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之后的坚持,比选择更重要
不敢选好看的,不想选难看的,最后选了个好难看的。这是为毛?
听说你有选择恐惧症?三种情况一篇解决。
选择恐惧症是人的天性,有时需要顺其自然;
跳出“心理锚”,正确的答案自然水落出。
有些选择,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对是错。
没有选择,未必痛苦,大多数底层曹县人民的幸福指数看上去不低。
有了选择,而无法做出选择,这种痛苦才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
面对选择恐惧症,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今天,我要从一条行为经济学的测试说起。
这条测试的对象是没有学习统计学的普通人,学统计的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啦。
某县有两家产科医院,大医院每天接生50个宝宝,小医院每天接生20个宝宝,为了打击利用B超进行性别选择,卫生局要求,这两家医院每天都要统计上报男宝宝的比例。
一年下来,这两家医院都很守规矩,男宝宝的总比例都是接近50%。但具体到某一天,那就不一定了,这当然可以理解。
下面烧脑的题目来了,请大家判断一下,这一年内,哪家医院男宝宝出生比例超过60%的天数更多?
A:大医院;B:小医院;C:一样多
3
测试结果中,有57%的人认为两家医院一样多。
这个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既然总数量男女各一半,那么,按天数算,也应该也差不多吧?
其实大家选这个答案,心里多半是没底的。多年的应试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既然条件里有大小医院,那肯定有原因的。但到底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呢?给出的条件似乎不足以判断。
当我们在A和B之间犹豫了半天还是得不到答案,我们通常会犹犹豫豫地选择C——一个居中的、妥协的、看上去有点道理的答案。
这种“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中庸之道式的选择模式,是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呢?这个答案又对不对呢?我们接着分析。
4
一家耳机厂家有49、99、199三种价格的耳机,为了预测销量,他们做了一个消费者价格测试,找了两组消费者:
A组消费者,开始只提供了低价、中价的产品,测试下来,购买意向分明是低价占60%,中价40%。后来,厂商又把那款高档的拿出来,再重新测试之后,购买意向就变成了低价60%,中价30%,高价10%。
B组消费者,开始只提供了低价、高价的产品,测试下来,购买意向分明是低价占80%,高价20%。后来,厂商又把那款中档的拿出来,再重新测试之后,购买意向就变成了低价50%,中价40%,高价10%。
对于A组消费者,增加了一档高档产品的选项,事实上加大了消费者的选择难度,所以近90%的消费者坚持原来的选择。
对于B组消费者,增加了一档中档产品的选项后,减轻了消费者的选择难度,所以近40%的消费者改变了原来的选择。
我们总是希望有更丰富的选择,于是上帝说,要有淘宝,可面对淘宝无穷无尽的商品时,我们又想,还是让选择更简单一点吧。
这就是选择恐惧症的真相:喜欢有选择的感觉,但逃避真正的选择。
这也是星巴克明明提供了小、中、大三款产品,却硬叫成“中、大、特大”的原因。它知道消费者用选择“中杯”来“逃避选择”,但喜欢拥有“大杯”的“选择感”。
选择恐惧症是人的天性。
人有两种思考方式,一种是理性的、逻辑的思考,另一种是本能的、下意识的思考。前者是学习的结果,而后者才是老祖宗遗传下来的天性。比如,我们的祖先遇到了猛兽,他会先选择一下往哪里逃吗?当然不会,拨腿就跑。
人有逃避选择的倾向,下面两种情况下尤其如此:
一种是被激发了恐惧、痛苦、享乐、炫耀等原始欲望后。
营销学说,营销就是让大众屈从欲望、放弃选择,而每一种商品,都必然对应着人的一种欲望——“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未必是坏事,如果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精心选择,我们会进入另一种失去理性的状态——“决策疲劳”。
我在《贫穷,对你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中说,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在我们做出了太多选择之后,大脑就进入缺氧状态,我们的本能就让我们屈从于欲望。
以消费决策为例。比如婚前采购,你们要在短短几个月做出大量消费决策,大到装修、酒店、钻戒、蜜月旅行,小到婚纱、喜糖、请柬……
幸福的人们啊,你感觉到了吗,结婚不是因为你们相爱,而是商家们要卖给你们商品:请选择XXX吧,一定要幸福哦。
如果你觉得我要劝你们理性消费,NONONO,我才不会这么大煞风景呢?我的建议是乘你理性尚存之时,把大宗消费先解决了,然后,你们就可以逃避选择,尽情地沉浸在商家创造的各种幸福幻觉之中,让你的欲望本能作主吧。
好吧,现在的问题很清楚了,解决选择恐惧症,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那些最重要、影响深远的事情上。那么在这类事情上,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这就是对付“选择恐惧症”的第二种方法:“跳出心理锚”。
下面,就到了用这个方法揭晓开头问题的答案时间了。
6
好吧,答案是:大医院……是不对的!应该是小医院出现60%以上男宝宝出生概率的天数更多。
设想一下,如果小医院每天出生的宝宝不是20个,而是1个,那么男宝宝的比例要么是100%,要么是0%。一年下来,出现60%以上男宝宝出生比例的天数差不多是50%,而大医院出生比例更平均些,当然不会有这么高。
这就是统计学上的一条规律:样本数越少,越可能出现极端现象。
对于没有统计学知识的人而言,这道题有一个干扰因素,就是男宝宝50%的总占比,这个因素影响了我们对小样本偏差程度的判断,心理学上称之为“锚定效应”。
这里,我用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只生一个宝宝的医院——强迫大家跳出“心理锚”,正确的答案自然水落出。
7
你看中了两件衣服,一件款式好但颜色不是自己的菜,一件款式一般但颜色自己喜欢。啥办?
此时,你就陷入了双重“心理锚”,用款式好的“锚定”颜色好,再用颜色好的“锚定”款式好,变成了饿死在两堆草之间“布里丹驴子”。如果不想再选一个折衷款,最终你的办法只有跳出其中的一个“锚定”。
再以“沉没成本”为例(这个概念对我们的影响可以参考《贫穷,对你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我们的决策往往受到了已投入的那部分的影响。想要跳出这个“锚定”,我们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们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当我们股票被套牢,考虑要不要割肉出局时,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没有持有这只股票,我现在会买进吗?”如果答案是“否”,请立即斩仓出局,买进入你现在看好的股票。
如果项目进行到一半,发现遇到了没有预见的困难,问自己一个相同的问题:“如果当初预见到这个因素,我还会投入此项目吗?”如果“是”,请坚持投入。
跳出“心理锚”的方法很多,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会专门写一篇具体讲讲。
另外还有一类叫“老婆老妈掉进水里先救哪一个”的两难选择,这就不是跳出“锚定效应”的问题了,我称之为“上帝的选择”。
这一类选择,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对是错,比如:
应该在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应该留在北上广还是回家乡?
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还是赚钱的职业?
这类的选择就像知乎上的很多问题,只是一种思维训练,答案无对错,思考最重要。
这一类选择还有一个难点是时间的不可逆。谢杏芳宁愿原谅林丹也不离婚,这是害怕再一次选择,因为不知道从头再来的生活会不会更糟。
时间无法回头,选择无法重来,这是对我们的保护,让我们不要在“上帝的选择”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还不如想一想我们如何在北上广生存,想一想家乡有哪些“北上广”的生存资源。
我们那么在乎选择,有时不过是幻想着自己在选择之后,能少一些努力,多一些坐享其成。
所以,与其努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如努力去“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这才是选择的艺术。
最后推荐个朋友。他叫老钱,是我认识的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刚刚毕业两年,靠着工作、开源节流、投资理财攒下了50多万。第一套房子居然买在了泰国普吉岛。
他一直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分享自己的理财心得,涵盖了p2p、基金、股市、比特币。是个很实在的小伙子,让我佩服的是他每条留言都会回复。推荐关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