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殷切赤子心 濃厚家國情——訪新寶德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宇新博士

2017-01-04 今日华人CLUB 今日华人CLUB


劉宇新博士個人簡介



香港銅紫荊星章獲得者

新寶德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永利(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八至十一屆)

廣東政協常委(五至六屆)

梅州市政協第二三屆副主席

廣東/深圳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名譽會長/會長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香港中華總商會常務會董

民建聯監委副主席

香港廣東外商公會總監

廣東省教育基金會顧問

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

廣東嘉應學院榮譽董事長

廣東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副董事長

香港人才交流中心主席

香港廣東客屬社團聯合總會名譽主席

深圳/梅州/河源/興寧市榮譽市民

 

劉宇新博士

——享譽香江的華夏赤子

——愛國愛港愛鄉的時代楷模

他與霍英東、曾憲梓等一行

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

愛國愛港,竭誠奉獻

與曾憲梓、田家炳被譽為“客家的三個太陽”

他高舉愛國愛港旗幟

將每一份愛融入到各項實事中

在經濟、教育、慈善公益等領域做出了傑出成就

這所有一切,都歸結於他擁有

一顆殷切的赤子之心

一份濃厚的家國之情


苦難歲月,造就赤子之心

奮力拼搏,贏得回饋之源


劉宇新博士,一位被視為客屬代表之一、香港符號的社團領袖,一位著名的實業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但他卻生活在命運多舛的年代,擁有着貧困的童年生活。然而,只有歷經過天寒地凍後的臘梅,才能在清冽冰冷的空氣裏,散發清幽的香味!


2012年3月6日,在全國兩會港澳小組聯席會議上


1941年,正處於我國抗日戰爭的最艱苦時期,當時,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這一年,劉宇新博士出生在廣東潮汕一個貧苦家庭。來不及慶祝新生的喜悅,幼小的他即捲入了另一場生死未蔔的逃亡生活。1943年,廣東潮汕遭遇百年難遇的大旱,餓殍遍地,滿目淒涼,兩歲多的他跟隨父母加入逃亡的隊伍,因生活難以維繫,他被親生父母賣予他人,又經轉手,最終賣予一位年輕的寡婦,安定下來。



2013年6月20日至26日在香港隆重展出《中國情·中國夢》大型展覽開幕酒會儀式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致送紀念品予籌委會執行主席楊釗(左)及總監劉宇新(右)


所幸,劉宇新博士的養母待他如親生,疼愛有加,並供其上學。憑著聰明伶俐,他一直讀到中學畢業,之後又就讀國內一所無線電學校,掌握了熟練的電子技術知識,成為同齡當中受教育較多的人。


1962年,憑着一股開拓進取之闖勁,年輕的劉宇新博士,從廣東赴香港謀生,開始搭建自己的事業根基。第一份工作,是他從一份報紙中找到的,為省下一毛錢公共汽車費留作午餐小點,每天清早跑步到離住地一個多小時的地方上班,晚上漫步返回。不時用鹽拌飯作晚餐,住宿僅是付租2.5元的在通道搭架的床位。他想盡一切辦法,但是,生活若想有所好轉,必須要獲取到更多薪金的工作。


2011年榮獲全球傑出華人協會評選頒發“全球傑出華人”獎,圖為主辦方頒發證書給劉宇新


苦心人,天不負。數年後,劉宇新博士獲得一個良好的機會,盤下以前老闆的公司,憑着年輕人敢闖敢幹的精神,他二話沒說,與朋友們共同接手經營,在積累到一定的開工廠經驗之後,他又獨資創立新寶德電子有限公司。1972年隨着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之時所引起的熊貓熱,他嗅到了其中所蘊含的商機,以極快速度,推出小熊貓外形的收音機,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因而,使他一舉突破困境,獲得大豐收。


自此,劉宇新博士趁熱打鐵,不斷推出迎合市場的電子新產品,變化之快使業界為之矚目。1978年三中全會有如春雷巨響,新寶德公司成為最早一批往內地投資設廠的“三來一補”企業。在廣東深圳等多地設了多個分廠,還源源不斷地以數億的產值銷往美國,“新寶德”也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子產品品牌!


在隨後的十幾年內,劉宇新博士先後在內地開展了一系列的慈善公益活動,猶如打開了水庫的閥門,滔滔不止!



關心社會,數十年不變

奉獻不止,被譽大義工


時光如梭,現今的劉宇新博士,已年近八旬,他從當了四十五年的政協行列中退出來,然,退而不休,依舊精神奕奕,在眾多愛國愛港的社團活動中發光發熱,真不愧是一位社會大義工!



2006年廣東外商公會第五屆就職,黃華華省長(中)蒞臨主禮並和戴德豐主席(左一)、

許智明會長(左二)、楊釗榮譽會長(右一)、劉宇新總監(右二)合影


2013年6月20日至26日,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六周年,一場由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聯同香港十多個主要社團共同主辦的“中國情·中國夢”大型展覽專輯,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7天。展覽內容分為四大部分,通過大量珍貴圖片、文物、紀錄片和主辦名人講座,展現170多年來中國從生死存亡之秋邁向富強崛起的復興之路。劉宇新博士,正是這背後的主要組織、策劃、推動人之一。他飽含深情地介紹道:“實質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就是全球華人華僑的‘中國夢’,我們希望透過‘中國情·中國夢’這一大型圖片展,使得香港市民可以進一步認識和瞭解到祖國所走過的歷史,進一步加強共同走向‘復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後,10月5日至9日,由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劉宇新博士擔任組委會總監的“復興之路”(香港)大型展覽,在會展中心新翼成功舉辦。此次展覽,體現出了香港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在國家從苦難走向復興的偉大歷史過程中,一直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意義非凡。劉宇新博士解釋說,這一繼“中國情·中國夢”之後的大型展覽,以600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資料,立體完整地展現了一部中國近代史,望能以此呼起廣大香港市民,積極參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此等用心,並非他的一時之舉!


自八十年代以來,劉宇新博士已成功地籌備了大量類似的大型公益活動,且多次擔任主要組織人。回顧過往,“葉劍英元帥生平與香港回歸”、“莊世平光輝事蹟展”、“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大型圖片展”、“紀念抗戰勝利65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代偉人周恩來及世紀偉人鄧小平大型展覽”等等,皆是在他的細心及全力統籌之下,得以圓滿舉辦,在引導正確輿論,弘揚團結正氣,宣傳愛國愛港愛鄉的傳統美德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圖為1994年劉宇新以他夫人陳庭芳女士名義所捐建的,

具有相當規模、設備完善的興寧“庭芳醫院”


這只是劉宇新博士從事社會事務的一個側面,而其關注社會時事,更突顯出他堅定的愛國愛港立場。他在香港漫長的13年過渡和回歸中,透過報紙、雜誌,以筆為武器,抨擊那些意欲擾亂香港穩定、別有用心的反對勢力:

針對當時港督彭定康拋出“三違反”的施政報告,導致中英之間發生異常激烈的爭論時,他呼籲市民們擦亮眼睛看清事實,警惕“糖衣毒藥”,並告誡港英當局不要迷戀過去欺辱中國人的歷史!


針對香港回歸前昔,大批港人紛紛移民的事件,他發表《困惑的香港人何去何從》的文章,信心十足地表達,“正如東江之水源源不斷地滋潤著香港一樣,內地的改革開放是維持香港穩定繁榮的重要條件。”以此,來呼喚欲“棄港”人士,返回香港的懷抱。


針對引發強烈社會輿論的國民教育問題,身體力行地舉辦各種展覽,以生動活潑的圖片或資料這些歷史語言,將愛國精神傳遞!


劉宇新從1986年起熱心為嘉應學院捐建“宇新樓”、“宇新教工活動中心”、“庭芳樓”、“庭芳幼稚園”,設立青年教師進修獎教基金、宇新電教室設備、捐建新校門、行政辦公大樓、圖書館電腦設備及宇新運動場等


他還曾連續擔任第一至四屆的選舉委員會委員,在香港回歸之初,大力支持董建華擔任香港首任特首,還為香港回歸的過渡期內,大力促進經濟發展,呼籲大家理性愛港……



笑看榮譽  無悔人生


一件件、一樁樁,劉宇新博士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陰都奉獻給愛國愛港有關的事情之上,獲得了黨和國家及社會公眾的高度肯定。他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李鵬、朱鎔基、李瑞環等親切接見,2000年獲頒“銅紫荊星章”、“熱愛祖國造福桑梓”獎牌、“南粵慈善之星”、“熱心推動粵港經濟社會發展傑出人士”,連續數年被評為梅州、深圳等地的“榮譽市民”、“社會大義工”、“全球100名傑出華人獎”……


2009年10月1日建國60周年劉宇新先生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應邀出席北京慶典活動,

圖為在天安門觀禮臺上留影


多年來,劉宇新博士獲得的各種獎牌、證書等,琳琅滿目,足以擺滿一個小型博物館。一次,他的夫人指著堆積成一座座小山的各種榮譽象徵,玩笑地問道:“這麽多的獎盃獎牌,你說很有價值,但又換不來現金,日後如何處置呢?”他回道,“我死後讓它們一起陪葬吧。”“到時棺材太小放不下。”“你就大方一點,做副特大棺木,再不夠就多買一副吧!”逗得太太哈哈大笑,榮譽載身的劉宇新博士,如此爽朗、坦然,但背後愛國愛港之心卻是火熱的。



愛國愛港  醉心公益志不改


教育,是國之根本,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於劉宇新博士而言,教育,就是看著孩子們能夠捧上書本,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中,盡情地翱遊在知識的海洋中,以知識武裝人生,回報祖國!


劉宇新博士,是改革開放之初,最早向內地捐款助教的港商之一。昔日,在改革開放的鐘聲還未響起之前,回鄉助學的行動似春風一般,吹到了家鄉的千萬學子身上,以帶頭人的身份,帶動了今後數十年,港人回鄉捐資助學、熱心教育的熱潮。


連任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劉宇新先生(第八、九、十、十一屆)圖為出席2012年全國“兩會”時留影


1978年,他位於貧困山區的母校——坭陂中學,收到了一張來自劉宇新博士的簡樸書信,上面言及“我對祖國、家鄉,特別是培育我成長的母校有著深厚的感情,我願為母校改建出片瓦之力,擬在母校新建三層科學大樓”。申請獲批之後,白手興家的他為了回應國家的“實現四個現代化”、回饋母校而作出的慷慨之舉,捐資一百萬元,而當時的社會,兩分錢能買到一個雞蛋,七分錢可以買到一斤大米,資金之巨,令社會驚歎!


“祖國的發展及香港的繁榮穩定、離不開熱心公益的港澳人士。我們是走到內地的‘先頭兵’,更應該去做好這份帶頭工作。”以捐建母校為起點,劉宇新博士在全國範圍內參與了100多個公益專案,支持廣東、北京等地教育、衛生、文化、體育、道路橋樑等工作,累計捐獻的款項達億元,佔其財富的絕大部分,同時,富有社會洞察力和責任感的他,投身國家及省市政協工作長達45年之久,擔任了第八至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為各項國家事務出言獻策,不辭勞苦,在過往的崢嶸歲月裏,劉宇新博士盡情地燃燒著每一寸愛國的熱情,而其炫麗奪目的人生,亦被多位省市離退休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被評為“特色的人生、精彩的人生、成功的人生”。


2009年劉宇新再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新校區捐款捐建宇新樓,其自1987年起為學院的發展多次捐資,包括圖書館、劉宇新獎教獎學基金、衛生醫療設備等


他言:“我一生有三個情人一個家,祖國、養母、妻子和兒女。”他感恩於養母年幼時的收留照顧,祖國的培育,妻子的支持和兒女的成長,而這些是他不斷往前的動力,亦成是他奉獻社會的源泉。


1991年曾憲梓先生、劉宇新先生向時任梅州市市長黃華華遞交梅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捐贈書


五十多年來,劉宇新博士對社會、對國家的關注與付出,遠遠超過自己和家人。他將自己定位於“一位堅定的愛國愛港人士”,不停嚴格地要求自己,在對待國家和家鄉方面不允許有絲毫的鬆懈。如今,他每天的工作依舊滿滿當當,全情投入各種社團事務中去。



奉獻  永遠磨滅不了的情懷


以劉宇新博士的理念,如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裏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所說的那樣,“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是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於劉宇新博士,除去珍惜寶貴的生命之後,需要賦予其更深層的意義——奉獻!



1996年3月劉宇新被選任為首屆特區政府推選委員,積極組織各界推選委員與首任行政長官候選人進行對話活動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來,人的一生應有所為、有所不為。生命之義不在於擁有金錢多少、社會地位高低,而是在於他是否為社會創造了價值,是否有一種報效祖國、回饋社會、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金錢有用完之時,而精神無價是永恆的,這樣無論到哪天當自己閉上眼睛與世長辭那一刻,我堅信我會說我無怨無悔且無愧此生!”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像他這樣豁達、徹底呢。


1992年劉宇新先生捐資成立的廣東省“南粵優秀幼兒教師劉宇新基金獎”,同期捐資成立的還有“廣東仲凱農業工程學院劉宇新基金獎”、“深圳外國語學校劉宇新基金獎”及“嘉應學院青年教師進修劉宇新基金獎”,至今為止近萬名優秀教師榮獲該項獎勵


但,若只是以“奉獻”兩字,來形容劉宇新博士,終究是輕了點,他執著奉獻的出發點,是赤子之心、家國情懷!縱觀他所竭盡全力而為的工作,一項項都鐫刻著他愛國的信念、感恩和回饋的無悔,正因為有了千千萬萬的他,人們的生活才會如此美好,人們的生活才有如此多的感動!同時,人們也看到,劉宇新博士那真誠灸熱的赤子之心、浩然正氣的家國精神,正在一代代年輕人身上,得以傳承!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关注下面这些二维码,获得更多实用好技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