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栅栏与琉璃厂之二:戏园子 | 漫话中轴线

2016-12-23 李辉 50佳生活



北京城的中轴线是世界上唯一的建筑艺术轴线,始建于1272年。全长7.86公里,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至元九年,元世祖忽必烈营造大都时起,嘉靖三十二年加修外城后,南端延长至永定门。清沿明制,然后民国、新中国至今740多年。
这条并非是一条笔直的子午线,在它穿过的城郭里,曾有无数的故人故事,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是我们的根。


大栅栏的戏园子多,全长不到300米的街,老字号鳞次栉比之外,就是戏园子多,有七家:广德楼,三庆园,庆乐园,同乐园,庆和园和后改名大观楼的大亨轩,50米左右就有一家。这还不算紧邻的粮食店街的中和戏院。




这些建于清乾嘉两朝的戏园子,切末堆门口,戏码轮流换,生旦净末丑,“大千秋色在眉头,看遍翠暖书香重游瞻部;十万春华如梦生,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帝王将相、市井人物,唱念做打,连台本戏,轮番上演着春秋故事。对于讲究“一口京腔,两句二黄”的京城人士,吸引力巨大,纷纷以在此地“看循环之理,贻色相于斯”为乐。清末,戏园子安了电灯,增加了夜戏,一到晚间散戏,满街筒子人,俗话形容,下场小雨都不湿地皮,前门大街和煤市街的道路每每因之拥阻。


为什么这般热闹?因为北京曾作为唐之幽州和宋之燕山府,金元明的都城,市井文化极为丰富,勾栏瓦舍的歌舞小戏,元代的杂剧盛极一时延至明代,先后出现王实甫、关汉卿、马致远、汤显祖、孔尚任这样的著名剧作家。1644年,清军入京,顺治皇帝唯恐新王朝也似明末的昏聩腐败,为防护八旗兵不受污染,除了实行旗民分治以外,还下令内城“永行禁止开设戏馆”,包括外城的戏园子,“概行禁止夜唱”。



戏园子扎堆在前门外,盖因这地方商贾如云,人多,自然看戏的就多。


顺治帝初到北京,撤销了明代宫廷的二十四个衙门,独留下了教坊司。康熙年间,宫里就设立了南府(后改为升平署),专事宫廷戏剧演出,直到宣统三年(1911)时结束。升平署的戏楼仍在二十八中院内,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藏的剧本、档案、戏衣、道具、剧照等,现存故宫博物院。


主张组建南府的康熙皇帝是超级戏迷,二十三年(1684年),首次南巡,到苏州以后,第一个晚上就看了20出昆曲。之后的又一次南巡,在扬州连续看戏,并且逢宴会都要戏班演唱,导致官府里私养戏班的风气愈演愈烈,《红楼梦》里就有为家养戏班子,到江南买女孩子的情节。特勤政的雍正皇帝,仿佛对戏曲没什么感觉,明文规定:除了节令喜庆之时,官员可以在家中看戏之外,禁止官府和私宅收养戏班。


升平署戏楼


以祖父为榜样的乾隆皇帝则是顶级戏迷,八十岁时,徽班高调进京祝寿,极尽铺张。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时修建了宁寿宫畅音阁,号称是福禄寿的大三层戏台,更有倦勤斋里供一人观赏的小戏台。清朝最后的几位干脆自己粉墨登场,慈禧太后则是客串导演。她看戏时,手里拿着“贯串”,上有戏词以及唱念做打、脸谱、砌末以及曲牌锣经,有关于这出戏演出的全部详细记载,她边看戏边对照,一旦发现演员表演与“贯串”有误,便立即指责演员乃至降罪。


更有王爷因爱戏而下海的,别号红豆馆主的溥侗,世袭镇国将军、辅国公,后民初任民政部总理大臣。精通诗文与琴、棋、书、画,金石、碑帖。酷爱京剧,粉墨登场,兼工生、旦、净、末、丑;笛,二胡、弦子、琵琶等无所不通,行内尊称为“侗五爷”。国庆60周年前夕,首都图书馆展出了他用“红豆馆词曲用笺”亲笔书写的剧本和宫尺谱,小楷字工整清晰,像印刷品一样,令人叫绝!


如上,顺治帝若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畅音阁


当年,善唱二黄腔的三庆班进京,正式拉开了徽班进京的序幕。祝寿演出规模盛大,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每隔数十步设一戏台,弦歌高唱,抖扇舞衫,南腔北调,荟萃争妍。加上后来的四喜、春台、和春三班,并称之为“四大徽班”。嘉庆年,楚戏的汉调艺人也北上演出,把西皮腔带到北京。于是西皮二黄长期连袂同台,逐渐形成皮黄戏,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完成了京音化,落地生根,在不断吸收兄弟戏曲的声腔、身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以出演连台本戏为标志,以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优伶为代表,多派竞争。到民国初年被定位国剧。


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家,在戏园子里演出,生旦净末丑,各有代表人物,代表剧目,观众和演员共同成长。最初的昆、梆、徽、汉乃至乱弹等等,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兼收并蓄,优化整合,形成唱腔丰富,表演生动,流派纷呈的新剧种。又几度春秋,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同光十三绝


前些年,为工作计,我拿着一位老前辈给的旧时店铺地址详图,一家门脸一家门脸的搜寻对比,找庆乐戏园的遗址,最后在疑惑和猜测里找着的。过瑞蚨祥往西不远,挺窄的门口,有个穿着毛蓝大褂汉子在大声招揽食客。门口摆着羊肉和各种涮料,喇叭里是京剧的唱段,东来顺在这儿开个分店。



庆乐戏园,传说建于明末清初的,无考。可见的记载是乾隆五十年改建,改建之后,一直是各路名角上演拿手好戏的最好的戏园子之一。因在大栅栏,庚子年也被烧毁。1904年有个叫杨运谱,艺名还香草的演员,投资重修,改方台条凳为圆台并单独座椅,台口上隽刻一副楹联,上联是:乾坤一台戏,请君更看戏中戏;下联是:俯仰皆身鉴,对影莫言身外身。当年重修时的残碑,现存于二楼的一段墙内。


老戏园子,是传统戏剧赖以生存的舞台,是戏粉们看戏听戏的场地,是角儿们和观众精神交流,改编创新的试验场。在今天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老戏园子有的拆了,有的破败不堪。没了科班,京剧走进学校。


广德楼还在,大观楼也在,三庆园已经修复,有兴趣的话,去怀怀旧,也算一种意思。




漫话中轴线往期回顾

大栅栏与琉璃厂之一:老字号

这块地方,很值得慢慢玩味

孤岛样的珠市口堂

东西打磨厂里的旧时光

沉寂的大蒋家胡同

鱼口里没鲜鱼

天桥说故,话“天桥”(五)

天桥说故,话“天桥”(四)

天桥说故,话“天桥”(三)

天桥说故,话“天桥”(二)

天桥说故,话“天桥”(一)

俯仰之间,绣出一片精美

居仁里的尘缘往事(下)

居仁里的尘缘往事(上)

天坛北门:金鱼池寻迹

去天坛,认真听一下中和韶乐

去天坛,要仔细看看圜丘台

先农坛的前尘影事

复建的永定门

杨梅竹斜街:旧书局在这里林立



作者:李辉,50+特约撰稿人

内容编辑:九夏

实习编辑:敏华

建投享老50+,专注于为50岁以上活跃人群打造高品质快乐生活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点击文章顶部蓝色字“50佳生活”,直接关注,订阅50+快乐享老生活精彩信息。点击底部菜单“会员中心—加入50+”,注册成为50+会员,享受专属会员权益。


50佳生活 公众平台

 

长按二维码,订阅50+快乐享老生活精彩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