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阅读史 | 追寻专业的成长 探求生命的意义
作者 | 王方元
审核 | 刘凤娟 王小伟
★
追寻专业的成长
探求生命的意义
★
★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 王方元几年前,为了培养儿子的阅读兴趣,在网上搜索小学生阅读书单,第一次发现朱永新教授推荐的书单,干脆买回了推荐书单的这本书——《我的阅读观》,对照着这本书几乎买完了所有的小学生推荐书目。一位同事则向我强烈推荐童喜喜老师的《新教育的一年级》,这是儿子人生中第一次自主阅读的一套书籍,而且无比喜欢,到了三年级了还时不时拿来再次翻看。他一直在期待着《新教育的二年级》甚至更多。但这些主要是新教育对儿子的影响,而新教育对我产生影响则是与一件事和一本书有关。
2018年,在一个初冬下午的课间,体检中心电话告知我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有些担忧却没有慌张,这似乎是预料到的,在这之前的几年体检中医生已经告知我身体出现了些状况。但是,这一次在检查后不久直接被送进了手术室,人生的冬天异常煎熬。一场疾病打乱了既有的生活秩序,这几年,似乎习惯了单调的两点一线,习惯了螺丝钉式的忙碌,习惯了应试教育残酷的厮杀。突然之间,人生按下了暂停键,迫使我不得不思考:生活的意义何在?如何才能更有意义地生活?
2013年考进一所小城名校,接下来经过了漫长的三年适应期。从教的是初中思想道德,现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大家还是习惯性地称之为政治课,虽然欠缺些严谨。在这之前的七年工作生涯与应试没有半点关系,在一所民办高职院校里悠闲地过了几年,猛的进入这所应试教育异常激烈的中学一点也不适应——如何应试成为最大的难题。
一般人看来,我这个小学科应该比语数外老师要轻松很多吧,而事实上这种看法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是经受不住检验的。这所学校只有十名政治老师,但里面卧虎藏龙,有安徽省中考命题人,在后来中国知网上下载她在一本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中考模拟题,让我感觉这样的命题只能被模仿而无法被超越;有学校的副校长,省教坛新星,省级培训的主讲教师;还有几位获得过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荣誉称号。他们大部分老师抓应试教育比语数外老师还要严格,一个没有应试经验的菜鸟觉得压力山大。在这前三年几乎没有读什么与考试无关的书,做了无数的考题,听了大量的课,基本上把自己的答题能力提高到了还可以的水平。
经过三年的煎熬,觉得在这工作很心累,他们太强大了,性格上也多是强势的。想逃离这所学校到一所省城名校,面试过关,但因校长的不签字而未能成行。
在这所学校的第二届,本来想着教材也熟了,应该能够轻松一些,可是又赶上了换用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教材与其说是修订,不如说是推倒重来。可以说,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改版力度是众多学科中最频繁、改动力度最大的。这次,大家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了。
第二届开始做班主任,以前做班主任是没什么压力的,但这次却明显不同,于是开始购买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万玮的《班主任兵法》、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和《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现在想想这些书确实读了,但是有收获还只是表层。
后来在干老师的《破译教育的密码》时读到,干老师在阅读并实践了魏书生的班主任管理方法后班级有了长足进步,至此,觉得每个人的悟性差异极大,实践起来的效果差异当然也是如此。
学而不透,这是我在阅读中常常存在的问题。当年毛主席读的军事书籍并不一定比国民党众多将领的多,但是毛主席却深得军事要领,活学活用。
教材改版后的第一年花了大量时间琢磨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在琢磨教师教学用书中发现,一线的太多老师连教师用书看的也不多,至少认真看教师教学用书的很少。
在这学校的前四年,偶尔翻开一些书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也是浅尝辄止。初二下学期宪法专册对于一线政治老师挑战实在太大了,这期间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就是反复阅读清华大学宪法学专家林来梵教授的《宪法学讲义》,这本书一下子解决了课堂中的宪法案例匮缺的问题,同时对宪法的把握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大家就是大家。
在这一届教学中,我感觉学校的一些前辈和大咖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现在看来,他们的阅读量并不大是一个很重要原因。看看教材、教师用书、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做题、看课件,这是绝大部分一线优秀老师们的做法。一线老师真正喜爱阅读的少之又少,这是一个悖论:最需要阅读的老师,整天把读书挂在嘴上的人往往是读书很少的,这里面原因有多种,这至少说明当下国人的终身学习习惯是严重有问题的,我们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如果没有初三上学期的体检,现在的我应该还会整天忙着班主任的各项琐事。这次体检后,有半年时间处于休养状态,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些什么呢?生与死的困惑怎么解决?好几个月我在书本中苦苦寻求各种答案,并用书本打发时间,在这期间,读的最多的是史铁生的作品,《病隙碎笔》、《务虚笔记》、《日常生命观》和《史铁生自选集》,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思维很犀利,对佛教和基督教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物理学也有很认真的研究。史铁生的作品给了我很多的宽慰,也给了我一个榜样,这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史铁生的作品号称是中国最有哲理深度的文学作品。后来读干老师的《破译教育的密码》,才发现他和史铁生一样也是读了圣经、古希腊神话、西方哲学等。在攻克精神危机的路上,他们读的书交集甚多。在史铁生的作品中多次提及的刘小枫,后来在阅读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中发现她也读过刘小枫的作品。读来读去,大家的阅读书目是那么的相似。
在这期间,补看了几本小说,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月牙儿》和《断魂枪》,前两部作品印象太深刻了,旧中国的老百姓太难了,整个人类历史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试图解决生存问题。现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可是大家依然在比拼更好、永不知足,这是不是是个问题!
接下来看了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春蚕》,感受到浙江富庶地区的百姓也极不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上层到底层各有各的不如意。鲁迅小说和散文也重看了一些,大学对《野草》就印象深刻,迷惘的时候看看那些文字常常能让心情平静下来。
沿着史铁生提供的轨迹,阅读了一些物理方面的书籍,如《现实不似你所见》,但一知半解;看《时间简史》也是囫囵吞枣;《三体》想象力丰富,比想象中有难度,有些东西就一带而过了。有一天翻开张中行的《顺生论》,这部书的序言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大意是他读了那么多书,对太多的书依然是困惑极多,而且很多困惑到目前为止,人类都没有答案,例如谁也不敢断定宇宙怎么诞生的,霍金在很多方面的观点也是推测。我这半年一直想看看人生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类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张老告诉我找不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似乎给了我很多解脱,人生不是难得糊涂,而是人生本来就很糊涂。
但毕竟谁也不能忍受彻底的糊涂,总希望看的更透,认识这个世界,看清人生,赋予人生的意义。2019年下半年继续上班,这期间教材已经是第二轮,抽些时间继续看书。既然人生很多问题是无解的,那就面向现实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干一辈子的教育,教育到底是什么,那就琢磨琢磨教育吧,当然,琢磨人生一直不停止。印象深刻的书籍有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王晓春的《平视美国教育》、蔡志忠的《东方圣经》。
在这期间很想看《精神的雕像》和朱永新教授推荐的《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但是在这座小城没有找到,网上也断货了,于是就和儿子一起前往省图书馆找书。在准备顺便找些教育类的书籍时无意看见了魏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这本书并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是之前一直觉得没必要看,中国有那么多大家,何必要去看一个叫魏智渊的书呢?几次都是这样擦肩而过的。但是在省图书馆时,翻看了前言,觉得这些问题正是自己当下所困惑的,于是索性借回家慢慢细看。
这一看,就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干脆在网上买本新书回来写写划划。《教师阅读地图》更适用于语文和数学老师,当然,公共知识部分适用于所有的中小学老师。
当时就在思考描绘属于政治教师的阅读地图。毕竟,专业知识对于一个老师是最重要的。于是开始查找适合政治老师的阅读书目。首先阅读的是《伦理学与生活》,北大教授王海明的课堂实录,一扫以往伦理学教材的抽象死板和无趣,受益匪浅,很多案例成了新学期的教学案例,给课堂注入了一些活水。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也为道德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
在这期间,反复阅读《教师阅读地图》并开始按图索骥地找书。《论对话》中看到了对话中大量的思维假定,《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中发现了“尺码”,第一次翻看心理学书籍《儿童的人格教育》和《自卑与超越》,原来每个人在儿童期间都曾自卑过,原来很多人的奋斗是为了超越自卑。因为干老师特别推崇《后现代课程观》,所以买了一读,书中从科学史的角度阐释了前现代课程观、现代课程观和后现代课程观,很多内容没有读懂,但是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很多知识有冲击力,这样的书籍翻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郝晓东老师在公众号中提及对自己反复阅读的十本书,在读完《静悄悄的革命》后却没有发现“三重对话”,后来心想“三重对话”应该出现在佐藤学其它作品中。正如我在阅读《儿童的人格教育》却发现不了阿德勒的十二步心理治疗步骤,后来才知道所看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版的,而郝老师用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序言中译者对此步骤便有解读。
在此期间,看了一遍《教育的目的》,结合《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去理解浪漫、精确与综合,理解自由和纪律;阅读《教育人类学》,感触危机与遭遇,“人只有通过危机,基本上没有其它途径,只有通过这种最大的威胁,才能改变自己”。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但是依然要作出改变。
这些年读书量总体来说太少,直到有一天在阅读管建刚老师的《教师成长的秘密》时才有所释然,管建刚老师以前读的书也少,既然认识到之前的不足,以后加倍努力就是了,毕竟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
小学时因为家境几乎没有读什么课外书,到了初中依然只读教科书。到了高中,一心一意想考大学,想读课外书,但是也没有零花钱买什么课外书,只是记得省吃俭用买过几本盗版书,如钱钟书文集、余秋雨文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红楼梦》《简·爱》,不排斥阅读,但是确实没有书可读。考上大学以后,有一次在《读者》杂志上看到路遥文章的节选,胜合胃口,于是开始阅读八零后很多人爱读的《平凡的世界》,不可否认这本书对个人影响极大,尽管在文学史上评价不是很高。感觉自己的性格就是孙少平,言辞不多但是内心一直在向上,很长时间一直以孙少平为自我镜像。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读了很多遍,甚至后来多次推荐给学生,在一段时间里,几乎通读了路遥的作品。除此以外,还读了陈忠实的《白鹿原》、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巨人三传》。
大学期间还看了不少书,可是现在却印象不深了。大学四年为了过英语六级,背了大量单词;为了跨专业考经济学,自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现在回想当年考研的方向就是扬短避长,如果选择一个相近学科那胜算是极大的。大学毕业后一边工作一边考研,两次考研还是被高等数学拦住了,只好放弃考研。
此后几年用电脑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最多的就是白寿蠡的《中国通史》电子版,后来才知道看了很久的《中国通史》电子版共计二十二本,但是依然是囫囵吞枣,只是满足于故事的趣味,与啃读一点不沾边。读了大量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牛棚杂忆》和《留德十年》印象更深。阅读熊召政的《张居正》时发现了旧时的官员在朝堂上也会开起玩笑;唐浩明的《曾国藩》印象也较深,职业后期的曾国藩运用老庄之道和左宗棠和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现在看来,为人处世中仅仅靠谦虚和低调是远远不够的,生活远比这复杂,增强自己的硬实力很重要。
工作至今,看过一些书,有的确实没什么印象了,罗列一下还有些印象的吧:《曾国藩家书》《激荡三十年》《周国平文集》(盗版)《全球通史》《苏菲的世界》《美国宪政历程》《沧浪之水》《活着之上》《百年孤独》《复活》《安娜·卡列尼娜》《雅舍小品》《第56号教室的奇迹》《于丹论语心得》《孟子》《贞观政要》《爱的艺术》《了不起的我》等。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半年读了一些公众号文章。一个偶然的原因,在微信里找到了新网师的公众号,在这之前对公众号的了解近乎空白。这些年更多的是刷微博,那上面很有大V,但很少发现教育界的大V。因为新网师公众号的原因,又关注了郝晓东老师的“啃读者”,接下来又发现李镇西老师的“镇西茶馆”。
疫情解禁后的一天去图书馆看杂志,最新一期的《教师博览》里提及很多名师的微信公众号,王开东、文先生说、周国平、知教师、连岳、张文质、痴且狂等一批公众号被陆续关注,这里面的一些文章阅读成为每天阅读的重要部分。提及这些线上阅读是因为似乎进入了一线的教育圈子,随时随地可以了解这些一线教育专家的正在关注的,第一时间能够获取最新的信息,这是纸质阅读所欠缺的。
盘算我的阅读史,真正阅读量大一点也就是这一两年,因为相对来说教材熟悉了,孩子也大了些,最重要的是身体原因迫使我必须去思考人生并探寻生命的意义。
在教育阅读中,我深知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苏霍姆林斯基、佐藤学等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仅仅靠一个人的自学是很难掌握的;至于哲学大门更是需要高人的引领和学习共同体——柏拉图、叔本华、尼采、康德、萨特和海德格尔等都是一座座高山;弗洛伊德和荣格这些心理学巨擘的思想也是不易掌握的。
新网师似乎专门为此应运而生的,为存有这些困惑的老师设置的专门学校。所以在这将近半年时间里一直在关注着新网师的信息,对于一个快四十的人了,开始深度学习肯定不算早,但是正如别人常常宽慰的——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深知这次学习将会充满难度和挑战,但是,一直拥有一颗探寻教育真谛的心,一名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专业者,在与学生共成长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便是加入新网师的初心。
对已发其他公众号的文章将慎重选稿
欢迎新网师学员踊跃投稿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