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学名师李建波 | 传道授业,撑起学生一片天;授人以渔,做学生的引路人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李建波
本周人物
四月刊
“李老师的课特别有激情,不仅条理清楚而且能够带领学生去涉及到深层次的知识,对我们提高专业认知和培养专业学习兴趣特别有帮助。”刚迈入大学校门不久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图灵创新实验班的杨镓溦说自己非常喜欢李建波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堂。
01
让“老”课程焕发“新”气息
然而“国家级一流”称号的取得,却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
从2005年留校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开始,李建波已经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奋战了15年。从教以来,几乎每学年,李建波的课时量都达到200个学时以上,即使现在身兼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负责人等多种职务,他依旧用最饱满的热情为学生授课。2020年全年李建波都在哈工大威海校区挂职,周末回到青岛他还要赶回学校给本科生授课并指导研究生。奔波来往于两地,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以及学院学科建设工作……即使如此,在教学上他也从未“偷工减料”。多年来他主讲课程均被评选为A级课程,学生评教一直位于学校5%。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十多门专业核心课的先修课程。青岛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开设该课程至今已持续20余年。李建波2008年开始承担本课程教学工作,怎么能把一门专业领域的基础课程讲出新意,成为他一直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他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持续改进教学资源,将课程目标细分到每一个教学模块,针对教学模块和知识点都设计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并建设了对应的多媒体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等教学文档。目前,该课程构建的模块化内容体系与考核平台经过多个学期的应用实践,已逐步完善并推广到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安全等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支撑后续专业课程10余门,辅助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200余项。
在李建波看来,课堂绝对不是老师单向的传递,而应该是师生双向的交流和沟通。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以赛促教、赛教相长;以创引教,创教协同”才是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所应该采取的教学模式。
02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李建波一直很喜欢《曾国藩家书》中的一句话“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他认为要想在学业和科研上有所成就,勤奋、努力和专注才是最重要的。他非常注重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内,李建波以他丰富生动的课堂内容、优秀的教学艺术,为同学们夯实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堂之外,他循循善诱,及时帮同学们解决心理和学业发展上的问题,鼓励大家努力追求理想。
学院2018届毕业生秦旭目前正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大一时,他和一些大一新生一样迷失了方向,李建波经常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提问并督促他认真学习,大二时秦旭进入了李建波负责的学院创新实验室,做项目时,从代码编写到前期方案的设计李建波都一一指导。研究生推免准备期间,秦旭曾感到非常迷茫,李建波及时感受到了他的情绪波动,每天晚上,李建波都陪他在校园里散步,帮他分析各个学校计算机类专业优势和劣势,鼓励他调整压力努力尝试。“没有李老师,我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秦旭说。
学生科技创新辅导老师也是李建波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他先后指导学生在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等各类比赛获全国一等奖22项,二等奖80项,获省级一等奖151项,二等奖91项。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5项。,他本人也获得了全国软件设计大赛“十佳指导教师”和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最佳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他还希望带领更多学生去体验科创的乐趣,让更多的学生在科创中得到发展与锻炼,“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已经十多年了,如果我对竞赛辅导的这一点付出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世界,我将不胜欣慰。”
今年2月,李建波又入选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身上的一系列荣誉是压力也是动力,他说自己将永远记得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初心,在教学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往期精选
封面 / 黄晓滢
文字&摄影 / 杨伦
编辑 / 王晶审校 / 王迎新 周莉娜 覃梦婕责编 / 魏喆吉 魏小平
青岛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