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阅读史 | 蜕变,升腾,转身,从阅读开始

张学勇 新网师 2024-01-09




阅读,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


山东省泗水县珍珠泉小学   张学勇

朱永新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人读书的经历即是他成长的经历。阅读的多少,决定了一个人努力的方向,决定了一个人成长的快慢,也决定了他行走的远近。

如果没有加入新网师这一个契机,我还不曾想过要回顾、梳理自己的“阅读史”。而今,坐在电脑前,静下心来回顾、书写自己的“阅读史”。四十多年的经历如影片一样在脑海里翻腾,一个个难忘的情景又跃然眼前,一时间竟然百感交集……


童年时代,难以泯灭的阅读欲望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虽然改革开放席卷整个中国,但改革的春风依然没有吹到我们这个偏僻、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物质生活上的贫乏,在脑海里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记。

家乡有一种油炸的食品,叫酥菜。平时是很难吃到的,只有到过年的时候,家里才用油炸那么一点点。这不多的酥菜除了做祭祀神灵的供菜之外,还是过年时饭桌上的奢侈品,更是来客时必备的招牌菜。因此,是不能随便吃的。

有一年春节,父母把炸好的酥菜放在我床头的柜子上,触手可及。半夜时分,实在禁不住诱惑,便偷了躲在被窝里吃。一直吃了个肚皮滚圆,还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

第二天,母亲一眼便看出筐子里的酥菜少了许多,便质问我,我矢口否认。母亲巡视一番,很快就发现了被我弄得满是油污的被子头和被窝里掉下的酥菜渣子……

接下来,一把笤帚打得稀巴烂,我的屁股开了花,再有就是母亲边打边哭的身影,还有父亲蹲地抱头长长的叹息……

这一幕,常常在我的脑海里和梦乡里出现,成为我童年不可抹去的痛……

1986年8月,一个老师来到家里,告诉父母,孩子应该去上学了。于是,我和年龄相仿的玩伴们迷迷糊糊地来到了学校,莫名其妙地就成了“学生”。

我天性木讷,反应迟钝,有时又莫名其妙地顽皮,常常因为成绩或者作业或者顽劣被家长、老师施以惩罚。曾经因为不愿上学,被父亲拉着棍子撵得满胡同里跑……

那时候,除了课本之外,学校里根本没有供我们阅读的课外书,更别说家里了。每当新课本发下来,包括数学课本和“基础训练”(与课本配套的习题集),都要极认真地读一遍。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有了自然常识(类似于现在的科学课)和历史,我觉得好神奇啊!许多原来心头的问号,都在并不深入的学习中变成了大大的叹号。我最喜欢的是历史课本,因为里面有让我着魔的故事,每每读得如痴如迷,津津有味。

其实,那时我们中间流传的最广泛的是“画本”(类似于现在的绘本)。黑白色的“正文”中,几乎都是大大的插画下边或者是右边配以简短的文字,偶尔可见彩色的封面“画本”往往被奉为珍品。拥有“画本”的小伙伴是最神气的,在班里属于“王”的级别,能够在班里或者学校里呼风唤雨。无论个子高的还是块头大的,在他们面前似乎都矮了一大截,一副讨好巴结的神态。为了从小伙伴手中得到“画本”一睹为快,我们那时候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有帮人家打扫卫生的,有给人家背书包的,有帮人家写作业的,甚至去果园里偷了苹果、桃子去贿赂的。就是靠着挖空心思的讨好,那时候读了许多“画本”——《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三国演义》……

印象最深刻的是,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四年级的同学拿了一本掉了后封的《铁道游击队》神秘地问我想不想买。现在想来,估计是他故意去掉的,使我不能看到后封的价格。其实,一本“画本”也就一两毛钱,他却要卖我四毛钱。可是,他就那么一问,便勾起了我拥有的欲望。我怎么能不想要呢?我是做梦都想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画本”,做梦都想享受被小伙伴们讨好巴结的待遇。可是,我手中只有两毛钱的“私房钱”,而他却要卖四毛钱,便欲作罢。

那个高年级的同学看出我内心的渴望,便铁了心地要引我上钩。于是,他“启发”我怎样去偷家长的零钱(我当然是万万不敢的),如果实在不行再拿两个鸡蛋充当(那时候,偷喝生鸡蛋是小伙伴们解馋的惯用伎俩),还要帮他扫两个星期的地。实在是经不住诱惑,我便咬咬牙交了两毛钱当定金,中午跑回家在麦草垛上偷捡了两个鸡蛋,又真真地帮他扫了两个星期的地,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课外书”——《铁道游击队》。由此,我也享受很久被人追捧巴结的待遇,至今想起来仍然忍俊不禁……

转眼间,童年已经像小鸟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关于童年的回忆中,除了关于饿肚子便是因渴望阅读而不得的印记。现在想来,仍然是唏嘘不已——幸运的是,童年被压抑下的阅读的欲望并没有因为不可得而减弱、消退、消失……


中师那些年,难以回首的岁月

初中,我也是在乡镇的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学求学,学生也没有图书室。记忆中,除了题山题海和至今不明白的函数之外,没有任何关于课外阅读的印象。也就是历史课程中的故事和老师有限的拓展让我知道了一些书本之外的东西,也算是弥补了无书可读的失落吧!

因为受了小学和初中几个老师的影响,少年时代对讲台上的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初中毕业的时候,老师建议放弃高中报考中专。经过初选、预选,一路杀过来,终于以十几分的优势名列统招末尾,这意味着一个从大山脚下走出来的农村孩子即将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此可以有一个吃“公家粮”的铁饭碗了。成绩下来后,因为父母都没有文化,所以报考志愿的事情就拜托初中的老师了。当老师问我长大想做什么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于是,我的五个志愿全部填上了“师范”。最后,如愿以偿地被一所本市体育专业师范学校的普师班录取。

从未在城区上过学、从未住过校的我,初入实际上并不高大上的师范校园,也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时间激情迸发,对前来送行的父亲保证一定要好好学习。

送走父亲第一次住校的当天晚上,学校里的体育班老生和新生就在宿舍楼道里混战起来。或许是乡下的孩子见识短,只在电视里见过如此血腥的场面竟在自己的眼前上演。白天刚刚留下的良好印象顷刻间烟消云散,我陷入了深深的失望、恐惧之中。接下来,校园里依然上演着各种形式的打斗场面,而我,就像一只小小的老鼠小心翼翼地溜着墙根儿出入来去。宿舍、教室、餐厅,每天提心吊胆三点一线的灰色生活,使我曾经豪情万丈的承诺、曾经闪闪发光的理想黯然失色。每天只是木偶般地有意无意地听着老师们风趣幽默的或者枯燥无味的讲解,虽然课余时间非常多,却未想过去读书——当然,这也有客观原因:学校的图书室从未开放过,自己的生活费每每捉襟见肘没有余钱购买书籍。

这种情况,直到第二年换了校长才有所改变。首先是学校的纪律大为改观,打架斗殴的慢慢绝迹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其次,学校的各种活动丰富起来了,各种兴趣小组慢慢建立起来了,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图书馆也开放了……

因为自己在初中时还比较喜欢写作,便加入了学校的校刊编辑部,负责校刊的编辑、采稿。与此同时,也经常去图书室借阅一些书籍来读。《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三侠五义》《隋唐英雄传》《童年》《在人间》《战争与和平》等书籍都是在那时候浏览的。不过,最喜欢的却不是这一类的经典名著。在同学们中间流行的是古龙、金庸、三毛、琼瑶、汪国真、席慕蓉……每每有同学买来一本,几乎要在所有的人手中传阅一遍。有时候,为了阅读,还要给人家买点瓜子或者糖块什么的,趁人家午休的时候加班阅读。记得当时在同学们之间流行的还有一些适合青年阅读的杂志,印象中最受欢迎的是《辽宁青年》和《青年文摘》。挖空心思搞到手以后,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里面的文章、诗歌短小精悍,又非常贴近我们的年龄,能够满足我们萌动的青春期的心理需要。看完之后舍不得还又不得不还给人家,于是便买了小本子,摘抄下来,两年下来,摘抄了好几个本子——一直保存到现在,虽搬过几次家仍然舍不得丢弃。

可以这样说,中师三年我从失望迷惘到获得重生,是书籍改变了我。学校改制后良好的校园风气,并不深入的、有限的阅读让我的灵魂得以安静,得以思考自己的人生走向。


初为人师,自考陪我走过

1997年7月,我中师毕业,分配到离家不远的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学校里,也有了图书室,但并未借阅过什么书。这段时光,我做了两件事:一个是自学电脑,一个是参加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我的阅读也就限制在了与我所报的“汉语言专业” 范围。

中师时学的那点浅显的知识,实在不足以应付无师指导、无人求教的自学考试,在自学的过程中,倍感艰辛。许多理论性的东西理解不了,我就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读,甚至背下来,有时不惜死记硬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化作品选》《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一科科与汉语言有关的课程,我一点一点地啃,我一点一点地啃。现在回忆起来,那段经历仍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不使自己的学习受到打扰,我让母亲把电视机搬到偏房里去。我书桌前的窗户上贴着我自己用毛笔写的两个字——“勤”“恒”。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盯着这两个字看,嘴里嘟囔着。有时候,夜深了,困了,我就用凉水洗把脸,然后趴在地上做俯卧撑。经常在母亲的再三催促中才肯睡去,灭了灯,闭上眼,脑海里却还在回荡着刚才学的知识……

就这样,我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拿到了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的专科毕业证。我又乘胜追击,报考了本科的自学。虽然有了专科胜利的自信,但本科的课程似乎更难懂,更难掌握。可是,我不想放弃。因为家庭贫困,为早日参加工作减轻家庭的负担,我报考了中专。但心中那个“大学”的情结,依然挥之不去。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和当时考入兰州大学的弟弟一块“毕业”——取得本科毕业证!

现在想来,那几年的努力与艰辛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有时候甚至自己都不由地佩服自己。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2004年12月,我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也算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从1997年到2004年,7年多的时间里,我几乎没读过什么教育专著,也没读过什么经典名著。但我庆幸的是,在获取文凭的学习过程中,给我热爱的语文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将使我一生受用。

所以,我感谢那些参加自考的岁月……


仰望星空,我想走得更远

拿到本科毕业证后,我有过一段骄傲自满的时期,总是觉得自己教小学,拥有本科学历,这一辈子便可高枕食无忧。于是,和几个“损友”迷恋于牌局,工作之余,便在牌桌上消磨时光——此时想起,仍然为自己当年虚度光阴后悔得要死!

这样的状态一起持续到2007年,在我参加工作10年的暑假,才有了改变。

就好像冥冥之中的定数一样,有一天,百无聊赖的我突然问自己:“工作10年了,我做了些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还要这样混下去吗?”

这三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也让我对自己将近三十年的人生有了第一次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经过长时间的自我反思,我终于得出一个改变我人生走向的结论——我再也不能这样混下去了!

恰逢此时,校长要求大家读书,送给我一本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其实,这应该是我读的第一本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正是因为这本书,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让我彻底醒悟,并开始了自己工作以来第二个十年的转变与成长。

随后,我读了魏书生老师《班主任工作漫谈》、于永正教师的《于永正作文教学》、窦桂梅老师的《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我也知道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杜威……虽然阅读不深,接触不多,但毕竟大师的光芒开始照进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因为读书,我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态度,从原来的抱怨、计较,到后来的平和、自然,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说的一样,懂得了“为自己工作”的道理。不再去计较报酬上的多少,不再去计较荣誉上的得失,不再去在乎别人的褒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和别人比,只求胜过昨天的自己。

2009年8月,我被任命为一所山区小学的校长,开始了我新的教育生活。也就几乎在此时,我正式开始行走于网络,开始了自己另一种形式的阅读。

先是在中国教师报的“香山会馆”,然后是QQ空间,后来又建立了自己的新浪博客,再后来有了微信、微信公众平台……闲暇之余,写博文、逛博客、读博文成了我业余生活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像朱永新老师、李镇西老师这样的教育大家的博客,自然成了常拜访的去处,更有许多同为一线教师的草根朋友互相评点,互相鼓励,抱作一团共同成长。

2012年,误打误撞之中加入了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现已更名为“爱心与教育研究会”)。七八年间,多次与心目中的偶像李镇西老师近距离接触,更是对李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李老师的博文更加关注,几乎每文必读。与此同时,也开始阅读李老师的著作《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教育还可以这样表达》《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些都成为我书橱里的必备品,经常翻阅。受李老师的影响,又开始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阿莫纳什维利等教育家的作品。虽然以前也有读过,但一本经典是经得起考验并值得反复阅读的,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发现、新启示、新收获,对于现实教育的意义也就更为重要。

因为对李老师的崇拜,李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我们的关注。他读《南渡北归》我们也阅读,他思考关于幸福的问题,我们也思考;他注意搜集材料,我们也学着为自己的生命留痕……跟在李老师的后边亦步亦趋,一路捡拾着幸福与成长的喜悦。几年间,就连自己都感觉到自己成长了许多,回头望去,发现自己竟然走了这么长,竟然走了这么远……

李希贵教师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平常的培训活动对于教师的成长作用不大,许多老师认为成长路上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而李镇西老师无疑是我成长路上的贵人,他的出现将对我人生的走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路走来,一路读来,生命的道路因阅读而更加多彩,前进的方向因阅读而更加明确,努力的收获因阅读而更加丰满。走在阅读的路上,不闻尘世的喧嚣与浮躁,不看眼前的虚名与功利,走在字里行间,飞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为自己的生命留下浅浅的痕迹……


作者简介    

张学勇,男,山东泗水人,一级教师。北京睿师育人教育科技研究院特聘专家,深圳道弘教育集团特聘讲师。泗水县首届儒学名师、泗水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泗水县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手,第二届“爱心杯”全国优秀班主任获得者。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未来教育家》《班主任之友》等杂志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百篇,著有《守望教育——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一书,成为许多学校教师成长的必读书目。因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所思考,《中国教师报》、《校长》《中华校园》等杂志报刊曾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杂志封面人物,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2011年,以李镇西老师为榜样,南下北上,先后在山东、湖北、甘肃、安徽、广东、浙江、四川、贵州、江苏、云南、河南等地与交流分享100余场次。
编辑:任思颖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