下拥有快乐的实验室生活的关键

(Key to Happy Lab Life)

Something in mind that highly interest you,  

Having excellent colleagues & students who believe in your idea.




猜你喜欢


Wiley人物访谈——密歇根州立大学John Ohlrogge教授

Wiley人物访谈——南开大学牛志强

Wiley人物访谈——中山大学卢锡洪

人物访谈:谷林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人物访谈:范红金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MaterialsViewsChina

官方微信平台

聚焦材料新鲜资讯

材料大牛VS新秀访谈
MVC论文排行榜每月新鲜出炉
热爱科研的你还在等什么,快加入我们一起微互动吧!!!


微信号:materialsviews

微博:materialsviews中国

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要转载,请联系:

materialsviewschina@wiley.com

关注材料科学前沿,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