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xploration人物访谈:青年编委张根

Editorial Office MaterialsViews 2022-10-04

人物简介

张根,博士,教授,Exploration期刊青年编委,“Reaxys PhD Prize”获得者,“日本高度人才计划”入选者,第十五批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日本学术振兴会 (JSPS) 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江苏省双创人才。2004-2013年在兰州大学获得本硕博学位(王锐院士)。2013–2019年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David Leigh院士) 和日本京都大学 (Susumu Kitagawa院士) 从事科学研究。2019年入职南京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新型有机多孔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生物/环境/新能源方面)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8篇), Angew. Chem., Chem. Sci.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被SynfactsChem World等作为亮点进行报道。

代表作

1

//

Z. Liu, K. Zhang, G. Huang, B. Xu*, Y. Hong, X. Wu, Y. Nishiyama, S. Horike*, G. Zhang*, S. Kitagawa,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202110695.

2

//

Z. Shan, X. Wu, B. Xu, Y. Hong, M. Wu, Y. Wang, Y. Nishiyama, J. Zhu, S. Horike, S. Kitagawa, G. Zhang*, J. Am. Chem. Soc. 2020, 142, 21279.

3

//

X. Wu, Y. Hong, B. Xu, Y. Nishiyama, W. Jiang, J. Zhu, G. Zhang*, S. Kitagawa, S. Horike*, J. Am. Chem. Soc. 2020, 142, 14357.

4

//

G. Zhang, Y. Hong, Y. Nishiyama, S. Bai, S. Kitagawa*, S. Horike*, J. Am. Chem. Soc. 2019, 141, 1227.

5

//

G. Zhang, M. Tsujimoto, D. Packwood, N. Duong, Y. Nishiyama, K. Kadota, S. Kitagawa*, S. Horike*, J. Am. Chem. Soc. 2018140, 2602.

01

期刊相关

Q

在极具竞争性的学术出版领域,您怎样定位Exploration期刊?

Exploration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类期刊,从多个领域吸引更多的原创性的研究工作,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年轻的科学家将科研工作发到Exploration

Q

您如何看待诸如影响因子、分区等评估指标?

过往经历告诉我们,即使一些诺奖级的科研成果往往也只发表在一些低影响因子期刊上,追求科研原创性比追求影响因子更为重要。

02

研究领域相关

Q

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目前的研究领域。

我的课题组主要从事功能有机多孔材料的创制以及在生物、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基础和应用方面研究。设计和创制性能可调控和结构可裁剪的晶态有机多孔材料;制备易加工的有机多孔薄膜材料;调控多孔薄膜材料的孔径大小和孔道环境,实现分子和离子的限域传输和高效分离。

Q

您的研究团队对于有机多孔材料领域的应用未来有什么兴趣?有机多孔的前景有何展望?

有机多孔材料在物质传质和分离方面的应用研究是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发挥这类材料在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应用优势,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Q

您会对什么类型的文章感兴趣?

多学科交叉的原创性的文章,比如用化学的手段解决生物领域的难题,或用生物技术的手段制备传统合成化学无法获得的物质。

03

工作与生活

Q

您是如何对科学产生热情的?

对实验异常的现象和新物质的好奇心。

Q

什么时刻您最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最享受的乐趣就是每天早上到办公室,学生跑过来告诉我说他的实验有了很大突破,看着学生一点点的进步是工作中最大的乐趣。

Q

科学工作之余,您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您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工作中的事绝对不带到生活。最大的爱好是约几个朋友一起打篮球以及和家人一起旅行。

04

科研体会与建议

Q

您认为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您是如何指导学生的日常科研工作的?

严谨,勤奋和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每天到实验室跟学生交流实验进展,每周组会跟学生深入交流科研工作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Q

当您的学生在实验中屡遭挫折时,您如何激励和引导他们?

给学生讲自己学生时候经历实验挫折时的心情,与学生形成共鸣,然后再引导自己走出低谷,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一路向前。

Q

您认为青年科研工作者应当如何选择未来的研究方向?

结合自身学科特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凝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END


  期刊简介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期刊

Exploration由河南大学、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主办,Wiley出版集团出版发行,由梁兴杰教授任主编,师冰洋教授任执行主编。期刊重点发表与推广打破传统学科界限的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前沿进展,旨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顶级综合性国际学术期刊。期刊目前有74位编委会成员,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中国两院院士1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位,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8位。Exploration将坚持以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为选稿用稿的唯一标准。期刊当前接受的稿件类型有:研究论文、通讯文章、综述文章、观点性文章、评论性文章等。所收投稿将经过严格、快速的同行评审,由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科学家领衔把关,并由经验丰富的编辑团队把控稿件处理的整个流程。稿件一经接收将会尽快在线发布。作为一本开放获取期刊,Exploration创刊前三年 (2021-2023) 所接收的文章均无需缴纳文章出版费 (Article Publication Charges)。期刊官网1:https://www.exploration-journals.com/期刊官网2:http://www.wileyonlinelibrary.com/journal/exploration投稿系统: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explorationExploration///

WILEY


MaterialsViews

Wiley旗下材料科学类期刊官方微信平台

关注公众号和视频号

推送材料科研资讯|访谈材料大咖新秀

分享撰稿投稿经验|关注最新招聘信息

点击“分享”,给我们一点鼓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