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2019年度叙事征文展播 | 方娇艳:做一颗时间的种子

184264 方娇艳 新网师 2021-10-25

做一颗时间的种子


不要沮丧。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我们所能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会使神的生成比起大地之于春天更为艰难。

——里尔克

2020年伊始,一种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了中华大地。国家集结一切力量,八方增援,与武汉共同战“疫”。一时间,人人戴上防护口罩,街道几无人烟,人们都在为武汉祈祷和加油。

当一切外出社交都暂停、中止时,当人们不得不面对生命的脆弱时,当民族开始静下来审视国民自己时,回顾自己忙碌而又不知所向的一年,反而是给自己上了一节人生大课。

如果说2019年的365天是我交出的一份答卷,那么我答的如何?可有意义?

2018年我经历了职业发展的“至暗时刻”,2019年,当我结束了“流放”返回原校时,我带着在历练中成长的英雄自我,回到了平凡人生中,播下时间的种子,去耕耘新的一年,而在这对我来说并不平凡的一年中,这粒种子结出三朵“花”:承担、精进、突围。


01

走出舒适——在网师内承担


















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

——里尔克


2019年是我加入新网师的第2年,在网师精神图腾的感染下,尤其是身边所见的榜样——马增信老师、张海英老师、周娟老师、翟小洁老师、孙红老师等——引领下,我在追随郝老师两门课程之后,毅然地申请成为郝老师开设的第3门课——2019年秋季《静悄悄的革命》课程组长,承担课程管理工作。

这一次抉择,倒逼着我真正走出了舒适区,步入未知的深水区。原先我只希望紧紧抓住新网师的平台而独善其身,因而近30万余字,300余天的书写是我留在新网师的履历和轨迹。然而借此蜕变的我,是否应该向这个共同体走得更近一些?更重要的是,我是否敢于走出独善其身的舒适圈,而承担一项攀登者的挑战?

要管理一个300多人的团队,需要的不仅仅是平衡工作、家庭、生活,同时也对管理能力和智慧发出挑战。张海英和翟小洁老师身为组长时,也是知难而上,向难而行,况且正如郝老师所说的,承担是最好的成长,不是吗?

一切只得从头开始。郝老师的课程向来是新网师中学员最多、热度最高、但同时难度也是最大的课程之一。从零开始,我向张海英老师和孙红老师请教,从常规工作一项项着手。在每日午饭间隙时管理微信打卡圈,及时置顶优秀打卡;每次网络授课时,义务留在学校值班,组织QQ授课的课前分享、维持纪律、收集反馈,并及时汇总课程实录;每次在学习通上批阅预习作业,都抓住零碎或下班时一切碎片时间一份份仔细审读,生怕给任何一份作业不公正的评判。而在这之外,我深知作为一个组长,自己必须以身作则,诠释新网师的精神。郝老师的那篇《学习当如方娇艳》,在使我备受肯定的同时更增添了一份重担。因此我全力以赴的完成每日高质量的打卡,每次啃读、反思,几易其稿,写就的课程预习作业,获得6次优秀,以不负身上重担。

待到常规管理走上正轨后,我开始在管理过程当中琢磨和发现问题。郝老师曾说,有三种管理境界:合格,是合乎规范无漏洞;优秀是有所创新,可供学习和借鉴,而卓越不仅具有创造力,更是一件艺术品。在三种管理层次中,新网师追求的是卓越。而我如何向优秀乃至卓越进发,这一份承担,除了一片心中夙愿之外,可否具有由内而外的、更深刻的锤炼之力?

就从细节处做文章。新网师提倡共读共写,而小打卡就成了读写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但打卡圈初期,学员们往往把它视为一种应付和敷衍,积极性不足、打卡质量低、覆盖面小。怎样让小打卡盘活阅读、书写,将学员的思考汇聚成塔?仅靠我一人之力难以完成,因此在吸纳了榜样学员周娟老师加入课程管理后,我们借鉴了《语文研课》的经验,招募成立了点评员团队,由贾颖老师、姚瑶老师、王昌侠老师,刘金蕾老师、李卉老师、周娟老师与我七人,每日负责一天的打卡点评工作,阅读当天所有打卡并加以细致点评,精选5篇进行置顶。这项工作,全面盘活了打卡圈:一方面,以最大的覆盖面,让所有打卡都被“看见”,并让优秀打卡点燃和启发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另一方面,也大大的增强了管理力量和智慧,让点评员得以在点评中内化和实践佐藤学、伯姆理论,提升和辐射更多的学员,他们也将这种力量传递下去。

至课程结束,点评制度实施持续14周,共置顶了351篇文章,推荐优秀打卡600余篇。期间打卡圈的文字,向高质量、高覆盖、高频率发展,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打卡学友,譬如王辉霞老师,程景轩老师、贾明娜老师、张永平老师、张建弟老师、丁秀华老师,以及收获自我擢升的点评员队伍(后增加了姜艳敏老师、娄宏洋老师,王宗祥老师)更重要的是他们点燃了《静悄悄的革命》学习共同体的读写热情,并向思维深处漫溯。

而这一切不正是由承担而起,又因更多的承担而使新网师的卓越成为了可能吗?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华诞,亦是新网师的10周年。新中国因为万万千千的中华儿女的艰苦奋斗而成就华章,而新网师披星戴月,也因为一群一群人的承担而芳华依旧。而我,又何尝不是在这样的承担中共赴韶华?


02

栖居歌唱——在读写中精进


















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起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

——里尔克


写作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源于与新网师的相遇。而真正让我深入思考阅读和写作的意义的,是里尔克在他给青年诗人的信中的追问:“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

记得孙影老师在太原高研班讲座时曾如此答道:“不写我肯定不会死,但不写我的生命会失去色彩,不写我的生活就是一地的鸡毛,我要用写作将其织成一地的锦。”

这句话,当时深深地击中了我。

当大数据、智能时代推着我们急切地、焦虑地寻找“有用之用”时,孙老师却指出了阅读、写作、学习等的“无用之用”,实则安顿着我们深陷浮躁、喧嚣、渴喘的心灵。孙老师以作家史铁生为例,在她的《写作让别人一年赚了几十万,让我……》中提醒我们,“一个不能行走世界的人,用写作创造了一个心灵的秘密花园,让我们知道人不只是物质性的存在,还是精神性的存在。平凡如我,渺小如我,也可以将写作变成安顿自己的生存方式。”

这令我回想起《心流》里米哈里的观点:幸福和快乐,绝不止于物质享乐、外物占有,也并不是寄托于他人的期望中,而是对自己的深刻洞察和认同。一个人如果过反省的生活,难以捕捉幸福等心流的瞬间,而没有写作,反省的生活则容易流于肤浅和单薄。况且,阅读和写作,都是创造心流,带来幸福感最“廉价”,最低门槛的方式。

我真正意义上的持久、系统的阅读和写作,源于18年秋季加入新网师。此后,我始终追随郝晓东老师的三门课程《儿童人格教育》《教育学经典解读》《静悄悄的革命》,在课程期间,围绕课程主题,我在课程学习共同体中精读了《自卑与超越》《教育的目的》《教育人类学》《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静悄悄的革命》《论对话》等6本经典,泛读了《心流》《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哲学的邀请》《非理性的人》等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文学等不同领域的名家论著。

在此期间,我一天不落地进行打卡写作。最初不识写滋味,只从最初完成任务式的小片段开始“刷存在感”,逐渐的,每日平均约千字的打卡,书写的意义愈加明晰:如果说啃读是一次与文本、与大家的对话,那么写作,就是我与生命、自我的对话。《儿童的人格教育》让我回溯童年,发现自己隐藏在原生家庭教养模式下受伤的自卑,并尝试着与过去和解;《教育的目的》使我借节奏论的视角,将原先扁平的公开课变成一段节奏动听的交响曲;而《静悄悄的革命》,也让我开始打破教室里的虚假“主体性神话”,听见那些沉默的、一度被忽视的声音并与之对话……借由这些经典的通道,我在从教第五年,打开了原先的困惑和迷局,不仅真正学会将学生当作一个个鲜明的价值个体,与之碰撞、对话,也将自己的课堂、自己的价值追求纳入到审视的主体。帕尔默说,“教育是通达灵魂的镜子”,而经典阅读和写作则擦亮了这面镜子。

这样的读写之路并非处处平顺,相反,也常常遭遇困难和孤寂。为了提高效率,保证每天读写的时间,我常常留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或者图书馆里完成写作再回家,以便专心地陪伴孩子;为了写好《静悄悄的革命》一次关于课堂叙事的预习作业,我反复观看自己的录像课、搜索资料、斟酌字句,历时一周多才艰难地完成8580字的写作,而仍感能力不足;更多时候,我的读写在同事的谈笑风声中、在无人问津的图书馆中、在思维受阻而枯坐的深夜里,显得孤寂而寥落。

即使做一只无翼鸟,也愿在飞翔的梦想里栖居歌唱。

这样写着写着,我像犟龟一样,终也遇见了盛典。

2019年,我在小打卡上相继加入《教育学经典解读》,坚持打卡157天,《静悄悄的革命》打卡167天。2月,我开通了“简书”,自2019年2月16日起,共书写170篇文章,围绕着课程学习、教育日记、影评分析以及新网师每周观察读后体会等主题展开批注和写作,共计22万余字。《教育学经典解读》和《静悄悄的革命》作业评定均分90,光是《静悄悄的革命》课程预习作业写作量就达到41000余字,并得到榜样学员称号。这一年恰逢新网师十周年,我相继撰写了《我与新网师的前世今生》、《在这里,学会热爱》等主题文章,对新学员进行培训;在六月太原高研班上,作为年度叙事作者进行《我的网师“三字诀”》的专题演讲;并在九月网师十周年网络庆典上,作为榜样学员发言《踏上新网师的“方舟”》……而更重要的是,借助新网师,我不仅受教于郝晓东老师、孙影老师,也结识了周娟老师、郭丽丽老师、王辉霞老师、殷德静老师、马增信老师等勇猛精进的同仁,在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中突破知识的局限,拓宽了思维的边界,更获得了勇气的力量。

渺小如我,不似苍鹰雄劲千里,但愿如蜗牛,向峰顶出发。

新网师成了我的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重要他人”,而在新网师的啃读经历,让我重塑了新的认知结构,提升我的教师专业能力。而写作之于我,则收获更丰,它越来越呈现出如孙影老师提示出来的几层意义:超越了日常,安顿了自己,扩大了自己。


03

超越恐惧——在教室里突围


















我总会有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我的恐惧之中——因为我的内心世界景观中还有我表达和行动的天地。

——帕尔默 


作为一个教师,我相信,教室不仅是学生栖居和生长的沃土,也是我自己生命价值展现和成长的阵地。

2018年,遭遇了家长投诉信风波后,我主动申请交换去了一个生源一落千丈的公办学校,历时一年。那时的我,带着壮士远征的意气,想要用这一年重新找回被遮蔽的职业初心和真实的自己。而幸运的是,我遭遇了新网师,借由扎实的啃读、反思、写作,扎根于教室的实践,我做到了——我不仅没有在这一年中沉沦,反而在和小六班的互相启发与共进中,将自己锻造成一个直面困难,而勇于突破的人。

而当我返回到优质民办的W中时,一种不确定的恐惧却重新涌入心头。帕尔默在《教学勇气》里深刻地剖析出一种植根于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恐惧和异己的他者直接相对,不管他者是学生、同事、学科,还是一种内心自我矛盾的声音。”回想起职初两年,和奇胜六班时遭遇问题生的失败,回想那封家长投诉信,回想起自己所带的特色班成绩总是无法超越并肩的另一个实验班时,我心中的这种恐惧更加挥之不去。

通过沉潜在郝老师的课程中,我开始明白,这背后,实质上是我因专业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不自信。而虽然我无法去除这种恐惧,但我渴望寻求专业的提升的每一次尝试,而不是受制于恐惧而寸步难行。这种矛盾的心态,正如帕尔默所描绘的一种内心景观:“我恐惧我的教学很糟糕,这种恐惧或许不是一种失败的信号,而是关注我的教学技艺的一种证据。我恐惧某个话题在课堂上会突然出现,这种恐惧或许不是警告我逃避这个话题,而是发出一个信号:这个话题必须注意。我恐惧在那危机四伏的个人和公众交接处教学,这种恐惧或许不是懦弱胆小,而是坚定了我的信心去冒这个凡出色教学都需要的风险。”

与其恐惧,不如突围。而教室就是我突围的阵地。

(一)直面自己的恐惧,把班级打造成生命共同体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清那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国王的演讲》

带着这种恐惧和渴望,我迎来了全新组建的北极星班。

暑期冒着上海的高温天气走进了孩子们的家中,43张脸印记在心中。军训报道当天,我当着全班的面叫出了每一个孩子的名字,那一张张惊喜而兴奋的脸庞我永远记得。这份激动,又把我带回到职初时和奇胜班的孩子们回忆。

但——恐惧又突如其来。

三年前,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满怀壮志,接手一个学习落后、行规失序的地段班。我憧憬着要以民主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们相处,以亦师亦友的角色引领他们。班级初建时,我一切都征询孩子们的意见,课下还总以朋友相称,以为这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是逐渐的,师生关系变得过分亲近,导致班级管理积重难返。更致命的是,我的班级管理以这种师生关系为基础展开,而忽视了对每个个体学生以及班集体的思考,班级管理流于治标不治本的弊端,变成散沙。奇胜班一度成为我的梦魇。直到两年后,我调动到了生源和口碑俱佳的W中,这种失控的恐惧仍然如影随形。

一年后,我在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中似乎找到了我真正所要的答案:真正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如肌肤舒适滋润般安全而互信的关系,与其亲近狎妮,不如润泽信赖;真正关键的,与其说是师生关系,不如说是创建学习共同体,生命共同体。而这背后,没有强大的专业能力不可、没有对班集体建设的宏观思考不可、没有对个体真正的理解和尊重不可。

这一次,我坚信,孩子所在的班级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编码,而是一个由43个独一无二鲜活个体组成的生命共同体,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计地促进这个生命共同体相互交往,共同成长。因此在带班之初,如何初建这个生命共同体,使之在润泽和信赖中走向共同成长,是我日思夜想的目标。

从军训那一天起,我郑重其事地阐释了First Class的精神:一班的英文直译为First Class,在英文中指“头等舱”,我们将因凝聚、努力而优秀,在所有班级中脱颖而出。那天起,First Class成了孩子们共同的精神图腾,并且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发挥着它强大的号召力:军训三天,孩子们咬牙坚持完成高标准、高强度的训练,获得优秀班级称号;在代表年级进行的年级大班会公开课上,孩子们庄重肃穆,以丰富的形式和优秀的风貌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班会课,创造了校级优秀中队的高光时刻;甚至在那次班班有歌声的初赛中,因为我指挥的重大失误而缩短了表演后,全班在年级同学离场后,含泪完成了没有观众的第二次完整表演……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和增进对北极星班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的强烈认同。

要让班级成为生命共同体,除了高度的凝聚力,还需要班级文化的强大力量。因此,在这学期,我带领着孩子们先后完成了以下的班级文化构建:

取队名:风华中队,源于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取班名:北极星班,寓意:诸星之中,以北为上;以星为名,闪闪发亮。

定班训:志当存高远,争当北极星。

定学风:入室即静,入座即学。

创班歌:以《同一首歌》为曲,创编班歌。

定班规:以四字一句,创编十句班规,并且每周解读和学习一条班规,在实践中领会和内化班级学习生活的规范。

绘班旗:在前期主要借助了家委会的力量,绘制了班旗标志,并且制作了5面班旗,分发给每个小队。

这些班级文化创建的点滴,让我们的北极星班,有了灵魂,有了力量,让每个孩子站在一起,犹如战友,更似家人一般。而我,也与孩子们共同奋进,只不过不再把亲密的师生关系当做归属,而是明确自己是教室里的掌握方向盘的那一个人,并且始终守望着他们。

而同时,我也认识到,创建生命共同体,学校教育并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家长的作用也不可或缺。但这却也是我的另一层恐惧:我害怕与家长的沟通。想起此前的投诉信风波,我的恐惧更奋劲地啃噬着我。

想起《国王的演讲》里那个因为责任、压力、自卑而口吃的国王伯蒂,在接纳自己是一个因恐惧而脆弱的人后,面对国家危机时,才克服了口吃的心结,做出了一次庄重而热血的宣战演讲。于我来说,他最伟岸之处,正是他直面了恐惧,而选择向前一步。

而我应该如何直面我的恐惧?

如果说不好,那就写吧!

放眼班主任名师,几乎每一个都有写信给家长的习惯,这的确是一个和家长沟通的高效方式:借着书信,家长既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得到关于家庭教养的建议,更能够激发了家校共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也效仿着,通过家委会的合作,创建了班级公众号,定期给家长写信。从军训开始,我们的共众号一定发布了19篇文章,其中我致家长的信共有11篇,军训3篇,其余每周观察8篇;家长来稿谈教养心得的共4篇,活动通讯稿2篇,字数约34000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尽可能地维持每周一篇的更新,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班级动态,同时也借着书信,传达家庭教育的建议,得到了家长们良好的反响。至今我没有发现一个“搞事”的家长,而涌现出了愿意为北极星班协力,积极融入到这个生命共同体中的数十位父母。

伯蒂并不是因为口吃消失了才做出精彩的演讲,而是在决定演讲的那刻起,口吃自然消失了。书信写着写着,我的恐惧也消退了——当我不再恐惧着恐惧本身而聚焦所做的事时,我发现,这就是我内心景观中可以表达和行动的天地。

(二)揭开学生的恐惧,倾听沉默背后的声音


我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但是不管这沟多宽多险,我都有责任跨过去——不仅因为你们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我的帮助,还因为我也需要你们的洞察力和活力来帮助我更新我自己的生命。

——帕尔默

在这个教室里,除了教师的恐惧之外,还有一种恐惧无处不在——学生的恐惧。

这种恐惧,藏在埋头书写的笔记里,藏在顺从沉默的课堂上。然而,更多时候,作为教师,却有意无意地会抱怨学生的无知、愚钝、跟不上,感叹学生“不再像过去那般听话”。然而这种指责和抱怨,除了让身为老师的我显得高高在上,加剧了与学生的疏离之外,更是逃避了对学生应有的责任,或者说,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我所执教的北极星班,经由小升初激烈筛选,集结了许多小学时优秀而内敛的孩子,孩子们多才多艺,能力突出,但是渐渐的,我发现除了个别横冲直撞、快言快语的孩子之外,课堂上总有一种尴尬甚至可怕的沉默。这种沉默使课堂沦为教师一言堂,甚至让教师和学生都“失聪”——当教育只剩一种声音时,教师听不见学生,而学生也将湮没在沉默中。

佐藤学将之解释为“主体性神话”的产物,而帕尔默则洞悉到学生背后的恐惧和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的。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的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

要击破我自身的恐惧,也需要揭开学生的恐惧。倾听,是首要破解方法。

然而倾听对于我来说,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难以克服的顽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也习惯了教师主导的授课模式,这种行为就根源于我对于倾听的片面、肤浅的理解——即倾听不过是教师获得反馈、更有效传达(灌输)的一种方式。一个倾听不足的老师如何教出善于倾听的学生呢?好好倾听固然是正确的诊断,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沦为了正确的废话——孩子们无从下手,只能依赖教师的具体化操作。因此经过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与自我反思,我借鉴了李政涛在《倾听着的教育》中提及的倾听训练五心(专心、耐心、细心、虚心、用心),得以在此后的倾听培养上有了简单易行的抓手。

让我自己听见孩子们的想法,让孩子们互相听见彼此的困惑,让他们听见自己的心声。

随后我以期中试卷讲评课作为倾听培养的开端。那节课伊始,我静静地听着孩子们的动静,很快他们就在一种肃穆的氛围中安静下来,并等待着我的发言。我简要地说明了期中考试的情况,并抛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每天来学校上课,听课,谁能告诉我,这里的‘听’是listen还是hear?”多数同学都认为是listen。我当即在黑板上写下:倾听=listen+ hear。孩子们有些不解。

“倾听是听见并且听到,你听见什么不代表你学了什么,但是你听到什么,决定了你学到了什么。今天的英语课,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大家在讲评试卷时能否做到真正的倾听。”我随即写下并解释了倾听五心的要义,并以此作为课堂倾听的核对清单,书于黑板右侧的公告栏处。

或许是倾听五心的感召,又或许是班主任效应,课堂开始的全体肃穆,在倾听五心的引导下开始转变为一种安静的联结。我放弃了以往教师主导和灌输的方式,以询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们的疑问,遇到有疑问处则停下,邀请学生加以解释。回答迟疑的,我不急于堵塞沉默而是让问题“飞一会儿”;羞于启齿的,我走近身旁,侧耳聆听;急于接话的,我让全体耐心等待最后一个字落下;思考有偏差的,我故意逗引着其他人倾听之后与之碰撞、会话……那节试卷讲评课出现了以往罕见的润泽氛围。在课堂上,我引导和要求孩子们转向发言的同学,眼睛看着ta,在一朵朵向日葵的注视下,发言变得谨慎,课堂变得沉静。

随后长达半个学期的时间,我在课堂上时常以五心贯彻,尤其是英语对话时鼓励倾听和反馈,同时也借助班会课等时间,先后做了“传声筒”的倾听游戏,讲评课的“鹦鹉学舌”游戏,我真正听见了孩子们字面和背后的想法、心情,而孩子们也在彼此的倾听,与我的互动倾听中,师生关系反而更加融洽,上课专注度也有所提高。看似慢,却慢慢地变快。从孩子们时而安静沉思、时而开怀大笑的眼神中,我看见了恐惧如坚冰慢慢融化。

而我,也在直面恐惧、击破恐惧的过程中,扩大了我心中行动的天地。恐惧并没有消失,但是它不再成为前行的阻碍,而给我成长的助力。


04

  结语   

 

时间原是客观物理世界的概念,却因为人的选择而被赋予了意义。回望2019年,它注定是我的人生中的一站,乃至人类历史中毫不起眼的时间,但它载入了我生活其中的全部意义:在新网师的承担,让我走出舒适圈,体味攀登者的磨炼;在读写中精进,让我以写作为据,栖居而歌;而在教室里突围,让我直面恐惧,向着真实的,扩大的内心天地进发。在一个信息爆炸,信仰缺失的时代,我确信,这是我生命最真实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这也是一颗种子里蕴藏的力量。

最后,以一首小诗的聊作结尾吧:

生活企图将我掩埋

却忘了我是一颗种子

蕴藏撕裂黑暗的力量

 

相比被动接受人生的安排

我更喜欢做自己命运主宰

周娟老师评语

一颗向下扎根的种子       

 ——读方娇艳老师《做一颗时间的种子》

提起方娇艳老师,新网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学习当如方娇艳”已成为网师学员们学习前进的座右铭。这颗网师的种子历经风雨,在破土而出中,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萃取,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越发生机勃勃,苍健有力。

2019年,是方娇艳老师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一年。这颗不甘落后的种子在“英雄之旅”的挑战中,历经磨难,顽强生长,结出了生命中美丽的三朵“花”——承担、精进、突围。

走进方老师这颗时间的种子,这三种元素最能代表她的特质:第一是有所为;第二是有所爱;第三是有所期盼。有所为,在她的网师承担中,不断攀登走向卓越;有所爱,在她的读写中,用写作中擦亮自己的生命,擦亮自己的灵魂;有所盼,在她的教室里,直面恐惧、突围逆境,向着真实的,强大的自我出发。

第一,有所为——在承担中追求卓越

种子暗埋土中,它深知生命的召唤,只有拼命地挣脱舒适区,才能享受成长的快乐。郝晓东老师的那篇《学习当如方娇艳》已见证了这颗种子拔节的姿态。作为刚踏入工作岗位五年的北师大研究生,通过自身努力跳出农门,在上海这座大城市有着稳定的生活和工作,这已让不少人羡慕,然而不甘平庸的她,带着对教育、对学习及对生命的热爱,积极加入了新网师的学习生活。一年的勇猛精进,在学友们惊叹她信手拈来的导图和逻辑严密的文章时,她已悄然成为了网师的榜样学员。

作为榜样学员的她,并不满足已有的奖赏,继续走出独善其身的舒适区,勇敢承担起课程组长的职务,既挑战工作、家庭、生活平衡,又考验管理及智慧的能力。承担,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她信心百倍。等到课程常规管理走上正轨后,她又从细节处做文章,不断琢磨和发现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和行动制定详细的课程组长职务细则和工作流程,盘活课程小打卡、联系榜样学员课前分享、进行“啃读者联盟”的组织和分享……这一份承担,除了一片心中夙愿之外,她心中的目标就是从优秀向卓越出发。

第二,有所爱——在写作中擦亮灵魂

一颗种子,在土地中栖居而歌,坚持做着别人看似毫无用处的事情,无论旁观者如何谈笑风生,她只为自己的爱坚守。

写作成为她呼吸一种生活方式,正如孙影所说的“不写作不会死,但会使生命会失去色彩”。方老师看来,没有写作,就没有精神的存在;没有写作,反省的生活则容易流于肤浅和单薄。

写作从网师的小打卡开始练习,与经典碰撞、对话、书写,让一个个文字、一篇篇文章擦亮生活的镜子,点亮生命的色彩。一本本经典书籍的啃读、批注,一年365日的打卡,22万余字的简书,41000余字的作业、作业均分(平均)90分等,都是困难与孤寂相伴而生的。虽孤独着,但有学习共同体的力量,让她重塑了新的认知结构,扩宽了思维的边界,更获得了勇气的力量。写作之于她,安顿了内心,扩大了自我,突破知识的局限,不断擦亮生命的灵魂,活出生命的色彩!

第三,有所盼——在黑暗中击败恐惧

一颗种子,也有对黑暗的惧怕,也因为这份惧怕,才激起她去战胜黑暗、去追求光明,去享受自由的空气和阳光。2018年,遭遇家长投诉风波的她,带着职业的初心和内心的阴影主动调换一个新的工作岗位,虽然生源一落千丈,但在新网师的鼓舞中学会了直面困难。当她再返学校时,内心的恐惧又油然而生,“与其恐惧,不如突围”,方老师就是这样勇敢地面对的。

面对班级,一个新接手的新生班级,又勾起了她三年前的职初困惑,如何面临师生关系的挑战呢?网师中《静悄悄的革命》给了她专业的支撑,在润泽和信赖中重新定位班级文化建设,她与学生对话交流,建立和谐温馨的氛围,把班级打造成润泽的教室,守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共同打造生命成长的共同体!

面对家长,内心的恐惧一直如阴影般让她挥之不去,既然不敢言语交流,就用书信沟通。她创造性地开设班级公众号,成为她与家长沟通的纽带。每周一篇书信的更新、及时的班级动态和教育的建议,赢得了家长们信赖和积极的配合。在她专业的感染下,家长理解她、信任她,并成为她为教育的好伙伴!

面对学生,在佐藤学理论的引领下,她敏感地发现课堂中一种可怕的沉默。这种沉默的一言堂,让学生毫无主体而言,如何改变课堂现状?她先从自我改变开始。学习倾听,虽是破解的方法但也是巨大的挑战,郝老师推荐的李政涛教授的《倾听着的教育》为她找到了简单易行的路径。于是,在互动倾听中,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上课专注度更加提高,有效教学逐渐深入。

一个个恐惧,在她内心的坚定中知难而退。只要自身足够强大,困难也为她让路。如今,恐惧的黑暗不再成为她前行的阻碍,而是她不断扎根努力成长的动力。是恐惧,教会她推倒巨石,迎风生长,迎接更好的未来!

一颗小小的种子,她走出舒适,战胜困难、栖息而唱,在时间的岁月中,她活出了卓越,擦亮了灵魂,击败了恐惧。在不懈努力的探索和追求中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也愿这颗种子,继续扎根,在网师的土壤中深入沉潜,吸取营养,强大自我;在经典的浸润中,不断书写,照亮自己,点燃他人;在教室的田野中,关注每一个角落,珍视每一个生命,用种子的力量引领着新的目标!

一颗向下扎根的种子,一颗主宰自我命运的种子,向您致敬!    

                                                  

 周  娟

                                              2020年3月3日


作者简介



方娇艳,北师大研究生,初中英语教师,就职于上海民办文绮中学。从教四年,指导学生获得上海市、全国级英语赛事等奖,所撰写的论文、课题曾多次获取上海闵行区一、二等奖,教育案例也曾发表于《班主任之友》、《现代教学》等期刊杂志上。入职至今,经历迷茫探索适应和自我超越,热爱儿童,坚守教师初心,相信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行动,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幸福指数。希冀在新网师的新平台上,继续从心出发。



编辑:任思颖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