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xploration人物访谈:青年编委高洁

Editorial Office MaterialsViews 2022-10-04

人物简介

高洁,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08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2013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支持,2017年获得首批“天津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支持。2016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是多肽类生物活性材料和纳米药物的开发设计及其在再生医学、癌症诊疗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迄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包括发表在Adv. Mater., J. Am. Chem. Soc., Nano. Lett.等杂志在内的2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先后主持NSFC优青、面上等科研项目7项。

代表作

1

//

Y. Cai, H. Shen, J. Zhan, M. Lin, L. Dai, C. Ren, Y. Shi, J. Liu*, J. Gao*, Z. Yang *, J. Am. Chem. Soc. 2017, 139, 6b12322.

2

//

G. Chen, J. Li, M. Song, Z. Wu, W. Zhang, Z. Wang, J. Gao*, Z. Yang, C. Ou*, Adv. Funct. Mater. 2017, 27, 1701798. ( Co-first author)

3

//

Y. Shang, D. Zhi, G. Feng, Z. Wang, D. Mao, S. Guo, R. Liu, L. Liu, S. Zhang, S. Sun, K. Wang*, D. Kong, J. Gao*, Z. Yang* , Nano Lett. 2019, 19, 8b04406.

4

//

J. Gao, J. Zhan, Z. Yang*, Adv. Mater. 2019, 0, 1805798.

5

//

Y. Shang, H. Liu, R. Peng, C. Ren, X. Luo, C. Ma, Y. Gao, Z. Wang*, J. Gao*, J. Liu*, Z. Yang*, Chem. Engineer. J. 2021, 410, 128309.

01

期刊相关

Q

您认为Exploration期刊应如何帮助研究人员提高研究影响力?

Exploration期刊应持续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吸引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关注期刊,这样可以提高在Exploration上发表论文的研究人员的工作的可见度。期刊也应该做好在各类主流以及学术类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检索工作,使得发表在期刊上的工作很容易被检索到,从而调高研究工作的影响力。同时,期刊也可以开展与高校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评选奖项等活动,对于更好地展示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提高学术影响力等等都有帮助。

Q

请分享一下您对开放获取的看法。

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开放获取使得许多非专业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可以读到原始的科研论文,有利于学术交流和提高研究工作可见度,也有利于消除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研究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平等状况。开放获取期刊一定要保证刊发稿件的质量和严格的同行评审,否则会进入花钱买文章的怪圈。

Q

请您简单谈下您认为Exploration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或核心文化应该是什么?

年轻,创新,勇于挑战科学难题,不循规蹈矩!

02

研究领域相关

Q

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目前的研究领域。

我在多肽自组装生物材料领域开展工作。多肽自组装材料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由于具有易化学合成与修饰、生物相容性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序列等优点,近几十年来相关的研究迅速发展,在疾病检测与诊断,药物传输,再生医学,光电能源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其独特魅力。然而,目前多肽自组装材料的商业化和临床转化还较少,亟待学术界和工业界以及临床医生通力合作,推动这一领域的产学研转化。

Q

您最骄傲的一个研究课题是什么?

代表作3的研究课题是利用生长因子来源的短肽,通过不同的自组装方式,调控它的二级结构,这样同一段短肽就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几种二级结构。当其中某一种二级结构与这段短肽在生长因子中的二级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时候,它就具有了生长因子活性。我非常喜欢这个研究的原因是,它有很好的转化前景,短肽的合成、储存和运输的成本与生长因子相比非常低廉,它的生物利用度和体内稳定性也优于生长因子。在具有相同生物学活性和治疗效果的条件下,短肽能让患者花比生长因子低得多的成本得到治疗,这一点吸引我在这个方向继续开展研究,希望有机会让生长因子模拟短肽转化为新药。

Q

如果您有充足的经费,您最想做哪一类的科学研究?

如果经费充足,希望可以做非常原创的、很少人做过的基础性科学研究。

03

工作与生活

Q

您是如何对科学产生热情的?

初中时候喜欢看科幻小说,例如阿西莫夫的帝国三部曲。高中时候物理成绩还不错,看了几本物理相关的科普读物,例如《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这些原因让我对科学模模糊糊产生了一些热情。

Q

能否请您谈谈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令您印象深刻的难题或困境,以及您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困境是刚生完孩子休产假期间,当时同时面临工作停摆,照顾新生儿以及青年教师非升即走考核的三重压力。解决的方式就是尽量利用碎片时间看文献或者写文章,同时努力争取家人和同事的支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要放弃,困境总会过去。

Q

如果您没有走科研这条道路,您现在会从事哪种职业?

很可能是美食博主或者野生动物摄影师。

04

科研体会与建议

Q

您认为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您是如何指导学生的日常科研工作的?

我认为最重要的科研品质是:实事求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求真,是解答为什么,这些都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学生日常科研时,我一般会给新生一个相对宽泛一点的课题方向,还有这个方向里的一个具体的课题设计。这个具体课题的研究主要由我来具体指导,每周通过工作汇报邮件了解学生进度,每天都会与学生见面或者通过微信了解实验遇到什么问题。除此之外,我会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同时广泛调研文献,让他们在同一个研究方向里设计另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这第二个课题主要由他们自己掌握进度,我负责解决一些他们搞不定的难题。如果学生有特别感兴趣且有意思的课题,与课题组的大方向关系不大,我也会尽量支持。

Q

能否请您用几个英文单词形容一下拥有快乐的实验室生活的关键?

Communication, self-confidence and challenge.

END


  期刊简介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期刊

Exploration由河南大学、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主办,Wiley出版集团出版发行,由梁兴杰教授任主编,师冰洋教授任执行主编。期刊重点发表与推广打破传统学科界限的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前沿进展,旨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顶级综合性国际学术期刊。期刊目前有74位编委会成员,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中国两院院士1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位,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8位。Exploration将坚持以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为选稿用稿的唯一标准。期刊当前接受的稿件类型有:研究论文、通讯文章、综述文章、观点性文章、评论性文章等。所收投稿将经过严格、快速的同行评审,由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科学家领衔把关,并由经验丰富的编辑团队把控稿件处理的整个流程。稿件一经接收将会尽快在线发布。作为一本开放获取期刊,Exploration创刊前三年 (2021-2023) 所接收的文章均无需缴纳文章出版费 (Article Publication Charges)。期刊官网1:https://www.exploration-journals.com/期刊官网2:http://www.wileyonlinelibrary.com/journal/exploration投稿系统: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explorationExploration///


WILEY


MaterialsViews

Wiley旗下材料科学类期刊官方微信平台

关注公众号和视频号

推送材料科研资讯|访谈材料大咖新秀

分享撰稿投稿经验|关注最新招聘信息

点击“分享”,给我们一点鼓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