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口碑好戏《我是月亮》又回来了

2017-09-13 大大q同学 呗壳剧场

不 错 过 好 戏    不 虚 度 光 阴


<I’m a Moon>,是这部剧的英文名。

第一次看它,你大概很难想象这部一点也不华丽、一点也不酷炫的舞台剧早在2011和2013年就已经陆续两次在美国纽约上演了吧。

▲朱宜《我是月亮》2013年Th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Fringe Festival海报

今年年初,由赵晓璐、孙书悦、郭笑、缪歌、蒋奇明主演的《我是月亮》在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等城市上演,这也是这部剧经修改后第一次在全国巡演。这次巡演使它终于走出南大,变成了许多普通观众挂在心上的好戏。

好事多磨,《我是月亮》似乎也是这样。因为它从创作到今年全国巡演,已经过去很多年,我一度以为我除了视频,再没有在剧场里接触这部剧的机会。就好像月亮的光太柔,要隔很久才能感受到,但你总归是会感受到的。

《我是月亮》的剧本,早在编剧朱宜在哥伦比亚大学读MFA时就已经完成。

▲编剧朱宜

2008年,朱宜从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她是南大戏文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南京大学2004级)。毕业后,因为觉得“学得还不够多”,她选择了前往哥大攻读编剧MFA。

2011年哥大毕业之际,她写作出了<I’m a Moon>的剧本(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实际上,无论是本科毕业作品《长生》还是硕士毕业作品《我是月亮》,都反映了朱宜在不同阶段所思考的不同问题。 

《我是月亮》是一个与自我和解的故事,通过五个主人公,五段关于成长的温馨故事,探讨着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一个事业成功、善良、略带神经质的中年男士,在那个平安夜,得知自己最喜欢的AV女优去世的消息。他的世界崩塌,面临重建。

一个幼时人见人爱的小美女,在成长中却不可抑制的发胖。原本宽容美好的世界都变成了挑剔冷漠。当她遇见她的偶像,自尊和自卑发生强烈碰撞。

一个嚣张的年少成名的偶像歌手。突如其来的荣誉和金钱让他迷失,尤其是,他怎么也学不会如何处理和同性爱人的关系。

一对善良、温暖的夫妻。他们都有着优秀的学历和美满的家庭。但是他们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选择共同经营一个小水果行为生。 

作为一个在美国生活的亚洲人,硕士学习生涯里,朱宜敏锐地感受到美国人对亚裔有着怎样的固化印象,于是在她的笔下,那个不善社交的学术宅——中年男人栩栩如生,那个打了猥琐教授却开始反思的女孩被她命名为Mei而不是May。

也许看剧之前你都还会怀疑,为什么Moon前面还要用冠词a呢?难道月亮不是只有一个吗?但当你看完全剧你会理解自己,顺带理解了剧的名字。

朱宜的毕业剧2011年即由亨宁·赫格兰(Henning Hegland)导演搬上纽约3LD艺术与科技中心。

同年,朱宜在南京大学戏文系的学妹刘天涯(台湾盗火剧团创始人之一)将<I’m a Moon>翻译成了中文,南大戏文系主任吕效平老师看了之后非常喜欢,组织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制作了这部戏,请来上海戏剧学院青年教师刘阳指导,于2011年在南京大学黑匣子剧场演出十场。 

▲南大版海报(当时因为大胆风格还引起了争议)

因为反响很好,2012年2月,《我是月亮》在黑匣子进行了第二轮同样十场的演出。“在南京大学的20场演出,我们出票率100%,100座的小剧场往往坐入120名观众,年轻人表现了对这个戏的喜爱,甚至狂热。”吕效平老师在他的文章《我为什么喜爱<我是月亮>》中如是说。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黑匣子剧场

《我是月亮》是大胆的,不仅因为它涉及了同性恋、AV女优等话题,更重要的是,它涉及了自我,刺激了正在寻找自我的“年轻人”,显示出与观众同呼吸的好意。虽然刚开始听到那些直接的话语或许你会不好意思,但在黑暗中逐渐舒展的你,大概就和逐渐看清月亮的角色们一样。

▲南大版剧照

黑匣子原是戏文系的课程教室,《我是月亮》的上演是它第一次进行商业演出。 

2012年3月,中央戏学院导演系的博士生张慧,组织北京大门剧社的年轻人们,又排演了一版《我是月亮》,在木马剧场进行演出。向来以毒舌闻名剧评界的北小京甚至在观剧后发文称赞其为“春天里一出好戏”,号召大家都进剧场看一看。


▲大门剧社版演员合影(当时赵晓璐就已经在里面了)


因为两个版本的几轮演出积累的好口碑,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又做了一个删减版,拿到爱丁堡艺术节上,得到了当年水晶和袁鸿老师爱丁堡前沿剧展的邀请,计划与当年爱丁堡前沿剧展邀请的其他外国剧目回到国内巡演。

《我是月亮》在2012年就获得了被国内更多观众知道的机会。

然而,由于某种原因,《我是月亮》的国内巡演只能暂时搁置。另一边,在纽约,<I’m a Moon>被马里奥·希尔卡洛斯(Marious Theocharous)导演再次搬演,带到了纽约国际前沿艺术节的舞台上。 


▲《我是月亮》纽约版剧照

2014年,张慧导演恢复北京大门剧社版本,把《我是月亮》带到成都,连演了四场。《我是月亮》才终于被北京、南京以外城市的观众看到。 

张慧导演版的风格比之南京大学版要温情一些,在舞台上设计上,沙发、桌子、浴缸、床浑然天成得像一个家,现实主义地共处于舞台之上。但其实,这是五个主角不同的家。虽然五个人有同时处在舞台上的时候,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因为距离而疏离或拉近,舞台中间几个角色共处的区域,功用也并不是去推动剧情,主角有时在那里独白,有时又在那里和其他角色发生着偶然的对话。

▲2017巡演版剧照

好像一个个Moon的偶然撞击。遥远的声音播报的“登月旅程”与现实中的“撞击”遥相呼应。 

南大版的2.25D多媒体没有在这版中出现,这版新增加了一些歌舞(有蒋奇明小哥哥现场演唱《Creep》),灯光的变幻更丰富。看过南大版的观众,也不妨去看看张慧导演的这版。

▲南大版剧照

2017年,张慧带上新版演员:赵晓璐、缪歌、蒋奇明、郭笑和孙书悦,终于让这版《我是月亮》踏上了全国巡演之路。

我就是坐在剧场里感受着那些个“撞击”瞬间的时候,被饰演歌手贾斯汀的蒋奇明迷住的。 

本年度第一轮巡演结束,豆瓣上关于《我是月亮》的评论都多了起来,我看朱宜的微博,似乎还总是吃吃、玩玩、金融,据她的朋友说,她平时也很少在朋友圈发表和艺术创作相关的内容。

朱宜自己说,会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生活中她不会去构思作品,但是坐在工作台后面的时候,她会给自己一个全情投入、不被打扰的创作时间。 

“这样写出来的戏节奏会比较好。”朱宜这样说。《我是月亮》也是被这样完成的吧,在偶然的“撞击”中编织出结构,让你在胖女孩安吉拉、歌手贾斯汀、因为喜欢的AV女优去世而沮丧的中年男人、水果店小夫妻以及登月宇航员的生活中照见自己。 

马上,这部《我是月亮》就要开始第二轮全国巡演,这回真的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月亮”盼来了。新一轮的幸运城市名单里就有世界上大学最多的城市:武汉(12.15-16,中南剧场)。

我想这部如此懂“年轻人”的戏,来到一个年轻人很多的城市,一定会在剧场里“撞击”出更多的火花。

武汉站《我是月亮》将于近期开票,虽然中秋节还没到,但是大家也可以提前订好看“月亮”的票了。更多城市的巡演信息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朱宜:艺术创作是一种表达的特权


购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