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请加入新网师的老师一定是认同了新教育的理念,我认为, 我们走进新网师,我们就走进一种丰富生命充盈灵魂的生活——新教育生活。我们现在都是尺码相同的人,我们追求“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我们都知道朱永新教授给我们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一、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三、专业交往——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我们知道了这一专业成长的秘笈,就只有用行动去证明。

“如果你认同某一理念,就用行动去证实它的好。”这是我们新网师讲师郭建珍老师说的。郭建珍是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的语文教师,2017年9月加入新网师学习。2019年,郭建珍已经成为新网师《儿童的人格教育》课程讲师,实际上,在新网师内部,从学员中发掘培养课程讲师已成为一种文化。也许有一天,经过努力的你不仅证明新网师——朱永新成长保险公司的好处——成长自己,而且有可能成为我们新网师的讲师。

比如,已过天命之年的马增信老师、还有近六十岁的郭小琴老师都主动加入新网师坚持啃读和写作。在一次线下分享中,如果有人问郭小琴老师:“为什么上新网师”,郭小琴老师回答:“我加入新网师,就是不愿随随便便地老去。”。 

郭明晓老师也是新网师的“大龄学生”。她的学习之旅正如其网名“大西洋来的飓风”,疯狂而持久。2008年底,50岁的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教师郭明晓第一次接触到新教育,有着近40年教龄的骨干教师突然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资格当语文老师了”。为了成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自己,郭明晓主动辞去教导主任的职务,一心守候在一间教室里开始深耕。在郭明晓退休前的最后5年里,1700多个日子,她没有停止过阅读、思考和写作,一直带领学生进行晨诵、午读、暮省,进行绘本共读,排演生命叙事剧,给学生家长写信交流。与许多新网师学员一样,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是郭明晓成长的起点。

每年,她都会以长篇的“年度生命叙事”来反思自己的成长。每读完一部经典著作,她都会写一篇总结性的论文。读完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后,她写了一篇《为何出错》,读完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她写了《行走在黄砖路上共读〈绿野仙踪〉课程分析》。郭明晓把这种反思性的写作称为“拽着自己的头发往上拔”的成长方式。“只有在写作中才能与作者进行深刻的对话,只有在反思中才能将自己的过去变为通往未来的力量”。为了完成新网师作业,郭明晓曾彻夜查阅资料,做文本解读。郭明晓说:“这不仅是为了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完成了一次为理想而执着的追求。”

每一位新网师学员都有自己的独家记忆,他们在这个精神家园,都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来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寻找到教育的一种诗意生存方式。10年来,从新网师里走出了一大批影响教师的点灯人。

    大家应该明白了,在新网师不是来当听众,与平时的培训迥然不同,绝不是讲师在台上讲,我们想听就听,讲座是有用的,但往往不能改变自己,新网师必须要用行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来实现我们的专业成长,来证实加入新网师是智慧地选择了一条成长之路。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就像一颗麦粒,当我们加入新网师,就意味着:我们这颗麦粒有了否定自己的因素和突破自己的愿望——就是要长成一株麦苗。当经过新网师的学习时,我们这颗麦粒将发芽、壮大,最后成熟结种,产生新的麦粒。我们要知道,这颗新的麦粒既不同于原来作为种子的麦粒,也不是麦苗,而是新的自己。新网师的学习将给我们生命的美好增加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的专业成长能更大程度地得到发展,但成长之路还是要靠我们的双脚走出来。

    正如李希贵校长说:“美好的未来不是我们抵达的地方,是我们创造的地方。郝晓东院长说:新网师是这样的一个地方,通过一次次的课程挑战,超越自身,没有九九八十一难取不到真经。

欢迎关注水穷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