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达人 | 青大CC两周年:做软件,我们是认真的!

越来越好的 青岛大学 2019-05-26


几乎每个青大人手机里都有一个软件

它囊括青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交流吐槽、课表空教室查询

校园通知、周边热点

……

它就是青大人自己制作的app

青大CC

在它发布两周年之际

阿浮想把这个团队介绍给你听

听听那些关于梦想的一点一滴感动


青大CC


“我们就想着,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青大做点什么 ”


“所以,就有了青大CC”



办公室里,八台电脑“铺满”了整张办公桌

另一张办公桌上一位程序员正在编写代码

办公桌对面的墙上是关于团队成长的大事记的贴纸




2015年12月11日小字辈成立

2016年4月5日发布第一版CC

2016年4月29日突破1000人

2016年8月29日突破7000人

2016年9月23日突破10k人

……




· 初相识 ·

“我们就想为青大做点什么”




       2015年底,“超课”、“课程格子”等各类校园APP已经层出不穷。


      “但是这些软件都没有针对咱们青大做优化,所以我们想做一款完全针对青大学生的工具类软件,不单单是看课程表,还能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当问及做这款APP的初衷时,创始人王伟龙这样介绍道。


      正如王伟龙所言,市场上高校服务类的软件大多是“各自为战”,功能开发也是“大一统”的特色,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每个高校的官方服务很难覆盖学生需求的每个方面。


      他认为,“作为一款校园APP,它不应该是‘大一统’的内容,而应该‘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学校的功能。”而青大CC中的冒泡、集市、寻物等功能正是“因地制宜”的成果。



      冒泡区中,你可以看到同学们对于青大的新动态所发表的看法,或者是自己心情状态的表达,亦或者是为青大CC提出的建议等等。在这里,同学们互动评论,积极交流。


      在集市里,你可以看到同学们出售各类闲置物品,使各类资源能够循环再利用。      


      在寻物功能区里,你会看到总有一些热心的同学把捡到的校园卡等一些物品放在主页,供物品的主人进行失物招领。




      你也可以看到一些新的校园资讯,或者进行空教室查询、图书馆查询、宿舍报修等。“由于学校的官方图书馆查询系统只能内网访问,而且不支持手机端,学生查起来很不方便。于是我们增设了图书馆查询的模块,让大家走哪儿都能查图书。 ”








· 恰少年 ·

“我觉得反正年轻,不如自己试试”



      和其他学校软件学院的同学一样,王伟龙大学期间总会尝试着做一些关于立足学校、服务学校的软件,“但当时我们做的这款“青大CC”(当然并未取此名)还不是很成熟,主要是推广不够,一些功能也没有很完善,但也因此有了后来想要重新操作的’契机’。”王伟龙介绍说。


       在工作一年半后,“我感觉自己是进入中年危机了”,王伟龙开玩笑道。


      “我觉得反正年轻,不如自己试试”。


      辞去工作时,正值孵化器成立,王伟龙联系了几个师弟师妹。一共七个人,花了大概三四个月的时间,做出了青大CC的第一版。发布的日子是2016年4月5日。


      他也向我们介绍道,每一个软件的用户数都是从1开始的。“第一版CC发布的第一天,我还记得我们几个人专门把后台的注册结果投影到大屏幕上,感受着每一位用户的增长。那时候心情是很激动的,一切都值得了! ” 


     期初用户增长的还比较快。但不久后,便是每天仅仅几十个新增用户。


    虽然遭遇过瓶颈,“但以一个团队的名义来做,会比学生时代维护的更长,维持的更久”。事实证明,正是如此。



      两年的时间,青大CC在青大新生的铺盖率达到80%以上,那到底是用什么方式成为新生了解青大校园的“装机必备”呢?


       “前期是“混入”各个新生群,在帮助学弟学妹答疑解惑的同时,向他们介绍青大CC这个校园服务类平台有什么功能,再做一些有着青大CClogo的表情包活跃在群里。”王伟龙说道,为了让大家了解我们,在新生入学当天举行了一场大型的地推活动。


      此外,还与学校各社团形成对接,在一些重大的学校活动比如说运动会上再做推广。 “我们当时特别推出了‘青大CC新生体验版本’,方便新生提前了解大学信息,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




· 再回首 ·


      青大CC发布两年之余,一直活跃在青大学子的手机上。

      据介绍,CC是一款免费软件,目前完全处于亏损状态。“我们又是一个小公司,其实承担CC的运营维护消耗还是挺大的,但是因为CC有那么多的用户(都是青大学生),能看到大家活跃在‘冒泡’区,同学们能够使用到软件里的大多数功能,我们就很满足了,所以从没想过放弃CC。”王伟龙也说道,当时成立一个公司的目的就是在于这件事的意义,也会长久的坚持做下去。


      但另一方面,“我们谈企业客户的时候 他们都会感觉青大CC做得挺好的,会为公司的其他项目增加附加值,算是意外的惊喜吧。”


      “也算是每天写的代码都结出了果。”王伟龙也跟我们分享大学的生活着,“当时实验室刚成立,有幸跟随着老师和前辈学习,尽管每天都是敲代码敲代码,也参加了ACM,获得了小许成就。”



    创业之后,王伟龙所带领的青大CC团队每天晚上都是青创空间最后一个离开的,“一心扑在技术的搭建上,这个过程就像玩游戏升级打怪一样,”在获得足够经验值之后,接下来打算多参加一些创业路演和比赛,通过与经验丰富的投资人的接触,进一步打磨属于青大CC的商业模式。 


       在各类校园APP层出不穷的趋势下,正是因为青大CC坚持着“因地制宜”的开发与运营,这款软件才能依然活跃在青大同学们的手机上。


        在这个团队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青大情怀”,也感受到了青大人对梦想的热情和对创新的追求。不知不觉,两载春秋,对于青大CC来说也许只是个开始。


我们期待着,更好的青大CC。



青岛大学

-QDU-1909-

图片 / 汪怡然

采访 / 王璐 韩珊珊 汪怡然

编辑 / 王璐

审校 /  尹铄 韩珊珊


青岛大学(党宣)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