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大“神仙课程”带你一起品酒,一起出海!干了这碗柠檬!

带你玩转课堂的 青岛大学 2022-06-09


在青岛大学

有这样一些选修课

带你认识大千万物

带你体验各类生活

课程内容生动丰富

葡萄酒课传递健康的生活方式

海上帆船课教会我们敬畏大海

接下来阿浮带大家走进青大人的“神仙课程”



葡萄酒文化鉴赏课


轻轻开启瓶塞

酒杯与酒杯碰撞

葡萄酒的气味缓入鼻尖

带着诱人的醇香

更像是一杯沉甸甸的记忆被开封










干了这杯酒!








11月26日,周四晚上七点半,博学楼104教室里开始了品酒活动。学生们每人手里拿着酒杯,不时碰杯,发出酒杯碰撞清脆的叮当声。浓浓的酒香顺着走廊,传的很远很远......“选这门课就是因为听说可以品葡萄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的学生周文惠一边晃着酒杯一边笑着说。



这堂课是生命科学学院涂正顺老师开设的葡萄酒文化鉴赏课。这门课已经在青岛大学开设了十七年。关于这门课的故事,要从2001年讲起。


2001年,涂正顺老师正式毕业于葡萄酒专业。那一年青岛市想引进葡萄酒方面人才,青岛大学也准备建立葡萄酒专业或葡萄酒学院,涂老师便来到青岛。2002年,涂老师赴法国与合作方商讨合作成立青岛大学葡萄酒学院的事情并签订合同。



2003年,涂老师回国。那一年,正值非典。涂老师说:“我一月份回来以后就一直在咳嗽,你知道我得了什么吗?说出来不要吓到你哦。”停顿了一下,涂老师继续说,“是肺癌。”说完老师笑了,像是在说:“我厉害吧,我战胜了肺癌。”涂老师接着讲述他得肺癌的经历,非典那一年,涂老师在医院度过。“当时做化疗头发没有了,最后做手术才活下来。一般人有五页肺,我切了两页。”涂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把右手比成“非常6+1”的形状横在胸前,“我的肺现在就是这样的。”



涂老师得肺癌以后,建立葡萄酒专业、成立葡萄酒学院的事情就搁置下来,当时的校长告诉涂老师:“学院、专业这些事情你都不要管了,先养病。”经历了一次死里逃生,涂老师觉得,尽管自己身体状态不太好,“但还是能勉强生存嘛。”要对得住学校也对得住社会,于是2003年起,就在青岛大学开设了葡萄酒文化鉴赏课。



这门课就一直开到了现在。课上,涂老师会给同学们教授葡萄酒相关的知识,在涂老师眼中,葡萄酒课是一门真正的通识课程,一二三产业都结合在一起,葡萄酒作为一种文化,音乐、美术专业的同学也会喜欢。“这门课体系很好,从种葡萄、酿葡萄酒、建葡萄酒工厂到品葡萄酒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讲课也是按照这个体系,十六次课把整个体系都讲完。”



葡萄酒课一直很受同学们欢迎,每一年人都爆满。许多人选这门课就是冲着可以喝到葡萄酒。品酒会是涂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福利,品酒会上老师带来的酒都来自企业赞助。涂老师和葡萄酒企业合作,为他们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涂老师不收取费用,只要企业提供样品酒带给学生。十几年来,企业提供的样品酒数量从两三箱到了十二箱,种类也逐渐增多。11月26日的品酒会上,涂老师就带来了两箱,一共四种葡萄酒给同学们品尝。涂老师谈到这些事情很是骄傲:“下次上课给同学们带来的蓝莓酒也是企业提供的,老师做这些,就是想对学生好。” 


同学们在台下相互碰杯,涂老师站在讲台上,也举起酒杯,和同学们隔空相碰。










同学们的课堂收获








纺织服装学院2019级学生许诺说:“这个课可以喝到葡萄酒嘛,想过来尝一下。老师上课也会讲葡萄酒是怎么酿出来的,还有葡萄酒的产地,就会对葡萄酒有更深入的了解。品酒活动可以品尝到不同种类的葡萄酒,对葡萄酒的了解更多一点。”



电子信息学院2019级学生崔海媛说:“认识了很多新的葡萄酒种类、制作过程。对葡萄酒了解的越多就越感兴趣。葡萄酒在生活中也挺常见的,跟平时生活也有关系,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品酒活动也很好,又可以参与其中,又可以学到许多知识。”


“葡萄酒是个健康的、时尚的东西,也是一种文化,希望能通过这门课给同学们传递一个新的生活体验、生活方式:要健康,要时尚。”涂老师说,“现在品酒活动有了新的蓝莓酒,同学们知道这个消息这个课马上又要爆满了。希望学校能给我不止120个学生,能给我一个大教室,满满的。”



走出教室

室内依旧留有余香

不胜酒力的已经微醺

量如江海的依旧豪迈

这就是青大的“神仙”课堂之一

葡萄酒文化鉴赏课



帆船运动与自我创业课


我们会记得海上的风

记得每一次期待与落空

记得拥抱过的天空

记得每一次海浪翻滚

记得每一次扬帆起航

记得在苍茫大海中我们的渺小


向着大海深处前进!




“你总能找到一个理由说服自己来到海上,远离嘈杂的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回归简单,心里积压的烦恼在这里变澄澈。去探索,去发现,去看看那多数人未曾踏入的世界。去感受,去抚摸,那每一缕风,每一寸礁。去接受风雨的洗礼,走入大海的怀抱。让摇摆的船载你入睡,让白白的浪花闯入你的梦。去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


这是青岛大学水上运动发展中心公众号,在帆船队纳新时发表的一段文字。





在大海上学帆船


据了解,董老师的大部分课堂是在海上开展的。


11月28日,董志刚老师再次带着同学们来到海上。一共有三艘帆船出海,每艘船有四名同学,而且每艘船上至少有一名帆船队成员带领同学们完成任务。老师则在教练艇上,通过对讲机远程指导同学们的操作与配合。并时刻关注着不同船的行驶情况,以便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董老师说:“我们现在是在训练同学们的熟练程度与团队合作能力。基本技术掌握了之后,最主要的是熟练程度应变能力。在海上,风是在不断变化的,每次风的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因而船的帆和舵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董志刚老师的对讲机上系着一条细线,他笑着解释道,通过这条细线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风向的变化。



他还提到,这些同学当中,几乎没有专门学帆船的。都是普通学生从头开始,跟着师兄师姐从船上的各个位置开始学起,然后根据学生对帆船的不同认识,做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一节课会教学生们一些基础的内容,比如说打绳结、绑东西等等。掌握一定知识后,会上船跟着学习,去看别人怎么操作的。去感受这个风是从哪吹来的,而别人是如何操作的,帆船的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董志刚老师提到,帆船的学习主要是在船上,边实践边学习理论。





“帆船”是一种生活态度


“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要到大海上去?大海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问到第一个问题时,董志刚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说了同一个答案,“喜欢大海”。


董老师在教练艇上看了看四周的大海,笑着说道:“我是离不开大海的。大海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这种开阔的感觉非常棒。对于大海,我的感受其实很多。我也跑过远航,在海里面也碰到过暴风雨,差一点就回不来了。我们以前整天说征服大自然,现在我没有这种想法,我只会说‘敬畏大自然’。因为它随便发个脾气你就受不了,大自然确实是值得敬畏的。”



来自山东泰安的医学部2019级张浩志同学毫不犹豫地说说:“喜欢啊。假期和朋友一起去过烟台一次,在那里看到了大海后就对大海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所以大学报志愿时专门选了一座靠海的城市。我觉得大海算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不像陆地也不像空中。在大海上你的视野是非常开阔的,你可以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因为地球上百分之七十都是水,你在大海上的交通工具可以让你拥有无限的可能。而且帆船这个东西它不需要靠燃料,它只需要靠自然界随处可见的风就可以行驶。帆船象征着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你可以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帆船与课堂的碰撞


“如果你学了帆船,你就很难再离开它,你是无法抵抗帆船的吸引力的。帆船的训练条件很艰苦,夏天的太阳很毒,同学们会晒伤晒黑,冬天的风很大也很冷,但是没有一个人离开。我也一样,时间久了不来海上漂一会就挺难受,总觉得缺点什么。”


来自青海的帆船队队长王鹏鑫同学,在脚踝上有一个帆船的纹身。提到他,董老师开怀大笑起来:“他说他不回去了,他要跟海在一块。”



董老师说:“开设这个帆船课主要是想让同学们体会到帆船和大海的魅力,开阔自己的心胸和眼界,总是在书桌前学习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


同学们在帆船课上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到了很多。张浩志同学说:“我认识了一群同样热爱帆船的朋友,他们非常擅长这项运动,我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其次我觉得术业有专攻,我们就像一个圆,了解的面越多,你就会觉得自己越渺小。也就是说,通过帆船,你接触到不同专业的人,能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态度,然后就会对很多事情有更多的包容度,所以说这是我收获很大的一个地方。”



在大海中开拓生活与自由

我们热爱的不是冒险,而是生命

扬帆起航,逐风挽浪

帆船课堂期待更多同学的加入



一杯酒讲述了生活的故事
一张帆带我们去拥抱大海“神仙课堂”系列会陆续更新
已经动心的同学就请做好准备吧!



往期精选





青岛大学—QU_1909—

封面 / 刘逸淼

图片 / 陈美燕 青岛大学水上运动发展中心 

欧阳里予 周海鑫

采访 / 周海鑫(实习记者) 刘洪馨

编辑 / 冉齐芳 李晓涵

审校 / 王迎新 周莉娜 覃梦婕责编 / 魏喆吉 魏小平
青岛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新浪微博:@青岛大学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