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姐姐

本编委 黄梅文哲 2022-12-28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网友群和文学群


新中国诞生之初,国力十分脆弱,人民依然生活在饥饿和疾苦之中。1951年10月21日早晨,太阳躲在厚厚的云层里,一直不肯露脸。


就在此时,在大别山南麓的苦竹乡李花村(隶属于七里村)里,一对贫穷的夫妇在已生有三男一女之后,又生下了一个男孩。这男孩就是我。我的降临没能给父母带来愉悦。因如一叶小舟的家,已严重超载。

在我出生后的第六十天,母亲因患产后肠胃炎,未能即时治疗而英年早逝。此时的我还伏在母亲的怀里拼命的吮吸着奶液,可怜的母亲乳汁已干!年仅三十四岁的她未能闭上眼睛……家的梁柱崩塌了,父亲呼天喊地,哥姐哭成一团,时隔不久,我的同胞姐姐也因病天折了。父亲的翅翼无法覆盖这一群毛孩。


在我出生后的第七十五天,我被姑妈送到一个贫困的农民家里做儿。家里除了养父母外,还有一个姐姐。这就是我生死与共,患难相扶,今生今世难以忘怀的好姐姐,她叫程艳梅。


姐姐生于1940年的冬天。因她出生后的第二年春天,她的生身父亲患上了肺病。因当时的医疗水平根本就治不了这种病。姐姐半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随着母亲改嫁,姐姐来到了这个家,患难中的姐弟就这样地走到了一起。

当我来到这个家的时候,姐已有十一岁,她患有先天性冠心发育不全,又因当时生活寒苦,营养奇缺,她的身体十分单薄。我们共同的父母,体弱多病,目不识丁,父亲背驼如弓,母亲唇缺入鼻,是残疾人。虽然二尊形貌丑陋残缺,但心地善良。


他们待我姐弟俩视同亲生,百般呵护。如蚂蚁一样微贱的四条生命,龟缩在不足四十平方米的茅屋内,也算有个完整的家。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手绢大的土窗能送进一缕光亮,屋内的能见度很低。


夜晚豆粒大的菜油灯火在从墙窟窿钻进来的风中挣扎。屋外,不时传来鬼叫般令人恐怖的声音。我说:“我怕”。姐姐将我拥在怀里说:“不用怕,有姐在”。姐姐是我最可靠的保护神。有她的保护,我才能安稳地进入梦乡。

每年的梅雨季节,屋内的地下湿能见水,霉湿气味刺鼻呕心。姐姐协同父亲从屋内的墙边挖了一条深五寸的排水沟,用以排水。夏天的傍晚,蚊虫来屋里集会,人体的裸露处都是它们觅食的目标。姐姐配合母亲,在原本就十分闷热的屋内点燃一堆篝火,用以驱蚊。姐姐用蒲扇为我送凉。浓烟和暗火陪伴了我和姐姐儿时的每个夏夜。


1958年至1961年间,饥荒遍及全国。姐姐同父母一道找来柚朴树皮、柠麻根、黄楂叶、草籽杳、糠充饥。吃米饭是穷家孩子的奢望,即使过大年也难如愿。这个时候姐姐总是将好吃一点的让给我,她专择难吃的吃。


童年的我,除了齐眉的腊痢钻心的痒外,还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喘气十分困难,难受极了。两条浓绿的鼻涕虫,无休无止地往外爬。父母轮流患病,一躺上床就是数月不起,是姐姐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使我得以活了下来。

因我是男孩,父母把养老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在原本苦不堪言的景况中,姐比我更苦。数九寒天,大雪飘零,姐姐的身上只穿两件手纺布单衣和一条洋布裤,从早到晚不停地打哆嗦。


有一次姐终于病倒了,父亲用鸡蛋换来二两糖,用于姐吃药时解苦,但她始终没吃一口,她把糖省给我吃,姐弟俩为了互相推让,二两糖居然放了半年之久。

当年的冬天,在父母的应允下,媒人带来一干人和一顶花轿接姐姐出嫁。我牵着姐姐的手,送她上了轿。姐姐在上轿前,弯下腰流着泪亲着我的脸说:“弟弟,我走了。往后没人护着你,别跟人吵架,姐会常来看你。”我用泪眼望着姐姐的轿,消失在目不能及的远方……

姐姐的婆家在当时算得上是中等的富有。她每一次回门,总要带来我喜欢吃的东西。由于家里缺粮,她还要带些粮食周济我家的不足,寒暑假期间,我就成了姐姐家中的常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她用自己的勤奋给我送来了无价的温馨。


虽然她不识字,但她最关心的是我的学习成绩。当她看到我得到的奖状时,竟高兴得手舞足蹈。此时此刻,在我稚嫩的心灵里深刻地领悟到,只有勤奋学习多得奖状才是我对姐姐最好的回报。这就是我后来能蔑视各种困难的阻挠,顺利地考上黄梅一中和师范的力量源泉。

1964年姐姐先天冠心发育不全的病发作了。一年四季有三季住在医院里,姐姐经受了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但姐姐是坚强的,她从不叫苦叫难。

不但如此,每逢亲戚间办喜事她仍然想方设法送上一份足以表达人情的厚礼。邻里鸡啄细米的纠纷,在姐姐的劝说下也能化干戈为玉帛。有特殊困难的邻居,也常能得到姐姐釜底抽薪的救助。


1979年姐姐的病已每况愈下,步履维艰。在一个夏日闷热的中午,终因医憾学浅,药恨功微,姐姐与世长辞了,时年仅三十九岁。


斯人已去,往事如烟。唯有姐姐的音形笑貌却让我记忆如昨,挥之不去。每次回想起姐姐对我关爱的桩桩往事,总让我泪眼蒙眬。


姐姐在我的心中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因为是她帮助我渡过了坎坷多灾、风雨泥泞的人生初旅。她的优秀人格和崇高美德永远是我学习的典范。

作者简介

商稳洲,又名李镇浦,生于1951年10月, 1985年毕业于黄梅师范,1970年入党,同年参加工作;历任苦竹管理区书记兼主任、苦竹区委党校校长、苦竹乡直机关总支书记等职;诗词曾入选《湖北中青年诗选》《鄂黄大桥诗词选》《黄梅人诗选》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其作品曾获奖数十次,著有《学海鸥歌诗文集》;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紫云山诗社常务副社长兼紫云诗联主编。【链接👇】太白湖苦竹乡杨谷村有我外婆家
月满中秋共今宵
我爱的两个人走了一尖二尖, 伸手摸天
我与黄梅佬的故事(五)
那年 那女孩 那粽子【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总编:李滨特邀主编:汤燕春主编:龙静责任编辑:柳景钢  程立祥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