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师暑期深度共读简报【7】
——汝阳暑期深度共读简报——
【第七期】
2019年7月22日
目录
新闻快递
02/新网师暑期“深度共读”闭营仪式在汝阳举行……徐明旭
共读回放
03/新网师暑期共读第七日综述……徐明旭
思维导图
08/ 教育与职业……周娟
08/ 劳动和闲暇……周娟
学员心声
09/穿越时空的教育对话……徐明旭
11/向着青草更深处漫溯……198075赵兴乐
12/与专家同行 同大师对话…… 张汝格
13/结束,意味着开始……智绪丽
——在汝阳暑期共读结营仪式的发言
14/啃读经典,我们已经在路上……张海英
15/相伴汝阳啃读经典……184061周娟
——参加新网师暑期深度共读有感
16/啃读经典,聚焦智慧,共享饕餮盛宴……184020龚保全
30/余生唯读书不可辜负……赵会品
31/从杜威的《方法的性质》反思我的一节课……161540张延勤
34/新网师暑期共读随想……161540张延勤
35/读出自己……184227 冯姗姗
36/追求心灵的自由……苏天平
38/教师的职业目的……198473张明坤
编辑絮语
39/不说再见……马增信
新闻快递
新网师首期专家“深度共读”闭营仪式在汝阳举行
徐明旭
7月22日,新网师专家首期暑期“深度共读”闭营仪式在河南汝阳实验小学举行。参加闭营仪式的有新网师执行院长郝晓东老师、教务长郭良锁老师、30余名专家老师以及汝阳实验小学的部分老师。
上午11:00,主持人马增信老师宣布闭营仪式开始。他首先代表新网师对汝阳实验小学为本次活动提供的服务与便利表示感谢,并勉励所有网师专家老师再接再厉,将学习进行到底。河南籍专家老师龚保全由于要赶车,随后发言。他说,汝阳共读教育经典营就要结束,满怀不舍之情。参加这次共读,颠覆了许多旧有的观念,感到网师人简直就是学习的“疯子”,这股劲头将对每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汝阳县实验小学教师代表、新网师学员张汝格老师发言,她说,新网师专家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坚毅,白天7个小时左右的共读,晚上还要整理笔记、撰写感想。这在别人看来是无法完成的,但网师人做到了。同时网师人的学习热情与品质也深深震感了实验小学的老师们,成为实小老师们今后学习的一份宝贵的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
接下来智绪丽老师、刘广文老师、张海英老师、周娟老师、王振强老师分别发言。各人发言要旨不同,但都谈到了认知的改变、气氛的感染,一致认同领读者郝老师的广博与睿智。
新网师执行院长、本次活动领读者郝晓东老师作总结发言。他主要讲了四个方面:一是深感敬佩,敬佩汝阳实验小学老师的热情与敬业;二是打破权威,读杜威的著作,既要走进去也要走出来,这样方能有自己的收获;三是勇猛精进,希望每个老师真正去研究教育,逐步成为区域的知名教师、全国知名教师;第四是真诚期待,期待再次相逢,在人生的高处再见。
这次新网师专家深度共读由郝晓东院长牵头发起,历时7天,共读书籍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用郝院长的话来说,这是新网师专家老师的一次“闭关修炼”,对各位老师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乃至整个新网师的未来发展,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意义深远。
共读回放
新网师暑期共读第七天课程综述
整理:徐明旭
今天是共读最后一天,将陆续有老师踏上归程。
上午8点,共读开始,我们首先读的内容是第十九章《劳动和闲暇》。
郝老师首先阐述了工作和闲暇这一命题,指出真正的闲暇当中应获得意义感。从古希腊开始,阶级就分为劳动阶级和闲暇阶级。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闲暇”出智慧,人的精力有限,而思考要消耗心力和体力。因此,对我们来讲,一年当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读书、思考,是很有必要的,新网师组织共读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闲暇,光有时间还不够,还要有精力,身体不好不行。一般而言,人的精力最好的年龄在30-50岁之间,在这个阶段,要遭遇关键他人、关键书籍,也要有关键时间。另外,情绪要平稳,保持内外的统一。很多时候,家庭对人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很有创造力的人一般都过“极简主义”的生活,追求在于工作,在于工作的意义。
植物性、动物性本质上是不自由的,人则不同,因为有理性构成目的。黑格尔曾说过,一个人“死”了才意识到自己没有真正活过,就像一个车夫驾着马车,但车夫喝醉了酒,我们就是那个车夫。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
今天,我们在一起重读杜威,实际上是召回困难,重新理解意义。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我们自身需要很多努力。
“在理性的认知中、在理论的生活中得到全面的表现;为认知而认知,不顾任何应用,只有这种认知才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因此,只有把认知能力本身作为目的的教育,甚至公民义务的实践也在所不顾,只有这种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学习成为目的,成为我们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学会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
其次,自由的或理性的教育,不只是需要理性,还要有智力和创造,即对于事物本身的真正的理解。
在有关教育价值的割裂中,文化和实用之间的割裂是最基本的。
接下来共读第二十三章《教育与职业》。
郝老师说,职业和人的分离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哲学著作《非理性的人》指出,孔子、王阳明这些人也讲学,但他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老师,教师这一职业只是后来社会分化的结果。而我们应当把教育与职业融为一体,实现“一元论”。
“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天下最可悲的事,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一生的真正事业,或未能发现他已随波逐流或为环境所迫陷入不合志趣的职业。”
联系当前的教师培训,郝老师要求我们思考杜威所说的训练给我们的启示。郝老师从文本中提炼出几个重要的认识:
第一、为了发展职业的学习,应激发从业者的主动性;
第二、各种培训应该是间接的、长期性的;
第三、与广阔的文化相联系,哲学的、经济学的、人类学的等;
第四、与生活实践打通,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准备。
因此,我们应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浅学习”为“深学习”。
在工业社会,传统的学徒式的学习已经不够了,杜威强调在社会中、经验中学习。
思维导图
学员心声
穿越时空的教育对话
徐明旭
时间:20世纪20年代的某天晚上。
地点:美国佛蒙特州柏灵顿镇。
人物:我、杜威、洛克、斯宾塞、黑格尔、赫尔巴特、福禄倍尔以及赫尔巴特的几名忠实粉丝、拥虿,男女都有。
[幕启]
[杜威先生家中,右边壁炉上放着一个烛台,上面插着半截蜡烛。左边一排楼梯,家具布置非常简陋。夜渐深,众人谈兴正浓。]
斯宾塞:(手持烟卷,喷云吐雾)经常有人问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你想啊,教育的目的还能是什么?当然是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作准备。(顿了一顿)换句话说,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这教育应尽的职责。而为这些活动作准备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这样的知识不仅指导人的活动,而且训练人的心智。
杜威:斯宾塞先生,我坚决不同意您的观点!中国有个成语叫“揠苗助长”,您的学说显然是强行把成人所需要的知识灌输给缺乏理解的儿童,叫他们痛苦地陷入谜团,是为满足成人的需求而施予儿童的虐待!您想过没有,如果引导儿童在逐步成长中获得日益丰富的经验,他们不就可以在不知不觉间过渡到成人的圆满生活之中了吗?
我:我认为,所有教育都可以理解为为成人生活作准备,这本来没有错。问题就在于,沿着这个思路下去,我们往往就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了。
黑格尔:(手持鸡尾酒杯,呷了一口)我和福禄倍尔看法相同。我们认为,教育就是为开展儿童先天理性。人类秉赋着绝对纯全的理性,教育就是将这种理性由内而外地开发出来。传统教育注重外铄的力量,我们认为应注重由内向外的发展。
杜威:您所说的“开展”并不是继续不断地生活或生长。所以,您的观点实际是将一种神秘难测的理性开展作为教育。更确切地说,您的学说仅仅是斯宾塞先生观点的翻版、变种。您难道没有想过,天赋的理性和成人的需要都出乎儿童的理解,而且开发天性比起给成人生活作准备,更为虚幻莫测?当然,我不同意您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您说话的权利!
我:但是,杜威先生,您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您所说的生长,适用于初级阶段和低浅层次的教学工作,并不适用于处理高级阶段和高层次的教学工作。
(仆人送咖啡上,众喝咖啡)
洛克:(咳嗽得厉害,气息平稳时说)我敢说,平常的人之所以有好有坏,之所以或有用或没用,十有八九都是教育造成的,人与人之所以千差万别,都是出于教育的不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绅士,那就要训练心智。人人都有思维、想象等各种心智能力,教育没有理由不成为培养心力的事体。
杜威:洛克先生,我并不这样看。因为,人们没有这种假定存在的而彼此分割的心力,脱离现实生活而孤立地和抽象地训练记忆力和思维力,正好像不饮不食而空着肚皮去训练消化力那样的荒唐。您说呢?
我:杜威先生您应该看到,洛克先生说的教育就是训练心智本没有错,错就错在把人的各种心智能力割裂开来。正如一只手离开身体就失去其作为肢体一部分的功能一样,教育应当保有训练儿童心智的整体性。
赫尔巴特:咖啡味道不错,哈哈……既然大家都在讨论教育,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觉得,洛克先生的“心灵白板”论和裴斯塔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我推演出“统觉团”这个概念,它指的是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那么,教育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教师按照心理的统觉过程向儿童提供教材,从而形成他们的观念的过程。
杜威:在这里,您显然忽视了青少年的潜在动力,把他们看成被动地吸收知识的容器,教师应当引导儿童自觉地探求知识。您更应当明白,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是具有能动性的人。
我:赫尔巴特先生所揭示的显然他对教育的理解,实际上也揭示出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教育形态,即让儿童的学习成为被动接受而非主动获取。以更为长远的眼光来看,也包含着一种危险的倾向,那就是让儿童的脑袋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福禄倍尔:人类依赖生物进化而复演种族的生理发展,这是生理的方面。文化方面呢,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说,“文化就是种族的觉醒精神”,所以,教育就是种族文化复演的过程啊。儿童时代当以人类早期文化来教导,以后随其年龄增长而授以发达时代文化的成果。(几位赫尔巴特的粉丝点头会意,表示认同)
杜威:教育不是回顾性工作,过去文化乃是辅助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资借,教育不是重蹈前人足迹而亦步亦趋地重演或爬行。当然,古今不能割断联系。但鉴古是为了知今,以便更好地生活和生长。
我:我想我可以总结一下杜威先生的观点,“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一理论如何实施呢?这就不能叫儿童笔直地向已有的知识进军。如果以参加现实生活为媒介,叫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儿童不但兴趣盎然,而且能活学活用,这就是“做中学”。
杜威:我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成人的社会过于复杂,学校必须是简化的社会;成人的社会是庞杂的,学校须是经过组织而条理化的;成人的社会是良莠不齐的,学校须是经过滤清和优选的;成人的社会是含有冲突和偏颇的,学校须是在多种影响中求取平衡的。原始的非正式的教育是劳多而效寡的,是以漫长岁月而习得微量知能的,现今的合理的学校则是高效能的。正因为如此,学校的出现和改善才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伟绩。
[众沉思,烛灭,灯光暗下去]
[幕落]
向着青草更深处漫溯
——参加暑期“深度共读”活动有感
198075 赵兴乐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7月16—7月22日,七天的共度时间转瞬即逝,闭目沉思,沉淀于脑海中的除了杜威的民主主义,留给我的还有感动,还有思考⋯⋯
感动于新网师这个大家庭的执著坚定。无论是大雨滂沱,或是骄阳四射,新网师人总是那么步履坚定,定好的上午三小时,下午三小时,可每天读书时间都在自动延迟。上午12点多了,大家还在静静读书,下午早过了说好的6点钟,依然没有散场的迹象。就这样一群尺码相同的人在郝晓东院长的带领下,度过了难忘又充实的7天!
感动于新网师这个大家庭的合作和谐。每天的导读、领读、交流、反思、简报制作……没有人刻意去安排,但人人都愿意去做擦星人,都争先恐后地为这个“小家”服务。马增信老师晚上制作简报,郭良锁老师早起接着编审,他俩好像在做既定的接力活动!徐晓彤老师天天自愿充当摄影师,周娟老师天天晚上分享思维导图,还有为大家整理课程综述的殷德静、王辉霞、王晓娟、智静、郭丽丽……没有人去刻意造作,却都自觉自愿自发为这个家庭做贡献!
除了感动,还有颠覆性地认知重构。
比如职业认同,在座的各位均已三四十岁的"优秀专家",但郝院长说优秀是卓越的最大敌人!他告诉我们从平凡走向优秀并不难,难的是从优秀走向卓越!对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突破自我的唯一出路就是啃读经典!
再比如如何处理教材,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构建一定的情境,帮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因为影响孩子的不是事实,而是对事实的理解!所以不存在懒学生,只有对知识不理解的孩子⋯⋯
诸如此类话题,真的比比皆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在杜威审慎的描述和郝院长形象的解读中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激荡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为自己的浅薄无知羞愧难当!
共读经典的时间是有限的,但经典的魅力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无穷的!正如郝院长所言,我们读杜威的目的在于运用他的方法策略来研究自己的教学。我想,让经典的魅力穿越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日夜,每一个四季!让经典引领着我们向着教育的青草更深处漫溯……
(河南省汝阳县实验小学)
与专家同行 同大师对话
------参加《民主主义与教育》深度共读活动有有感
张汝格
很有幸和新网师的专家们,在家门口进行了一场关于《民主主义与教育》深度共读。从16号的磅礴大雨,到后来的骄阳似火,所有的一切都没有阻挡新网师人学习的脚步。连续7天的共同阅读,给我和我的同伴带来太多的感动与震撼,同时我们也是收获满满。
首先是感动。这段时间是汝阳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但参与共读活动的每一位专家不惧酷暑,顶着烈日,每天都是早早的来到会场,有的预习、有的交流想法、有的讨论疑惑,特别是有两个时间段,由于附近变压器出现故障导致停电,会议室内光线昏暗、闷热难受,但每一位专家的学习热情不减,郝老师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仍坚持细致的解读、阐述。
然后是震撼。震撼于新网师专家们的工作效率,每天共读将近七个小时,除了吃饭的时间,网师的专家门都在整理当天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时间安排密不透风。但每天的共读简报,都能在第二天中午准时发送至网师公众号。当天组稿,当天编辑排版,写稿人在晚饭后动笔写作,编辑人利用晚上10点以后的时间编辑,郭良锁老师只能在第二早上挤时间终审。这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是网师在座的各位专家这里做到了。
接下来谈谈我的收获。
1、参与这次共读后我对读书的方法更明晰啦,郝老师谈到:
(1)找几篇整体介绍一本书的文章,了解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构建整体,把握整体;
(2)链接:链接其他教育家、思想家,如:阿德勒。要与工作和生活实际进行链接。
(3)思考书中语言背后的指向、意思。
(4)整合,把自己的观点条理化。是什么?(本体论)为什么?(认识论)怎么样?(方法论)
2、思维导图,魅力无穷。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我曾带领学生将单元知识用简单的思维导图来归纳,但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从来没有尝试过,新网师公众号五期的共读简报,每一期都有周娟老师将当天的学习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梳理,每个章节的内容更有条理,知识框架也更清晰。今后我会在思维导图方面积极探索,争取灵活运用。
回顾这短短七天的共读,从最初的听天书一样的懵懵懂懂,到今天能够稍微领悟一点,我在仰望大师讲解的同时,也在一点点提高着自己的阅读水平。这就是阅读经典的魅力吧。能和一群真正学习的人,一群真正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的人,一群真正将终身学习当作人生目标的人同行是我莫大的荣耀。今后,我将以各位专家为榜样,在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上坚定前行。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小学)
结束,意味着开始
——在汝阳暑期共读结营仪式上的发言
智绪丽
尊敬的郝老师、马老师,亲爱的新网师及汝阳实验小学的各位家人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华学校的智绪丽。胜利油田、黄河入海口在我的家乡,欢迎大家有机会去东营做客!
首先感谢郝老师、马老师以及汝阳实验小学陈校长、赵校长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很荣幸作为今天的代表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结束,意味着开始》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感受。
在共读之前,我已经做了预习,也查了一些资料,但还是读不懂,大脑一片空白。我是怀着一个“差生”的心态来到汝阳的,怕跟不上大家的进度,很是惶恐不安。共读第三天时我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人的成长真的是在一瞬间。
虽然这几天我一直坐在郝老师旁边,但我既没有领读,也没有公开发言,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思考。郝老师曾说:“在一定条件下,聆听比言说更重要!”可能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进入状态比较慢,思维也没有那么敏捷,很崇拜唐老师、刘老师等几位发言积极的人;也可能是我的知识储备不够,基本插不上嘴。这也促使我多读书,多积累。这几天的共读,也让我更加坚定这学期选修《静悄悄的革命》这门课的信念。
郝老师还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一位教师应该有专业的阅读,专业的写作,还要有专业的交往。”现在,我们这个共读团队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就是在进行专业的交往。我应该是我们这个团队中相对比较年轻的,也是层次最低的,大部分老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专业素养都很高。在和你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开阔了我的眼界,刷新了我的认知,我认为我就是这个共同体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啃读这本读不懂的书让我自己有了一个新的突破,我意识到不能只读自己喜欢的以及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书,要广泛的涉列。
另外一个收获是能让我静下心来阅读和思考,真正的感受到经典的魅力。这几天的阅读还让我找到了教学中的症结所在,能更好的指导我以后的教学。这应该是一次有效的“学习”,让我获得了有价值的“经验”。
新网师是一个温暖的家,无论在哪儿,无论条件如何,只要我们聚在一起,都是温馨的!
感谢这次汝阳的相聚,期待下期新网师家人的团聚!
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谢谢大家!
2019年7月22日汝阳
啃读经典,我们已经在路上
张海英
尊敬的郝老师、郭老师、马老师、赵校长,亲爱的网师家人和汝阳实小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为期一周的“深度共读”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新网师为我们提供“深度共读”的平台,让我们这群尺码相同的人能聚集一起啃读经典,修炼自己。感谢郝老师的引领,让我们体会到原来经典有如此的魅力和价值,对自己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感谢实验小学陈校长、赵校长和学校的老师们热情和细心的服务。感谢郭老师、马老师默默地付出,你们辛苦了。感谢网师的家人,因为你们是我最好的学习环境。
对我来说这次外出学习是自己的一次成长。首先,我自己走出了舒适区。我从来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每次外出要么有同事在一起,要么是与家人一起,而且我都不用操心,他们都会为我做好一切。但是,这次我一个人走出了自己的内部空间,走向了外部空间,跨越了三个省。一路上,我不停提醒自己,慢点,细心点,不着急,自己是可以的。我为自己成长了感到很满意。
其次,让我感受到“家人”的真正意义。在太原研修班的开班仪式上,当听到小琴妈妈说欢迎网师家人回家的时候,我感受到好温暖,好亲切。当那天郝老师买来生日蛋糕,大家围在一起为我和晓娟姐姐过生日的时候,“家人”这个词顿时与我的生命产生了共鸣。
第三,在这个共同体中,郝老师带着我们走进杜威,一起共读共写共成长。郝老师的解读,让我更深的了解杜威,让我很想去进一步挖掘他的知识的魅力。这几天,我看杜威,杜威看我,虽然很多内容还是不解,但是他的三大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至今还在脑海里盘旋!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汝阳共读虽然结束,但正是我们下一次学习的开始。
啃读经典,我们已经在路上。让我们在经典中遇见更美的自己。
最后,欢迎大家在四川来,仁里寿乡请您来做客。
谢谢大家!
相伴汝阳 啃读经典
——参加新网师暑期深度共读有感
184061周娟
第一次来到河南汝阳,参观温馨和谐的汝阳实小;第一次进行深度共读,品味着杜威的哲理;第一次相遇敬仰已久的郝晓东老师、郭良锁老师,特别亲和;第一次相聚网师群中熟悉彼此姓名相伴学习已久的老同学却是从未谋面的新朋友,大家一见如故……
七天的共读,我们走进杜威,收获了“经验”、“环境”、“联系”、“思维”、“兴趣”等关键词,知道了我们的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改组、重构。
七天的共读,我们通过杜威,郝老师融会贯通地让我们偶遇怀特海、苏霍姆林斯基、博尔诺夫、阿德勒等哲学家、心理学家,理解其精髓。
七天的共读,我们透过杜威,郝老师教我们如何思维,如何解释、如何与自我对话赋予生命的意义。
七天的共读,跳过杜威,郝老师指导我们如何演讲、如何写作,如何教学、如何建构润泽的教室、如何从经验主义教师向专业主义教师迈进!
走进杜威、通过杜威、透过杜威、跳过杜威,我们收获着、回味着、幸福着!
在此感谢汝阳实小的陈校长、赵校长的细心安排与周到的服务;感谢郝老师一周的细致解读,循循善诱;感谢郭老师、马老师等一批幕后英雄的辛苦付出;感谢陈娥老师的真诚指正,教我细致严谨;感谢我们的组长张海英老师的相伴相行不断鼓励;感谢所有老师们的共读对话共同学习,你们就是我最好的环境!
七月的骄阳见证我们啃读的热情,哗哗的雨声奏响我们啃读的节奏。
今天,我们因教育而相约在汝阳实小,一起共读共写共成长。明天,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不断在“啃读”路上像犟龟一样勇敢前行!
(江苏省泗阳县幼儿园)
啃读经典,聚焦智慧,共享饕餮盛宴
——记新网师专家暑期深度共读
184020 龚保全
今天(2019年7月16日)上午8:30,新网师专家团队共读一本书开营仪式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小学会议室正式开启。参加本次开幕式的有三十多位新网师专家团队成员,包括郝晓东院长、马增信和郭良锁等负责人,还有汝阳县教体局局长,汝阳实小校长和部分老师。
上午的活动分三步走:一、开营仪式;二、拓展活动;三、参观汝阳实验小学校园。
01开营仪式
本次开营仪式由新网师专家团队成员——汝阳县实验小学副校长赵兴乐主持。
第一项:汝阳县实小校长陈小花致欢迎词。她谈了读书的意义,要多读书,读好书,引用毛主席的话“阅人阅己阅品格”说明读书的重要作用。
第二项,由新网师学员——汝阳实小马跃娟老师代表学员讲述共读的好处: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第三项,新网师专家团队负责人——马增信老师谈团队共读的本意,找到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首期团队闭关修炼,一家人共同成长。
第四项,汝阳县教体局副局长陈红旗致欢迎辞。
第五项,新网师执行院院长郝晓东老师讲话。
他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感谢汝阳县教体局和汝阳县实验小学对本次新网师专家团队来汝阳开展共读活动的大力支持,新网师本次活动选择汝阳的原因;
(2)新网师对本次共读活动高度重视。郝老师认为它是活动的重中之重,目的是让专家们深度修炼,进一步提升新网师的品质;
(3)共读意义非凡,它的显现将在五年,甚至十年后看到成果。
2009年,新网师前期十几位骨干成员共读,如今大都走在教育的前列,有的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教育人,有的在全国其学术水平居于领先地位。
新网师课程讲师的高水平。如新网师课程讲师,本次专家团队成员刘广文,其语文方面知识专业水平在国内遥遥领先;王子微课讲师——何其刚,电影课程开发讲师等人其专业水平均居国内前沿水平;郝老师当然也不例外,他是《中国教师报》的专栏特约作者。
简介新网师的课程研发中心,其研发出的课程和思想已贯穿融汇于新网师的学习之中: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晨诵、午读、暮省课程。
(4)深切期望。共读成员的严格筛选,要求大家成为学习者,借助团队读读不懂的书,把教学经验上升到普遍性,认识一批高人,由仰视教育先贤,通过读他们的书,达到与他们平等对话,提升自己,形成权威。
02拓展活动,参观校园
开营仪式结束后,汝阳实小的丁君茹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破冰”的拓展体验活动。这个活动我可不陌生,前不久我们学校在林州市红旗渠那儿刚刚开展过。
主持人根据成员的性别情况,规定男生值五角钱,女生值一元钱,让男生和女生随机搭配,组合成7.5元的小组。很快我们所有人一共组成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队长,队长到主持人那里各自去领一面不同颜色的旗帜。每个小组给自己的队起个名字,如雄鹰队,奔跑队等,并把队名写在旗帜上,给自己的队编出几句富有激励性的口号,把口号也写在旗帜上,还可以在旗帜上画出代表这个队的主题图。接着每一个队到前面去进行展示,拉着他们的旗帜,说出他们的队名,呼出他们的口号,摆出他们的造型。这就是破冰行动的拓展训练,它的目的是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其实正如郝老师说的,我们新网师的成员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平时就进行着交流,都知道彼此的名字,只不过没有见过面,现在见了面一下子对不上号而已,但是见面时会感到很亲切。比如我和马增信老师同住一个屋,从我见到他的第一眼起,我就没有陌生的感觉,我和他在一起谈话就像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没有隔阂。和郝晓东老师、郭良锁老师、刘玉香老师、徐明旭老师、殷德静老师、王振强老师、苏天平老师、韩永霞老师、陈娥老师等等,我也是丝毫没有陌生的感觉。我很遗憾,今天没有见到我的老师冯美娣,她人长得漂亮,课也讲得好,见到她,我一定要向她表达感激之情,感激她为新网师做出的努力,为我们学员做的对课程的精彩解读。
接着我们在汝阳实验小学老师们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校园,观看了他们的教室布置和他们的走廊文化。这个学校确实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新教育实验,从他们做的各项记录和整理成书的一个个文本,可以看出他们对新教育实验的重视。相信他们的学生和老师一定正在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03精彩共读
下午我们的共同将在3:00开始,因为马增信老师要先进行领读,因此我们两个刚过两点就来到了汝阳实验小学,我们两个要打前站。
学校大门还没有开,马老师和赵兴乐副校长联系。这时其他几位老师也陆续来到。一会儿大门开了,我们走进了学校,进到了准备好的会议室。不一会儿,其他老师也来到学校,进到了共读的会议室。我们自觉地在会议桌旁分别找一个座位坐下。一会儿郝老师也来到了。马老师和郝老师沟通了如何共读之后,我们的共读开始。
首先共读的是《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开篇——滕大春写的“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杨百凌校长首先读前六页,接着由另一位学员接着再往下读六页,就这样一个一个地接着往下读。在读的期间,郝老师不断地让停下来,大家一起探讨郝老师提出的问题,谈对读过内容的理解。
这部分是对《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总的解释,郝老师说:解释学说,不理解整体就不理解部分,不理解部分也就不理解整体。
在第一次停顿期间,有老师谈了对读过的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我说了自己对这一部分的理解,我认为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实际上就是实用主义教育,他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就是真教育。但是对于书上说霍尔是单纯从心理学观点改革教育是不够的,这点我不太理解,霍尔也是大学的教授,他也应该了解当时小学或者中学的教育状况,怎么能说他的心理学观点是不对的呢?老师们在一起探讨,郝老师也进行了深思。然后大家认为,霍尔的心理学观点不是不正确,而是他只是理论性的构想,没有经过实际的验证,因此是不够的,而不是错误的。
第二次停顿时,根据杜威的生平,郝老师从一个角度论述人的成长的无限可能性。《一个平庸学生转变为教育家的启发》这个题目是针对杜威而提出的:
1.原生家庭。杜威家庭一般,是在新英格兰地区一个地势偏远,比较落后的州。杜威一家是当时地道的美国平民。
2.童年和上学阶段。杜威幼年平凡无奇,和同时期的青少年一样,他在当地小学和中学学习,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异的地方。杜威并没有以上两个优越的环境条件。但是他最后却成了全世界伟大的教育家。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3.成功者的共性。
(1)汲取名家思想根基。杜威在大学毕业后,任教于一个乡村学校,但是他嗜读黑格尔等人的哲学论著,并对此潜心研究,为此撰写的哲学论文被称为佳作并发表。杜威于1882年,成为重视学术研究的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并于两年后荣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攻读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哲学,他广泛涉猎各家教育学派,阅读教育经典,他熔欧美思潮于一炉,给他致力于教育研究,培植了深厚根基。
(2)一个人的发展与时代发展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杜威当时所处的特殊时代环境,才使得后来他有那么大的成就。由此可以知道,一个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对成功的影响是多么大。
(3)站在伟人肩膀上,独木不成林,有专业发展共同体。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长达26年之久,和孟禄、康德尔、桑代克等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并列同行,共同铸成哥伦比亚大学的黄金时代。
(4)长期研究。做学问是需要时间的,维果茨基也是一代教育名家,但是他的成就和影响就没有杜威大,原因就是在于他只活了30多岁,研究的力度不够。而杜威活了90多岁,一生都在致力于民主主义教育的研究。我国的孔子也有很大的成就,著成《论语》等不朽著作,他活了70多岁。
(5)天才。实际上杜威是研究学问的天才,为什么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没有表现出来呢?这在于他所处的外部环境,还有评价的原因。
在教育中我们要注意用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发展学生的特长。在我们的课堂上,说不定就有很多未来的教育家、歌唱家、舞蹈家等等。
在后来的解读中,郝老师有时给我们提出一些问题,让我们思考,有时结合着文本进行新教育思想的解读,他是一位真正的智者,真正的教育大家。我们在进行教育经典的解读时,就需要郝老师这样的有深厚学问功底的,具有威望的学者做出最后的解释。他必须拥有很高的权威,这样他的话语才会有力量,大家才会用崇拜的心情去听他的每句话,去认真思考他提出的问题。
实际上在我们的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这一点——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具有广博知识,成为学生的崇拜者,让我们的话具有一言九鼎的作用,这样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老师的话才有力量。
做一位有智慧的老师,这应该是我们终生的追求。
在这次的共读中,还解决了大家心中的一个疑惑——如何正确评价应试教育。
杜威的民主主义思想具有理想化的色彩,短期内不可能实现,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他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呢?这主要是出于对未来的考虑。我们现在教育的孩子20年之后将成为社会生活的新主体,我们现在的教育将在那个时候体现出来。因此,教育要有超越当下的自由。
共读教育经典使我们的教育思想共同上路,期盼明天的共读更加精彩。
04收获
今天(7月17日),在郝晓东老师的主持下,我们继续《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共读。我有什么收获呢?
一、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和在做中学的理论,最适合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验证,因此我们中小学教师要认真地研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充分领会他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在教学中去运用,去解释,体现和理解其民主主义的精要。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杜绝填鸭式,运用疑探式、启发式、学生讲述式引发学生的学习。要注意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悦感,对学习感兴趣,使他们愿意学。
教师的知识结构要达到下面的比例:学科知识占50%,教育学和心理学占30%,其他知识占20%。我们的现状是学科知识不丰富,只局限于所教学段,教育学和心理学只在上学时读过,很多也是为考试而背诵,上班后很少读或根本不读,其他知识通过手机、电视、报纸等了解得还可以,但是对于诸如文学类知识则又涉猎不多,因此要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书,读专业书。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教育经典呢?因为教育经典可以帮助我们建构教育的根本概念和观点,用它更能理解我们教育的复杂性,可以用它指导我们的行动,寻找到解决教育中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针对现实,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而阅读和实践则是专业成长的源泉。
理想的教学应是什么样的呢?杜威说教师应成为儿童活动的伙伴或参加者,而不是儿童活动的监督者或旁观者,教师也是一个学习的人,学生虽自己不知道,其实也是一个教师,师生愈不分彼此愈好。师生如果忘记谁是师和谁是生,就太理想了。
二、为什么要有教育?
在信息量少的时候,人们往往通过口口相授、手把手相传而达到传递经验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大,以往的传递经验的方式已不足以承担这一重任,因此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专职教育人员——教师,便产生和从大众中分离出来。教育,可以让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使命,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为了使人成为更发达的人,因此教育年限也在不断地延长,终身学习就是它的要求和表现。因此,我们要向家长和学生传递正确的学习观念,理解学习的持续性和重要性。
三、环境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对学生影响的环境主要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环境,在学校里,教师就是学生的环境。我们要注意,构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在教室内张贴孩子的作品;可以用绳子和夹子悬挂学生的作品,不断地,经常地,随时更换学生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种花,要让学生自己播下种子,看到种子发芽、生长到开花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室里的东西都要与儿童的成长有关系,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家长在家中也要给孩子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可以给孩子单独设立一个小书房,让他们有自己的生长天地。
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和做事的最高境界。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警惕使用这种方法——外在奖赏和惩罚。这种方法对低年级的孩子比较适用,但是对高年级的孩子和大人来说,对他们进行奖赏,也可能是对他们的人格的一种侮辱。要让人们懂得做事和学习对他人与未来的关系,使他们知道他们的学习与做事能给他人带来好处,带来幸福,使他们有存在感,这应该是人们学习和做事的最高境界,同时也能在心中获得长久的愉悦感,能够带来学习和做事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孩子的童年不能形成自卑。
孩子如果在童年不自信而内心自卑,在他们成年之后就会表现出问题。我们应该在孩子童年的时期,让他们多锻炼身体,有一个健康体魄,对他们的评价要多多地注重激励和鼓励。特别是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成绩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影响并不重要,因此不能让他们形成自己是差生的观念。
有一种社会现象:姐姐优秀,弟弟差劣。这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一个家庭,刚开始只有姐姐自己,这时她拥有绝对的优越感。当弟弟出生的时候,姐姐的优越感消失,因为父母的关注点放到了弟弟的身上,这时候姐姐就要努力地表现自己,用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听话等更好的表现,来赢得父母的关注。姐姐还要想着关心别人,总是努力地照顾好弟弟,从而赢得父母的喜爱。这样一来,姐姐的亲和力就比较强,善于与人搞好关系。后来,父母发现姐姐很优秀,就会形成比较,从而认为弟弟不努力,很多方面差,使弟弟就认为自己不行,更加不自信,形成的结果是越来越差。
因此,在教育中要注重正面管教,不能伤害儿童的自尊心,让孩子在自信和快乐中生活。
05赋予意义,重新解释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郝老师不断地提到赋予意义,重新解释。
赋予意义是什么意思呢?我理解的就是对于我们身边的环境或者是所做的事情,赋予一种新的意义,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它,变不利为有利,变恶劣为美好,即赋予它一种与大众普遍认为的所不同的意义。这样我们的心态就会改变,并且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向积极主动的方面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环境,对未来抱有希望,充满向往。赋予意义,实际上就是如何看待的一种做法。
重新解释,是什么意思呢?它是通过对我们身边的环境或者是所做的事情,从另一个方面进行解释,对它赋予积极的意义,变不利的境遇为有利的境遇,把不好的事情解释为好的事情。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个寓言故事就是最好的重新解释。
一、对环境赋予意义,重新解释。
一个人的出生决定其成长环境是不同的,是不由自己所决定的。有的人生活在乡村,有的人生活的城市;有的人生活在贫穷地区,有些人生活在富裕地区;有的人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之中,有的人生活在幸福和睦的家庭之中。有的人感觉生活环境恶劣艰苦,有的人感觉到生活环境称心如意。对环境赋予意义,重新解释,就是要求我们要改变心态,重新看待我们所处的环境。例如生活在乡村的人能够 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能够广泛地接触到大自然,能够吃到绿色环保的新鲜蔬菜,能够远离浮躁,心平气和地享受日出日落,南燕北归的惬意,生活没有压力,邻里友好……生活在贫穷地区,能够使我们奋发向上,拥有不停地奋斗的动力。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大家互相帮助,互敬互爱,看重友情,善待弱者。生活在不幸家庭的人,会更珍惜亲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会更注重家庭的完整。
从积极的方面,对不利的环境赋予新的意义,我们的心态就会改变,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利用和改造现实环境之中,不停地奋发向上。我们常说寒门出孝子,就是对环境赋予意义,重新解释的实例。
二、对习惯赋予意义,重新解释。
我们平常所说的习惯,一般指习以为常的行为,含有自然而然,顺应进行的意思。这样的习惯总是使我们处于被动的,消极的行为之中,处于舒适区之内,会阻碍我们的继续生长,即会使解决问题的经验一成不变,而得不到更新。看待环境或者是处理事情,会让我们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会让我们一直待在舒适区里,而不愿意去经过痛苦的努力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如许多人习惯于说和下决心,而不去做或者不坚持,最终什么事也做不好。寒号鸟的寓言故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杜威对习惯赋予了新的意义,进行了新的解释。他认为习惯应该是主动地改变环境,而不是习以为常地被动顺应环境的行为,习惯应该是包含生长、理智、理性和目的,习惯意味着生长、变化和自由。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优秀是卓越的敌人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正是在提醒人们要突破舒服区。温水中的青蛙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改变习惯,也就是在生长,顺应习惯,生长也就停止。这都是在提示我们要主动地走出舒适区,年龄越大越要谨防习惯的固化。
总之一句话,给习惯赋予新的意义和进行新的解释,就是说我们要习惯于终身学习,保持好奇心,不断地使自己成为一个新的自我,不断地超越自己。
三、对学习赋予意义和进行新的解释。
我们一般认为学习是为了将来做准备。现在不吃苦中苦,将来难为人上人。我们怎样给学习赋予意义,重新解释呢?
杜威说,教育即生长和发展,我们可以认为学习即生长和发展,学习就是为了不断地丰富人们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经验,使自己拥有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人活着,就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学习也就不能停止。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就不愿掌握新的生活工具,如使用微信和支付宝,这样他们就停止了生长,在生活中会遭遇困难。这就是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因?实际上也就是寻根掘底到学习的本质。
一个人在成长中可以不停地给自己的学习在不同的时段赋予新的意义和进行新的解释。我们很多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为了要长大找一个好的工作,是为了让以后的生活过得好,这样学习的动力会大打折扣,将来是个遥远的事,况且由于不确定的原因,能不能活到看不到的将来,还真的说不准。如果赋予“学习是为了过好当下”这一意义,不畏困难,努力钻研就会成为对学习的重新解释,人们就会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
那么我现在的学习是为了什么呢?我不是为了当名师,也不是为了晋职称,更不是闲得无事可做,而是想找到更加有效地使学生幸福的教育教学方法,因为这样做,学生和老师同时都会感觉到幸福。
把自己做事的行为赋予“为了别人”这一意义,我们会解释学习是为达到最高的幸福境界,即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他人有用,是一个人活着的最大幸福。
总之,对环境、事情、学习或者其他赋予新的意义和进行新的解释,会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会不断地挑战自我,会促使我们自觉地持续成长,会为使当下过得更好而努力。
06化错化人——学生成长的规律
在哲学上,有一个“正反合”的理论——黑格尔的辩证法。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所谓“正题”、“反题”、“合题”,其实是绝对精神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在“正→反→合”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存在。
黑格尔为“正反合”逻辑打的比方是这样的:一颗麦粒,开始只是麦粒(正),但它实际上已包含了突破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这就是要长成麦苗。当它真的长成麦苗时,就不再是麦粒了,而是达到了麦粒的对立面(反)。麦苗最后还会成熟结种产生新麦粒。新麦粒不是麦苗,也不同于原来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
由黑格尔的正反合的哲学理论,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我们的教育的发展也符合这个理论。因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如已经修好的道路,不是我们在规划好的通道里面前行,它的发展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一种摸索前行的行为,就如行路的盲人,只能探索前行。但是我们的教育还不能和盲人相提并论,因为盲人可能还有一个实在的目的地作为目标,而我们的教育则没有尽头。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怎样前行,怎样发展的呢?
它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呈S形曲折进行。在不同的时期我们根据现实情况往往虚构出一个教育的目标,然后教育的过程就为达成这个目标而摸索前行。没有现成的前行之路,因此在前行中免不了困难重重,有时踩进水坑里,有时被石头绊倒,还有时偏离朝向目标的方向。当有人发现我们的教育偏向左时,就会形成一种教育流派,呼唤着引导我们折身向右前方前行。我们慢慢地回到了正确的方向,但是往往矫枉过正,向右前方走的时候又偏离了目标。这时又有人发现我们偏离了方向,他们也创了一种教育学说,呼唤我们指向目标方向,他们的学说引导我们改变方向。这个时候,在这种教育声音的感召下,我们又转回来,向着左前方行进……但是,每一次的改变方向都不是回到原来的老路,而是呈S形向着目标行进。在前行的过程中总是这样,行着行着就会偏离目标,然后有人发现偏离了目标就告诉我们,我们就折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行,弯弯曲曲地呈波浪形前进,但是我们会离设定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由此可见,在前行的过程中,犯错总是免不了的。在国家的建设中,或者是历史朝代的更迭中不都呈现出这一发展现象吗?学生的学习当然也会有这种现象,由于人的理解力不同,在认识事物,理解问题时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是免不了的。我们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就相当于一个引导者,一个召唤者,当学生的在理解或者是行为出现了偏差时,我们就要对他们循循善诱,拉他们一把,扶他们一下,推推他们,告诫他们,呼唤他们……让他们纠正前行的方向,也就是改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教学本来是一件引导的事,是一件和学生同力而做的事,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急于达到某种和学生的学习无关的外在目的,如老师的功利性的目的——老师的名利等。为了快速达到目的,我们往往对学生强拉硬拽,左驱右赶,或者是一直手拉着学生走,或者是抱着他们走。但是,孩子终究是要独立行走的,就如学习中要测试一样。一放手,有的孩子呆呆地不知往哪里走,有的孩子偏离航线,有的孩子不愿意走,更有的孩子倒在了地上……老师再不是慈母,也不是园丁了,不是轻声地呼唤,也不是耐心鼓励,而是恶狠狠地用鞭子抽打孩子,骂他们是笨蛋,侮辱他们如猪……学生感到万般的恐惧和痛苦。他们也想考试得高分,但是分数哪是他们能够决定的呢?已经习惯于灌输,习惯于刷题,习惯于按要求做,动脑思考性的分析综合题,怎么会做呢?或者因为被迫完成作业,敷衍抄袭应付任务,测试时怎么会呢?
其实,正如走路,是我们没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走路,当放手时学生出现各种不如意的状况哪能怨他们呢?可是,我们却就是怪孩子,而不认为错因在于我们。很多的学生为什么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再也不愿意学习了呢?就好似他们再也不愿意走路,因为学习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谁愿意再回到痛苦的地方去呢?这时候我们往往还慨叹很多成人不愿意读书,说他们没有上进心,说他们只会注重享受,实际上根源在哪里?就在于上学的时代,没有让他们从学习中享受到获得知识的欢乐,就如同说没有让他们在学会独立前行中获得行走的快乐。
一个盲人如果你一直用一根棍子牵着他走,或者是拿着一根棍子,一会儿推他向左,一会儿又推他向右,当没有棍子牵着,或者没人左推右搡的时候,他真的就会不知所措,只能站在原地,而不敢向前迈进一步。但是我们还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盲人他们自己拿着一根棍子,敲击着前行,他会根据耳朵听得到的棍子敲击的回声,或者周围环境的声音,纠正他的航向。虽然他有时向左,有时也向右,曲曲折折,但是发达的听觉能力,已有的独行经验还是帮助了他,尽管他走得很慢,但是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学生在学习中犯错时,鼓励他们,引导他们纠正错误,也就是华应龙说的化错化人,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享受到成就感,学生还会不愿学习吗?孩子的初级学习阶段,更多的需要大人的引领和鼓励,需要大人帮他们辨析错误,引导他们如何进行辨析,如何思考,如何让他们掌握自己分析问题的本领。到了中级学习阶段,我们要大胆地敢于放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到了高级的学习阶段,当然就是他们自己主动学习,主动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了。
懂得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明白了学生学习成长的特点,我们教育者就要注重教学的态度,根据人生长的规律去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自主生活和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产生强烈的读书学习的愿望,拥有改造环境的能力,孩子们就会在各个方向发展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的教育也就算达到了目的。
07阅读三境界
在这几天的共读中,郝老师不断地给我们提示阅读的方法,我称它为阅读三境界。因为之前我浅论过教学三境界和学习三境界,郝老师的阅读三境界,使它们一起相得益彰。
郝老师说,阅读分三个层次:一、个人与文本的对话;二、个人与他人的对话;
三、个人与自己的对话。
怎么理解这三个阅读层次呢?我以阅读“兴趣和训练”这一章,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个人与文本的对话。这一层次的学习,我阅读了三遍:(1)把本章节略读一遍,有个整体的认识。(2)细读每一自然段,写出段意;对每一节的内容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每一节的中心思想。(3)共读时边听读边默读,完成第三遍阅读。
二、个人与他人的对话。在共读中,郝老师不断地给我们提出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相互交流,深化理解。我谈了自己学习这部分的收获。训练,就是一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兴趣、心智、情感等存在于整个过程,如果过程中含有兴趣、心智、情感等,就是真正有效的训练,如果没有,则是无效的训练,比如刷题,而游戏是引起兴趣的其中一种外在手段……这时郝老师质疑,其他人也随声认为理解有误,因为杜威认为的兴趣是内在的,是以强调预见的和希望得到的客观结果为中心。我是基于小学阶段举例引发兴趣的产生,郝老师他们是基于对杜威的解读,而当下我们是在解读杜威,而不是谈引起兴趣的方法,看来是我表述不当,引起误解。在共读间隙,我不断地和身边的智静老师交流,真的是越辨越清晰。
三、个人与自己的对话。通过本章的学习,我的原有认知发生了什么变化呢。(1)我原来以为“兴趣是一种个人情感倾向”,而杜威所说的兴趣,包含三层意义:1.活动发展的全部状态;2.预见的和希望得到的客观结束;3.个人的情感倾向。杜威认为参与政治、新闻工作、慈善事业等也是兴趣,事物感动人或吸引人的地方,即关注某项事务也是兴趣。(2)我原以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用做游戏、给奖赏等办法,而杜威认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是快乐行贿,引诱儿童注意和努力,他提出的办法为“发现和儿童目前的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进行活动时所使用的材料能使儿童乐于从事,并使活动始终如一地、连续地坚持下去。”(3)我原以为兴趣就是关注某个活动,比如我对戏曲有兴趣,就喜欢看、听、学戏曲剧目或唱段。郝老师说兴趣应该是始终如一地研究它,如李四光对石头有兴趣,叶公之于龙不是真有兴趣。
以上就是我对学习三境界的浅显理解,不到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08教师为什么要学习
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回答了我为什么要读书和写反思?为什么进新网师?为什么要自费东奔西跑地到外面去接受培训?郝老师的解读使我内心敞亮起来,我再一次深化了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
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经历了三个过程。
一、为闲暇而读书。
儿子上了高中之后。我突然一下子闲暇了下来,没事的时候就看看电视,逛逛淘宝,到超市里面转一转,找人闲聊……可是电视看的多了,感觉到真的没有什么意思。因为到了我这个年纪,很少能够再进入到电视剧的剧情之中,因为经历使我认为那都是假的。有这样的想法之后,再看电视就认为演员们是在表演,是在演戏罢了。因此也就不愿多看,只偶尔看看我喜欢的戏剧节目和相亲节目。经常性地逛淘宝,我在网上买了很多的东西,不但给我自己买,而且还给父母、儿子和其他人买。买的多了,有些衣服放在那里根本都没有穿过,后来父母多次给我说不让我再给他们买衣服,我自己当然也没有更多的需要。渐渐地淘宝也就不多逛了。与人聊天儿,到街上散步,天天做这样的事,感觉到内心空虚。怎么办呢?我找不到做事的门路,工作的性质也不可能让我有更多的选择的门路,因此内心就有强烈的想法,想找个我能做的事来填补闲暇的空虚。后来就开始在微信朋友圈里写反思——教学经验总结和生活感受,接着开始阅读纸质书籍,又于一年前加入新网师进行课程的学习。
填补闲暇时间,这就是我又开始学习的初衷。
二、为了师生共同幸福。
在学习中,我慢慢地丰富了自己,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教育原理和教学方法,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地发生着改变。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种一直缠绕着的那份教育的初心的火花——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我也幸福地进行着教育生活,一直都没有熄灭。在工作的前两年,我从来不打骂学生,和学生们处得像哥们儿,学生们都很喜欢我,但是我找不到行之有效的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学校领导不认可。对于我来说那种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那种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后来我发誓一定不能落于人后,我向身边的老师们学习。学到的是什么呢?用强迫的方法管理学生,让他们在痛苦中被迫乖乖学习,被迫做大量的习题。孩子们的成绩提高了,我也得到了不少的荣誉,但是我没有感觉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孩子们是痛苦的,是恐惧的,是怨恨的。我怎么能做这样的老师呢?后来我就一直想着改变自已,但是我又找不到好的教育管理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就要求去教学前班,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进行教学生活。那样的时光真的感觉到既快乐又幸福。后来又教高年级后,我再也不愿意用原来的方法去强制学生。
怎样才能找到好的方法呢?读书和写反思使我找到了教学的源泉。我掌握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孩子多表扬,多鼓励,用故事浸润德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影响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在游戏中锻炼意志,开发思维,用民主的方法管理孩子,把平等和自由的观念体现在教室里……孩子们快乐了,成绩也提高了,他们喜欢我,喜欢学习,阳光向上,乐意分享,乐意帮助同学,体谅父母的辛苦……孩子们过着和同龄孩子不一样的生活,自信开朗,眼界开阔,成绩又好,我有了成就感。孩子们快乐,我也快乐,孩子们幸福,我也幸福。这时我认为,我学习,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就是为了师生的幸福。
三、为了祖国未来的教育。
在新网师的共读中,郝老师说:我们为什么要啃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什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与教学的方式?那是因为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20年后,学生就是我们现在的自己,20年后教育的现状,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情形。教育是一个慢过程,它是一个互相影响和传递的过程。孩子们从我们身上看到了什么?就学到了什么?就继承了什么?20年之后,他们成为教育工作者之后,也会照着我们的样子去从事教育。郝老师说的多么有道理呀!想想我们自己,我们的上学经历和教育经历,不正是这样的一个轮回的过程吗?做好我们当下的教育,就是为未来做准备,改变我们自己,就是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为呈现未来的教育情形做准备。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现在就做什么样的教育,那么我们祖国未来的教育就一定会是什么样子。
因此,努力改变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方式吧,为了20年之后中国的教育,从现在开始做起。
09共读结束,学习开始
今天(7月22日),新网师专家暑期共读教育经典就要结束,满怀不舍之情,挥手告别几天来相处的兄弟姐妹们,不免怅然若失,想起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想起了“长亭外,故道边,芳草碧连天”……相聚意味着分离,分离意味着相聚,开始意味着结束,结束意味着开始。想到这里,忍回充满眼眶的泪水,在期盼中踏上归程。
一、亲情。
网上已识,怎会陌生?虽然说很多人是第一次相见,却很少有陌生感。见到郝老师、马老师、郭老师、王老师、殷老师、韩老师……我就如见到了家人,因为虽不曾相见过,但已了解很多。我和马增信老师是室友,交流完全无障碍;王振强老师是教育写作课程组的组长,可因为他年轻,我不自觉地称呼他的名字;殷德静老师性情豪爽,我们经常开玩笑,我私下里称她为酒神;刘玉娥老师快言快语,哪里有笑声,那里准有她;郭良锁老师总是默不作声地做事,他是体现新网师公益行动的典型代表之一;郝晓东老师是我们仰慕的领路人,集睿智的学者和卓越领导者的特质,用完美欣赏他一点也不为过;文采飞扬的刘广文、徐明旭、杨百凌、陈娥,漂亮好学的冯姗姗、徐晓彤、周娟、张海英……还有汝阳实验小学的赵兴乐和学校的陪读老师、服务的领导和老师,我们真的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忘不了,我的身份证找不到时,大家焦急的同理心;忘不了,张老师的爱人总是为我们倒好茶水;忘不了,热烈而不带偏见的争论……这是一个民主而自由的大家庭,互敬互爱的共同体。
二、影响。
老师不愿读书和学习,老师素质日益低下,老师冷漠无情,老师打骂学生……如果体验了我们这次的共读,一定会颠覆旧有的观念,因为这是一群学习的“疯子”。马增信老师为编辑每日的共读简报每晚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冯姗姗、徐晓彤她们中午不休息为的是书写学习心得,早上七点半(上午共读开始时间为8:30)刚过,就有老师来到共读会议室静读,晚上十二点后还有老师在发送读后感的文稿……我不想努力都不行,和一群书痴相处,我也有了书香气。
爱学生,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人人皆有自己的成熟经验,你如果自以为还行,到这里你会如成熟的大麦弯下自负的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见冰山一角……在这里你能深刻理解它们的含义。
静下心苦苦修炼,是我以后要认真践行的学习常态。
三、箴言。
杜威:1.教育并不是重蹈前人足迹而亦步亦趋地重演或爬行。2.儿童理想的学校不是书斋或学府,乃是快乐的生活园地。3.放任自流是断送教育。4.思维起源于疑难。5.师生愈不分彼此愈好。6.榜样的力量比格言大的多。7.见林不见树。8.努力求得孤立的知识,和学习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9.仅仅寄人篱下不会促进生长。10.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11.生长是不断地通向未来。12.不断地生长就是生长,不断地发展就是发展。13.遗传是教育的极限。14.过去是幻想的伟大源泉。15.一个合理的目的,它的价值在于我们能用它来改变环境。16.在做事中理解意义。17.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18.一切思维都包含着冒险。19.人的欲望都急于求得满足。20.学生能听到多少,读到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情境中加以应用。21.人类天性没有比恢复精力更迫切的要求。
郝晓东:1.不要用道理改变儿童的行为,通过改变儿童行为塑造其观点。2.人要超越环境获得自由。3.雷锋是谁不重要,雷锋精神最重要。4.过不好现在,就过不好将来。5.聆听比言说重要。6.情绪比知识跑得快。7.教育经典理解概念、观点和教育的复杂性。8.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9.知而不行就是无知。10.不要说正确的废话。11.不懂不等于没作用。12.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13.童年不能形成自卑,不让学生形成差生的想法。14.影响不是环境,是对环境的理解。15.迷悟迷悟,有迷才悟。16.解释是重要的。17.未来是创造的地方。18.能读懂的书不会使经验发生改造。19.英雄被迫上路。20.学习清空偏见和狭隘。21.过程幸福比结果幸福更重要。22.没有痛苦就没有真正的喜欢和热爱。23.低年级段,量比质重要。24.岁月就是生命有编织,意义在于创造和揭示。25.文化层次高的人无限信任人。26.任何经验都不是绝对的。27.人的本性喜欢赞同。28.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余生唯读书不可辜负
赵会品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七天的深度共读又在今天这个雨天结束。很是巧合哟,共读开始的那天也是雨天。没想到汝阳还要用这场雨来对这些远方的客人送行!不能说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因为我留不下来,但我可以让这七天共读的收获留在我的生活里。
想起昨天的共读中郝老师讲解知识的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结合自己在学校时领导布置的给家长的任务,需要班主任传达。我从来都是把学校的通知稍加更改就发给家长了。没有花太大的心思,然后坐收渔利。哪个家长如果完成的晚了就成为我生气的借口。一遍一遍打电话,一遍遍在办公室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原来是我错了。就拿班级安全作业来说,其实家长都明白安全作业的重要意义,如果在开始布置之前能把安全作业的知识对家长进行一次普及。通过安全教育平台我们和孩子都能学到很多平时不知道的安全常识。相信家长们都是愿意学的,因为孩子是他们最大的宝,只要是对孩子有利的事,他们都会做的。接下来就要告诉家长们如何让孩子完成作业了,并且规定一个统一的时间。最后就要把这一切做一个整理发布安全作业。相信这样的过程一定完成的又快又好!还记得上学期我在班级组织学生共读。这个共读需要学生购买书籍,在购买书籍之前我把这本书的知识在学生家长那里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家长都表示愿意购买。接下来就是发动一个家长购买,其他家长在班级群里发红包了。关于这个购买的程序,我在群里进行了一天的说明,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把红包发给谁。等到第二天中午半个小时的时间,班级六十八个同学的钱全部收缴完毕,又快又省事。所以深切体会到郝老师所说知识联结怎样打通的重要意义了。
今天的共读上午第十九章和第二十三章、下午共读第十八章。
其中十八章说“因为要欣赏事物直接经验的含义,唯一的方法是获得直接经验。譬如我们读一段关于一幅画的专门说明和实际看这幅画,两者是不同的;只是看到这幅画和看了之后被画所感动,两者是不同的。”直接经验就靠直接获得,不管你怎么把间接经验描述的天花乱坠,都不如孩子自己直接体会来的真切。一首诗你怎么讲解诗歌的魅力,都不如孩子自己通过一遍遍朗读之后他自己的见解更深切,如果这时候诗歌的画面再一次重现,相信学生肯定会再次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更深一次的含义。也就是让诗歌成为生活的一个资源和闲暇生活的手段。
另外工具的价值上,所学习的课题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课题以外的目的。还记得,我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让他在早上跟着我去练太极拳。虽然他也去了,但就是提不起兴趣,慢慢地也就不再学习了。但他每天早起的习惯却培养了起来,后来他自己选择了一门踢足球的课程。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到八点疯狂训练两个小时。他通过训练足球体会到足球课程带给他的快乐。但我从来没有给他说过足球有什么意义。所以课程的工具性不是我们对他进行千变万化的苦口婆心的讲解作用,而是让他当下自己体会到课程本身的意义。
郝老师曾说有人问他花费多长时间来准备这次共读?郝老师说从会读书那刻起。这让我想到了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当我第一次阅读这个故事时,就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今天又被郝老师深深感动。郝老师海量的知识让他在每一个问题的讲解时都能浅显易懂。怪不得《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听郝老师讲清清楚楚,离开郝老师就一片茫然。还是因为自己知识储备不够。
所以阅读应该是自己终生的课程,往后余生唯读书不可辜负。
七天时间转瞬即逝,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跟着郝老师进行共读活动。但读书读好书的种子已经在我心里生根,我会一直读下去。
(河南省汝阳县实验小学)
从杜威的《方法的性质》反思我的一节课
161540张延勤
学习了《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十三章《方法的性质》,想到了我曾经讲过的《动物儿歌》一课。这是当时我们级部五个班同课异构、展示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讲的是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对照杜威的观点,反思整节课,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首先,我在上课之初设计了游戏,并且提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在黑板上设计了文本相关的有关动物的图案,让学生辨认,然后引导识字。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吸引了学生。我自认为这是我这节课上成功的一点。之所以这样设计,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这节课是上午第四节课上的,这节课相对来说是学生学习的疲劳期,因为已经上完三节课,加上早读就是第五节课了,所以很容易学习精力不那么充足,但是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了游戏闯关的形式,一年级小学生,初生牛犊,喜欢挑战,所以这节课上得很顺利,整节课上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气氛浓厚。我觉得是我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当中研究学习。学生能从整节课的设计和学生学习状况来说,还算是满意的一节课。这真是验证了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分不开的。学生在各教学环节都表现得很踊跃,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在设计教学的四个环节中都设计了看似简单的小疑问。第一环节“你能听出来是哪种动物吗?”第二环节“你还能认识他们吗?”第三环节“你还敢挑战吗?”第四环节“我来问,你来答,你好想挑战吗?”每个环节开始前的疑问一步步引导学生身处课堂学习环境中,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到第四个环节时,难度加大,学生也顺利的完成了。
其次,学为基点。我为学生设计的学习目标是正确认识儿歌中的生字,学会运用各种的句式说几个句子。班上的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而且有几个生字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中有的已经早认识了,识字并不是困难,主要是学习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喜欢上识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学生要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要能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在这节课上,我努力实现以上教学目标。
这节40分钟的课,总的来说容量还是不小的。但是主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学习在课堂中真正发生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引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课中要求会认识的字是12个,会写的7个字也需要认识,还有我们在去掉虫字旁之后初步认识了12个表音的字。除次之外,还有学生课下查阅的虫字旁的字,一节课大约40个字左右。学生之所以能顺利地认识与我们在课堂上的建立的生活链接有关系。文中这些昆虫的名字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但是到底怎么写学生需要确认,我把这些昆虫的图画和名字对照着引导学生认识,减小了难度,让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记忆起来不感到陌生。这就是唤起了学生的生活记忆,教会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归类识字法,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本课借助虫字旁部首识字的归类识字法,学生在课堂上有生成了新资源,他们想到了三点水旁,草字头,走之旁等等部首归类识字法。还联想到了第一个识字单元中的“青”字族,第五单元识字加油站的“包”字族等偏旁归类识字。还有在学习“网”时,联想起在上册学习的“日、月、水、火”等等象形字。我相继利用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生字记忆法,为学生认识新字提供方便。
本学期学生的识字量是400个,要求会写的是200个。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比上册多出了100个字。而学习的生字较之上学期难度加大,但是,这些生字也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或者经常用到或者说到的。只要唤起学生生活的记忆,这些生字的学习是补充学生以往生活识字的模糊之处,所以学习起来应该不是难事。
第三,教材内容学生熟悉,这就链接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我选的这篇课文是学生特别熟悉的小动物题材,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一些小动物,这就是这篇课文的特性。学生面对这样一篇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时,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被唤起,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就建立起了连接。当然,学生的语文经验是受到自身的限制的,这节课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的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如果,只是认识了生字,或者只是会背诵课文,那么,这种提升就很小。学生的学习提升到什么高度,这就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课堂上学生的经验生成的不同决定的了,学生的学习不会那么容易上升到一定高度。在这节课上,我自主识字、归类识字、形声字、象形字的构造特点等的教学,启发学生复习了旧得识字方法,又学会了新的识字方法,这个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主动地,这就为学生继续学习接下来的新生字提供了情感的动力支持;对课文句子共同点的分析,学生学会了一种新句式。课文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些小动物的可爱,利用学生对这些动物的了解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保护小动物产生了责任感。整节课,学生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都得以丰富和扩展,学生的学习与课文内容的理解相呼应,随着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学生的语文整体经验得以提升。
说起生活连接点,我们部编本教材处处透露着这个特点。就一年级下册来说,第一个识字单元《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题材。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教学设计只要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并且逐步递进的学习,这些素材都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提供了方便。像这样的归类识字内容还有很多,每个单元的教学都在为学生提供各种识字方法,识字方法引导贯穿整个教材。这就是整册课本内容受学生欢迎的原因。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学习了《方法的性质》,我基于个人经验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因为学习的不够透彻,反思中肯定有许多没有读透彻的内容。我会继续研读这章的内容,并依据我所教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结合对教材的把握,注意“教什么”“用什么教”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设计适合我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新网师暑期共读随想
161540张延勤
7月22日下午6点多,为期一周的新网师专家暑期共读营结束了。
这次共读地点是在河南汝阳实验小学,从7月16日走进校园起就感觉整个校园整洁优雅,虽然是暑假期间,可是整个校园管理有序,从门卫员工到每一位老师都热情有礼,给人以家的感觉,真的很感谢一周以来学校的付出。
记得共读第四天下午,我和两位老师做完值日回宾馆,和我们同组的实验小学的张老师与我们一起走出校门,我们边说边走,一起过了马路,可是实验小学的张老师微笑着告诉我们,“老师们,我要回去骑电动车了,你们回宾馆吧!”我们很诧异,她说:“我是专门送你们过马路的,我的电动车还在学校里。”我一时无语了,心里暖暖的,实验小学的老师们照顾我们真的很周到。从每天读书间隙的茶点安排到中午、下午老师们走后的清理,都非常细心。学校的陈校长抽空来跟着一起读书,就静悄悄的坐在旁边的座位上,赵校长和学校的老师们更是全程跟读,我看到了学校老师们勤学善思的好风气。
说到专家,我真的不敢承担这个称号,因此,没敢报名参加今年专家团外出为网师附属学校的培训。这次来共读,更是看到了我们这个团队真的是藏龙卧虎,不过,从这次培训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项,决定下学期报名。是这次培训中郝院长的点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优势。
这次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理解力不足,就像是我们班的那名语文单元测试考7分的学生,不是不想考好,是真的不会。这次读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我还真的是与它有缘,因为2016年我跟着唐斌老师已经修完这门课了,而且这之前我自读了这本书,写了这本书的简介,魏智渊老师修改之后发表在《中国教师必读书目》上。可以说我对这本书不陌生,可是这次共读前,在家预习时就是读不懂,来到这里和各位老师一起跟着郝院长读还是只有听的份,因为实在怕思考的不对,好在郝院长为我们定下的条件好,不发言不等于没有思考,学会聆听很重要,自己宽慰自己吧,当听到其他老师也有很多不懂的问题时,我心里明白了,大家为什么要凑在一起共读,就是因为不容易懂才一起共读,一起对话,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郝院长召集大家一起读书的这个办法真好。这也为我们分校接下来怎么做指明了方向。在共读期间,我询问了郝院长和马老师、刘广文老师好几个问题,原来的疑问随之解决。我和陈娥老师一直挨着坐,她那么用心,读到不明白处,马上查阅资料,有了新见解又和我们一起讨论,还有风趣幽默的刘玉香老师,乐于助人的王振强老师,博学多才的刘广文老师……我们这个团队人才济济啊,校长、名师,教学骨干,青年才干都有,还有每天为我们默默付出的郭良锁老师,每天简报的编审工作都是由已经满头白发的郭老师来审核的,我作为一名年龄偏长又才华平庸的一般老师真的应该认真学下去,因为团队中比我优秀的人这么多,我没有理由不努力。七天来,我们从没有感到陌生,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梦想,共同的目标,从郝院长到每一名团队成员,每个人都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对知识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我为我们这个团队感到骄傲。
这次共读的七天中我看到了郝院长的无私付出,看到了郝院长的宽广胸襟和博学多才,郝院长知识的深厚,来源于他多年来啃读经典和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他的为人和博学让人敬佩,他就像空中的明星一样值得我仰望。
这次来参加共读,我因为晕车厉害,是我丈夫陪我来的。七天来,白天,他在默默地帮我清洗衣服,晚上等我学习回来和我一起散步,大约一小时后,我回宾馆写学习收获,他洗漱完毕之后悄悄地休息了,可是往往写到较晚,他总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就睡着了。一直在家忙碌的他,这几天显得无事可干,我们之间一天也没有多少交流,一是时间紧,我一直在忙,二是这几天我们思考的问题不一样,我能看出他的失落,从读书上来说,他不属于这个团队,为了我,他这次的处境有些尴尬。
七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就像今天智绪丽老师说的那样,结束也是开始,是我们实践这本书中知识的开始,也是下一次共读的开始,期待接下来的精彩。
(山东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河街道办事处百川小学)
读出自己
184227冯姗姗
一天的学习又结束了,不知不觉我已经参与共读五天了(由于济南会议晚到一天),每天的信息量都很大,但是自己这几天的精力特别集中,认真听课、每天录音,做笔记、写感悟,虽然有很多听不懂,但是已经走在路上,我现在需要努力做得就是好好把握教师的一般的方法(经典理论),让个人认知丰盈起来。
今天学习印象最深的是个人方法的特征。杜威说“个人方法最重要的态度是:直接性、虚心、专心和责任心”,通过今天的朗读、交流和解释,我觉得这四个方面跟我们平时理解的这四个词语含义不同。
直接性中提到“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一方面想他自己的问题,一方面想别人怎样看待他的工作。精力分散意味着丧失能力和思想混乱。”首先自我意识这个词在我的理解中是个贬义词,指的是自以为是,而这里却是指非常纠结没有信心、精力不集中,自信就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自信在这里变成了贬义词,而我的认知中至少它是一个中性词。
虚心一词,一直是一个褒义词,是人自己的一种态度,非常内敛的状态。而杜威说“虚心是对于有助于了解需要解决的情境和决定行动结果的任何考虑都能接受。就是保持孩子天真的态度。”杜威的解释非常明白,就是做老师一定要尊重差异、尊重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特点,这就要看领导的决策和教师的执行状态了。
专心,杜威说是心智完整。杜威说“一方面,他的社会本能强烈希望讨好别人并得到他们赞许;另一方面他所受的社会训练,他的责任感和权威观念,以及担心受罚,这一切又都使他半心半意地努力服务教师的命令,注意学校的功课以及学校的任何要求”。学生身上有这样的现象可能感觉比较正常,毕竟孩子还在成长期,但是成人也有这样的现象,特别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不到认可或者自身成长稍快一些时会更明显。
责任心,杜威说“作为理智的态度的一个要素,指的是事先考虑任何计划中的步骤的可能后果,并且有意承受这些后果的倾向。”这里“事先”一词就表达出了跟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同之处。
郝老师说“杜威已经拿着火炬照亮了前方的路,而一百年后的人还在黑夜里自行摸索。即使阅读杜威,也受阅读水平与经验限制,导致误读,或者停留在概念上,行为还是被旧观念根深蒂固束缚控制。杜威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晰,但真正领会还是太难了。
杜威在寂寞,“专家”在热闹。经典在沉浸,培训在开花。
然而,一个个概念、新词犹如洗衣服的肥皂泡破灭后,智者的洞见依然犹如灯塔,散发光芒,照亮未来。杜威说得都是常识,为什么读懂却如此难?”读、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经典就是经典,通过经典努力改造自己的经验吧!
2019.7.21
(山东潍坊新纪元学校)
追求心灵的自由
苏天平
所谓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一种权力,一种我自己可以去选择什么值得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做”的权利;自由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分辨,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孩子只有经历了基于感兴趣的真实问题的探究模式才能真正获得这份自由---学会学习的能力,成为一个自我导向的学习者。教师通过提升自我,在日常教学中,践行教育经典中的理论,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
一、学生学习的自由
学生学习的自由不是学生学习的放任不管,而是给学生提供理解并思考现实中错综复杂的机会,不局限单学科的内容,这样的学习帮助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全方位思考问题,全面的发展学生整体能力。
(一)学习场所的自由。
学生在自己所关心的情境中学习,学习的空间便是自由的,学生的学习不在局限在教室当中,学生学习的环境会根据需要灵活的选择,只要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学生学习的场所可能在超市、咖啡馆,也可能在农场、百花园,还可能在体育馆、博物馆……学习由内生,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
(二)学生分组的自由
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伙伴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同龄孩子,可以是混龄的小组合作,高年级孩子可以领导低年级学生,也可以向低年级学生学习,混龄教学中更有利与孩子间的相互学习,学习效果很有可能更高效。
(三)学习状态的自由
孩子的学习环境是安全的、自由的,学生不必为出现的错误担心受到指责,学生在主动作业中自由的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尝试,生发疑惑,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建构经验,新的经验成为再次探索的开始。也就是说,学生在吸引他的问题探索活动中生发出一系列的真问题,这种真问题,是目的得以实现的催化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经验改造,从而让学习真正发生。
二、教师教学的自由
这里的自由是一种源于理解意义的自律,教师只有理解了学生、理解了教学行为的意义,才能给学生提供有思考性的材料,引发孩子探索意义。
(一)教学内容的自由
教师有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不局限于一本教材。教师找准学生想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还要能设计规划学生学习的主题架构,什么环境场景有利于学生学习,在学生学习中哪些工具需要使用?哪些方式可以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作为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证据,从而根据学生的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自由
“方法和胡乱的考虑不周的行动是对立的,教学中把注意力集中在严格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各种条件上”。教师要有教练的素养。
(三)教学心灵的自由
教师为了更加自由享受“休闲”的快乐,会在知与行中训练自己的大脑,不盲从、不偏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智慧。只有在阅读、写作和实践中重构心灵,才有可能达到师生心灵的自由。
教师的职业目的
198473 张明坤
今天下午共读了“职业目的在教育中的位置”一节,郝老师针对这个这一章节的引导与解释,让我们对当下的教育现状有了思考。
杜威说: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想想当下的招教,很多毕业生有多少是在找适宜的事业?只是为了找饭碗而已。还有一些毕业生纯粹是找不到合适的职业,万般无奈的选择。这样的教育现状真的堪忧,没有职业认同感,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教育的门槛就那么低吗?
杜威说:天下最可悲的事,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一生的真正事业,或未能发现他已随波逐流,不为环境所迫陷入了不合志趣的职业。这种现象也很多。很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要干啥,喜欢什么,不知道上学为了什么?多可悲啊!应试教育下的孩子很多除了考试,没有理想与愿望,大学毕业了,还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然后随波逐流来到了教师行列,他真的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很难有积极性。那该怎么办呢?培训他们!
杜威不反对培训,其实培训真的很重要,特别是新教师的岗前培训更是不容忽视。他们是教育的新生力量,怎么培训他们的职业认同,怎么培训他们的职业道德,怎样带他们快速成长都是很重要的。杜威还说这种培训或者学习应该是长期性的,还要与社会生活实践打通。可是现在的培训很多并不尽如人意,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搞教师培训,有些纯粹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专家们只是机械地讲解一些技能,没有把知识与教师的实际生活打通,加上一部分老师没有职业认同,造成老师们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
这个职业目的真的该引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思考。
七天的共读结束了,大家都是恋恋不舍,既有对经典理论的不舍,又有对家人的不舍,结束也是开始,努力学习,期待下次的再见!
(河南省南召县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絮语
不说再见
马增信
轻轻敲下键盘的最后一个字。
时间已定格在23日凌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文字,不一样的心情。
2019年7月17日凌晨时分,我第一次在电脑上敲击出相同的文字。那是我在共读的第一天加班完成“新网师暑期深度共读”简报第一期的编排后写下的。而现在,不知不觉中,七天的时光已悄然逝去,最后一期的《共读简报》也即将编辑完稿。
紧张的七天,白天近七个小时的紧张共读。晚上,夜深人静时,我静静在电脑前、手机端读着学员的热情洋溢的写作感悟。这不仅是一篇篇简单的共读记录,而且是一次次与杜威的激情对话。在郝院长睿智的领读下,在一次次艰难的啃读中,在一次次与先哲对话中,我们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群体,这也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智静、郭丽丽、王晓娟、张明坤、王辉霞、殷德静、徐明旭几位老师自愿担任当天整理综述的任务。周娟老师每天负责绘制当天的思维导图,帮助学员巩固当天的知识。徐晓彤老师自愿担任本次共读的摄影师,记录下学员们快乐紧张的每个瞬间,让共读的美丽成为永恒。汝阳的老师们,因着对读书的共同爱好,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们。每篇稿件,都是学员及汝阳的老师们,在白天七个多小时的共读后,晚饭后加班动笔写作的。为了让新网师家人,第一时间看到共读的信息,简报编辑们当天组稿,每期上万字的编辑量,都是在当天编辑排版完成的。郭良锁老师只能在第二早上挤时间终审,第二天准时发送给网师编辑。真的像徐明旭老师所说的:“这是一群疯子”!
这是一群疯子。我喜欢这样的称呼,当然,新网师人也对得起这个称呼。从候机室、候车室见缝插针的啃读到汝阳烈日高温中每天七个多小时的紧张共读,从郝晓东老师已经略带嘶哑的声音到每一位学员的兴奋的眼神。时光证明,汝阳共读,一群新网师的疯子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新教育人自我成长的承诺。
这是一群真正学习的人,这是一群真正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的人,这是一群真正将终身学习当作人生目标的人。书香的浸润不仅是一颗颗未知若渴的心灵,这一颗颗学习的种子,将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播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汝阳共读,不是结束,而是终身阅读学习的开始。
凌晨的汝阳,格外的宁静,窗外又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再见汝阳,挥挥手道别,我真的不想说再见。
《新网师周报》编辑委员会:
李镇西 郝晓东 郭良锁 孙 红 豆小静 于 宁 马增信
王振强 王振铭 卢雪松 苏翠珍 智 静 陈 娥 张海英
本期编辑:徐明旭(特邀) 马增信 郭良锁
2019年07月21日
投稿邮箱:xwszbbwh@163.com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