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作业 |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183819崔俊莲 新网师 2022-04-17

【新网师《人是如何学习的》课程第四次预习作业】

作者 | 崔俊莲

审核 | 彭晓君 王小伟

编辑 | 杨茜

第四次作业:
1. 认真阅读第三章画出思维导图。
2. 什么是学习迁移。
3. 作者对形式训练认可吗?为什么?
4. 妨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5. 如何才能增强学习迁移的效果?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引言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把知识学死了,只记住了大量的事实、概念、原理,只会做题考试,却不会应用,即我们经常所说的书呆子,高分低能;另一种情况就是用已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甚至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而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就取决于学习的迁移能力,迁移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出一些单纯学知识的高手,而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和面对新情况的能力。




一、迁移的意义




学习过程和学习迁移是人的能力形成的关键,迁移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密切相关,它能让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智力、能力,减少许多特殊的学习,提高学习成效,发展创造性;认清迁移的实质和规律对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充分认识迁移发生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迁移到新的教学中去。




二、什么是学习迁移




1.《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样来定义迁移: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希望学生能把从一门课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另一门课中,从一个学年迁移到另一个学年,从学校迁移到家庭或现实生活。

2.百度百科这样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也就是说学习迁移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比如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像学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学会一种外文有助于掌握另一种外文,儿童在做语文练习时养成爱整洁的书写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完成其他作业时形成爱整洁的习惯。

3.迁移的种类

迁移的种类按其效果来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即为正迁移。比如学习数学有助于学习物理,两种学习间相互干扰阻碍作用则是负迁移,比如负数的计算学生经常要用正数的规则来计算。

按迁移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如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的概念,就会对今后化学中学习平衡产生影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说明了大量的阅读,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阅读学习对写作能力提高产生顺向正迁移;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如我们学习了认知科学的知识,就会对我们先前的认知产生影响。

按迁移的内容划分,又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学习的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上属于同一水平层次,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例如,学习了哺乳动物“老虎”、“狮子”的概念以后,这些概念可用于对不熟悉的鲸或海豚的识别。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上来看,有的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较高,形成了认知结构中的上位概念;有的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较低,形成了认知结构中的下位概念。比如书写字母表上的字母的技能对写字很管用。




三、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




1.形式训练说

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迁移理论是“形式训练说”,这是一种古老的迁移理论,来自于官能心理学。它认为人类的心理是由不同的官能形成的,通过对人的心理官能进行训练,可以使该官能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迁移。

形式训练说的基本观点是:

(1)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认为人的心理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各种的分立的官能组成。这些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在训练之前一直潜伏着,一旦经过训练或练习得以加强,便会在以后活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如记忆官能增强后,可以更好的学会和记住东西。

(2)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所有官能。如学习拉丁文,可以训练推理能力、观察能力等。

(3)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学习要收到最大的迁移效果,就应该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如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

形式训练说过分的强调了学习本身及有难度的训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忽略了学习的内容,忽略了学习主体学生的因素,因此以桑代克为代表的“共同因素说”用实验的方法对“形式训练说”做了有利的批判。

2.共同因素说

(1)“共同因素说”是由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吴伟士指出,强调各种学习之间具有共同成分或共同因素,才会产生迁移。

但强调任务间的共同要素意味着对学习者的个性的忽视,包括关注的时机、相关原理的外推、问题解决或创造了和动机,而把学习重点放在练习和训练上。桑代克的“共同因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因素。但如果因素不同,就很难发生迁移。

(2)“概括化理论”的研究者心理学家贾德(C.H. Judd)提出,共同因素的存在只是迁移的必要前提,而关键在于原理、原则的运用。认为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是迁移的关键,学习者的概况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例如书上举到的“投掷飞标”实验,由于经过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目标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去。

3.建构理论学说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有助于迁移。

建构主义的理论学派,认为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为了促使学生在新条件下应用知识的能力,建构主义者们提出了一些教学理论,如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以及认知灵活性理论等。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各种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应用知识。他们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包含有迁移。先前的学习对新学习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性(可利用性、可辩性、稳定性与清晰性)来实现的。




四、妨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一)初始学习对迁移的影响

初始学习是对原来学科的掌握程度,初始学习不达到一定水平,迁移是不会发生的。那初始学习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1.理解与记忆

迁移受理解性学习的程度的影响,也就是对知识理解的越透彻,越容易发生迁移,而单纯的记忆事实或墨守成规对迁移是毫无用处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培养理解力对迁移十分重要。我们的学生之所以欠缺迁移的能力,和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关,我们过多地教授了事实性知识,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包括测试性试题也偏于记忆知识的考察,而没有从理解性知识入手去培养学生的思维。

2.学习时间

也就是任何复杂学科的学习必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积累一定的时间,即人们常说的10000小时理论,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大量的训练,夯实基础知识,培养技能,从而促进有意义的信息模式流畅确认;因为如果没有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不能生成与其他已有信息的联系,理解性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迁移也不会发生;

一万小时不是铁律,可是要想成为专家或大师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学生也一样,要想学习能发生迁移,没有长时间、大量的的有目的练习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个时间不是用来进行机械的、简单的、重复练习的,而是要用来培养模式识别技能以及对未来结果进行预测的知识,这些技能可以促进有意义的信息模式流畅确认。这和《刻意练习》中大师用了大量的时间就为了在大脑中形成5万个模块,因为这为他提取知识、组织知识、判断、预测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也就是我们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以便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3.及时的反馈

如果能对学生学习过程做主动监测,学习效果会更佳。学生非常需要那些反应他们何时、何地和如何应用知识程度的反馈。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反例的运用来加强。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只有能主动监控自己的学习,主动评估其策略和目前的理解水平才能促使学习的迁移。

4.学习的动机

动机影响到人们愿意投入到学习的时间。动机又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虽然外部动机不可忽视,但学习最终还是要内部动机决定的。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或不明确,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那迁移也很难发生。

(二)情境对迁移的影响

初始学习的情境会影响到迁移,人们可能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却不能迁移到其他情景。比如我们在小学就学会了加减乘除的算法,可去了菜店却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具体的钱数。学习与环境的密切相连关系取决于知识的获得方式。

1.在单一而非复合情境中传授知识,迁移就相当困难。

比如在学习“弹力”这节课时,如果只是单纯的举例像弹簧、橡皮筋、弓箭、篮球等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就叫弹力,学生就很容易认为只有这样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而当你问他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不是弹力时,他理所当然的认为不是。就是因为这时他学的新知识受情境的制约,很难发生迁移。所以要在复合情境中,多方面、多角度的举例,学生才有可能抽象出概念的特征,形成弹性的知识表征。

(认知弹性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斯皮罗等人针对结构不良知识的习得与迁移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们指出:“所谓认知弹性,意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领域做出适宜的反应。这既是知识表征方式(超越单一概念维度的多维度表征)的功能,又是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工程的功能”。认知弹性理论又被称作“认知灵适性理论”)

2.过度情境化也会阻碍迁移的发生

信息是在人们试图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呈现的。比如我们在教学中,针对某一概念或公式的讲授,可以让学生从解决复杂案例中学会,但这种单一的,过度的强化和训练,局限了学生的认知,当问题发生变化时,他们便不能灵活地迁移。因此我们常困惑:明明一样的知识点,为什么稍微变化一下,学生就不会了。“举一反三”的例子学生根本达不到,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时过度的情境化。

比如在进行密度、质量、体积的计算题训练时,根据公式及变形公式反复出题,进行强化训练,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但是你会发现,在此时能用的公式变化一下,学生就不能灵活运用,比如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乌鸦喝水问题,就是几个公式的整合应用,学生却解决不了。

3.问题的表征能力

对抽象问题的表征能力的欠缺,也会影响到学习的迁移。

 抽象的知识本身具有高度的概况和凝练的特征,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也难以理解、不好把握。而抽象的概况来源于一般普通问题的共性,因此对这些普通的问题的共性的提取、概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一套问题的表征有利于迁移的发生。

4.识别共同要素的能力

在学习中能识别不同任务间的共同要素,会影响到迁移的能力。

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形成一种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迁移,就是相同联结的迁移。只有在两种学习中存在着共同的联结,在活动A1、2、3、4、5和活动B4、5、6、7之间,因为有共同成分4和5,所以这两种活动之间才会有迁移出现。

任务间的迁移与任务所具有的共同要素的多寡相关,尽管要素的概念必须在认知上界定。

(三)静态学习观对迁移的影响

1.两种关于迁移的观点

静态迁移观认为学习者在参与初始学习任务之后解决迁移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充分反映。这种观点把迁移仅仅看成是初始学习的行为表现,而忽略了学生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迁移的总量。

动态迁移观则认为迁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要求学习者积极参与选择和评估策略、思考资源和接受反馈的过程。迁移被看成是学生对新知识学习所包含的概念的掌握速度,而非在新的学科领域中过早出现的行为表现。

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上物理的计算课,我们的教学目标要放在如何促进物理的学习上,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在第一天的物理课上学生能立竿见影的计算上。

2.元认知对迁移的影响

既然迁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学习者积极参与,那学生积极监控学习的策略和资源,评估具体测试和表现的准备程度,就会影响到迁移的发生。确切地说,就是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越高,迁移就容易发生。

(四)原有经验对迁移的影响

迁移是以人们带到学习情境的知识为基础,儿童是带着他原有经验来学习新知识。“所有的学习都涉及到原有的经验的迁移”。但原有经验对学习的迁移有益也有弊。

1. 有利因素

在原有知识上的建构这是有利因素,因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重视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多种方法挖掘学生的原有知识,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知,迁移就容易发生。

2.不利因素

一个人现有的知识也能成为学习新信息多的障碍。由于用先前经验去建构理解,学生也会误解新信息。因为先前的知识即每个人的思维假定,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探究学生的学科前概念,设法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直观,寻找方法帮助他们更改错误的概念,形成新的概念,这样便于学生改变原有错误观念,建立新的观念。

3.迁移与文化实践

学生带来的先前知识还包括学习者作为社会角色而习得的知识,即文化知识。它有时会有助于儿童的学校学习,有时会发生冲突,因此,教师应尽量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把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成是建构新知识的动力。




五、怎样增强学习迁移的效果




迁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迁移的发生却不是自动的,它需要我们创设条件,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记忆与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一)创设多种促进知识迁移的条件

 (1)迁移与学生前概念密切相关。

不注重学生原有的经验,迁移是很难发生的。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而学生的已有知识对新知的学习有的能起到促进作用,有的起到阻碍作用,而且这些经验不光光是学习者个人特有的经验,还包括他们作为社会角色而习得的知识。我们的的教育之所以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校要求和学生在家庭中习得的知识的错位,因此我们要想让学习顺利发生迁移,首先要关注到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思维可视化把学生的前概念显露出来,才能决定是要在原有基础上建构,还是要通过实际教学过程重塑学生的错误认知,关于这部分论述前面已经说过了,在这就不反复论述了。

(2)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运用与迁移。

理解力对迁移来说十分重要。那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不是一开始接触知识就能理解的,他们需要时间去探究基本概念,生成与其他已有信息的联系。所以,一开始我们不能让他们一下子接触大量的主题知识,这会妨碍学习和随后的迁移。因此我们需要先为学生提供他们摸索与主题相关的具体的机会,即在教学时先要让学生去学习有明确意义和清晰逻辑的事实性知识。

其次在此基础上要多设计一些解决问题的任务,让他们以自主或合作的形式尝试去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便会将知识进行组织和彼此关联,尽量避免出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尤其不要直接重复或复述老师的原话。

最后帮助他们搭建框架,使知识成为一些有意义的模块,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组织的、适时的教授要比学生自己单纯的学习更利于学习的迁移。也就是说我们的讲要放在恰当的时机,而不是整堂课都灌输。

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节课时,如果你只是按照教材顺序依次讲解浮力的定义、方向、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称重法求浮力等知识点,看似逻辑清晰、结构明了,但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死的事实性知识,并不会灵活运用,迁移也不会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你觉得知识都讲过了,学生却不会做题,或做不了难一点的题,因为他只是记住了知识,并没有理解知识。比如他依然会认为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要比沉在水底的大;浮力的大小会跟物体的重力有关系;形状不一样浮力也会不一样等等。

因此当你了解了学生的这些前概念之后,就要在教学中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哪些想法和观念是错误的,同时抛出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在探究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所以我在学生明白了浮力的存在之后,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沉在水底的石头受浮力吗?(当然有的说受,有的说不受),你如何验证自己的说法?然后我做了一个相似的实验,但是在水外面做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能不能把这一做法迁移到水中验证浮力是否存在的实验中。结果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明白了,可是动手验证,而另一部分学生在其他学生做的过程中,也慢慢明白了,这样他们自己得出了结论。

第二个问题:既然浮在水面上和沉入水底的都要受浮力,那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进行猜想,当然有一部分可能是乱猜,但大部分都集中在物体的重力、密度、形状、体积、液体的密度等问题上。这时就为他们提供了实验器材,按照刚才的方法他们可以依次选择物体放入水中,记录数据进行验证,当然其中教师可以适当指点,最后教师再集中统一讲解,其实这时已不需要怎么讲解了,因为学生通过数据已看的非常清楚了。但因为这时他们的认知还是凌乱的,所以需要教师帮他们总结、整理、概况一下而已。

通过这一过程他们就彻底明白了浮力的大小只跟进入水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把他先前的认知就转变了。

(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因为物理中有大量的概念,规律,原理,这些概念抽象程度高。如何在教学中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理解后再抽象化,就非常重要。因为知识越抽象,其潜在的应用范围(逻辑处延)就越大,适用范围就越广泛,迁移效果就越明显。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看似一句话,真正理解却不容易。这时就需要从学生的大量的感性认识入手,把生活的中的现象举例分析,运动的、静止的,然后分析斜面实验,最后通过想象科学推理得出定律内容,如果没有前期一系列的铺垫与分析,很难目标牛顿说的是什么。

(4)在复合的情境中教学

前面我们提到在单一的情境中教学迁移很难发生。比如我举到的《弹力》的教学案例,如果你只强调弹簧、橡皮筋、跳跳床等,学生就会以为弹力只发生在这些物体之间,可见过度情境化教学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影响迁移。这时你就要把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都分析一下,他们在本质上也是弹力,这样学生才明白原来弹力的范围这么广。

《人在如何学习的》中提到如果要大范围的迁移,就需要对知识形成弹性的表征,并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让学生解决具体的案例,然后为他们提供其他类似的案例。

第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然后帮助他们加入到为提高理解弹性而设计的“如果——怎么办”类问题解决当中。

第三、概括案例,要求学生创建一种不单能解决单一的问题,而且能够解决整个相关类群的问题的方法。

(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对新知识学习产生影响。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所学材料细节,对新材料从多维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感知,对其进行深加工。例如,学生力的知识理解的透彻,学得扎实,在后来整个学习力的系统知识时就比较容易。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应采取多元视角,多方面有益吸收,多种方法结合。人是发展变化的,方法也必须变化,原来有效的方法。如果永不变化,也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成为无效的方法。知识迁移离不开主体――人的参与,知识学习离不开主体的主动建构。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激发起来,那么,所学的知识迁移就无从谈起。况且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可利用的一面。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多种方法结合、培养学生多种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内、课外结合培养迁移能力

知识的建构总是伴随着对知识应用范围的建构,知识的抽象水平与心理上的应用范围共同决定了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与其应用范围是二位一体的,理解知识的意义必须离不开对知识的应用。知识被应用的越多,越多样化,知识的逻辑外延就越多变为心理外延,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就变得越深刻,也就越能灵活地应用知识。”对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多情境、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如课堂提问、讨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生活场景再现、练习、作业等。要让学生在各种接近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运用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保持效果,促进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应用还与社会情境相联系,使学生与社会生活直接接触,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学习了《惯性》让学生结合实际解释,去操场上原地跳,在车里仍苹果来实际做做;学习了《安全用电》回家检测自己的家里有没有安全隐患等。物理与生活联系太紧密了,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有意的引导和布置一些类似的生活实践,既看迁移了知识,又可提高学生学生物理的兴趣。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赋予知识以生命力,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增长见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比如我在讲到《重力》 这一节,补充了失重的知识时,有一个学生就提问“那在失重情况下,宇航员怎么去厕所呢?”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四)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促进知识迁移

 物理知识的抽象性成为知识迁移的最大障碍,而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地应用于物理教学之中,为知识迁移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广阔空间,任何人只要掌握该方面的操作规程可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它为学生提供了教室所不能提供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可以模拟现实情境,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达到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新知识的理想境界,使知识能更有效获得广泛迁移。

【参考文献】

【1】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著),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M),201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百度百科】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年第10期

173187王辉霞点评




崔老师作业:题目《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共8874字,以论文形式呈现。

崔老师在引言部分提出问题:

“学生的学习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死记硬背,会考试不会应用,高分低能;另一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情况取决于学习的迁移能力。”

由现实中的两种学习现状引出问题,激发读者思考,接着从“迁移的意义”“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等方面细说迁移。

结合郝老师作业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对形式训练认可吗?为什么?”,崔老师详细介绍了“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的形成历史和观点,以及对教学的影响,“共同因素说”“建构理论学说”,通过阐释三个学说的内涵,从而说明作者对形式训练的态度。三种学说,层层递进,呈现人对迁移的表征逐渐成熟完善。是我学习崔俊莲老师作业最有感触的一点。

妨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有关这一作业,崔老师从“初始学习对迁移的影响”“情境对迁移的影响”“静态学习观对迁移的影响”“原有经验对迁移的影响”四方面说明论证,每一方面都有不同的要点以及物理教学例证,理论与事实相结合,很容易理解。

如何增强学习迁移的效果呢?

创设多种促进知识迁移的条件,崔老师通过《浮力》这一课例,说明了解学生前概念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在教学中用“大问题”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

读学习崔俊莲老师的作业,收获很大,具体有以下几点:

1.作业:要以论文的高度严格要求自己。(你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决定着你的收获)

2.学习:崔老师作业完美诠释什么是“学习迁移”及其价值,还有如何“学以致用”“迁移内化”的途径。崔老师通篇运用物理学科案例,一以贯之。这是崔老师学习《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的“迁移”。郝老师经常说,新网师的学习,是要用于教学、用在学生身上,否则就是无用的知识。郝老师在一周观察中说“只有新知识的小船能够固定在大脑中原有知识的锚上,知识才能真正建构,否则,就是浅学习,或者假学习。”如何把所学知识与自己已有知识关联、迁移,是每一个学习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3.多种观点相融合,不唯书。崔老师善用书本之外的学术观点,辅助自己的理解,能够站在高角度看问题。比如《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百度百科等

最后,给崔老师一点儿建议:作业排版还可再工整,段落首行缩略要固定,删除重复性语言。


作者简介

崔俊莲,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六中学物理教师,从教22年,曾两度被评为临河区‘百家教师’,巴彦淖尔市‘优秀教学能手’,临河区‘教学大比武一等奖’,临河区‘优秀班主任’。担任校教研组长。2018年遇见新教育,加入新网师,跟着一群尺码相同的人在教育的路上前行,啃读着经典,改变了思维,改变了自己的课堂,希望可以用自己有限的能力为教育事业贡献一点力量。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对已发其他公众号的文章将慎重选稿

欢迎新网师学员踊跃投稿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