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躬耕十余载,深谙劳动真义 | 新网师晨诵【第270期】

陈天天 新网师 2024-01-09

作者 | 陈天天

播音 | 朱婷

审核 | 徐明旭

编辑 | 张明坤


播音:朱婷

湖南湘潭市岳塘区英语教研员。英语教育硕士。曾公派赴美国、英国、新西兰进行学习深造、文化交流等。曾担任国家、省、市“一师一优课”评委。


原作回放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陶渊明)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词句注解




注释:

1、下潠(xun  四声):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2、稼穑(sè):指农业劳动。3、司田:管农事的官,即田官。4、寄声:托人带口信。与我谐:同我的想法相一致。5、三四星火颓:指经历了十二年。三四:即十二。星火:即火星。颓:下倾。每当夏历七月以后,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下倾。下倾十二次,即经历了十二年。6、姿年:风姿年华,指青壮年。7、乖:违背,违弃。

词作赏析


理解一种语言,就是理解一种生活。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贫居生活,辛勤躬耕,不辞辛苦,当丰收在望时,他想起了自己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田园躬耕生活,内心是安宁与笃定的。多年的躬耕生活,让他深谙劳动的真义:劳动虽如此艰辛,但是却最让人安心。双手劳动,慰藉生活,这是最单纯、最诚实、最坚定的人类生活方式。
陶渊明因此看到了艰辛背后更多的人生真谛,此时的艰辛,也已不足为道也。
诗前六句写陶渊明看到下潠田丰收时的心情。“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传达出一种快乐,即使“春作苦”;透露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贫居”其中。因为诗人心中是有“所怀”的,“怀”,指怀想,愿望。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他追随着孔子“安贫乐道”。正是这种怀想,给予了陶渊明精神力量,甘于贫居,不言躬耕之苦。劳动对于他来说,“此中有真意”。
秋收所带来的快乐继续蔓延,“饥者欢初饱”,唯有饥者乃知初饱之欢。“欢”字极佳,将这种深切的生活体验,写的极尽人心。带着这种快乐,诗人接着写自己是如何鸡一叫就起身到荒山里劳作,而在这一片清冷的晨景中,回想起十二年以来的躬耕劳作生活。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进劳作之地的路程是不易的,需划船越过平湖,越过山间清溪,才能到达草木茂盛的荒山里。山里冷清极了,只有猿的哀啼,只有鸟鸣。而在整个过程中,诗人的心情是飞扬的、愉快的。“杨”、“泛”、“爱”、“喜”,四字尽显诗人之心情。
就在这寂静之中,诗人想起自己十二年以来的农耕生活,其中种种滋味,都抵不过“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的坚定。“荷蓧”即“荷蓧丈人”,出自《论语 微子》,他是一个隐者。诗人致意古代隐居躬耕的先哲,表明自己愿意永远追随着。跨越时空的距离,同在一个精神世界里栖居。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下一个夏天,我不要花那么大的劳力来种豆子和玉米了,我将种这样一些种子,像诚实,真理,纯朴,信心、天真等等。”

正是这些种子,我们热爱的那个田园才意义深重。正是这些种子,我们在陶渊

明的诗歌里才读到了真、善、美。

陈天天,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名爱诗歌文学的中学语文老师。居于成都,教于成都。喜文学,爱写作,追求诗意的教学和生活。

往期回顾

◆清宁自守,淡泊处世 | 新网师晨诵【第269期】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新网师晨诵【第268期】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 新网师晨诵【第267期】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新网师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