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争论,都是在浪费时间

2017-10-19 Lachel L先生说 L先生说


你是否有过这些经历:


觉得一段言论不对,却说不出哪里不妥;

别人针对你,你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和别人争论一个问题,愈演愈烈,闹得双方都不愉快,事后想想,却似乎什么收获都没有;

……


如果是的话,别担心,这很常见。


有一个经典论题,叫做「真理是不是越辩越明的?」我觉得,答案很简单:


理论上,真理肯定是越辩越明的。因为双方都可以通过讨论,将自己的信息跟对方交换,从而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认知。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时候,不是这样。


因为现实中讨论的双方,很多时候并不具备「正确讨论的能力」。


以知乎为例,点开一个高票回答,评论区里最经常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作者和评论者的互相谩骂。


任何一个观点,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同,有异议非常正常。


但可惜的是,这些异议,往往都会演变成互相攻击。


这里面,固然有些是误会,但更多时候,是由于有人不具备基本的逻辑和讨论能力。


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争论都是在浪费时间?因为,现实中,大家往往都是在「争」,而没有真正在「论」。


你也许会发现,我有时会抛出有一定争议性的观点 —— 比如「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加班是一个伪问题」「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吗」 ,诸如此类。


这里面,其实存了一个心思,就是希望能激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质疑和争论,都是「Not even wrong」的,连错误都算不上 —— 因为它们从逻辑上就不成立。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讨论中,有哪些常见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希望大家以后讨论问题时,能避开这些最基本的陷阱,提高沟通效率。



1. 诉诸个例


这是很常见的做法,尤其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从「身边的个例」入手,是很多人的惯性思维。


但同时,这也是最没有说服力的论证。


为什么呢?很简单。讨论的基本原则,是双方提出的信息,能被双方所共同认可,否则就是在自说自话。


但这种个例,纯粹基于个人经验,对方是无从得知其真实性的,也就很难真正认可。


退一万步,即使对方认可,个例也无法构成有效的反驳 —— 因为相比起总体来说,个例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现象,在知乎关于中医的讨论方面,是重灾区。


我经常见到这样的争论:


反对中医者:现代医学要求药物通过三期临床验证,中药没有通过三期临床,所以不靠谱。

支持中医者:我妈/我爷爷/我外婆/我自己/我邻居家二大爷的某某疑难杂症,就是中药治好的,你跟我说中药不靠谱?


这种论证,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个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即使真的治愈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自愈、安慰剂效应、作息习惯改变、其他药物……


如何才能抹平这种不确定性呢?

大量的数据。


一种药物对一个人有效,并不代表它真的有效,但如果对一百万人有效,那它的说服力就强得多。


所以,针对「中药不靠谱」的质疑,正确的反驳是什么呢?


1)提出数据,来驳斥「不靠谱」,且这个数据足够大,有一定可靠性(比如论文)。


2)质疑对方的逻辑链。像这个例子,就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原论证隐含了「中药属于现代医学体系」,那么可以说:中医不属于现代医学,无需遵守其标准;

原论证将「三期验证」跟「靠谱」捆绑,那么可以说:有些没有通过三期验证的药物,也被证实了是可靠的;

……


这些论据不一定符合事实,但它们从逻辑上来说,是更加合理、有效的。


当然,「诉诸个例」也不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有一种情况是有效的,那就是针对全称命题。


例如:「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反驳:不会啊,我闺蜜XXX的男朋友就挺好的,你看balabala……


当然,稍微专业一点的人,都不会将命题绝对化,一般会用「大多数」「很多」—— 这时,个例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这里提一点:要把「诉诸个例」跟「举例说明」分开。前者是用个例去证明论点,后者是先说明论点,再用例子展开阐述。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同样容易混淆的还有「归纳法」,亦即通过归纳提出假设,再验证假设 —— 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2. 诉诸极端


前阵子写了篇文章,主要观点是:不应该把工作看作谋生的手段,而应该把工作跟个人目标结合。在这个基础上,无需计较加不加班,因为你是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评论区有几条很激烈的留言。有人说:


上班为了什么?为了挣钱生活更好而已。有多少人上班不是为了谋生?好,就算是你说的积攒经验,多加班比别人多三倍经验,请问身体都报废了就算比别人多十倍经验有用吗?还派的上用场吗?


这条留言看似有理,也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如果不加思索的话,很容易被其气势说服。


但实际上呢?它几乎把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


只说最大的问题:它隐含的逻辑,是「加班」等于「身体报废」。


实际上,加班一定会导致身体报废吗?每天8点到家,洗个澡,加一个小时班然后睡觉,会导致身体报废吗?


不是的,只有过度加班,才会导致身体报废。


这就是诉诸极端:一个事物有许多种可能的情况下,抽取其中最好或最坏的情况,以此作为根据。


它并不是真的想讨论问题,而只是在发泄情绪,在强调「我不同意你说的」。


所以,诉诸极端,通常会夹带愤慨、激昂的情绪,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被其中「最好」或「最坏」的情况刺激,产生情绪反应,从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其实,不仅是讨论问题,生活中,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在 CBT 治疗中,有一种常见情况,就是「总爱往最坏的结果想」


比如:儿子久出未归,父母就会担心,哎呀,是不是出事了,会不会被车撞了,会不会被诱拐了……


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有一个技术,叫做「扩展可能域」。


首先,针对这个事件,列出所有的可能性;

其次,为每种可能性赋予一个概率,我们就会得到一条数轴,由0%到100%,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情况。


只要面对现实,意识到:我们所讨论的情况,只是所有可能性中,概率极低的一种,就能有效破解这种方式了。


面对争论时,也是一样的。


只要想一想,对方说的,是不是唯一的可能性?如果不是,这种可能性成立的概率是多少?就能避免被其影响。


记住:0和100之间,有无限大的区域。我们讨论的,很多时候是30、50、70、90,但几乎不会是0和100。



3. 自我重复


这是一种看似低级的错误,但极其常见。


什么叫自我重复呢?就是双方在争论中,说的话全部不在点子上,每个人都在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观点,从来没有真的击中对方。


它造成的结果,就是谁声音更大,谁更煽情,谁能击中人心,谁就赢了。


举个例子:奇葩说里面,其实有好几期节目,双方都在自我重复。


比如有一期讲「人类需不需要超级英雄」。这一期里面,关于超级英雄的定义,起码就出现了4个:


1. 超级英雄就是超凡力量,比如超人;

2. 超级英雄是特殊的普通人,比如蝙蝠侠;

3. 超级英雄可以是平凡人,比如消防员;

4. 超级英雄可以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


显然,针对每种情况,背后的论证,都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任何关于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方法论,第一步必然都是「澄清问题」。


只有澄清了问题,确定双方对问题的定义、理解无误,讨论才是有价值的。


比如,我们讨论「大义灭亲是道德的吗」—— 如果我们没有事先澄清「什么是道德」,结果就会变成什么呢?


我们双方各自提出一个「道德」的标准,然后不断地论证:「大义灭亲符合我提出的道德标准」。


这就毫无意义了,完全是浪费时间。


所以,维特根斯坦才说:许多哲学问题,本质上都是语言问题。


哲学家都无法免俗,更何况我们呢?


记住:讨论问题的本质,是信息的互换。而我所掌握的信息,我所理解的事物,我所持有的认知,不一定跟对方一致。


所以,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双方都将自己的信息拿出来,摊在桌面上,找到共识,然后再一步步推导。


这里的信息,在逻辑学上,称为「Common Knowledge」。


它指的是,对于一个陈述A,我们都知道它的意思,并且我们都知道对方知道它的意思,并且我们都知道我们知道对方知道它的意思……

这时,A 就是一个 Common Knowledge。


经济学家 Robert Aumann 提出过一个很有趣的理论:

如果双方的信息是清晰的,均满足 Common Knowledge,那么争论最终一定能达成一致结果。


为什么呢?这就好比双方打扑克,把牌摊开明着打,并且给予充分的时间,双方都不犯错。那么从牌局开始,我们就能知道最终结果:它只跟谁的牌更好有关 —— 也就是跟「谁掌握的信息更多、更充分」有关。


这也告诉我们:在争论中,Common Knowledge 有多重要。


它是一切的基础,却也相当容易被忽略。



4. 立稻草人


顾名思义,就是树立一个压根不存在的对象,当靶子打,来抒发自己的观点。


这种情况,在立论中很常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国内发生了事故,你们不依不挠;国外发生了,就说是意外;你们要不要这么双标?」


「不依不挠」和「声称意外」的,是同一批人吗?这里所指摘的「你们」,真的存在吗?


如果不存在的话,这个声讨的价值又在哪里?它除了情绪还有什么?


当然,完全不存在的稻草人比较少见,一般来说,是用较小的个体代表较大的整体,并进行攻击 —— 这就是立稻草人的近亲:「以偏概全」。


你们这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又想获得优待,又不愿意挣钱、做家务,合着好事全都让你们占了?

—— 符合这种描述的,真的是「女权主义者」吗?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为什么现在的90后,这么情绪化,一点不顺心就要跳槽?

—— 90后一定情绪化、喜欢跳槽吗?80后就没有这种情况吗?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用行为来精确定义对象。


例如上面两个例子,完全可以写成:


有些女性,又想获得优待,又不愿意挣钱、做家务,合着好事全都让你们占了?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这么情绪化,一点不顺心就要跳槽?


诸如此类。


但为什么我们明知这是以偏概全,还是会喜欢给人贴「女权主义者」「90后」「美分」「精日」的标签呢?


原因很简单:这样更有煽动性。


再没有比营造群体的冲突和对立,更能激发受众情绪了。


当你对这样的言论感到愤慨,也就意味着:你被他煽动了。


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情绪,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棋子。



5. 其他谬误


除了这四点,还有几个常见的谬误,简单介绍一下。


诉诸群众:因为大家都在买这只股票,所以它一定会涨。

—— 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一定是对的吗?群众的愚蠢行为并不少见。


诉诸常识:时空当然是绝对的,怎么可能依赖物质而存在?

—— 常识一定是对的吗?答案很可能恰恰相反,大多数的常识并不严谨。


诉诸权威:连央视主持人都质疑转基因,为什么不应该质疑?

—— 每个人都有擅长领域。权威离开他擅长的领域,跟普通人是一模一样的,不具备任何特权。


……


这些比较简单,就不展开了。这方面,可以参看《清醒思考的艺术》。



那么,当你想跟别人进行讨论时,有没有比较稳妥的做法呢?


下面提供几个我总结出来,能有效帮你理清逻辑的方法。



1. 「能否举证?」


逻辑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一个人提出某个论点,他就负有证明它的义务。要么提出论据,要么提出论证。


除非这个论点是广为人知的常识,否则都必须经过论证,才能成立。


所以,在争论和反驳时,可以瞄准对方的薄弱环节 —— 亦即非公认、且缺乏论证的观点,要求对方举证。


通常情况下,这样做都是不会错的。


当然,对方提出的论据有多强,是否接受,能否充分支撑论点 —— 这就是双方需要去取得共识的问题了。


像前面讲过的几篇文章,后台有人留言:「希望能提供数据或研究报告来支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当然,有些论点可能基于我个人的经验,有些则纯属个人观点,未必有明确论据,是否愿意接受,这就看个人了。



2. 「有无例外?」


简单来说,就是对范围进行限定。

这同样是不会错的质疑。


例如,前面讲到的「工作不是为了挣钱」,有人提问:这些无疑适用于大城市,但对于二三线城市也适用吗?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疑问。因为对于讲求人情关系的二三线城市来说,确实并不完全适用。


通过论证和讨论,让结论更严谨、范围更精确,能更有效地说明问题 —— 这就是讨论的意义。



3. 「能否迁移?」


什么是迁移呢?


举个例子:广深正在不断吸纳周边人口,由此可见,中国人口将集聚于一线城市,未来农村县城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


这里,把广深的情况应用到全国,就是一个「迁移」。这个迁移过程是否合理?这就是可以提出疑问的地方。


有没有可能这只是局部的现象?有没有可能引入其他因素后,这种趋势会发生改变?


这就需要作者提出更强有力的论证了。


同样,用某个框架性理论来讨论人的行为,这也是一个迁移。最典型的,就是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这个理论主要的价值,是为动机研究提供框架,那么把它用到某个人的身上,这个「迁移」是否合理?它是否是所有人的共性?是否能确定不存在特殊情况?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点。



最后说几句:

学会这些,并不意味着要去跟别人争辩,也不意味着一定要说服别人。

讨论的目的,从来都不在于分出一个输赢。

而在于找出自己的不足,更加接近真相。

这是我们需要铭记于心的。




也许你还想读读这几篇文章: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你是在独立思考,还是在被洗脑?

摧毁一个人可以有多简单?




THE END

-   晚  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