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尧达:点亮心灯不言弃 | 新网师2022年度十佳生命叙事
「新网师2023春季招生开始,1月30日截止,点击“招生”不再错过。」
2022年的深冬,猝防不及的世纪疫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口,风向突变。回望这极不平静的一年,瘟疫、战争席卷而来的萧条与危机,让我们无一例外深陷其中;擦肩而过的至暗时刻,正夹杂着勇气与希望,穿越时空,深度重构着我们的生活。
01
在危机中寻“生机”
2022年注定不平凡!
元旦伊始,打开公众号,郝晓东老师的新年献词如一束光,给了我激情和期待。他以敏锐的觉察鼓舞大家:以自身的确定性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意味着危机,换个角度就是“危中有机”,只有保证自身的确定性,才有可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稳大局。
我开始盘点自己的确定性。
刚从如一老师的《中国哲学》中走出来,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生命境界的追求,其思想也为当代人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心灵之间的冲突提供了一种范式。他们指引的安身立命之道,透过古老而灵动的文字流淌出的慷慨激昂、潇洒飘逸的生命气象,时常让我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2000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早在1988年发表的宣言中就提出:“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获得智慧。”
但面对生态失衡、病毒肆虐、东西方价值体系冲突白热化,我不禁又陷入更多的不确定性中。
三年来,疫情反复,世事无常,也让我的焦虑和迷茫如杂草丛生:孩子能否考编成功?父母能否扛过顽疾?学校能否正常复课?经济能否复苏?动荡能否减缓?家事、校事、国事,仿佛遥不可及却又呼吸与共,让人如弦紧绷。无数个不确定性不断嵌套纠缠,似乎成了唯一的确定性。
再看到身边亲故一个个离我而去,每天的牵挂和担忧如影随形,心理脆弱到难以自拔。如何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走出生命的阴霾?
带着混沌与疑窦,2022年初,我选择了丁敬耘老师的《发展心理学》,希翼找到答案。
02
在变局中育“先机”
年过半百,才深深体味到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压。女儿去年大学毕业,也对教育情有独钟,可规划好的考编之路却因疫情反复,拖到了临近新年。
我和妻一直忙于学校工作,无暇顾及女儿学业,以致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幸而女儿受我影响,倒有些美术特长,藉此挤进了师范本科。大三女儿想考研,本着愧疚之意,我和妻想给她报个班。当女儿看到学费最低五万多时,心疼我们挣钱不易,说什么也不考了。毕业半年来,更是谢绝了任何培训班。
每晚,当我沉醉于《发展心理学》秘境时, 孩子书房的灯光也从未早熄过。
看来,她已带着对未来的筹划,笃定了当下的选择。
春节前夕,笔试成绩公布,孩子有幸入围第五。在比高考更为严酷的入职竞争中,整整6个月,她战胜了200多位对手,也战胜了自己,幸运进入面试。那天,新网师也公布了生命叙事十佳,我也侥幸入选。也许,这是互为榜样的力量吧。
过去的一年,对于女儿来说,已非常不易。女儿说,上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与接踵而来的考编笔试,她已使出了洪荒之力,感觉身体已近强弩之末。
再看面试入围的18名幸运儿,分差极小,近一半考生名次并列,真正的竞争才刚开始。
妻子心疼女儿,说:慢慢来,只要你喜欢当老师,考个三五年,我们都支持你!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
对于强手如林的面试,如果没有出类拔萃的专业优势,没有自由把控课程的扎实技能,要想脱颖而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皮亚杰说:智力的本质是适应。
是时候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了。我乐观地告诉女儿:有你爸在,没有过不去的坎!那些打败你的,才会让你更强大;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说过:最后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快适应环境的。
鱼肉与熊掌不可兼得。为了给孩子助力,我不得已卸下了极富挑战的王子微课“冬奥微宇宙”课程的共创任务,与女儿共同攻坚试讲、绘画、备课。这是适者生存的基础。
我也深知,对于专业成长,孩子才刚刚开始,“他主”式的外部驱使不可能长久激发成长的内生动力。
“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我把周国平的这句话送给她,鼓励她学会研究每一类课程的特点,反省和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力争在可控、可变的每次实践中活出特点和亮点。
但计划依然赶不上变化,春节后的面试因疫情此起彼伏,又一拖再拖,与今年夏季的第二轮考编也越挨越近,女儿开始焦躁起来,如果无法结束第一轮面试,也就意味着第二轮笔试没了备考时间。两难的结局势必会“尖担两头脱”。
女儿还从报考信息中得知,大部分面试对手已有两三次甚至五次以上的面试经历,而她仅是少有的几个“应届生”之一。如果任由这种情绪蔓延,必将击垮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乐观信心。
对于能否入围,我也没底。唯一能确定的是做好持久为自己加油,为梦想而战的理性应对。正如稻盛和夫在《活着》中所言:长期主义者的“活法”就三件事: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坚定地执行。
我给女儿分析:看似受疫情影响一拖再拖的面试,却也蕴藏了丰富的生机。试想,对于新手,时间不正是缩小差距的最好时机么?只要笃定去磨砺自己的劣势,即使不能入围,也将为下次更好参赛蓄积优势,何必在乎顾此失彼!
顶部靠理智,底部靠信仰。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理性应对。
至此,女儿重新调整心态,继续心无旁骛做好面试准备,最终在第二轮笔试的前一天,像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以第四的总成绩顺利入编。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03
在承担中开“新局”
给女儿加油时,也逼了自己一把。
因学员剧增,《发展心理学》需要一位课程组长,我主动请缨。最初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学员作业评阅上。拿不准的尺度、定不了的理解,几乎短时内都能引来义工组的激烈争论。
裘兰老师在第一次作业批阅小结中写道:这一次的批阅,是真的挑战了我的极限。当我端坐办公桌前,心无旁骛地一字一句地阅读时,时而对于超越自己知识范畴的内容上网查阅,时而对于自己读来似曾相识的作业一一核查,不知不觉就6个多小时。然而,看到自己批阅的结果,心中更加小心翼翼了。
几乎每个评阅义工都有这样的纠结,薛春霞老师更是直言不讳地回复:都是在苦苦挣扎,一边翻书,一边百度,一边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找出自己的理解,才敢给人家评。
这是一种何等认真诚恳的态度!虽然我们的作业没有专家评阅,但胜似专家。
感动之余,翻看作业,也发现一个更为严峻的现象,涉嫌抄袭和敷衍的不在少数。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没有让学习真正发生。
对于作业中的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积淀,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念,仅以自己的经验直接反应,其结果就相当于孟子所言:“物交物则引之而已”,所答极为肤浅有限。
怎样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光靠作业批阅肯定难以改变!
《易经》系辞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何才能不因陈守旧,创新变通,开出新局?
帕尔默《教学的勇气》中的“求真共同体”给了我启发。如果我们能同心协力探讨一个共同主题,通过语言文字互动地、能动地参与,那我们的认知不就有了不断深入、持续发展的机会了么?
如果借助微信小打卡平台,依据课程学习进度,借鉴王子微课的闯关打卡模式,设置100道紧扣预习作业的相关心理学问题,每天闯一关,集中讨论同步预习的关键问题,参与了讨论,才可解锁这一关其他学员的发言,并引发相互探讨,学习不就真正发生了吗?
我把这个想法与老组长冯一飞老师沟通后,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
我又精选一个点评团队,每日积极点评、置顶,并将点评小结和优秀打卡发布到课程群,让优秀被看到,同时把有效打卡也纳入了成绩考评占比。打卡群的活跃度越来越高,600多位学员参与了小打卡的学习,近半学员几乎天天参与。作业抄袭现象也下降到了个位数。
今年暑假,徐晓彤老师在承担《家校共育课程》助教时,也推广了我的这种方法,据说效果还不错。
跟随丁敬耘老师和学友共同学习,我也逐渐明白了人的心理现象虽然复杂,但一百余年来,心理学家的研究更趋近于求同存异。
比如,人的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各民族基本一致,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都可进行定性、定量研究。而东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根源主要来自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因文化价值源的通孔不同,中国重视生命文化传统,一直向本心内求,追求的是“内容真理”;而西方文化起源于自然哲学,主要向外求,追求的是“外延真理”。
反观我们的精神世界,本应在儒道佛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去蔽,去执,修炼,觉悟,方可形成融通世界的价值观,方能自信自立,但在对物欲过度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也遭遇危机。快餐文化、浅层阅读、山寨克隆……导致我们与古圣先贤缺少了“存在的呼应”而黯淡,我们缺少了让传统明亮起来的继承者、诠释者和创造者。
朱永新老师在《我的阅读观》中说:一个会读书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会读书的教师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
如何重构良好的价值体系,促进教师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承者和创造者,这的确是一个庞大而紧迫的课题。
04
在叙事中探“成长”
2022年的夏天,对于我的家乡旺苍来说,注定不会平凡——第22届新教育年会将在我县召开。
受教育局邀请,我有幸与一群旺苍新教育人共同书写县域教育生命叙事。这也让我犹如爬到了新的山头,从另一个视域触摸到更加宏阔的区域教育生态。
旺苍的教育革新,从顶层设计到环节实施,苦心孤诣,历时四载,曙光初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创新实施,唤醒了多少师生生命。孩子眼里光更亮,老师心中爱更深,学校发展势更强。放眼展望,陌上花似锦,原野芳草碧。
朱永新老师在年度主报告《写作创造美好生活》中说:只有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中丰富知识、发展思维、促进精神成长,才能形成共同的语言密码以及共同的价值观,才能构筑良好的教育生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让更多的人一起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亲历了书写县域新教育生命成长的故事,我也对朱老师的这段话有了更深的感悟。
共读共写对师生而言,就相当于在文字的世界里又“再活一次”,但纵观当今教育生态,仍有太多不合理的检查评比考核占用了老师的正业,似乎每一样都关乎学校和教师荣辱。一方面教师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孤独和焦虑有增无减,职业倦怠潜滋暗长。能静下心来认真读写的人,已是凤毛麟角。
如今,我们正处世纪疫情的关口,世界极度动荡,全球经济探底,大转型、大博弈一触即发。国家的人才战略需求也强烈折射在新课改中,由此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其背后却包含了国外先进的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等诸多理论的思想。就如我们最终看到的课程标准,也是这些体现时代特征、融合全球智慧的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法,用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表达出来的而已。
作为专业教师,如果不学习这些教育经典,很可能连课程标准都看不懂,又如何能培养出国家需求的人才,成就自己与孩子的幸福教育生活?
专业意味着什么?
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漫谈》中说:它意味着一套专业的观念体系,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专业领域里的基本问题。而真正的生动的、深邃的、灵活的观念,就蕴含在经典中。
能否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驱使教师自主走上专业发展之路,真正让自己强大呢?
05
在课题中谋“路径”
我把目光投向暑期开设的课程,胡新颖老师的“中小学课题研究”让我眼前一亮。
整个暑假我按图索骥啃读了《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申报》等书籍,重新审视了课题研究的内涵,这不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路径么?
作为基层教师,理论水平普遍不高,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即使举团队力量,也很难形成有水准的课题成果,但如果把小微课题作为专业思考的一个触发点、结合点和着力点,用课题这把“钩子”统领,就可驱使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寻求最佳解决途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告诉我们:人最高的需要是自我实现。
跟随胡新颖老师和她的“悦教研共同体”团队学习,我也真正感受到了海拔五千米的高度。虽然我曾参与过学校的几个课题,研究报告不过是东拼西凑的“百衲衣”,看似系统完整,实则脱离实际,无助师生成长,完成日也即束之高阁日,最终仅沦为少数人晋职晋级的敲门砖,严重伤害了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
我敬佩胡新颖老师,她是河南省特级教师,主持的课题屡获部级奖励,是名副其实的课题专家。她说:“因为淋过雨,所以原意做那个撑伞的人。”与她抱团成长的课题团队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教师成长的应然之路。
我的第三次作业《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与劳动课程融合的研究》非常幸运地被胡老师作为线上教学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也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10月25日,意外接到胡老师电话,她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与其他几位优秀学员编写拟上报教育部的新网师共同体项目的课题。我虽忐忑不安,依然爽快应承了。我深知:动力来自于压力,承担意味着成长!
因时间非常紧迫,我负责编写五个牵头单位的情况时,遇到了不少难题,还没等我求助,胡老师就非常贴心地给我发来了很多参考资料。连续三晚线上的深度剖析,让我再次感受到胡老师精深的专业思维。
虽然最终课题因时间原因没有上报成功,但大家并没气馁,一致认为这次历练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课程群的讨论更加热烈,李广杰老师一直在研究乡村小学教师成长,他首先打开了话匣:乡村教师成长停滞不前,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的发展,而新网师的“自主”成长模式,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在乡村工作多年,我目睹了教师成长的瓶颈,深知观念水平决定了自己的发展顶点。虽然研究和审辨可以高效帮我们解决问题,但观念水平的高度却决定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层次,就如登山,海拔越低,眼界也越有限。
胡老师也很认同我的观点,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就是要转变观念,但这也是最难的一步。
而这也是研究者要阅读经典、查阅文献的意义。
魏智渊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说:一切经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包含了精彩而高位的观念。这些观念,往往由一个或几个概念构成,这些概念,一旦掌握,就像倚天剑和屠龙刀一样,会成为纵横江湖的有力武器。
如何传递这样的意识呢?
胡老师说:觉悟者就是火种,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影响身边人的观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让我想到了海明威的一句名言——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找不到时,他们亲手创造了它。
胡老师不也是这样的人吗?在她的“悦教研共同体”中,每个人都平等,每个人都能被尊重被激发,每个人的成绩都能被肯定,每个人的缺点都能得到改善。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美好的愿景,奋力奔跑,从未停歇,营造了让人为之迷恋的“诺亚方舟”。
受这次申报课题的触动,当胡老师把《在线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作为大家的实战作业时,我就喜欢的不得了,这不正是我想研究的课题吗?
06
在实践中摸“出路”
教师的内生动力从哪里突破?成了我课题研究的第一个拦路虎。
如果不能创造性解决这个问题,一切都是徒劳。
这个意识来自今年10月的第一次线下共读。我有幸成为新网师旺苍线下学习中心的本土讲师,在引导大家共读郝晓东老师的《教师成长力》第一节“在大时代的浪潮中活出生命存在感”时,我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课程改革三个方面呈现了“大时代”的背景,重点梳理了我国8次课改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特别反复呈现了大量新课改的热词。但对话环节,我发现少有学友敏感到人工智能、大概念、大单元、跨学科等概念带来的震动,发言内容缺少碰撞和追问。
我们线下读书会不乏新网师老学员、一线校长和优秀教师,还有学员是博士和硕士,他们也是我们地方教育的火种,可在如此巨量热词的冲击下,为什么依然没有激起更多的思维碰撞呢?伯姆笔下的“对话”也鲜有发生。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苏菲的世界》中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教育本就是哲学观念的实践。
如果你好奇于这些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就一定会发现其背后包含了诸多的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即使人才标准,也是借鉴了国际经合组织、各发达国家和地区等所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核心素养结构框架。
如果你好奇国家的教育动态变化,还会发现今年二十大报告已把科技、教育、人才单列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百年变局正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
我们正面临西方各国的内外夹击,科技被人卡着脖子。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必须学习别人的先进理论和技术,越是挨打越要学。
比如,今年高考获奖加分再次“瘦身”,仅保留了全国奥赛和科技类的获奖作为自主招生的参考,特长生也只与专业挂钩。表面看好像为促进教育公平,其深层原因,就是国家的人才战略方向的需要。
如果教师不能敏感于我们的时代定位,不穷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其结果必将以盲导盲,在课堂这块“农田”的耕种中,一辈子也践行不了袁隆平式的科研思维,最终不过是一个经验老农,失去了为师的根基。
不过学习也是一种反本能的事。大部分教师只有被“倒逼”,意识到自己的职业危机和专业发展的战略价值时,才不得不克服惰性,不得不学习。
从那天开始,我就每天将自己的观念述诸公众号,无论共读感悟还是经典阅读,无论教育杂谈还是专业写作,期望也能影响身边的学友。时日不长,很多老师也跟着晒出了自己的公众号或小打卡,字里行间已勃发出“好奇”的幼芽。
欣喜之余,我继续沉浸在这个课题中。
观念转变需要过程,如何才能公平公正?既要确保年轻人能因工作实绩脱颖而出,也能确保平庸人能有足够的安全感。我确信每个人都有价值,只是我们还没为他找到合适的位置和机遇。
如果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对联盟学校的参研教师精准分层,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学养、认知程度、学习态度、家庭状况等内容,采取保底的方式,量体裁衣,进行量贩式学习指导研究,或许可以打通教师成长的“最后一公里”。
为什么要以联盟学校为研究单位呢?
作为乡村学校,从全国大环境来看,也是规模越来越小,很多学校仅是一个年级一个班,课程实践难以形成团队。我县的区联盟的学校一般也就5-7所,在职教师100多人,因地域相同,校际间合作交流频繁,利于组成线上共同体,方便量体裁衣,目的明确地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和研讨。
同时借助教育局的行政力量,以教研室或师培中心的成员为主持人或督导,各校的教科室或业务副校长为主研人员,也利于研究顺利开展。
范仲淹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这也是我想借胡老师的这个课题研究平台,尽力把这个开题报告做得可行的原因。希望以自己微弱的力量,促成区域教师在研究活动中觉醒,哪怕每个学校只有10——20%的人能高度参与,真正走上共读共写共研的道路,也会如一箱沙丁鱼中的几条鲢鱼,能搅动整个学校的活力,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当这份查阅了若干文献的作业又作为案例在线上得到胡老师的点评和反馈时,我强烈感受到了研究的价值和乐趣。
得知最后一讲胡老师还要邀请她的引路人孙涛老师来一起分析学员的开题报告时,我积极向胡老师报名:“只要能够学习,我就不怕丢脸,因为无知,所以无畏。”这是我的心里话。胡老师反倒鼓励我:“其实即使你不说,我也有心想让你分享一下,我觉得你代表了新网师的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有一定的榜样作用,我还得谢谢你。”
胡老师的话让我倍感温暖,但我知道自己对课题的研究仅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
12月初,突然放开的疫情打乱了计划。胡老师和我们小课题团队的几位老师先后染疫,新网师的国培申报项目又不期而至。胡老师沙着嗓音指导大家编写方案,佟化伟和李广杰两位老师主笔,我负责修正,胡老师终审。那几天我也刚被奥密克戎盯上了,大家都咬牙坚持,佟化伟老师甚至忍受病痛连续熬了两个通宵,顺利完成了申报项目。
那一刻,我眼中豪爽干练的女汉子胡老师留言说:“刚才难过得坐在床上大哭了一阵子,两种含义:一为抗不过去的痛楚而哭,二为生活中有那么多感动的事情而哭。”
刚领略了这个“大感冒”的厉害,我能感同身受胡老师喜极而泣的率性和张扬。
仅仅两天后,胡老师又携课程团队生龙活虎地出现在了授课现场,与孙涛老师共同点评,一个案例前后就用了两个多小时,精细的指导让我们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我的案例是第三个,胡老师特地来电话告诉我,她将邀请孙涛老师年后分析我的案例,对我的过关作业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团队的评阅分数显失公允,向我致歉。其实我对作业分数早就淡泊了,仅是对评分员有些失当的评语提出了异议,没想到胡老师却洞若观火,还反过来安慰我。
我与胡老师又聊起了课题的那些事,我甚至还与胡老师预约,如果这个课题申报成功,我将邀请她和她的团队来给我们线上指导,胡老师爽快地答应了。无意中我们聊到了下期课题,胡老师说,新网师原计划只安排了一期课程,是她主动向郝晓东老师争取了两期课程。她说,即使不给一分钱的讲师补助,也要让大家把课程的所有程序学完学精,就想给大家一个圆满的交代。
这一刻,我的双眼禁不住湿润了,这是何等的情怀!作为课题界的领军人物,如此淡泊名利,心系教育,还带着一群“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卓越团队,将我们领进艰涩而精微的课题研究中。她们勇往直前的执着精神,也点燃了我的激情和梦想,在这个不确定的2022年中,让我看到了坚韧与勇气,看到了希望与未来。
此刻,一曲悠远而激昂的熟悉旋律在我耳畔回响:
一群人一条心
再苦再累也愿意
在一起不容易
点亮生命不放弃
不管多少风雨
我们迎风前进
不管多少失败
我们永不言弃
一路有你
更加珍惜
视彼如己
……
2022,当我们直面人生少有之困境,迎接新的一年之际,我相信,疫情终会消散,巨变终归平静。春天终将回馈每一个在冬天里的抱薪者、坚守者、发光者。因为总有一些东西不可被击败、无法被战胜、不能被征服。
相信,也是时间赋予生命坚韧恒久的勇气。
在这个特别的岁末年初,让我们告别昨天,以今天和明天之名,一起为自己加油,为梦想而战!
重磅 | 新网师2022年度生命叙事评选隆重揭晓
新网师年度生命叙事 | 合辑
新网师成立于2009年,全称为“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原名“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是新教育实验旗下的教师培训机构,是面向全国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在线专业学习共同体。
“新网师”秉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实验理念,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愿景,以汇聚“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生命”的尺码相同者为感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践行教师专业成长理论,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