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努力挣钱?

2017-07-30 Lachel L先生说 L先生说



《黑客帝国》第一部有段情节:抵抗者中出了个叛徒,向特工出卖了 Neo 一行人的行踪,以换取自己在电脑世界中的地位和财富。


里面有一个镜头:他叉起一块牛排,向对面的特工说:


你看,我知道这块牛排并不存在,但是当我将它放进嘴里,母体会告诉我的大脑,它是如此的鲜嫩、多汁。你知道这么多年过去,我领悟到了什么吗?无知即幸福。


这个镜头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它用一个最日常的场景,将理性和感性的矛盾,用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你是选择你感知到的事物,还是选择你相信的事物?


不过我们今天不聊这个。


我们来聊聊「信念」。



学过心理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心理学里面有个关于情绪的理论,叫做「ABC理论」。


它认为,使我们产生各种情绪的,并不是外界的事件,而是我们对外界事件的解读。


举个简单的例子。


知乎上经常可见这样的情况:有人辛辛苦苦写了个回答,点开评论区,第一条评论:「不对」「不认同」或者更直接一点:「胡扯」。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人会觉得受到了冒犯,火冒三丈,当即开始掐架;有些人则不当一回事,不回复,不删除,就那么放着。


是后者更能忍耐吗?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是因为他们真不把这当一回事。


我见过有人这样解释:


看到否定的评论,我从来不会生气。你想啊,如果是我错了,那错的是我,我有什么好生气的?如果我没错,他错了,那损失的是他不是我,我有什么好生气的?


这样想,是不是会觉得好多了?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信念(Belief)


前者认为,「有人喷我」,表示我受到了冒犯,我要反击回去;后者认为,这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我没有任何损失,不值得生气。


同一个事件,用两种方式去解读,结果可能完全不同。所引起的后果,也完全不同。


这就是心理咨询里面,「认知行为疗法」(CBT)的主要原理。


这个流派认为,我们对一切外在刺激的反应(焦虑,抑郁,愤怒等),都是源自于我们对这个刺激的「解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这个解读方式,也许有一个源头,有一个长期的、潜意识的、与成长过程密切相关的原因,不过这不重要。


我们要做的,是调整这种解读方式,让它更平和,更合理,从而消解我们产生的不良反应。


用实例来说,就是把「有人喷我」,从「我被冒犯了」,调整到「我没有损失」。


那么,不良情绪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与精神分析学派相比(着眼于探寻原因,从源头解决问题),认知行为学派有着治标不治本的诟病 —— 但抵不过人家见效快啊。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人和客体世界之间,并不是紧密相连的,这中间隔着一层膜。这层膜,叫做「认知介质」。



下图是一个最基本的传播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信息最容易遭到扭曲的,是哪个环节呢?是 1 和 3。


「我」说出去的信息,跟我内心想表达的,可能有着极大差异;对方理解的信息,跟接收到的信息之间,可能也有极大的差异。


这里,有着两层「认知介质」。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很多时候,比实际的介质要大得多。


所以,当信息从起点传播到终点,再经过反馈回来的时候,很多时候,它跟原来的信息已经完全不同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这种情况:两个人讨论一个问题,但讲了半天都不在同一个点上,各说各的。到最后变成什么呢?声音大的那方赢了。


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只是在浪费时间。


之所以变成这种情况,原因就是,双方都没有察觉: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介质」的存在,信息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遭到了扭曲。


只要双方对于信息没有一致的「共识」(Common Knowledge),一切讨论、争论都是毫无意义的。



「认知介质」是如何形成的呢?本质上,是源于我们的「信念」。


《黑客帝国》中,母体通过插管,把人类的意识移植到电脑中,通过对神经的刺激,为他们模拟出了一个虚拟世界,让人类活在大脑的想象里。


电影里的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是被扭曲的:现实中,他们被电脑豢养起来,泡在营养液里;感知里,他们活在现代化都市中,作为一个个寻常人,重复着上班、下班、工作日、周末的日常生活。


现实世界里没有这么强的人工智能,但我们离真实世界并不意味着一定更近 —— 由于「认知介质」的存在,我们对于「真实」的理解,也是被扭曲的。


这里,造成扭曲的原因,不是外界的力量,而是我们在几十年的成长过程中,所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信念」。


我们相信什么,就会依照这种方式,去认知和解释世界。


一个自小接受传统教育的人,就会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男性优于女性」是理所当然、毫无疑问的;而一个接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观念较为激进的人,就会支持女权,会觉得大男子主义是落后的表现。


这里面的差异,就是由于「信念」的不同。


这种情况下,两个人是很难互相理解的。为什么呢?因为,信念很多时候是「内隐」的。


什么是内隐?就是我们无法主动想起它,它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意识里,却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和认知。


正因为它是内隐的,所以,我们很难站在对立的角度去思考。


举一个最常见的信念:挣钱。


对很多人来说,「挣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挣更多的钱」,但很少会去考虑「为什么要挣钱」「可不可以不挣钱」或者「只挣满足基本需求的钱」。


但实际上,你挣钱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购买更多的物质产品?为生活提供安全感?买房、生孩子、培养下一代?


这些目的,是不是一定非通过「挣钱」来解决不可?


它们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还是外界 —— 家人、舆论、大众 —— 告诉你:你必须要?


绝大多数人的焦虑,其实都源于这一点。


但如果你能真正直面自己的内心,真正去思考这些问题,你也许会发现,它们压根就不是必须的。


同样,再举一个「信念」:努力。


为什么一定要努力?努力一定是好的吗?你是真的发自内心想努力,还是因为外界不断地告诉你:努力是好的,你必须努力?


我们暂且不讨论「努力是否是好的」这个命题,我们要思考的是:「努力」这个信念,是源于自己的内心,还是来自外界的灌输?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可不可以不努力,可不可以不挣钱?—— 诸如此类,这些问题,不应该问外界,而应该问自己。



类似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


大家都说: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


于是,辛辛苦苦攒了钱,跑出去玩。尽管每到一个地方,就是走马灯似地逛一圈,看看人头,睡睡酒店,吃吃游客蜂拥的馆子,然后回家,告诉自己:灵魂被治愈了。


大家都说:Macbook 是最好的笔记本。


于是,换电脑时什么功课都不做,抱回一台又贵又重的 MBP。尽管自己根本就用不惯,或者根本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大家都说:在咖啡馆工作特别舒服。


于是,放着好好的办公室不要,偏要带着笔记本,跑到星巴克里面,跟一群中年人挤在一起,在人声喧闹里工作……


这些,都是「被灌输的信念」。


社会学中有一个理论,叫「相对剥夺」,用来解释幸福感。


这个理论认为,幸福感来源于期望与实际效益之差。如果我们期望得到的效益,高于我们实际能得到的效益,我们就会感到不幸福。


这种期望是怎么来的呢?跟别的个体或群体进行对比。


当人们在评价自己的境况时,总是把自己与其他个体或群体进行比较。一旦人们认为自己相对于参照群体而言处于劣势,即使实际的境况并不差,或者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由于他们在群体中的相对地位下降了,因此仍然会有一种「被剥夺」的感觉。


这种「被剥夺」的信念,就是幸福感的大敌。


许多自媒体喜欢渲染「成功」和「逆袭」,喜欢告诉你:你看,他这么年轻,出身这么差,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像他一样成功。


于是,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95后CEO」「估值过亿」「年轻有为」「毕业3年年薪50万」「出身三本成功逆袭500强高管」……


和他们一对比,我们很容易觉得自己「不成功」,感到自惭形秽,进而产生浓浓的挫败感和焦虑感。


但是,这种挫败感和焦虑感,是源于自己,还是源于他人?


要知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永远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就是一个普通人。能到一个标准差,两个标准差,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人的一切欲望,本质上都是因为「缺少」而引发的「需求」。但这些「缺少」,是真的缺少,还是相对剥夺?这些需求,是真的需求,还是伪需求?


如果能够理清这一点,审视自己的「信念」,很多烦恼和困扰,其实都会不复存在。



最后,如何审视自己的信念呢?


如果你思考一个问题,遇到瓶颈;或者总是受困于焦虑、压力之中,不妨放空大脑,静下来,向问题的源头去溯源,直到抵达一些你认为「毋庸置疑」的基本前提为止。


然后,问自己:如果不考虑这些前提,如果从它们的反面出发,如果假设它们是错的,会怎么样?


也许,你会发现,原本阻塞不前的道路,就此豁然开朗。



L先生说:

那么,支撑你不断努力的「信念」

是什么呢? : )



也许你还想读读这几篇文章:

三个模板,搞定90%的职场沟通

高效管理时间的秘诀,就是这三个清单

你需要的不是仪式感,而是对生活的掌控感

优秀的人如何成长:从自我迭代到认知升级




THE END

-   晚  安   -


我是 Lachel,可以叫我 L 先生

互联网经理人、高效管理达人

知乎 9 万关注、25 万赞作者

LinkedIn / 36 氪 / 插坐学院特约作者

很高兴认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