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用声音看见 | 职业生涯叙事
作者 | 陈欢
一二审 | 马明洋 李金艳
终审 | 刘悦
编辑 | 杨茜
新网师,与我而言,好似人间天堂,它连接着我这么多年的普校情愫,同时开启了我的另一个人生,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三专理论就像朋友伴随着我的职业发展,虽然我的前进步伐很缓慢,但我觉得只要有意念,只要心中存有一颗初心,学习永远不会迟。反思我近14年的职业生涯,与声音结下了不解之缘。
声音的呼唤:选择特殊教育就是选择内心深处的元语言
2007年七月的一天下午,我第一次来到学校,便遇到了现在的黄岱校长。他看了我的简历后,和蔼地解释:“我们学校的学生是一群看不见、听不见的孩子。”我顿时愣住了。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一群孩子,我从来没有和他们接触过,我更不知道还有学校专门负责培养这些孩子。我一下子懵了,久久回不过神来……
一边是家乡重点中学的正式老师,一边是著名私立中学高中教师,一边是充满未知的特教老师。我一边思考,一边不自觉在电脑中输入“特殊教育”几个字。我被这一连串数字惊醒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各类残疾人总数约6000万,其中听力残疾 2057万人,视力残疾 877万人,湛江残疾人数约40万人,且大部分在农村,入学率、就业率较低……”这些数字强烈的刺激了我的大脑:原来湛江有这么多残疾人!这些孩子一定渴望读书,他们的家长也一定盼望他们有一天能自食其力,如果都没有人愿意去教他们,那他们以后怎么办?作为一名师范大学生,尤其是一名党员,我应该把所学的知识用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这时,我不再犹豫,毅然踏进了湛江特校的大门,在顺利地通过面试和说课后,被学校录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特殊教育教师。
现在回想当初的选择,我觉得是和自己的元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报告中提到“对于中国人而言,以汉语为主体的汉语文字以及以儒家精神为主体的文化就是我们的元语言,是我们的存在之家。”我对这一语言的理解是耳濡目染的,接受这个职业没有世俗的眼光,我内心深处想的是很多优秀的师范生都去普通学校了,而我如何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呢?“既来之则安之”,也许留在这里是一个更适合我的选择,因为我的做的事情更有意义,我觉得自己很崇高。
声音的觉醒:语言表演让我和学生重建信任
朱教授在报告中说:“多少人在踏入教师这个行业之初,曾怀着美好浪漫的憧憬?虽然心怀忐忑甚至恐惧,但他相信自己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得到发展,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但是,这种信念很快就会被现实的复杂性与残酷性所粉碎。”的确如此,我这个信念在刚踏入校门的时候就遭遇了危机。
由于一开始从未接触过残疾孩子,初来乍到的我还曾“冒犯”了一位叫小宁(化名)的学生。那一天,在食堂,我看到她拿着洗好的饭盒经过,于是想开个玩笑打个招呼,便在她的后背拍了一下,没想到她吓了一跳,情绪突然激动起来,“咣当”一声把捧在手中的饭盒扔到地上,转身跑出了饭堂。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满脸通红,不解、委屈、伤心……感觉五味杂陈。通过询问其他老师得知,小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她成为了一位盲人,从此,她的世界一片黑暗,从小被父母锁在家里的她性格孤僻,自卑心理较重,不喜欢与人交流,情绪也变得暴躁起来。我明白了,健全人之间的拍肩膀打招呼,对她来说也许是一种惊吓或欺负,我为自己的鲁莽感到自责,不好意思地对她说:“对不起!陈老师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以后我会注意的。”从此,每次和视障学生打招呼,我总是先喊他们的名字,避免不小心伤害到他们。
陶行知先生曾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开始广泛阅读班主任书籍《班主任工作漫谈》《做最好的老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可是,我越走越觉得心虚,越觉得不踏实。朱教授说:“作为一名教师,也就意味着传道、授业、解惑,并用人类文化知识和价值体系塑造人类灵魂,是自己一生意义的所在。”特殊教育是一个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电声学、康复医学于一体的专业。为学习专业知识,我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虚心向师生请教。先后教过聋儿说话,盲生语文、智障孩子手工。我的学生大多数是一群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的视障孩子,我将全面康复教育理念渗入语文课堂。
我的专业特长在哪里?如何发走一条特色道路呢?这是我那几年一直思考的问题。我爱好朗诵,主持和演讲,2012年,辅导学生在“谁感动了我——双百人物进校园”主题演讲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第一名。当赛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当评委号召全市青少年向她学习时,我仿佛看到了语文教育别样的美:我们的孩子虽然视力有局限,胆小自卑但是他们的听觉、触觉和记忆力超长,语言表演恰巧能够发挥孩子特长,让他们充满自信的面对一切。于是我便萌发了这样一个信念:将语言表演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为特殊教育群体发声!我告诉学生:“眼盲会失去光明,心盲则会失去世界!我们不能因为残疾而取得别人的同情。我们要以乐观健康的状态、一颗感恩的心,争取更好的融入社会!”
于是,我开始研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辅导教程》等书籍,参加全国语言师资培训班的学习并取得证书,加入湛江市朗诵艺术沙龙,开始摸索“整合课程,转变模式,有效提升”语文表演艺术教学法。
对我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教这群孩子运用肢体语言,我经常把学生的手放在自己身上,引导他们通过触摸进行模仿、纠正,一个简单的皱眉,需要重复几遍、几十遍,甚至几百遍,虽然手臂酸痛,喉咙嘶哑,但我从来不觉得累。一次,学生因为肢体语言与感情不协调让排练陷入僵局,我就带他们倾听《朗读者》,感受由内而外的自然表达方式,中途一位学生突然站了起来:“陈老师,已经晚上11点了,您快回去休息吧!”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早出晚归,已经连续五六天没有抱抱两岁的女儿了,而女儿还正发着烧……
我在想:究竟是什么信念支撑我走下去?我想就是朱教授说的教师的天职吧!这种天职让你不得不往前走,心甘情愿舍弃很多,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这就是朱教授说的把教师当做事业来做的阶段吧!
声音的奏响: 语言表演康复了一批批残疾孩子
2015年,我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语言表演教学法康复残疾孩子。
在班主任教学方面,以塑造学生的积极情绪为切入点,通过“积累榜样力量、体验积极情绪、调动学习兴趣、激发积极情绪、创设有效情境、练习积极情绪、抓住表演机会,收获积极情绪”四步走策略开展育人活动,探索形成了“积—趣—练—演”语言表演心理康复教学模式。其中2015届学生许兴元,经我转化后,参加演讲、作文比赛获得全国三等奖1次,省级一、二等奖2次,市级一等奖3次,2014年被评为湛江市“优秀学生团员”和“三好学生”,2015年考入长春大学针灸按摩本科专业,成为本校第一位盲人大学生,是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为总结自己的育人经验,我积极撰写文章参赛,调查报告《 服务老人,残而有为——湛江市第一中医护老院实践报告》获广东省教育学会特教专委会班主任社会实践报告一等奖。撰写论文《用语言表演心理辅导手段激发盲生的积极情绪》、案例《扣分大王变形记》分别发表在《中小学班主任》和《德育报》上,参与编写了校本教材《感恩与自强教育读本》(心光启聪部高中年级使用)。因育人效果突出,近年被湛江市行业(单位)妇女联合会、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邀请为湛江市各县(市、区)党员、妇女工作者作师德宣讲,参会人数达900余人次,我宣讲的《用爱点一盏心灯》《用温情点燃心灵之光》《做一个坚守信念的党员教师》等,深受好评。
在导师黄校、刘校的指引下,我努力探索特殊教育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新途径,把专业发展目标定为:用“诗艺”点亮心灯。“诗艺”教学,强调以“诗艺”的方式处理教学中的问题,诗的意思是诗情画意,艺是指艺术,就是通过诵读、演讲、教育戏剧、视觉讲述等语言艺术手段来开展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与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共6项(含重点课题3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3项。2017-2019年,作为课题第一参与人进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融合语言表演教学研究》探索,积极运用诵读、阅读写作、演讲、教育戏剧、视觉讲述等语言艺术手段开展视障语文教学,成功探索出“言语康复训练—语文课堂学习—语言表演训练—语言表演活动—语文成果展示”“五步走”视障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期间,发表《高中生语文文感培养途径》等论文3篇,其中1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表。为推广成果,撰写论文《用语言表演心理辅导手段激发盲生的积极情绪》、案例《扣分大王变形记》分别发表在《中小学班主任》和《德育报》上。5年来,指导周学平等30余名学生在征文、朗诵等各级比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6人次,省级12人次,市级17人次,校级75人次。辅导许兴群等8名学生的习作发表在《中国盲童文学》《作文通讯》《心目》等杂志上。所教学生李小文、梁应达考上长春大学本科。本人撰写文学作品6篇,其中5篇获校级一等奖,《韶华慈心——记湛江特殊教育学校三十载华诞》由湛江市著名朗诵家余宙、徐兵等老师在舞台上朗诵,作品《点一盏心灯》经学生朗诵在湛江日报社全媒体发布中心《聆听湛江》上播出,创作的《桂香囊》获湛江市“2020年·难忘的记忆”岭南童谣征集一等奖。2020年,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在会上代表广东省特殊教育组作《信息技术融入特殊教育语文学科设计》专题报告。
朱教授报告中说:“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这一过程意味着你须一天天地认同这份职业,将自己人生的意义编织到学生的成长中去;意味着你日渐拥有一份对于职业、学生以及自身的信任、信念乃至信仰,从而勇敢地担当起此一职业所赋予自己的责任。”他的表述精炼而准确,我在这不长不短的14年间,一点点获得了自我认同,一点点积累经验,一点点绽放光彩。
声音的传递:面对二胎困境选择带领团队共进步
没有老人在身边,丈夫是个外科医生,我自己也想成为更好地自己,可是成长的时间在哪里?
我生完二胎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2020年秋季的新网师,因为我必须倒逼自己成长,否则我拿什么教我的学生?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我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及其有限,我必须带领自己的团队,造福更多的学生。
我开始致力于视障学生语言表演项目建设。成立视障学生语言表演兴趣班,开设经典诵读、写作、演讲、小主持、教育戏剧等活动课程或社团活动,开课553节。同时,邀请语言艺术名师王泽津、陈骏、余宙等9人为爱心指导教师,授课次数达80余节,录制作品22个,开展普特融合语言表演等校社协同活动20余次,视障学生被湛江市第四中学等单位邀请演出11人次,指导视障学生参加各级语言类比赛获奖110人次,其中国家级6人次,省级12人次,市级17人次,校级75人次。
作为心光语言表演兴趣班负责人,我积极组建心光特校青年教师经典诵读、教育戏剧和视觉讲述等多个项目研究团队。培养蔡雅婷、张雯16名青年教师,其中视觉讲述项目由我校和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合作,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盲人电影讲述合作项目。开展三方网络互动培训20余次,辅导我校熊宇红等6名老师成为盲人视觉讲述志愿者。指导经典诵读项目团队教师覃雅等6名教师,朗诵并录制师生抗疫防控视频8个,其中2个节目推送到学习强国,1个节目推送到今日头条。培养曹林雅等6名老师开展教育戏剧项目。项目组老师执教教育戏剧研讨课12余节,制作微课8节,撰写教学设计20余篇,论文5篇,节目《桂香囊》获得市级一等奖,并被邀请去广州参加广东残疾人艺术节汇演。
现在,我拥有了自己的团队,创办了自己的公众号“用声音看见”,我也通过三专借助打卡平台带领老师渐渐成长,带领他们经历“浪漫-精确-综合”的过程,完成自己从优秀再到卓越的蜕变。渐渐的,我发现自己把教师作为了志业,它逐渐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声音的展望:学孔子做睿智型教师
新教育实验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秉承儒家修身齐家,进而改良社会的传统,以孔子为榜样,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朴素的人生之志,既是教师个体面临这场精神危机的应对之道,也是整个社会在此精神困境中的振奋之路,这是我的终极理想。
本学期,我被评为新网师“百名优秀学员”,我在职业引领方面的成绩与与新网师密不可分,尤其是阅读根本书籍对我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我期待和学生一起共读共写共进步。
让我们用声音看见力量,看见神奇,看见等待,看见大爱。
相关推荐
明早五点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