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网上庞杂的信息,我们该如何保持理性?

2016-07-21 Lachel(L先生) L先生说


最近这段时间,许多爱国公共议题被反复提起:南海、赵薇、抵制肯德基……


就算你不刻意关注,你应该也会在各大平台(或者朋友圈)见到过相关的评述和论战。


不过我今天不打算讲这些。


这篇文章准备谈的,是这个问题:


当你作为一个普通人,面对这些浩如烟海、各执一词的争论和信息,你该如何尽可能地保持理性,获得最客观的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觉得,自己是客观的。但实际上,我们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客观。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花5k,买了一个手机,嗯,你很高兴。这时你一个朋友知道了,对你说,啊,你怎么花了这么多钱,某某网站上只要4k,还可以分期,免息!你真是买亏了。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会不会觉得「自己真的买亏了,都怪自己买之前没有做好调查」?


不会。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家网站靠谱吗?上面卖的手机是不是翻新的?质量有保障吗?不能保修吧?不是正规渠道来的吧?


这就是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效应:「合理化」


当我们做了一件事情之后,发现了新的事实,表明这件事情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会倾向于「否认这个新的事实」,从而证明「我们没有做错」。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合理化呢?因为,人有一个最本质的缺陷:我们很难接受「我们错了」这个事实


当我们「认知」到一件事情是错的,但我们实际上又做了这件事情,我们就会陷入一种矛盾:我做了错事,怎么办?


这个时候,解决方式只有两种:要么认为「这件事并不是错的」;要么自己不去做这件事。显然,后者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只能告诉自己,一定是新的论据有问题,我们并没有做错。


这种矛盾,心理学称为「认知失调」。为了解决认知失调,我们发展出了「合理化」的解决方法。




「认知失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我们看到、记住、并且接受的东西,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我们自己早已认同的东西


简单来说,如果对于同一个问题,有对立的两个观点,而你本身持的是其中一个观点(暂且称为观点A),那么,你就会发现:支持观点A的文章好多啊,并且说得都很有道理;反而支持观点B的文章不但很少,而且也没法令人信服。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未必。很多时候,支持观点A和观点B的文章可能是一样多的,观点也一样有力,只是因为你先入为主地进行了筛选,把所有不利于你立场的观点都排斥在外,一律不去接受而已。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前几年P2P大火的时候,也跟进买了一些,据说年化收益15%——实际上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长期稳定年化15%收益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种平台只是靠着资本在硬撑着,一旦出了什么漏子,资金追不回来,就是卷款潜逃的结果。


类似这样的文章和新闻报道,网上连篇累牍,但是我们劝这位朋友的时候,他都听不进去。他固执地认为,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有风险,网上的负面评价是过分妖魔化了。


他甚至拿出很多的材料,来向我们列举平台的资质、可靠性,说明这种新兴理财方式的优点,等等。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互联网泡沫紧缩,P2P倒了一大批。他有没有被波及不得而知,好在投进去的钱也不多。


这位朋友糊涂吗?一点也不。他是985的本科+硕士生,在500强名企工作,智商绝对不低。但是对于这些稍微了解一下行业情况,学习一点基础知识,就能辨别出来的东西,他却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拒和排斥。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前面所说的:我们只会接受我们早已认同的东西,并且不断地加深这种认同


这种情况,心理学称为「动机性推理」




「动机性推理」和正常「推理」的不同之处在于:正常的推理,是从一个前提出发,经过不断的逻辑分析和事实论证,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而「动机性推理」,则是从结论出发,努力去寻找各种能够证明结论的材料,来强调结论的正确性。


它一般包括3个部分:


  1. 首先是「预设立场」。也就是说,你对一个问题的结果,有着非常强烈的倾向;


  2. 其次是「证实偏见」:在「预设立场」的情况下,你会更容易发现和接受与原有立场相同的证据。


  3. 最后是「合理化」:对于与原有立场相悖的证据,你会扭曲对它的理解,来加深和强化原有的立场。


这里不谈具体立场,只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下:当你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文章和观点时——比如「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戴立忍滚粗」「小粉红是民粹主义」——诸如此类,你是能够一碗水端平,好好对比、思考它们的论点和论证,还是只愿意看自己认同的部分,而对相反的内容不屑一顾呢?


有段时间,美国盛行一种「登月骗局论」,很多人持着这样的阴谋论:美国登月是一场骗局,是好莱坞做的,目的是为了向全世界表功。他们为此煞有介事地找出了许多证据,比如国旗在月球上迎风飘扬啦,照片上看见疑似道具绳索的倒影啦,太空中看不到星星啦,宇航员的动作不符合物理规律啦……诸如此类。


尽管时隔几十年,学界早已公认,登月确凿无误,他们指出的所谓「证据」也都可以解释,但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固执地认为,美国欺骗了全世界。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合理化」和「动机性推理」呢?


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自己抱有的观点进行反思


永远不要觉得任何一个观点是「理所当然」的,一定要时刻保持审视的态度去质问:

  • 它真的是这样吗?

  • 是否有例外情况?

  • 是否牵涉利益相关?

  • 是否诉诸常识、大众、权威?

  • 是否不够全面、严谨、完整?

等等。


不要100%相信任何一个观点。有句话说得很好:小孩子才问对错,大人只看利益。


如果你一直秉承着「对错」的观念去思考问题,那几乎可以肯定,100%是会碰壁的。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


另一个方法,就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接触相反的观点和论证


当然,这里要在第一点的基础上,主动地去接受相反观点。不要对它们抱有成见,而是要想:它们这样说有没有道理?跟我原有的观点相比,优点在哪,缺点在哪,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哪些不同?


只有能够容纳两种极端不同观点的内心,才是强大的内心


同样,只有经历过迷茫、困惑、质疑、再质疑、自我推翻,才能成就真正严谨、缜密的思考。



与大家共勉。



THE END
-  晚 安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