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度生命叙事

新网师 2024-01-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雪松微语 Author 雪松



前行,就是淬炼希望



希望似阳光,驱散迷雾,照亮前进的道路。——龚世奇

 

不知不觉,2022年的台历已悄悄翻到最后一页,预示着这一年即将走到终点。七年的追随,让我的专业成长深深地铭刻了新网师的烙印。我习惯性地打开电脑,准备整理今年的文稿。安静的夜,能听得见轻微的点击鼠标的声音,指尖划过,思绪也渐渐被打开……


如果把教师的专业成长看成是一次马拉松,我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出发很晚的选手。说起出发晚,是因为不惑之年加入新网师之后才安下心来,真正地读一点专业书籍,产生一点想法,写一些小的文章。我喜欢新网师的学习方式,专业阅读涵养了丰厚学识,专业写作锤炼了思维能力,专业交往促进了自身成长。新网师丰富了我的思想,改变了我的认识,让我对生命、对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和向往,我总是在想:如果早几年让我遇到新网师,我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吧!


正是因为相见恨晚,所以才格外珍惜,一路紧随新网师的脚步奋力前行,淬炼希望!



01:开启自我觉醒,找到成长内驱力

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马斯洛

 

今年春季,我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和“云端论剑·经典共读”两门课程。于我而言,自从新网师调整为一学期8次授课以后,读书、打卡、作业等学习任务比较重,再加上单位杂事比较多,时间有些紧张,我下定决心要做到“情有独钟”,专心学好一门课程,用时间淬炼出成长。但是,这两门课程我都非常喜欢,难以取舍,担心一旦错过就会留下遗憾,于是暗下决心,给自己一点压力,再拼一下!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学习的时间可以挤,压力也是动力嘛!两门课都报上吧。


头脑一热容易,落实到行动中问题就来了。“挤时间”说得轻松,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忙”是一种生活常态,我愈发感到工作和生活的琐碎越来越容不下平静的书桌。每天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能安心坐下来,读上几页书。因为要读两门学科的学习材料,我能想到的办法只能是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可是“睡眠”这个东西很怪,你越是想“挤”它,它却以更凶猛的反攻向你袭来。特别是有时无法穿透文字,读不出自己的理解时,真想向它缴械投降,有时甚至脑海中会想起一些同事、亲友对自己说过的话:“算了吧,躺平吧!何苦这样难为自己呢?”


是呀,在新网师的七年,沉浸得越深越感觉到这种专业学习是行者的旅程。眼见一些学员中途掉队,更见证了一些学友的成长。我庆幸自己被优秀的讲师引领着:刘广文老师、王小龙老师、郑建业老师、何其钢老师、蓝玫老师……他们为我指引专业发展的方向,不断地给我设立新的目标,鼓励我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抵达;我也时常会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如郭良锁老师、郭小琴老师、马增信老师、吴尧达老师、郭筠筠老师……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一想到他们浑身就充满了力量,因为我想和他们一样成为新教育的行者,志在千里,不懈追求。


然而,精神上的动力不落实在行动中永远只是空想,现实摆在面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和“云端论剑·经典共读”这两门课程是在同一周上课的,特别在准备上班的一周要同时要完成两门学科的预习作业,常常是写着这个,心里又在想着那一个应该从哪里入手,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往往是作业完成了,也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这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学习状态,经常感觉自己变得很糟糕。回想起之前我也曾经在一个学期里同时选修过三门课程,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纠结与痛苦。我这是怎么了?


如果不找到症结所在,这种“糟糕”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我需要进行一次认真的自我反思了。经过认真反思,我找到了原因:


以前之所以能够选择几门学科同时来学习,是因为新网师的课程安排没有现在这样密集,时间比较充分,而且自己选修的大多是实践类、学科类课程,都是自己比较熟悉和擅长的,因此思维和行为基本上都停留在舒适区,所以能够得心应手,驾轻就熟。2019年之后,新网师进行了课程改革,学科课时增加了,学习要求更高了,考核也更严格了,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学习的自我要求也提高了,为了学通学透,我每学期只选择一门课程来学,虽然脚步放缓,但是,找到了自己能够适应的学习节奏,在一门学科上不断追求深度、广度和高度,感觉到自己收获颇丰,成长迅速。


同时选修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和“云端论剑·经典共读”这两门课程都是我不擅长的,打乱了自己的学习节奏,也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所以才会让我感觉到纠结与痛苦。这种状态怎样破解?我想到了鸡蛋的启示:从外部打破是压力,从内部打破是成长,惟有让自己从内部打破才可以获得重生。目前首先要调整的是心态,然后是方法,我想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学习应该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这也是学习的最理想状态。我需要进行刻意练习,与自己的惰性与习惯对抗。于是,我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用任务将每天的学习目标分解,在计划的时间里全力以赴地做好一件事情。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学习状态好了,效率也提高了。如今,读书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给予我丰富的精神营养,浸润着生活的诗意与优雅,伴我共度深夜的宁静。


有时,纠结与痛苦是好事,是对生命的淬炼,能够帮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我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积极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起来


针对自己的写作短板,2022年秋季,我选修了“教师专业阅读与专业成长”课程,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修炼写作,这次我选择了“情有独钟”。在这门课程中,在李镇西老师的引领下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重读陶行知,重读教育经典,再次感受大师的文字魅力。我常常想: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李镇西、魏智渊老师的书好读?他们的书不但好懂,而且让我们感同身受?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的书都是“做”出来的。没有扎扎实实地“做”,对所从事的工作就不会有深切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就概括不出来规律性的东西。


朱永新教授说过:“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这句话是新教育专业写作的真谛。李镇西老师也告诉我们:“写作要让思想感悟从心底自然而然地流淌,追求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只有那些忠实于自己生活和心灵的作品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的确是这样,“实践”是写作的不竭源泉,写出的文字都是对实践的记叙和思考。随着写作的不断深入,我对教育的认识、对教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了。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意识到读与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双翼。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当我以写作的方式去捕捉生活中隐含深刻内蕴的现象和信息时,就会不知不觉地积累了学识,丰富了生活,深刻了思想。在这样的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实践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02:修炼多项技能,小爱好有了大空间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巴斯德

 

在读书和写作之余,我喜欢学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看到电教小程老师的视频片子做得极好,我一有机会就给他打下手。一有什么活动,他扛摄像机,我就帮他拿支架;他照相,我就帮着补光。活动之后一有时间就看他怎样做片子,顺便向他拜师学艺。小程老师半开玩笑地说:“不是不想教你,这东西谁学会了谁挨累。你平时工作太忙,有时间我宁愿让你歇一会儿。”


我理解他的好意,他不是把着技术不肯撒手,而是看到了我平时忙碌的工作状态实在是不适合再学这项技术。早上站岗,平时上课,中午领学生排练,下午处理工作室事务,每天一到学校就是连轴转,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可是,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小程老师终于答应教我。


小程老师使用是专业的制作软件是“绘声绘影”,他帮我在电脑上安装了程序,还给我找了一本学习这门技术的书。我如获至宝,每天的学习更有动力了,高效地完成新网师专业书籍的阅读,挤出来的时间可以好好研究这门技术。我拿出在新网师养成的专业阅读的方法,只是不能在师傅的书上写写画画,遇到重要的知识点就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然后打开软件程序进行验证,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给师傅打电话请教。很快,我已经能独立地制作简单的视频片子了。


在新网师的课程学习中,郑建业老师总是提醒我们“理论要与实践打通”,理论水平的高低也只有在实践中能够得到检验。没想到我学习的制作视频技术在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课上有了用武之地。由于一些原因李镇西老师的授课只能以音频的方式进行,课件的制作要靠助教来完成。李镇西老师第一次授课后,作为学员,我的听课体验并不好,和其他老师直播授课的方式相比,课件制作太简单了,而且呈现内容太少,音频声音也很小,自己很难进入到听课的情境中去;作为助教,第二次课由我负责,我在思考:用什么办法能将李老师授课的音频与课件完美结合,能带给学员直播授课一样的感受呢?——我想我的小爱好视频制作技术可能会派上大用场。


我先将李镇西老师的音频整理成文字,再根据文字制作成课件,为了丰富课件内容还查找了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利用“绘声绘影”视频制作技术将李老师的音频与课件进行卡点对接,调整音量,进行渲染,导出视频文件。完成后我听了听效果,与李老师现场授课的感觉几乎没有差别,我开心极了!第二次授课后,课程组对我的这种处理方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接下来,我也主动承担了李老师后面三次授课视频的制作任务。尽管每一次制作都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但是我提前规划,早做准备,保证了课程的顺利进行。


新网师提倡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教师也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除了喜欢研究专业视频,我也喜欢研究海报和平面设计。除了制作课程优秀作业集,有时给大家帮忙制作几张海报,渐渐地就让海报走到了更多人的视野:课程海报、云端论剑、课程宣讲、课标解读讲座、开学典礼、通识培训……一张张海报成为活动的代言,把重要信息带给学员,也体现了我的工作价值。我还有幸设计了新网师授课PPT模板、课程资料包模板、各类证书模板以及新网师课程合作协议封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虽然我只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但是我的审美和设计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让我的小爱好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03:加入学术团队,驶入成长的快车道


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牛顿

 

今年4月20日,新网师发出了“寻找尺码相同的人:新网师学术团队招募公告”,由于当时恰好有事,只看到了标题,未来得及点开,后来就错过了。


5月6日,王小龙老师以“课程研发”团队负责人的身份向我抛来了橄榄枝,我正式加入了课程研发团队。这个项目与我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完全一致。我暗自庆幸能跟随全能的小龙老师一起做研究,有了小龙老师的引领指导和学术团队的思维碰撞,我主持的创新工作室必将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的课程研发团队共有10个成员,每周五共读雷打不动,每次共读轮流主持。目前已经精读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拉尔夫·泰勒)、《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的新分类学》(马扎诺)和《教什么知识》(季苹)。大家像正式上课那样备课、做课件,然后在周五正式拉开共读的帷幕,在热烈的探讨中交流自己不懂的问题,将共读指向问题的解决。共读之后,再把研讨资料整理出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资料库。


每次共读之后,我负责给大家进行资料整理的分工,特别是每次整理实录我都自愿多承担一些,因为我们的团队里有高三、初三的老师,在学校工作任务那样紧张的情况下还在坚持团队的学习,让我感到由衷地敬佩。我希望自己力所能及地多做一点,能够帮助大家减轻一点工作负担。


参加团队的学习确实有效,读完这四本书,我对于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思路,会从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教得怎样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体现出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在11月中旬,课程研发团队组织了一个为期42天的“阅读马拉松”活动,提出了“六周挑战六本书!冲刺迎新年!”的读书口号,确定了《智力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原理》《社会中的心智》《知识大融通》《混沌》和《布鲁纳教育文化观》六本书为阅读书目。要求不仅要读书,而且要每天打卡、发朋友圈,用被大家看见方式促进自己的成长。于是,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更紧凑了,为了节约时间,我采用团队老师分享的方法设置了听书,把这些书的电子版保存在手机里,既可以随时翻看,也可以用软件进行播放听书,然后把自己的收获按约定的时间分享到朋友圈里。学习共同体确实是专业成长的加速器,在团队的激励下,我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也发现自己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现在任何困难对我来说都是挑战,起点是自己把握的,只要坐在书桌前,就是学习的开始,就是在向困难宣战!


除了有学术小团队的引领,还有学术团队大家庭的相聚,感觉到这里真的是高手云集。所有学术团队成员都在新网师专业学习群里面,这里有专人负责,每月都组织共读活动,体现了学习共同体管理和学习的专业性。每月的共读大家需要根据共读思考题进行指定文章的深度共读,并把自己的思考文章发到群里。我很喜欢这种互相可见的交流方式,大家可以进行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互,互相学习,互相鼓励,这样的交流很有意义。但是后来改成了扫码提交方法,之后又改成了以学术团队为单位集体交“作业”。说实话,这样的方式我并不喜欢,因为这种方式人为地隔断了与他人交流的通道,无法学习到其他人的文章,也就无法去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作业”仅仅是“作业”,成为了一种“形式”,失去了交流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令我深感遗憾的。


虽然有一些遗憾,但学习终究是自己的事,还需要更多地进行与学习材料的对话,以及自我对话。专业学习群提供的学习材料专业性很强,读起来常常是很枯燥的。每一次作业我都会把阅读材料打印出来,在上面圈点勾画,认为重要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然后去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专家的解读或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才动笔写出自己的理解。理解虽然粗浅,但我相信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这积累是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嘛。


把学习的过程当作一种积极的体验来看待,这是建构主义的观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因此,学习的过程就像造房子一样,不是我拿到什么材料都能够马上就用,我需要把它同化,同化成已有材料的形状,然后把它砌进我的建筑。也就是说,我原有房子的基础越扎实,所拥有的基础材料越多样,我能吸收进来的外部材料就越多,我的学习能力就越强。如果基础几乎为零也没有关系,只要有像婴儿一样的好奇心,有不耻下问的勇气,知识的大厦也会很快建构起来。


我特别期待每个月专业学习群的共读时间,听着老师们精彩的分享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因为他们就是在用自己的经验把知识同化成我能够理解的材料,帮助建构自己的知识大厦。


我相信在学术团队的学习会让自己成长进行快车道,经过团队的淬炼,才可行稳致远!



04:把握成长拐点,承担是最好的成长

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美好。

                                    ——爱默生

要说今年特别的成长,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三件事:

一是参与课程宣讲,斗胆观察第一次。新网师将在7月20日至7月22日进行一次各门课程的宣讲与解读,郑建业老师希望我能来组织一期活动并担任主持人。如果要是在以前,我肯定是拒绝的,因为我更喜欢在幕后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亮相于屏幕前,我是没有勇气和信心的。


加入新网师多年,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学到了很多,与学友们携手同行,彼此点亮,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到“承担即成长”的要义,让自己敢于将每一次挑战都当作成长的契机,不断地超越自己。于是,我欣然接受了任务。


7月15日傍晚,郑老师通知说:“直播地点要由cctalk改成小鹅通平台。”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变成了“无底洞”。惯性思维告诉我cctalk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小鹅通平台我真的是一窍不通,更糟糕的是我们宣讲团队几乎没有人熟悉它的使用。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抗拒的,因为每当要熟悉一个新的事物,总是要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和体力的成本,还要承受一个完全未知的结果。


为了带给听课者更好的学习体验,郑建业老师率先进行摸索。他及时地把摸索到的经验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我们3位主持人在郑老师的指导下,仅用一天时间就掌握了小鹅通直播的方法,并分头帮助其他讲师尽快熟悉小鹅通的直播技术。郑老师带头做到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说“不”呢?


7月17日晚上7:30,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一次试播,我负责的小组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在直播间显示讲师姓名、如何去除背景杂色干扰,如何进行发言人之间的切换等,特别是结束发言之后自己无法离开,只有等下一位发言人开启直播才能将他“顶”掉。如果有人提前开启了直播,当前发言会被强行中断。还有“结束直播”的按键极易误操作,一不小心直播就结束了,直播间会自动进入观看回放状态进不去了……


千疮百孔的状况让我有些“抓狂”,在开着冷气的房间里急出了一身汗。我将问题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在试播之后的能够分类整理,一一应对。


第一次试播结束后,郑建业老师与我们3位主持人对此次试播进行了复盘,强调对于我们自己能够处理的问题要尽力避免,并在下一次练习时做好提醒;对于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时整理出来,由郑老师负责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寻求解决办法。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敏锐地感觉到当前所处的状态,作出正确的判断。


接下来的两天是另外两个组的试播,我连夜整理出了《小鹅通试播流程》,总结了我们小组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发到了3位主持人的小群里,为大家后续的练习提供借鉴。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课程宣讲圆满完成。活动结束后,在郑建业老师的推荐下,由我来完成这次活动的一周观察。一周观察的文章每篇我都读过,视角之独特,内容之丰富,分析之精到,批评之犀利常常让我百读不厌,会引发我的思考。我对能写一周观察者充满了敬仰,从未想过自己也有机会来进行尝试。


对于这次“命题作文”,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回顾了整个活动过程和每个细节,总结得失,以《课程宣讲:一场充满挑战的成长之旅》为题,以“为什么组织课程宣讲”“为什么会有改变的勇气?”“每个人应该承担什么角色?”“努力的付出就会收获成功吗?”“课程宣讲留下了什么?”五个问题为引领,将这次课程宣讲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反思,在郑建业老师的指导下先后进行了五次修改,最终定稿,如期发表在新网师公众号上。


这次活动观察也和活动一样是我经历的一次充满挑战的成长之旅,是专业成长新的淬炼。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只有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改变固有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去学习新的技能,去适应新的环境,才能使自己人生的舞台变得更大,激情和热情才能得以尽情施展。


二是扎根云端论剑,小试牛刀来参与。我参与“云端论剑”始于帮忙做宣传海报和直播背景图,后来“云端论剑”负责人刘广文老师邀请我加入了项目海报组,与吴尧达和金霞两位老师专门负责“云端论剑”的海报制作。以此为契机,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云端论剑项目,参与了每一次的线上活动。


在论剑活动中,倾听了专家和名师对历届新教育年会主报告的解读,使我对新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增加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我想有了这样好的平台,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新教育理念,让我们朝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路前行不走弯路。


第12期“云端论剑”开播前,刘广文老师联系我,他突然因感冒失声了,希望我来代替他做一期主持人。刘老师知识积淀深厚,现场应变能力非常强,而且每当嘉宾发言之后他的点评之语都能信手拈来,并且抓住要害,三言两语便将听众引向思考的深处。这样的知识积淀和思考深度我是远不能及的。我甚至有一种担忧,感觉自己来主持就是来“砸场子”的,云端论剑用11期直播建立起的良好口碑可能会在我这里终止,我心里的压力很大,感到有点恐惧,刘老师却鼓励我全力一试。好钢是需要淬炼的,成长是需要经过考验和磨练的。这次有机会担任主持工作也是进行自我检验的一次机会,把紧张和恐惧放在一边,全力以赴去做就好。


由于得到了刘广文老师的悉心指导,我很顺利地完成了主持任务,得到了刘老师的肯定。在第13期论剑,我又以分享人的身份对2017新教育年会主报告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提要,在成长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我在思考:挑战任何不熟悉的工作其实都是一种偏得,在准备迎接挑战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讲师一对一的指导是一种额外的奖赏。通过活动也能够逼出自己的潜能,让自己进步得更快一些。


三是参与线上培训,精心备课做讲师。7月24日接到王小龙老师的工作任务,需要给四川省旺苍县、甘肃省静宁县、江西省定南县三个新教育实验区的老师做一次新教育通识培训。给我的培训主题是“缔造完美教室”。说实话,我的内心十分惶恐,一是因为新网师里卧虎藏龙,高手云集,我感觉自己远不能及;二是自己对缔造完美教室虽有实践,但是理论上钻研不够,怕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


但是,王小龙老师给我加油打气,使我放下顾虑,能得此信任,我怎能辜负呢?惟有全力准备,迎接挑战!


我首先想到的是新教育实验第12届年会主报告,这届年会的主题就是缔造完美教室。在新网师“云端论剑”的学习中我曾研读过这篇报告,印象颇深。


我把这篇报告找出来随身带着,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翻阅,逐字逐句的再次品读,边读边回想自己在实践中哪些做法能够印证报告中的观点,如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又该怎样向听众去表达。


年会报告的内容太丰富了,涉及的面也很广,应该筛选哪些内容?怎样利用30分钟的时间将缔造完美教室的核心观点传递给听课的老师们?我一时间也没有明确的思路。


7月25日晚,王小龙老师召集新教育通识培训团队的老师们开会,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项,明确了培训的要求。郝晓东老师为每门课程的授课内容提出了建议,他建议缔造完美教室课程要讲清新教育对概念的界定,要讲清为什么,以及结合案例讲一讲怎样做。郝老师的一语点醒梦中人,应该筛选哪些内容,结合哪些案例一下就清晰了,我的备课稿可以动笔了。


于是,我梳理了自己以往的做法,找出以往积攒的班级资料,用了一天的时间形成了一份备课稿发给小龙老师审阅。第二天小龙老师回复说:“读过了卢老师的文稿,我无法提出任何修改意见,只有非常欣喜的对自己说,我选对人了。”得到小龙老师的肯定,我高兴得像个孩子,一颗悬着心稍稍放下。


小龙老师为什么会给予我这么高的评价?我想到了新网师人常说的“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可以肯定,在做班主任的时候我一直做得很扎实,特别是加入新网师之后一直用新教育人的行走方式在自己的教室里开展实践活动。平时也注意进行班级成长资料的累积,特别是加入新网师之后,对专业书籍的啃读让我对缔造完美教室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从班级文化到班级课程,以及那些用仪式和庆典擦亮的每一个日子,让教室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让我与孩子的生命彼此交织,共同创造生命的传奇。


通过这次备课,我意识新网师的课程彼此是关联共通的。我在今年春季选修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和云端论剑课程让我能够对缔造完美教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使我能够在理论的高度上对缔造完美教室进行生动的阐释。


对我来说,最考验人的人环节其实是宣讲之后的互动答疑环节,因为需要现场回答学员的问题,就不能按自己的套路出牌,考验的就是随机应变能力,而这个恰恰是我的短板。宣讲过后,有一位网名是心阳心语的老师向我提问:开学就会接手七年级的学生,当班主任,我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缔造自己完美教室?


因为备课充分,我以自己在班级的实践为例,将缔造完善教室的流程概括为“符号、课程、活动”六个字,并通过生动例子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我的授课得到了郝晓东老师和听课老师的充分肯定。这也极大地增添了我的自信心,使我倍受鼓舞!


2022年10月9日至2023年1月1日,新网师承担了海门和南阳两地新教师的培训任务,我又一次得到锻炼机会,承担了培训第五讲“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的主题培训,并负责四次李镇西老师教育写作课的组织任务。我认真查阅资料,确定授课内容,制作课程资料包,制作课件,批改作业,线上讲课,真正用讲师思维去做好每一件事。


当我真正的以讲师身份穿越一节课,我才知道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太多,淬炼的火候还很不够!我需要以更加扎实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多承担,多锻炼,夯实专业成长的根基,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特别感恩给我提供锻炼机会的讲师们!

2022年就要过去了,在新网师的引领下有收获,也有思索。无论是课程的收获,还是文字登上报刊杂志的惊喜,亦或是研究成果荣获市级荣誉的骄傲,以及经历的许许多多刻骨铭心的第一次,喜悦的,痛苦的,成功的,失败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成长前行的足迹,值得珍藏。

我这个晚出发的选手一路都在前行追赶,所有的追赶都是在寻觅成长的意义。晚出发,并不意味着不能超越,我会迈出自己坚实的脚步,跑出自己的节奏和加速度。

因为我坚信:前行,就是淬炼希望!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