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歌剧入门,就从《魔笛》开始吧

2017-07-09 阿闹 呗壳剧场


来自奥地利的「音乐神童」莫扎特,在很多准妈妈和妈妈们的心中,大概就是教父一般的存在。当你打开网页输入「胎教音乐」,莫扎特的古典音乐作品赫然在列。虽然莫扎特在人间只驻足停留了35年,但他却为后世人留下了549部作品,包括歌剧22部、交响乐41部、协奏曲42部。坊间传闻,莫扎特是一位卷发圆眼的呆萌少年,讨喜的长相加上天赋异禀,自然很受当时王室的喜爱。




▼喔,不好意思,放错图片了,再换一张。




▼喔,不,下面这张才是正经的官宣照





歌剧在德国


好了,别把莫扎特玩坏了。还是说回莫扎特的歌剧作品,是的,歌剧也是莫扎特非常喜欢而且擅长的一种创作类型。前面提到他创作的歌剧有二十多部,我们所熟知的《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都是他的得意之作。而让德国歌剧在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站稳脚跟的,正是莫扎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魔笛》。

单是一部《魔笛》,怎么就让德国歌剧扬名世界呢?这个嘛,你得先了解一下「歌剧」和德国的渊源了。

正如音乐剧之于中国是一种舶来品,歌剧的生长土壤不在德国,而是意大利。16世纪末的一批人文主义学者在佛罗伦萨,组成「卡梅拉塔同好社」,说是要复兴古希腊的舞台表演艺术。意大利歌剧植根于本国的语言和文化,在后来的两百年间,一直是歌剧的正统。


19世纪,意大利斯卡拉剧院的歌剧表演


歌剧传入德国,「歌剧」和「德语」就开始打架了。倒不是说德国人民排斥歌剧,而是用德语唱歌剧,那种意味不可描述。怎么说这种感觉呢?好比你用陕北方言唱《Rolling in the Deep》,一开口就让人傻了。

比起音色圆润的意大利语,德语的发音偏生硬铿锵,说好听点是霸气,不知道的人会以为是在教训人。你可以戳开视频,自己感受一下π__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56bd2gok&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资料:德国人的自黑


既然「歌剧」和「德语」相杀,生硬的译制自然是一条死胡同,歌剧在德国生存的的土壤还必须是日耳曼的民族语言和音乐。

于此,你就能理解《魔笛》的伟大之处了。莫扎特为整部歌剧谱曲,当时的日子其实过得很艰难,但他却十分用心。

剧中的音乐语言丰富,集合了18世纪德、奥、意、法、捷等国的音乐精华;人物对话直接对白,咏叹调比意大利歌剧的短,歌词多为一字一音,旋律直接了当,朗朗上口,重复运用,类似于我们中国歌喜欢用同样的旋律唱第一段、第二段甚至第三段。

《魔笛》演出后,《我是快乐的捕鸟人》《年轻人别害怕》《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等咏叹调,很快就成了「流行乐」,可见老百姓对它的喜闻乐见。而世界对于「德语歌剧不好听」的偏见,也被大大颠覆,莫扎特也成了德国人民心中的「德国歌剧之父」


当严肃撞上不正经

《魔笛》的故事,取材于诗人维兰德(C.M.Wieland,1733-1813)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其实就是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

王子塔米诺受夜后委托,带着一支魔笛和一位捕鸟人去神庙解救夜后的女儿帕米娜。祭司萨拉斯特罗帮助王子认识了夜后的险恶面目,并让王子和少女通过了几道考验后获得了爱情。

你是觉得情节很「小儿科」,对不对?如果你了解这部歌剧作品背后的「战斗精神」,你大概就不会这么想了。

「黑暗王国」的领袖夜女王其实是在影射当时愚弄人民、镇压「共济会」的奥地利封建政权。代表「光明」的王子塔米诺、公主帕米娜、萨拉斯特罗等人则是站在黑暗的对立面,追求美德和智慧。剧中最后一段的大合唱,道出了莫扎特的心声:胜利终将属于最勇敢的人。


两百年前的《魔笛》至今仍然活跃在世界各地,不同剧团的版本虽然风格有差异,但总体来说还是沿袭传统歌剧的大场面,偏向于写实。

德国柏林喜歌院对待这个经典剧目就比较大胆了,它携手向来幽默搞怪的英国1927剧团,将默剧、动画、拼贴画、杂耍、歌舞剧运用到舞台上,呈现现出强烈的黑色幽默和德国表现主义,不禁让人惊呼:《魔笛》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演员的脸部全部涂白,配合银幕上的视觉效果,颇有英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默片风格。歌还是一本正经地唱着,但是动作和微表情却有些搞怪,亦庄亦谐,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反差。

▼呐,这位是你们的帕米特王子。王子不都应该拔剑出鞘,摆出决斗的姿态咩?他怎么就这么惊慌失措地逃跑了?


▼留着bobo头的帕米娜公主:



一心想要复仇的夜后,原来是一只蜘蛛啊:



捕鸟人帕帕基诺,也没有穿绿色的羽毛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笔挺的西装。不过追求物质享受,渴望爱情,倒是一点也没变:


演员们要站在一个六米高的小台子上,一边唱着咏叹调,一边还要配合背后看不到的动画进行互动,这种高度默契,台下的功夫肯定没有少下。而舞台上的视觉创意,1927剧团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来进行手工绘图,功夫不负有心人。

现在,大概你也能初步感受到新版《魔笛》鲜明的风格了吧!

(▼来看一下其中的精彩片段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0458fwix&width=500&height=375&auto=0

对于这种集表演、动漫和电影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有人戏称是「大型卡通真人秀」,阿闹君反而觉得这种定论太片面了。因为它的故事情节稍显简单,加上比较有趣味性的表现手法,引发全场大笑,然后就把它和「低龄化」画上等号?喔,难道要男默女泪,才能算是高雅?忍不住想问一句:少年,你是不是对歌剧有误解?




才不是「大型真人卡通秀」呢


老实讲,大多数人都觉得歌剧的美声演唱的段位太高,自己欣赏不来,不像流行乐那样通俗。在加上语言隔阂,还就真的是把意欲一探究竟的观众挡在来了门外。

歌剧《魔笛》把多媒体美术引入歌剧中,主动打破了歌剧高高在上的位置,向观众敞开大门,并没有削弱演员的表现力,反而让这个平淡的故事变得有趣起来。有了画面的配合,音乐也变得好懂了很多。

如被异化成蜘蛛形象的夜后,随着经典唱段《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的几个音符飙出,血淋淋的刀就出现了。咏叹调也好像具有了无边的杀伤力,一个音符就是一刀,你说可不可怕!

▼《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


而在表现爱情的场面里,满墙的藤蔓开始随着节奏的变换开出各色花朵,都为这段抒情乐加分。



舞台表现有趣了,美声唱法演绎的音乐也好懂了,观众可以慢慢打破对于歌剧的固化印象。高科技手段在歌剧舞台上的运用还有很多,像大都会歌剧院制作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对这部《魔笛》来说,它本身就含有神话色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则是挖掘出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柏林喜歌剧院的歌剧总监Philip Bröking 就说:

 It is not the future of the opera, it's just a special approach to this special opera.

一句话,动画和歌剧《魔笛》混搭,没毛病,很合适。

这部由德国柏林喜歌院和英国1927剧团共同合作的歌剧《魔笛》,2015年就曾经登陆中国,在上海、广州、厦门三地演出,一路叫好。今年,它将再度回归,于7.21-7.23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

你的歌剧入门之作,就首选这个新版《魔笛》吧。





或许,你正对戏剧表演感兴趣···



淘宝购票:呗壳剧场

微信购票:左下角“阅读原文”





呗壳剧场

你的剧场生活指南

联系:bkguangzhou@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