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理性的人》共读综述(1) | 新网师“清凉之夏”深度共读营

周娟等 新网师 2024-01-09

整理 | 周娟 李苑桃 鲁正群

审核 | 常利菊

编辑 | 杨茜


共读主题:第一章《存在主义的问世》 第七章《基尔凯戈尔》
时间:2021年7月15日星期四
导读者:郝晓东
主持人:李末
领读人:柳晓红、杨晓峰
共读整理:周娟、李苑桃、鲁正群

一、为什么要读《非理性的人》


《非理性的人》是20世纪90年代威廉·巴雷特写的一本哲学书,其后现代视角和学术性的方式理解起来颇有困难。但为何要读这本读不懂且似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呢?这要从教育、教师和社会三个层面来思考。
从教育层面来思考,为什么掌握了丰富教学技术方法的老师会有职业倦怠期呢?为什么很多孩子一天到晚做卷子刷题,成绩却没有提高呢?为什么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没有差异,到六年级却分化严重呢?
从教师层面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一个教学能力很高,认知有偏见的老师是不是好老师?一个有爱心但人品不好的老师是不是好老师?一个很有责任心,但是把教室管理像监狱一样的老师是不是好老师呢?
从社会发展来思考,社会发展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进入到当下的时代,我们的当代是把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压缩在一个时代,即后现代社会。受地区发展的影响,教育也参差不齐。后现代思维、工业思维、农业思维同时存在,又相互影响。

新网师是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与共同成长。如纪伯伦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何出发。”教育不能忽视最本真的东西,多想想教育和教师本来的样子,而这种思考需要建立在更大的视野和背景中,这个视野就是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去。



二、如何读《非理性的人》


1.读不懂不等于没收获
读一本书,读不懂与没有收获是两个概念。十年前,郝晓东老师读这本书也读不懂,这是因为大脑中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现在能读懂,是因为十年中读了大量的有关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的书籍。因此,要想读懂一本哲学书,需要十本书打底,这是专业研究的一种方式。读书的时候,要根据文本谈自己的体会,尽量不溢出文本。
2.理清框架结构
本书共四个编章。第一编“当今时代”,讲述存在主义的背景和原因,虚无的出现,现代艺术的证言;第二编“西方传统中存在主义的源泉”,从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基督教源泉等方面阐述存在主义的历史渊源;第三编“存在主义大师”,谈了基尔凯戈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思维哲学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第四编“整体的人对理性的人”,对前三编内容进行了补充。
本书共读重点部分是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导师的导读只是一根拐杖,不能当成权威或不可质疑的知识,要吸收其中的营养,为我所用。
3.读书方法
第一,与自我本能斗争。解释学说,读懂局部就读懂了整体,读懂整体就读懂了局部,不要因为某一句话读不懂就放弃,要与自我本能斗争。
第二,要警惕两点。一是因读懂而放弃,大脑同化;二是自以为读懂,却是误读。

第三,抓住顿悟。共读中的顿悟感,依赖于我们的全力以赴、共同碰撞、努力思索。



三、共读《非理性的人》


上午篇    第一章 存在主义的问世
1.哲学本质探寻
第一,哲学发展的问题。哲学本应回答终极性的问题,但工业时代以来哲学的专业化、学术化,沦落到概念名称的修饰和装扮,哲学就如科学家的模仿者,把它本来的功能丢失了。
第二,悖论与矛盾。矛盾是对立统一,而悖论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是一体的手心手背,如一个人的缺点完全去掉,优点也就没有了,从另一个层面讲,缺点某种程度就是你的优点。
第三,中国的哲学。中国的哲学思考过“阴阳合一”,针对悖论很早思考过,“中庸之道,无过不及之名”,因为存在悖论,往前跨一步是勇士,领先于时代是成功者,再往前一步可能就是失败者。中庸是要往前走,但要有分寸,正如教育中对孩子的管控也是如此,管是为他好,但是管过了可能会适得其反。这个背后,就是中庸之道。
2.教育发展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但工业时代的标准化、产业化、科学化的思维模式,带来产量的巨大提升的同时,也波及到教育。因为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静止的物品,很多时候无法用数据来衡量。工业思维的教育是一种模型,带来一部分的孩子天性被抹杀,使他们的才华、潜质得不到发展。
3.理性与非理性
非理性的人,但实则是讲理性的人。日常更多说的是要理性,科学是理性的,课堂教学方法是理性的,理性不对吗?肯定对的,我们工业时代的背景强调的是理性,为何谈非理性?非理性是信仰、情感、意志、直觉。极端的理性发展让人没有主体性。理性是教师专业发展,非理性是职业认同。
4.存在主义
基尔凯戈尔是基督徒,尼采是完全不相信上帝,一个相信,一个不信,但为什么都是存在主义者呢?就存在而言,信哪个教不重要,信什么是重要的。存在主义者探讨的问题是诸如焦虑、死亡、伪造自我与本真自我之间的冲突、民众的无个性、对上帝之死的体验等问题。

书中谈到美国人体会不到存在主义,为何体会不到?因为当时的美国人朝气蓬勃、乐观主义,还不曾经历自己失败、危机的创伤,所以他们的存在主义要比俄罗斯要丰富的多。与阴郁情调的欧洲是不同的,正如,好的心理学家,某种程度也是心理疾病患者,一个健康的人不是优秀的心理学家,因为病人才能体察病人,从教育角度来看,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自己不一定是优秀的老师,因为优秀的教师往往无法和学生感同身受的体会挫败的滋味。

教师作为存在主义者,一是有自己的信仰,二是自己要活出来。存在主义要“思”,一要思的状态,二是思的结果。“我思故我在”,如果只说不做没有活出来,就会导致“身心分离”,体验不到人生的意义,就不是存在主义。

5.批评概念与否定概念
批评概念不等于否定概念,批评的是概念和人的分离,重要的不是概念,重要的是概念和人的关系,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完整包含这一层次,你所说的就是你所做的,这才叫完整,才靠近了幸福。
6.杜威与存在主义

杜威是美国的实用主义者,研究路径一个是生物学、一个是社会学。杜威的有限性是关注生存,忽视存在。杜威忽略意义的东西,缺少死亡的思考。每一个哲学家能开山立派,都有其过人之处,但如果只研究某一种学术就如“拿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我们在另一个框架读杜威,才能超越杜威。

 
下午篇  第七章 基尔凯戈尔
1.哲学与志业
从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西方基督教的兴起都有其活力且占统治地位。中世纪,基督教不单单是信仰,还企图以理性的方式来解释上帝,形成完整的框架。这时,基尔凯戈尔与尼采是两种对立的方式,启蒙运动后,不再相信上帝,他敏锐地觉察到人人都在言说,但已经偏离基督教的本质。所以他反对,他要成为一个基督徒,思辨的方式就是写出来、说出来,但那依然是概念化、体系化,没有活出来。
回到中国哲学,我们的儒家文化,从孔子到朱熹的程朱理学为标志的儒学文化,王阳明看到儒学已变成教条主义,是三纲五常的条律,是吃人的条例,因此王阳明要回归,要找到哲学的源头。
回到教育中来,新教育的试验区因为不了解新教育的精髓,所以成为新教育批判的对象。在新教育年度报告中及教师的书写传奇,其中的理论根据之一就是《非理性的人》第4页中“以……为业,就是公开的、因而也就是当众地供认或表明信仰,所以也就是在世人面前公开承认从事某项工作的内心冲动或神灵的感召”中汲取的营养。
成为一位老师意味着什么,要超越自身的的话语体系、超越标准化、工业化的教育工具模式,新教育要回归源头,需要像孔子一样当老师。不理解教育背后的逻辑,就必然伴随着身心分裂,带来的是职业倦怠,人生没有意义,只能成为教书匠,自然也就没有幸福可言。
魏智渊的《高手教师》虽写得浅显易懂,但要读懂这本书要读懂背后的二十本书。从书中读到价值观,一是真诚,不掩饰自己的不足、不迎合人积极成就人。二是终身学习,看到教师职业可以从职业转为事业,用新教育来说是教师的“志业”。
2.显现与遮蔽
基尔凯戈尔作为基督徒,找到了立命安身的依据,用全部的力量和热情去投入,成为他自己。就如马斯洛的最高层次需求是自我实现层面。人们很理性的生活不代表深刻的生活,为何要深刻呢?现实中,很多人在工作时很烦,但独处时又没有自我,根本原因是没有热情的投入,没有活出道理。当某一个理论展现的时候,也就是遮蔽的时候。
显现和遮蔽是一种悖论,呈现出来是绽放,向他人传授,就有遮蔽,就需要有人去浮现,带着热情地活出来。基尔凯戈尔反对理性,不是不想结婚,但还要解除婚约,是谁在强迫他吗?这种选择不是他人的强迫,而是自己内心的抉择,像是献祭,献出自己珍贵的东西,以示虔诚。
3.信仰与坚持

有坚定的信仰还坚持什么?成为自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要面临各种纠结的选择,这种思考恰恰就是存在主义,这是一种“思”的过程,是在生活中完成。成为一个新教育人,意味着什么时刻都处在一种选择、焦虑之中。如郝晓东老师的选择,读博士、做网师,四十多岁还舍弃原来的教育生活方式,重新选择学习方式,这本身都是一种痛苦的选择。

正因为我们常陷于亦此亦彼、患得患失中,是因为无法强大自我,作为教师如何成为专家:一要有自己的领域,二是长期坚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三是强大自我。

4.知识与困难
第一,知识的少而透。一个人的知识少了,对世界的领会和追求、价值观或世界观的理解就没有深度,如旅游,照片上的到此一游与余秋雨《文化苦旅》体现的生命深度是截然不同的。哲学上讲,黑格尔的问题是想结束思考,把历史的发展演变归纳出一种模式、著作、一种理论,这样就不需要思考,其不足会带来本真存在的丧失。教师从思维上理解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归纳到系统中,概念化,逻辑化,懂的过程中把存在遗忘了。如今天看似懂了,但恰恰没有懂,教育不反对教育的理论,反对的是以教育的理论代替的是教育的存在。教师的阅读观常以“多”作为一种标准,但你今年读了十本书、二十本书带来多少变化呢,不如网师所说的“少而透彻”。读得越多,是停留于书面,还是做成熟的思考呢?如,这个观点与我原有的观点有何差异等等。读书不是读基尔凯戈尔,而是活出经典,做与读是一体的,不是割裂的。
第二,召回苦难。为何要召回困难?召回困难是手段,目的是实现真正的自我与英雄的自我。
新网师的生命和意义,是网师的本真,为何要走一条不寻常路?这有哲学本源的理解。邓晓芒曾说“中国不缺智慧,而是爱智慧”。这个爱的是智慧带来的功利性的东西,而不是智慧本身。
5.理性与自由

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一套完整的理论是需要的,但极端的理性容易让人丧失主体性。哲学,就是不断激发人的主体性的自由,哪怕带来的不是快乐。好的教育不是控制人,而是发展人,成就自我,成就学生,利他利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图 | 周娟
 

四、共读小结


一日共读,初步引入了存在主义、理性与非理性、活出来等概念,但依然感觉是懵懂的状态。“你永远不可能读懂一本书,除非你读懂其它九本哲学书”,虽然学习的过程很吃力,但有指月之手的引领,我们坚信在共读路上,我们一定会一路书香,幸福成长!

【后台回复成都共读,查看此次活动所有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你来么?| 直播观看路径

“清凉之夏”暑期深度共读简报 【第二期】

报名了 | 2021年新网师“清凉之夏”暑期深度共读营

欢迎扫码关注新网师视频号↓↓↓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新网师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点击查看)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