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春新学员培训 | 关注公众号,为什么如此重要

184230 马增信 新网师 2022-04-17

关注公众号,为什么如此重要

马增信

各位新网师的家人们,大家春节好,欢迎大家进入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这个大家庭。我是2018年新网师学员马增信。

2020年的这个寒假是在特殊的氛围中度过的。对于一位刚刚加入新网师的新同学,你们面临的可以是前所未有的学习挑战,成长的挑战。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除了加入新网师的一份欣喜,告诉我,您的感觉是什么呢?《在没有情调的日子,做最有情调的事》是我刚刚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的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选择宅在家里,读书、浏览钟爱的公众号文章。



如果,您问我,你喜欢那个公众号?

我的答案可能不是唯一。但可以肯定的有:

《新网师》《镇西茶馆》《啃读者》

新网师公众号,相信大家在加入新网师大家庭前都已经有所关注了。那么,

为什么一定要关注网师的公众号呢?

推荐大家读一下我们网师执行院长郝晓东老师的一篇《网师一周观察:新网师学员学习指南》,郝院长开篇直入正题:加入新网师后,请在微信上搜索关注“新网师”和讲师的微信公众号(当然,不是每个讲师都启用),比如李镇西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是“镇西茶馆”,我的微信公众号是“啃读者”。“新网师”微信公众平台是新网师对外宣传的唯一窗口,也是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新网师所有重要通知、公告和重大活动的新闻都会在这里发布,网师学员的学习体会、心得和课程的相关信息等也会在这里展示。每天尽量点击浏览一下,哪怕只是看看标题,也能知晓新网师最新动态。经常阅读,就会了解新网师的最新动态,结识优秀学员,了解课程情况。

这篇文章就出自于“新网师”公众号2019年10月3日。当然这篇文章原发的是郝老师的公众号“啃读者”。

“新网师”微信公众号的栏目设置非常丰富。三大板块:网师通讯,主要内容有:招生简章、周报A版、周报B版、附属学校简报。网师活动:主要内容有:高研班、汝阳共读、阅读与写作高研班。网师公众号的重头戏,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网师课程:主要内容是一周观察、榜样教师、网师晨诵、课程综述。

“一周观察”由执行院长郝晓东老师亲自撰写,主要是针对网师工作及网师学员学习中一些问题的看法。郝老师是网师的一面旗帜。尽管郝老师的课是公认最难修的课,但很多网师学员还是义无反顾的选郝老师的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郝老师的个人魅力。而郝老师的“一周观察”更是网师的招牌菜,像最近郝老师连续写的《加入一个新网师,为什么流程这么繁琐》《虽然是“游戏”,但我们是认真的》读后让人沉思,让人警省,让人奋进。

榜样教师其实是网师一个重要的展示活动“榜样教师进网师”活动的集中展示。新网师的榜样教师很亲民,接地气,是我们身边可学可效仿可赶超的榜样。我的成长其实就得益于网师榜样的引导,如大家熟悉的方娇艳、周娟、郭小琴等一大批榜样。方老师的勤奋、周老师的思维导图一直是我赶超的目标,而年过半百仍刻苦啃读的郭老师的一句话“我加入新网师,是不愿意随随便便的老去”是我坚持学习的源动力。

“网师晨诵”是由新网师优秀学员徐明旭老师和几位爱好诗歌研究的老师研发的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栏目。徐老师及他的伙伴们以新颖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解读诗歌的通途。他们的学识和坚持很值得我们学习。

“课程综述”对于我而言是另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因为一个人精力总是有限的,网师也再三建议大家最好每学期只选一门课,就是因为网师的课程的难度有时会比较大。如果您不小心错过了听课,或者您想了解一个其它课程的学习内容,那么,浏览课程综述便是最好的补救措施,而且,它为我们下一步选 课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网师活动栏目主要汇集了新网师近期举办的重要活动,如太原高研班、新网师专家库成员汝阳暑期共读、山东武城阅读与写作高研班等等,如果你没有机会亲自到场体验学习的氛围,那么阅读参会老师的心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我加入新网师的过程也是机缘巧合。李镇西老师的公众号“镇西茶馆”中一则简单的招生启事,把我一步步引入新网师的公众号。在一个多月的对新网师公众号的阅读中,网师丰富的课程深深吸引着我,网师人的啃读精神也强烈撞击我不甘寂寞的心。我下决心用一篇近4000字的阅读史敲开了新网师的大门,我也终于在53岁的年龄荣幸的成为新网师的学生。

新网师公众号,自我成长的加油站

2018年7月,我从学校中层领导岗位退下来。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高级职称、市县荣誉称号,应该说,教师生涯该有的一切似乎都有了。当时的我不知道,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等退休,还有将近十年呢。从忙碌到一下静下来,迷茫、焦虑、甚至恐惧......虽然设想过退职以后的情景,但真的这一天到来,还是有太多的不适应。我甚至有些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

我在无意中浏览李镇西老师的《镇西茶馆》时,发现了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招生的消息。新网师寻找并欢迎所有与新教育尺码相同的人。我们的尺码是: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生命。它犹如一声惊雷,惊醒了迷茫中的我。从此,我梦想的天空开始变得清澈,一潭近乎死寂的心水,重新泛起希望的涟漪。

从2018年9月加入新网师,我开始接触到“新网师”“啃读者”等多个公众号,从这些公众号里吸取力量、信心,然后启航,我也一步步成为全新的自己。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话:不能改变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当自己开始改变,周围的人事物也会随之而变。但真正想明白这句话,并且坚持做,却并不容易。现在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开始改变了,其实改变的是你的心态,你改变了你应对的方式,也是改变跟周边人事物的关系。

2019年2月25日,我在打卡日记中写道:这几天,我集中精力学习了新网师公众号上优秀教师的生命叙事。一是许多老师的2018年的生命叙事,对新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二是许多老师在接触新教育以后,不仅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工作状态和工作方式也有了质的飞跃。三是新教育实践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宽松有度的学习环境,也为教师成长铺了一条高速路。

反思自己的2018生命叙事,深感自己的写作还存在许多不足,自己的生命叙事还是有些苍白无力,有些教育时间也仅仅限于浅尝辄止。虽然郝院长并没有点名批评,但自己还是有很多自责。

2019年2月27日,新网师公众号公布了《2019年春季录取名单》,我在打卡日记中写道:期待中的《2019年春季新网师学员录取名单》如约公示,非常高兴看到又有400多名尺码相同的教育人加入新网师大家庭。

优秀学员丁秀华老师曾说过:对于一个自制力不强的人,打卡非常必要;对于一个处于“蒙蔽”状态的人,引领非常重要;对于一个知识浅薄的人,学习非常重要。这三点网师都给了我。丁老师的话说出了许多加入新网师教育人的心声。相信在新网师大家庭里,有众多大师和榜样教师的引领,我们这些新教育人一定能快速成长,走向理想的诗和远方。

在新的学习之旅即将开启之际,有几点体会想送给大家。

01

认真阅读新网师发布的各类文件、信息,弄清弄懂新教育学习通APP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因为我们要在这上面选课、听课、提交作业,完成新网师学习。无论进入哪个群都不要忘记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学号加实名。学号是我们在新网师唯一的编号,要像保护身份证一样爱护我们的新网师编号。

02

认真选课。选课本着自愿的原则,最好先选一门功课,集中精力研读。今年开始的清理活动,就是因为好多教师受各种原因影响,未能及时完成听课和作业,甚至,在新网师没有留下任何学习㾗迹而被清理出新网师大家庭。

03

积极参与学习打卡活动,打卡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督促。新网师打卡环节确保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又督促学员及时把每天的学习思考记录下来。有人统计过,如果一个人能够连续坚持打卡21天,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基本上形成了。

04

每天要浏览一下新网师大讲堂,及时获取新网师的通告和信息,同时还可以学习榜样教师的事迹分享。郝晓东院长在《关于提问和生命叙事》中曾提醒我们:新网师学员,起码要养成定期查看群通知的习惯。最好每天用几分钟时间浏览一下新网师大讲堂QQ群的消息。把刷微信朋友圈的时间平均到大讲堂群一点。否则,新网师已经爬到“半山腰”了,还有人询问如何出发。新网师重要内容都会发群公告,所有要解答的内容基本都可以在群公告、群文件中查找到。这个要求,作为新教育人的我们,应该不难做到。

05

郝晓东老师说过: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任何学习,都需要沉下来,长期沉浸投入。任何真实的学习,都不可能在轻松愉悦中获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抱着观望心态,只图个新鲜,不会有多少收获,只助长了浮躁的心态和敷衍的习惯。世界上没有无用的学问,只有读了不懂,学了不会用的学问。

选课结束后,要按照讲师的安排,认真听课。最好是能实时听课。实在不行的话,也可以爬楼复习。学习完成以后,应尽力、尽快完成作业,尽量不要拖延。每次完成作业前一定要听清弄明白讲师的要求,认真按要求完成作业,避免走题、跑题现象。有字数要求的作业,一定要注意作业字数。当然,作业不能为了字数而拼凑,一定要坚持用事例或案例说话。完成作业后,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交,千万不要拖到最后几天才交作业。或者因紧急事务而耽误了交作业。学习期间,不交作业是会留下不良记录的。

2019年3月6日,我在打卡日记中写到: 抽时间,重新读了新网师公众号郝晓东老师的《新学期的四点建议》。郝老师语重心长的提醒,不仅仅对新学员是一种激励,对我这个“老”学员,更是一种鞭策。

今天早晨,郝老师又在网师大讲堂张贴了“古园静寂”老师的打卡日记:学完课,居然有了退学的冲动,原因是有难度,太难了,其实,已经在新网师已经学习半年的我,自不量力的报了两门课程。看到郝老师留的第一次预习作业,也有同样的感觉。我认同古园静寂这位老师的想法,新网师培训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也赞同这位老师“共同努力,加油”的想法。

相信每一位新教育老师在参加新教育培训时,都经历过挣扎,犹豫,观望,但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挑战。挑战,意味着我们要面临前所未的困难;挑战,意味着我们要强力提升自我;挑战,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努力,重新唤醒自我的潜意识,展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

我很佩服甚至有点崇拜我们的郝晓东老师,以及新网师的很多同行人。这几天一直在抽空学习研读“2018年度生命叙事”的优秀稿件。和年度叙事评选委员会的老师们一次次的交流、学习。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每一次阅读,都带给我深深的感动和激励。新教育“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时时提醒我们,有困难,能克服,有坎坷,能踏平,有高山,能逾越。

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精进的学习态度。日本的稻盛和夫在《六项精进》一书中说,所谓“六项精进”指的是: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要谦虚,不要骄傲。3.要每天反省。4.活着,就要感谢。5.积善行、思利他。6.忘却感性的烦恼。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种才能收获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当然,我们也要学会以不平常的心对待新网师学习,特别是目前遇到的困难。郝晓东老师提醒我们“在新网师学习,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纸证书,不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可,不是为了评定职称、公开课和发表论文,而是为了专业的提升和生命的成长”。只要我们有平和的心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我们在新网师的学习过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一点点进步,自我的一步步提升,新教育向上向善的引领。这就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值得每一个新教育人珍惜。退一万步讲,即使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过关,我们仍有机会,跟随大师们断续研修。只要你不放弃,世界便不会放弃任何人。

学习路上,我们一直是追梦人,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也许,我们不是最聪明的那位,也许,我们不是那个跑得最快的人,但我们一定是那些最勤奋的,跑的最坚实的那群人。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天天混日子,等着退休的“闲人”,日子过得比任何人都忙,读书、学习、领读,偶尔也会外出讲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忙人,但我忙得快乐。我想教育的幸福大抵就是如此吧。就像文东茅教授说的“幸福是向上向善的心安”。而我更喜欢——幸福就是全心全意做自己喜欢的事。

为自己的人生列一份清单,不仅仅是关注公众号

当我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聚集在网师公众号上,你会发现一个越来越广阔的天地。我从郝晓东老师的啃读者中,发现郝老师非常关注魏老师的文章。于是,在学习之余,我经常浏览魏老师的文章。《忙来正是修炼时--关于期末工作的五条建议》就深深吸引了我。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魏老师关于清单的推荐。

列出清单,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表。

人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最容易焦虑,一旦把所有的任务都写在纸上,焦虑就会明显地减轻。因此,用清单的方式来列举任务,并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是应对期末工作最好的方式。而且万一时间不够用,也可以从容地考虑,如何做减法。

列出了清单,就开始做一样划一样。例如写评语,写一个少一个,每件事做完,都会有轻微的成就感。

清单不要只考虑期末工作,还要考虑假期安排等(指学生的假期作业之类)。

清单可以处于不断的修改中。例如我的习惯,是每天早晨花点时间面对清单,划掉、添加、修正,这样让日常生活始终有方向感。

复习工作也是如此。知识点的过关,要清单化,至少有清单意识;单个学生的学习,也要清单化。要防止有些学生在期末反而不学了,无所事事。实际上,这其中有相当多属于期末的「习得性无助」,即面对海量的学习任务,不知从何入手,反而索性不动了。

也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清单。

对了,你有《清单革命》这本书么?可以找出来没事看几页,或只看以前划出来的重点。”

我的学习清单开始于2019年9月3日。受《清单革命》一书的启发,我开始尝试为自己订立《学习清单》。正如作者阿图·葛文德所说,清单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场观念的革命。用清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摆脱高速生活的混乱、无序、和迷茫。在我看来,清单也是一种读书方式。用清单,可以对自己的读书生活进行有序管理,有效监督,最大限度的避免读书的倦怠、随意性和盲目性。特别是“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也别忘了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那有多难,有多远”。一句善意的提醒,一张小小的清单,时时激励我奋力前行。

设计《每日学习清单》的初衷,仅仅是为了督促自己的学习。因为经过一年多的新网师学习,我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自己的懒散和随意。好多时候,还是控制不了自己。虽然表面上是在学习,但心猿意马,想着电视,挂着刷新闻。对于自己的不能坚持,让他人监督根本不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管理自己。我想,对于一个成人,自我管理还是应该能够做到的。所以,我就想依靠《学习清单》,把自己一天的学习规范一下。在学习清单中,涵盖了一天的四个阶段: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其实,时间段没有必要那么严格的划分和执行。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我们只能抓住最容易支配时间进行读书学习。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仅仅靠圈圈画画或者零星的批注,很多知识学习还是不系统,有些东西过后就忘记了。这可能与我的记忆力有关。于是,我又尝试设计了《阅读记录本》。记录本以A4纸为主设计,反正面都可利用。阅读记录本以天为单位,这里面能够详细记录读书的时间,读书的篇目,书的作者,甚至可以标注读书的起止页码,阅读时长。最重要的还是摘录笔记。通过手写的笔记,对阅读的思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这种记录方便以后查阅。虽然不能完全做到每天做笔记,但几天的尝试下来,我觉得,学习的效果增强了许多。算是一个加强版的学习清单。

从2019年9月3日,开启学习清单到现在,我很庆幸也很感激自己的坚持。在这5个多月的时间,我一共读了《杜威画传》《伟大的思想家--杜威》《平民主义与教育》《约翰·杜威》《偷师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幸福的方法》《儿童的人格教育》《杜威在华讲演》《杜威传》《读懂一本书》《西方教师教育思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正面管教》《人能弘道》《未来的学校》《未来学校》《给教师的建议》共17本书,虽然读书的速度并不快,也不算在多,但对读书的感觉越来越好了。读书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感恩遇见,生命中总有一些感动让我们生命绽放。

2019年度叙事征文,我的第一标题就是:星光:镇西茶馆,自由灵魂的深度引领。

我和李镇西老师只见过两次面。一次是2019年5月,在山西太原,我作为十佳作者参加新网师首届高研班。在此之前,就知道李镇西老师会在这次会议上做报告,更荣幸的是李老师还为每一位获奖作者亲笔签名了一本书。李镇西老师的这次讲座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讲座。李老师的讲座很朴实,接地气,每一个故事都那么触动心灵,让我激动不已。而李镇西老师的经历更让我敬佩,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他的五个一的坚持。我也成为“镇西茶馆”的常客,成为李镇西老师忠实的粉。

感恩郝晓东老师,他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记得是2018年12月27日,我为郝院长的一周观察《期末了,我想对你说》深深打动,也触动了我写点东西的冲动。当天晚上,我匆匆写完稿件,发表在打卡日记上。没想到,第一时间就得到了郝晓东院长的点赞!我为郝晓东老师的亲力亲为,认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员的精神深深感动。而也是从这一天起,我更加勤奋的学习写作。第二学期,我毫不犹豫地选修了郝老师的《教育学经典解读》并获得理想的成绩。同时,我还陆续在新网师公众号发表一些文章。

 2019年3月18日,我在打卡日记中写道:进入新网师,开始关注郝晓东老师的公众号《啃读者》,一次又一次啃读郝晓东老师的文章,每一次阅读都给我带来内心深深的震撼。

郝老师的《把学习作为手段还是目的》,开篇就道出了2018生命叙事征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我的拙作《快乐前行,不问西东》虽然侥幸进入十佳获奖,但是对照郝晓东老师提出的“四个看不出“,我还是找出了自己存在的不足。

01

关于哪本书深入嵌入灵魂。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心流》这本书。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我之前,从未读过任何一本心理学书。去年在手机APP上听完后才决定购买。阅读《心流》这本书,开始划了一些重点,第一遍读,只是隐约觉得那种体验很好,后来又断断续续地读下去,感觉许多心得体会和第一次阅读有很大不同。或许好书就是这样的,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本书让我懂得,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寻找自已的心流。一旦找到了心流的感觉,也就是沉浸在某一件事当中,我们就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参加新网师学习,让我逐渐找到了这种心流的感觉,这也是我学习的最大动力。

02

哪些重大事件唤醒生命,影响发展方向。2018年对我影响最大事件,还是加入新网师。我们都曾经怀揣梦想,也曾发奋自强。但经历人生的各种磨难与艰辛,梦想离我们却越来越远。心中虽有一万种不甘,但随着的时光的流逝,那些曾经的誓言,都烟消云散,不见踪迹。感谢新网师,感谢新教育,唤醒我们心中久违的梦想,让我带着梦想重新上路。

03

看不出有哪个重要他人对自己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我生命的重要他人。毫无疑问是郝晓东老师,他的许多文章,看起来非常普通,但是对我内心的震颤却是非常深刻的。《让打卡成为一种习惯》,让我认识到打卡不仅仅是为了打卡而打卡,要让打卡成为一种学习的善意提醒,对每天学习的深刻反思,它记录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印。《有一种阅读叫“啃读”》改变了我阅读的方式,教会了的啃读的五个层次、三重对话,将枯燥的阅读变得越来越有趣。《教师的专业学习的动力源于什么》中,我看到作为一院之长的郝老师每天坚持阅读学员的打卡日记,这种勤奋负责的态度本身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渴望,源自于对自身成长的内需,只有长期坚持,沉浸其中,才能最后的收获。《信息泛滥时代的深度学习》开始我没有读出特别的地方,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作业的难度的逐渐增加,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才开始明白,郝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真正的学习是个体在突破舒适区,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完成的。”事实终将证明,只有那些坚持深度学习的人才是笑到最后成功的那个人。

正是有了郝晓东老师这样的网师“贵人”的引领,我在一次次“逼自己一把”的经历中,我一次次感受到成长的幸福与快乐。

曾经在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一书中,感叹于余秋雨老师对文化做了非常精辟的论述,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那么,由此我联想到新网师的文化,新网师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那么新网师的文化,就应该是每一个成员经过自己的努力,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啃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成长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形成属于新网师集体人格,那就是向上向善,向着自己想象的方向成长,长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作为新网师的学员,首先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渡己,然后用自己的榜样行为,带动影响周围的人,这叫渡人。虽然我们不一下都抱普度众生的想法,但是,通过自己的成长,重新生活的美好,发现生命的意义,享受的学习知识的魅力,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非常荣幸在太原高研班上与知性而美丽的孙影教授相识,从此孙影教授的公众号《绚之平淡 孙影2020》成为我关注的重点。孙影老师的网师经成长经历也成为网师的一面旗帜。



孙影教授曾说过:

一个教师想要优秀,至少要有两次成长。第一次多是基于生存意义上的被动式成长,第二次成长才是教师的自我抉择,才能决定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甚至卓越。

当然,很多老师止于第一次成长,是“英年早逝”的,他们极有可能不是教了30年书,而是教了一年,重复了30遍。正如一个教育局长所说的,有的老师做了一辈子教师,只是重复一种了无生趣的教学模式,自己没精打采,学生如坐针毡;自己身心疲惫,教学质量平平淡淡,他们把智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

教师第一次的成长经验和路径,对第二次的成长几乎不太起作用。教师的第二次成长必须有所突破,不破不立。

我们不必在乎第几次成长,也不在意经历了几次失意。日拱一卒,也是最大的进步。成长,也不一定非得让别人说了算,只要我们自己认为,生活充实了,教学生活快乐了,我们的孩子快快乐乐了,那么,我们就的的确确的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新网师的文化,同时也能够体会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魅力。我想这一切,就足够了。

我只想要一片树叶,但新网师却给了我一片希望的森林;

我只想要一滴水珠,而新网师却给了我辽阔无际的大海。

网师一年多的学习,对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还是自身的成长,就是随时能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这一切都源于新网师,源于对新网师公众号的关注和热爱。

真的,非常感谢新网师,给了现在的我最新的感觉、最深的触动以及最美的自我成长。如今的我虽然还是一位极普遍的教师,过着一样平凡的日子。不同的是,现在的我更加喜爱读书,爱上了学习。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可能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我们可以更好的成为自己。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马增信,男,1965年出生于德州武城,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新网师专家库成员。喜欢读书与写作,偶有少许文字发表。有诗集《诗路花雨》出版。2018年8月加入新网师并深爱至今。啃读,让我们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编辑:任思颖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