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从一个广告变成一个冷笑话?
从前有一位好心的农夫在路边拣到了一封信,刚好他识点儿字,知道这是一份重要的密件,于是就在路边等。不一会儿,信使骑着快马回来了。农人献上密件,满心欢喜地等待信使给赏钱。可谁知信使接过密件,“啪啪”给了他两鞭子,走了。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信使丢了密件,找不回来是死罪,找得回来也是重罪。如果信使给了赏钱,农夫日后难免会吹嘘自己如何帮助了别人,消息就可能泄露。可信使给了他两鞭子,他总不能说自己拣到了密件,苦等了半天,只等到了两鞭子吧?
农夫其实应该感到庆幸,遇上手黑点儿的,早就一刀结果了他。
十年前,我在一家银行做信贷员,业绩不错,行长亲自找我谈话,鼓励我要向更高的目标挑战自己云云。结果是提升我做大客户部经理助理,级别上提升一级,工资也略有增长。
十多年后,我早已离开了这家银行,也到了笑看职场风云的年纪,才渐渐体会到,这个升职原来也是“让你无法叫苦的两鞭子”。
信贷岗和客户岗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职能线,前者是专业部门,好处是上头赏的,出了问题也是上头顶着;后者属于销售部门,靠着是人脉关系。
在职场老鸟看来,任何人事变动都是一场博弈,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变局中的一玫棋子,重要不是向前,而是要坐稳一个最有利的位置。
就像故事里的农夫,如果不明白生活背后的逻辑,苦苦等待的赏金,往往会变成两鞭子——只不过现实生活要复杂得多。
我有个做皮具的朋友,他告诉我,在工商抽检中,那些大家如雷贯耳的大牌的合适率并不比网货高多少。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听说周围的朋友投诉那些大牌的质量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买得起奢侈品的,基本不会在意那两个钱,但在乎的是面子。如果你像个祥林嫂似的向闺蜜们控诉自己花一两万买到的奢侈品居然用了几天就炸了线,你的闺蜜也许表面上会装作和你一样愤慨,但心里指不定在想:“让你装逼,让你在朋友圈里显摆,这会傻X了吧。”
很多人犯了错误后,都有办法把这个的错误变得迷人,“花钱买经验”就是对错误的美丽包装。
这位朋友的经营之道是用大牌的品质,卖正常的价格,这个土得掉渣的生意经看上去就像街边小贩的吆喝,但在我看来,更接近交易的本质。
他经营的品牌我从未听说,据他说基本靠朋友的口碑,他的客户就是我们的身边那些特别会淘货的神奇的朋友,她们总能告诉我们哪里能买到效果惊人的东西,而价格又让我们心动不已,她们获得我们信任,原因不只是专业,而是她们更接近消费的本质——只为自己而买买买。
我年轻时曾天真地认为保护好自己的钱包是生活的真谛,而如今年过不惑,发现果然如此。
每一个有点产阶层都在生活在朋友圈的炫丽光环下,希望自己也能被那层光环套上,希望自己活着像一个广告,而结果往往变成一个——冷笑话,好冷!
忘了是谁说过这句话——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不幸的是,我们天天混的朋友圈恰恰是这三者的集大成者。
于是,混朋友圈的首要目标便是尽可能虚荣,至于第二目标是什么,请告诉我,在线等,急。
以前看过一电视剧,女主人公有车有房,时时对老公这样遵遵教导:“要追求生活安定与完美;热爱家庭,爱好运动和读书;学会温文尔雅地笑,眼里要折射出温暖的光辉……也要有点恐惧与隐忧,每天清早提醒自己,要为成功而生活......”
我觉得她的要求其实不高,品位、健康与价值观,只要事事完美也就OK了。换句话说,我们小时候被要求成为“邻居家的小明”,结果现在要求的就是“隔壁老王”的生活。
当我们为升职加薪而沾沾自喜,“彼德定理”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最终会晋升到一个自己不胜任的位置上;
当我们省吃俭用升级最新的6sPlus,帝姆库克正绞尽脑汁地研究怎么让它快点过时;
当我们在朋友圈里活得越来越不像自己,微信用“红包照片”告诉我们,花一点钱就知道朋友的“真像”。
想要不被生活抽两鞭子还说不出口,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别人秀给你看的。然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于生活中各种包装成赞美的鞭子,原样奉送给别人——赞美从来就不是给自己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