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不是知识,顶多是横店的布景
为什么有些人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做不好?
碎片化阅读时代,怎么让自己的知识不变成碎片?
我喜欢学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段时间研究命理,在自己的八字断语中,发现了这么一句话:“印多为忌,不见食伤,始勤终惰,多学少成”,就是“知道不少东西,却一事无成”的意思。
后来读《围城》,方鸿渐的好朋友赵辛楣也对他说过类似的话:“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所以长久以来,我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如何避免“知道不少东西,却一事无成”的命运?
《围城》里的“知识的搬运工”
分析自已难免不客观,就分析一下方鸿渐吧。首先,他是个聪明人,他最大的长处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博闻强识。
书中有一情节,苏小姐把自己写的诗给方鸿渐看,方鸿渐一眼就看出,这是抄的,或者说是“借鉴”。他的印象来自“欧洲文学史班上就听见先生讲起这首诗”,并且还回忆起原诗。
“多学少成”的人多少有点小聪明,比如方鸿渐未婚妻过世后,他的一封吊唁信,让老丈人击节称赞,凭空拉到一大笔留学赞助。他还擅长“春秋笔法”,把自己“买假文凭”包装成“滑稽玩世”,“依附老丈人”包装成“和同随俗”。
然而,正是他的这些知识,不但没能帮得了他,还常常跟他作对。方鸿渐“在大学里从社会系转哲学系,最后又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到了欧洲,“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
看《围城》的人,都曾被方鸿渐时不时冒出来的“洞见”吸引,但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他最感兴趣的,都是那些教授们课堂上的奇谈怪论。放在今天,他就是微博知乎上那些“知识的搬运工”。
我们知道,钱钟书同样是博闻多识的人,他的《管锥编》据说引用了近万部典籍。这两个人,一个一事无成,一个成了大家,他们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很多年后,大洋的彼岸,一个叫理查•芒格的人告诉我们答案。
3
让你自己配得上这些知识
说起查理•芒格,投资界的人恐怕无人不知,这个人是巴菲特的副手,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的副总裁。他的思维与众不同,使他经常发表一些与的投资无关的深刻的观点。
(巴菲特与副手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有一篇很有名的、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里面有一句话: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他讲了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普朗克的司机的故事。说的是普朗克的司机经常陪着他到各地演讲。有一次,这位司机说:“您说来说去就是那些,我都背上了。”普朗克说:“刚好我有点头疼,要不这次你来说?”
正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位司机记忆力好生了得,居然把普朗克的演讲从头到尾背了一遍。可没想到,中途有个物理学教授提了一个专业问题,但这也难不倒我们的司机,他耸耸肩:“So easy,我的司机都能回答。”
查理•芒格讲这个笑话,是为了告诉我们,记住知识不代表掌握知识,换句话说:“你配不上它”。
如何配得上那些知识呢?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你们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它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
方鸿渐,或者说我们这些“多学少成”的人,为什么会缺少“思维框架”呢?跟我们对知识的态度有关。
4
布景式的知识
方鸿渐的知识,就好像横店影视城的街景,电影里看气势恢弘,绕到背后一看,空的。
书中有一个情节,方鸿渐学成回乡后,他的中学校长邀请他做一个命题演讲,题目是“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
这个题目选得非常很好,符合他留洋的背景,既有发挥空间,又不会太宽泛。所以方鸿渐就像百度的那位总监一样,并没有很重视,准备演讲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看闲书,只最后翻了翻教科书,凑了一千多字。
后面的事,大家应该都有印象——演讲稿丢了。但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台下坐的都是中学生,教科书里的知识随便拿一些出来,穿插一些笑话,足以拿个及格分。
但方鸿渐还是搞砸了,就连他自己也觉得奇怪,这些都是“当学生的时候,自己会读熟了的”,前一晚才刚刚看过,为了什么连“影踪都没有了”?唯一能记得的,是“鸦片与梅毒”这些“布景式的知识”。
其实方鸿渐对知识的态度,用来炫耀,用来亵玩,这和普朗克的司机对物理学的态度没什么区别。所以那些知识,也只是与他擦了个肩,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说,就是“配不上它”。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立“思维框架”,让自己配得上那些知识呢?还是让我们从一个故事说起。
猫与碗的故事
有一人在潘家园附近看见一位老太太在卖猫,很平常的几只猫但开价惊人。正要离开,突然发现盛猫食的碗,是个值钱的古董。
常逛潘家园的都是“捡漏高手”,他故意先把猫都买下来,临走时,假装不经意地说:“那个碗也顺便给我吧。”
老太太狡黠地一笑:“没有这只碗,我还怎么卖猫啊?”
知识就是那只猫,知识的框架就是那个碗。找到知识框架就是找到各种知识背后的逻辑关系,就像老太太能卖掉那些猫,都是因为找到了那个碗。
学理科的都知道,19世纪以前,电和磁被认为是两种无关的现象。只有当人们认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后,才会发明电动机,才会有麦克斯韦的统一电磁场理论,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二次大综合。
知识框架和知识应该是同时产生,相互影响的,就像古人看书的态度:“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任何一种知识,都要有意识的发现背后那只碗,通过那只碗与已知的知识发生联系。
回到方鸿渐演讲中的“鸦片与梅毒”,这两者都是明代后中国海外交往密切的结果,再联系到明清白银的猛增、明清两代海禁的变化,你会产生一个与传统观察历史大相径庭的角度——把中国放在大海边,放在东欧亚这一更大的体系中,这就是日本历史学家上田信的《海与帝国:明清时代》的脉络。
再看钱钟书的《管锥编》,知识庞杂,因为《管锥编》的目的是要指出不同的语言、审美或者思想中的相同趋向,所以他尽可能用不同来源的材料来展现一个主题的多个方面,并非刻意掉书包。
再回过头看查理•芒格,同样看一张财务报表,为什么他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和机会,而别人没有呢?那是因为他看到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
查理•芒格有很多投资金句,看上去与投资没有任何关系,比如:“一个素质良好的企业和一个苟延残喘的企业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好企业一个接一个轻松地作出决定,而糟糕的企业则不断地需要作出痛苦的抉择。”
这句话几乎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所有层面。在这里,投资、经营、职业发展、人性,种种不相干的知识和现象被奇妙地联系在一起。
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知识
网络时代,我们每一个人好像都拥有无限知识,只要你的记忆力足够好,就有机会成为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
但这些知识都是横店的布景,就是现在常说的“知识碎片化”,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大脑,才能发现背后被隐藏的深层关系。
我不反对阅读网络化、碎片化的知识,也不觉得应该回到过去的阅读环境,如果你没有好的方法,即使看完一本完整的书,你脑中的知识也是像方鸿渐那样,显碎片状。
最后,我列几点碎片化阅读的经验,都是个人的经验:
1、 传统阅读是编辑推荐型阅读,碎片阅读是目标型阅读,首先要自律,其次要明确自己的阶段性目标;
2、 知道自己正读的东西是“势、道、术“中的哪一类,保持合理的比例;
3、 远离朋友圈那些“高社交价值、低知识含量”的情感共鸣的“爽文”;
4、 少用收藏功能,看看你的收藏夹,已经积累了多少收藏未阅读的文章了?
5、 每看完一篇,要留足思考的时间,思考的内容是找到与以前相关知识的联系,完善你的知识框架;
6、 找到关键的文章,就是能把很多知识串起来的那篇,多读几遍;
7、 看完就要用,用自己的心得分享知识是最高效的学习。
碎片化阅读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从这一点上说,以前的知识鸿沟已被抹平,每一个人都面临着什么都“知道“,却无法用得上的困境。唯有不断的训练自己的阅读方法,建立自己独特的知识框架,才能真正掌握网络时代的知识。
(本文为“读《围城》,品职场”系列第五篇)
近期热文
请相信一个不靠脸吃饭的人是最要脸的长按二维码关注“人神共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