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啃读《阅读教学设计要诀》,深耕语文课堂 | 网师作业

198119刘文生 新网师 2022-04-17

作者 | 刘文生

审核 | 刘凤娟

编辑 | 杨茜




内容摘要:对我影响重大,改变我教学观念的根本书籍,当属王荣生教授所著的《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一书了。它在我的精神和思维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引领我走上专业的语文教学大道。它带领着我和学生嗅闻语文课程的芬芳,在通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路上一路前行。
何为根本书籍?魏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解释说:那些最宜“锲入生命,影响人格精神和思维方式的”书籍即是“应然的根本书籍”。①对此,我深以为然。漫步我的精神书屋,可谓书籍丛丛,这些书或多或少都对我的精神和思维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就一个已执教十年的语文教师而言,对我影响重大,改变我教学观念的书籍,当属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所著的《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一书了。

一、选修课程,打卡交作业


2018年以前我的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大都是参考学校发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和自己购买的一些教学设计用书以及网上下载的课件,可以说是直接拿来就用,基本不用多加思考。所教学生成绩也能排列年级中间,但始终不能名列前茅。而且我越来越发现,教参里的不少教学设计也不太符合自己班级里的学生实际情况;同时,也发现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也不怎能浓烈,他们的生命亦不能发生一些变化,不喜欢阅读,尤其讨厌写作。为之奈何?我想问题肯定出在我的课堂教学设计上。
当代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老师在《新教育》一书中曾写到:

“教室是河道,课程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才会涌现教育精彩。课程以人为中心,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课程的丰富决定着生命的丰富,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②

如何让我和我的学生们从应试教育的平庸和枯燥生活的淤泥中脱离出来,让他们喜爱上语文课,喜爱上阅读和写作,这成为了我不懈寻找的出路。终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2019年春季,新网师开设了《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这课程,我毫不犹疑地选修了。在刘广文老师的带领下,我和新网师的伙伴们一起穿越这本《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一书,研习了王君的《狼》、《散步》、《苏州园林》,王崧舟的《草》、《枫桥夜泊》,程翔的《再别康桥》和余映潮的《纪念白求恩》等名家经典课例。我坚持啃读打卡文章74篇,作业提交8次,撰写了我人生中一次次的原创教学设计,如散文《紫藤萝瀑布》、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诗歌《次北固山下》、实用文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文言文《岳阳楼记》等,获得了老师打出的一次次比较理想的成绩:74分、68分、78分、58分、80分、82分、83分、81分。
书写这门课程的作业,每次都要蜕一层皮,堪称新网师里最难的课程了,但我最终还是超越了自我。我基本都在截止之日晚上的23点左右才提交,每一次打卡也基本是深夜24点,每一次都是在今日与明日之间相互拥抱着,在旧我与新我之间徘徊斗争着。尤其记得2019年的国庆,和家人一起去云南旅游,路上为了完成作业,书和笔记本电脑也随身携带者。在等候飞机的时候,在家人去逛街的时候,我也拿着这本书来阅读。那一次的作业清晰地记得还是在回来时火车上完成的,那时已经是夜晚23:45了,车厢里已经熄灯了,我打着手机的闪光灯,在那微弱的灯光下敲着键盘,提交上了作业。

二、啃读书本,打通关节点


在啃读《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一书时,我改变了以往对阅读教学的简单浅显认识,意识到“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课文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③于是,我唤起、补充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并组织学生交流和分析语文经验,坚持读写结合。在“左手教、右手学”的教学设计下,认真分析学生学情,解读文本,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最终确定落点。我努力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上,巧妙搭建脚手架,在那些要害关节点上打通学生较难琢磨的问题。
实用类文章一直是我教学的难点,不知道怎么教才好,它也是学生考试答题失分的集中点。为此,我啃读这本书,设计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课。在构思本课教学设计时,我进行了细致的课文解读:这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一篇标准的新闻。
我分析了学生的学情:新闻体裁的文章在八年级属于第一次接触,故学生对此不太了解,需要在课前用PPT展示或在导学案中用文字说明介绍。学生通过预习,基本可以掌握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故此不需要大讲特讲。对于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对于新闻的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学生似懂非懂,需要重点讲解。最终我把落点确定为:明确新闻的结构,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简洁准确性,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感受诺贝尔宽广的胸怀。
最终我把本课的教学设计如下,本课也作为全校的语文公开课,获得了语文组和学校领导的一直好评。此外,我设计并执教的《安塞腰鼓》一课,也被评为广东省“一师一优”课。这些都是此本书带给我的奖赏,可称得上是我语文教学上的“根本书籍”。

板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找要素明结构
品语言知贡献
悟胸襟祈和平
学新闻做记者

三、坚持读写,让生命芬芳


诗歌如何教亦是我的难点,以前的我对于诗词总是让学生背诵下来即可,最多讲解一下翻译,教一些应试套路。在读了王荣生的《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后,我发现我彻底错了,幡然醒悟。我认识到:诗词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前人的故事、智慧、理想等都凝聚在这简短的文字中间。师者教会学生的不应只是对诗词的背诵,能在答卷上正确写出标准的答案来,更多的应是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文字背后诉说的故事、流露的情思。
仿写创作则是对诗词作品的深度理解,学生能观照自身境遇,写出当下自己的理解和思索的作品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一个学生读书时背了那么多古诗词,却不能自己创作出一首来,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教育的悲哀,是完全赤裸裸的“应试教育”。
记得那是蝴蝶班毛虫们就要参加期中考试的一段日子,我们学习了南宋辛弃疾词人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同学们感慨颇深,纷纷表示要力争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语文课上,我给同学们介绍道:辛弃疾不只是一位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这首词写出了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但是今天,我们所处的国家,已经由一个弱国变成了一个强国了,同学们只要有梦想,有才学,都可以施展出来,各显神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在语文课的最后十五分钟,毛虫们各自仿写创作了《破阵子•为蝴蝶班迎期中考试赋壮词以寄之》。课下我收集并修改整理后,看到了毛虫们稚嫩的手上已然书写下对考试的十足信心,对蝴蝶班的美好祝福。这一首首词在蝴蝶班的教室里吟诵回荡,我们共同穿越历史和圣贤对话,一起编织生命与幸福期许。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佳作。

破阵子•为蝴蝶班迎期中考试赋壮词以寄之作者|学生黄键白日群子共学,夜里静思暮省。园丁辛勤苦劳作,毛虫破茧蛹化蝶,飞向明亮方。即以莲花自居,复以君子正行。八三四班共进退,期中战场齐打拼。吾辈一定行。 破阵子•为蝴蝶班迎期中考试赋壮词以寄之作者|学生张煜坤白天背诵成风,夜静查缺补漏。八科书本翻不停,知识如麻奋力记。期中定输赢。考场奋笔疾书,歼灭各路题神。虫过五关斩六将,风起云涌飞向天。笑傲校园中。 破阵子•为蝴蝶班迎期中考试赋壮词以寄之作者|学生柯静仪夜里挑灯看书,家禽鸣叫正起。白日用心苦读书,三百学子大比拼。强者夺冠军。优者脑筋急转,答案一鸣惊人。期中破茧化成蝶,翩舞三四花田间。愿美梦成真。 破阵子•为蝴蝶班迎期中考试赋壮词以寄之作者|学生刘晓萍白日用心苦读,黑夜知识回顾。囊萤映雪志不变,愚公移山终坦途,成功不远处。完美教室缔造,蝴蝶班风浓厚。师生合作同发展,幸福道路一起走。向着明亮方。
朱永新老师在新教育实验2013年《萧山宣言》中说到:

“我们认为的卓越课程,应该实现新教育实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使命;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应该经历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应该充满近期,成绩灵魂,生命在场。应该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⑤

行走在诵诗写词的新教育路上,教室里的每只毛虫都在极力破茧,化蝶翩飞。我们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一起编织属于我们蝴蝶班里诗意的生活。同事问:“你那么费劲干吗?就一个期中考试,你搞出那么多花样来。你当语文老师又做班主任,事情忙得要死,怎么还有这个闲工夫?”我回答道:“是的,确实很忙!但我们做老师的,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才行啊!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不能局限于眼前!”
新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是飘扬在中国基础教育大地上一面伟大的旗帜。记得李镇西老师在新网师首届“构筑理想课堂”高级研修班上的讲座上,提到过对新教育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关于考试内容的深刻内涵解读,他说:“素质教育包含应试,且追求应试成绩,但不仅仅是考试和应试成绩,还有应试和成绩以外更丰富的素养。应试教育的错误不在有应试,而在于只追求应试。”⑥
是的!如果我们只教会孩子背诵的技能,不去追求应试以外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便真成了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了。很多学生的作文里经常看不到一句古诗词的引用,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对诗词不理解、不能感同身受,不能仿写出属于自己的诗词来。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思考和行动,在中国当下,学生常常忘了思考和行动,只知道跟着老师的步伐走,没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是非常可怕的,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也是社会的悲哀,学生并不会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反而更多的是体会到教育的枯燥和乏味。
啃读《阅读教学设计要诀》,深耕语文课堂。行走在诵诗写词的新教育路上,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收获满满。荡舟书海,我们与圣贤对话;观照自我,我们和诗词轻语。我们共同穿越历史和圣贤对话,一起编织生命与幸福期许。

参考文献:

①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 漓江出版社  2014版

②朱永新《新教育》  漓江出版社  2014版

③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版

④蝴蝶班学生作品   2019年

⑤新教育实验2013年《萧山宣言》  2013年

⑥新网师首届“构筑理想课堂”高级研修班  2019年



作者

刘文生,男,1989年生,江西赣州人。新网师晨诵研究员、《中小学电影课》课程组长,全国永要德育联盟秘书长兼讲师。平常以打理公众号“文生茶馆”为乐,写些小诗、游记、评论和教育随笔等。




相关推荐

书里寻它千百度 | 网师作业根本书籍让革命悄悄发生 | 网师作业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已发其他公众号的文章请注明

欢迎新网师学员踊跃投稿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