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一周观察(32) | 学习力

新网师 2022-04-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啃读者 Author 郝晓东



说来感慨,《教育的目的》第一章,阅读、批注也不下十次了,但为了准备周末的共读而再次阅读时,还是有许多新的收获。

难道是因经典而常读常新吗?我觉得还是自己的学习力的问题。

“读过”不等于“读懂”。

近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阅读一本陌生、难啃的书,有的人能透彻分析、直抵要旨,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智力“武器”,而大多数人却不甚了了,只记了几个概念名词就束之高阁?

你可以从兴趣、智力、阅读基础等方面寻找差异,但这些都不是根本所在。归根到底,你不得不承认,人与人的学习力是有差异的。

有的专家按照学习力的不同,把求知者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种是早凋型。这类人多数在青少年时期接受学校教育,一般取得了初中或高中学历,掌握基础知识,具有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初步能力。往往在16-20岁,学习力登上高点,此后学业松懈,学习力趋降。如盛开的鲜花,过早凋谢。这类人多处在社会中下层。

第二种是中庸型:这类人多数在获得高中学历之后,学习力继续向上攀登。继而在高等学府深造,并取得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至此,学习力已经登上一个新高度,但随后终止了上升趋势,缓慢掉头下行。这类人多是社会中间势力。

第三种是卓越型:这类人离开学府,进入社会后,并没有间断学习,而是开启“第二次学习”,学用结合,在做中学,学习力继续向高位强势攀升。在职业生涯结束之际,学习力登上最高点,随后缓慢下降。这部分人多出在社会上层。

第四种是睿智型:这类人一生当中,学习力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直至生命终结。这是全智人生,也是智慧人生。这类人是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

这样的划分虽然能从一个角度让我们明白卓越和平庸的原因何在,以及自己所处的类型,但如此静态的分类并不能解决我们遭遇的真正问题:

如何提高我的学习力?

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长时间的思索并仔细阅读了若干卓越人物的传记和自述,发现那些具有超强学习力者总有一些共性之处。

学习力首先表现为专注力。

能长时间专注于一项有难度的工作,是学习力的显著特征之一。对大多数人而言,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在媒介多样、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随时随刻都面对来自电视、报纸、手机以及网络中繁芜信息的侵扰,这种不断的刺激有可能会让人逐渐上瘾,不停地想追求新事物、新刺激,不停地愉悦自己。当没有新鲜有趣的事物时,可能就会感到无聊,无法集中注意力。有了这种习惯,当遭遇有难度的文章时,很难长时间聚精会神琢磨推敲,总想在很短时间内把握要旨。这也是今天为什么网络文学、搞笑段子、心灵鸡汤盛行而经典诗歌等作品衰落的原因。

我最初写文章的时候,上着腾讯微博,写一会儿,就不自觉想浏览一下,看看有什么新内容,注意力经常被分散,写作效果非常差,后来,在写文章或有其他重要事情时,就关闭这些即时通讯工具,保证专心于事。

学习力超强的人,能连续几小时、几天、几周乃至几年长久地沉潜于一项外人看来艰苦、枯燥的工作上,为之朝思暮想,寝食难忘,久而久之,转化为潜意识。当有了这种潜意识时,你可能在做另外的事,但潜意识中还保留对所关注内容的思索,这时,往往会在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境下上产生触类旁通的顿悟。

美国象棋大师、太极拳王乔希.维茨金在他的《学习之道》中记述了这样的时刻:

“记得一个暴风雨的下午,我坐在百慕大悬崖上,看着海浪拍打着岩石。我的目光停留在了涌回大海的潮水中,突然间,数周来一直让我苦思不得其解的象棋难题有了答案。还有一次连续8小时完全沉浸于一个棋局的分析中,这时,我对太极有了突破性的理解,并在当天晚上的课上成功验证了这一点,伟大的文学作品可以激励我在象棋学习中取得进步,在纽约马路上的跳身投篮让我对流动性有了更好的理解,并可将此用于太极中。作为自由潜水者,在水下70英尺屏住呼吸可以让我在世界象棋或武术大赛期间缓解压力。”

要保持长久的专注力,必须有意识训练抗干扰力。人们习惯于在做一项重要且有难度的工作时,有意识选择安静、干扰少的大段时间。许多优秀者在早晨、晚上来写作、阅读,主要原因就是这段时间干扰少,有利于专注做事。但常人都生活在现实中,尤其是人到中年,事务繁多,一般人很少有大段清静的时间,这就需要有意识训练抗干扰能力。不论是在嘈杂的大街上、公园里、公共汽车、地铁上,还是在人来人往的办公室,气味混杂、人声鼎沸的饭馆里,尽力让自己内心平静,凝神静气,不受外界干扰,思考自己关注的内容。久之,你会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能专注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学习力强的人常有意识突破心理“舒适区”,到陌生领域探险。

人在自己擅长、熟悉的领域得心应手,没有压力,总有一种安全舒适感和自尊感,所以,容易满足停顿于自己的“舒适区”。但如果一味地留恋这种“安全区域”,害怕丢掉自尊和面子,不去尝试挑战新鲜的事物,害怕不确定性的未来和事情,就会固步自封。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遭遇失败的可能性,但如果不能突破这种恐惧失败的心理,就很难突破自己、有大的改变和成长。乔丹是NBA历史上在临近比赛结束时投球命中从而为球队取得胜利最多的人。殊不知,乔丹也是NBA历史上在临近比赛结束时投球没有命中从而使球队输掉比赛次数最多的人。乔丹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他的完美,而在于他乐意把冒险作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时间、汗水甚至泪水。犹如初学轮滑时的蹒跚笨拙,你除了要遭受一次次摔倒的疼痛,还要忍受旁观者的嘲笑;犹如初学游泳时,付出极大的体力,却仍然避免不了一次次的呛水。想想一个成年人开始走上自学英语的历程,不就是求学路上的愚公和精卫鸟吗?

然而,真正的价值恰恰在于跋涉过程中。当登山者栉风沐雨一步步把座座高峰踩在脚下时,他不仅饱览了险峰的无限风光,而且获得对自我的极大信心。这种历经艰难克服困难后的信心将给自己一种真正的安全感,让自己在任何困境时都能把控自己的命运。这种信心也将给自己极大的勇气在迈出“舒适区”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开心。

回想自己,文科出身,理科短板,文史哲是我的“舒适区”,而对皮亚杰、维果茨基的认知心理学就生疏许多,故决心表白许多次,但还是畏难不前,应该深思。

早晨,发了一则微博:最精深的技巧往往建立在最简单原始的原理之上。

许多网师学员惊叹讲师对文本深刻、敏锐的洞察力,我也一开始认为此乃天才,非我等愚钝凡夫可比。如果不承认人天资有差异,这也是不现实的,但当我见到他们批注过的书籍上那密密麻麻的勾划、批注痕迹后,汗颜不已。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还是取巧、偷懒了。粗枝大叶,蜻蜓点水,焉能读懂?

让我们攀上高峰的不是奇招,而是熟能生巧的基本功。看看网师讲师是如何啃读哲学的:

“其实我跟许多人一样,并没有哲学方面的素养,而且本质上更亲近文学。以前读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也读不太明白,半途而废。但这次因为做讲师的缘故,打起精神,结果读得津津有味。

我的办法,是下定决心:啃!

一字一字地阅读,遇到要点或精辟之处,就大量地勾划出来,偶尔也做批注;

读完一个时期后,会发现一合上书,几乎忘得一干二净(这其实是错觉),于是翻开书再读,再批注;

每一次读,都非常自觉地边读边思考与前面哲学家之间的联系、区别;

再尝试提炼要点,结构化,有时候用PPT(画图,或脑图),有时候在word中用表格;

最后,我想到这些哲学史的演变,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又通过百度研究了一下希腊历史的演进概貌,并且与哲学史相对照做成表格(就是大家课堂上看到的样子)……

经过这样的学习,希腊哲学,就在我的大脑中被结构化了,我熟悉许多细节,以及希腊哲学的来龙去脉。”

细看这样的阅读方法,基本没有什么秘笈可言,无非是老老实实下苦功啃读而已。但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到呢?

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我理解不了”和“我学不会”的问题,而是一个“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阅读方法的问题,而是一个“我以什么存在于世”的问题,是一个涉及信念、价值观的问题。

在一心求取成功捷径、成名妙方的功利心灵里,在成名要趁早、利益最大化的浮躁心态下,这样“原始”的啃读方法显然是不经济划算的。

如果读书仅仅是为了消遣、炫耀,为了寻求心灵的安慰、现世的解脱,如果教育仅仅是我们谋生的工具,如果学习永远是为了外在的考试、职称、荣誉等,那么,学习永远是外在于自身的一种苦差事。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功利境界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关于学习力,还有许多共性,比如强大的信息搜索力,化劣势为优势的能力,自我控制力等等。

但从根源上,你会发现,那些学习力超强的卓越者,有很强的存在感,他们不是在追求某项技艺、学问的精湛、精通,而是通过对某项技艺和学问的研究学习来探索自我。

探索自我,才是真正的奥妙与神奇所在。


(文章写于2013年)



往期回顾:

网师一周观察(31)| 倾听王阳明穿越时空的洞见

网师一周观察(30)| 为什么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普遍不高


编辑:杨茜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