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唔讲你唔知——佛山历代胜迹沧桑

佛山云 话说佛山
2024-09-01

唔讲你唔知——


《佛山历代胜迹沧桑录》


(--区瑞芝--)


    名胜古迹除寺、观、庙、堂、庙宇之外,还有名园、亭、楼阁和八景等。
    佛山名园,大小不一,其中古代名园,以东头铺东头坊的东林拥翠园林为最,约建于明代正统前,为冼氏所建,列为佛山古八景之一,(详见下文八景条)。


    鹤园,位于潘涌铺布里,后划入鹤园铺改名马廊,古名园之一。明正统年间,由铁冶富商(忠义官)冼灏通所筑。后由明主事冼桂奇(少汾)扩建。园内建筑物有客人到访绑马的长廊,浴鹤池,洗心亭,光霁楼诸胜。当时园中蓄有很多白鹤,因作园名。以后,冼少汾复在观音堂铺秋官坊另建一座鹤园,除蓄鹤群之外,其中建筑物有鸣鹤楼,荣养堂,广居堂,牌坊前为浴鹤池,再前有自然池,池中有无极墩,池前右方是祖祠:左是望樵阁。洗少芬逝世后,日久园地荒废。



    至清代,他的后裔冼屏翰又在鹤园铺鹤园社,文明里口对面,重建家园,取名鹤园遗址,以纪念先人,当时园中有何建筑物,则不了解。


    清末民初,园已荒废,建国后改为民居。关于原日布里的鹤园址,右为冼氏子孙分别自建家园,为纪念先人,将街名改为马廊,当时是冼族聚居之地,清末名人冼宝干,便是出生于此。民国年代,冼族日渐衰落,住宅多已易主,建国后全街已改建新楼房,不复旧貌。此外还有白鹤洞,位于观音堂铺秋官坊前,现改名新文街,也是冼桂奇所建,内有浴鹤池,彩蠲亭等。清代已无存。


    明清两代,佛山名园还有,明照铺遯园。祖庙铺西边头守拙园。丰宁铺甡街甡园。汾水铺西园。祖庙铺城门桥侧倚洛园,后为江西会馆别墅。陆沈园,又名谪居小筑,位于社亭铺朝市街,清末名人吴荃选所建,园内建筑物有,石龙塘(塘底有条古石龙),石龙池馆(诗社),赐书楼,护珉庐,听蛙阁,木兰堂,余醉岛,湖光室等(以上现无存)


    佛山市梁园,是顺德落藉南海佛山镇梁氏大族十房梁氏后代所建的群星草堂十二石斋汾江草庐寒香馆无(懈)遐惰斋百二汉砖馆”“(秋)声馆石云山斋种笛亭“XX名园统称。


    梁族始迁祖梁铭岳(嵩山公),南宁代咸淳九年后,由本省南雄县珠玑巷避元兵入侵,举家逃难南下,落藉于南海县安定郡福岸堡,星槎地方,(明代改顺德县南华村),生祖杰,示帝杰两子。长子祖杰生长子康显,次康传,康传独子势平(陇西公),在明代分支迁居于顺德麦村开族。陇西公生有三子,长月耕,次月佳,三象清,月佳后代在清代传至十二世熙伦公,熙伦公共生六子,长国禄,次国雄(朴斋公),三国X(早无),四国祯,五国平,六国光。次子国雄生三子,长玉成,次霭如(青崖公)三子可成,后代繁衍,现聚族麦村。

    梁霭如,号青崖,少年得志,在乡中举进士,(建有进士里和祖祠),身入仕途,授内阁中书,后因厌倦宦海,立志隐园林以自娱。他在佛山镇沙洛铺陈大塘购地产二百余亩(当时包括西贤里,松桂里,怀康里,富荣街一片地段)。在陈大塘地方建设一座部曹第大宅,偕同兄长玉成(后入仕途)胞弟可成(后经商起家),三房家人离居麦村,同居第内,梁霭如且在此兴建花园,满植花木,并筑有一座无懈惰斋。后来,梁玉成生有六子,长名九章,次九仪,三九华,四九昌,五九德,六九图。可成也生有三子,长应棠,次应济,三应琨。梁霭如生一子XX(早没),他生有一子名植荣。至清嘉道年间,他们儿子先后长大成人,各习经书,道光年代,九章,九华、九图。先后中举成名,分别在刑部、礼部属下任职。以后由于十房儿孙日增、部曹第地方不足应用,各房才开始分居各地(迁居年月不祥)。当时玉成长子九章迁居西贤里,自建寒香馆园林,以藏有石刻、汉、晋、唐、宁、明历代名书法家王羲之等的法贴真迹百余件而得名(现保存八十多件在梁园内)次子九仪,四子九昌,六子九图和梁霭如之孙植棠,先后移居于松桂里内,六子九图(后迁出)同居于陈大塘部曹第内。五子九德则迁居怀康里,可成的儿子应棠,应济、应琨三房,也迁居于大基铺桂园附近新美坊内,后来他们三人后代的梁元超,建有百二汉砖馆园林,以藏有百二汉砖和晋砖而成名,梁普泰也自建园林名石云山斋。梁炳煊先祖也建有(秋)声馆园林。


    梁九华,梁九图兄弟二人同居部曹第时,除诗、书画外,犹喜爱搜罗奇异的石,布置于自建园林中。他们两人各择地兴建园林,作为以文会友之处。当时梁九华在第内近陈大塘方面,建有刺史家庙、群星草堂、秋爽轩、船厅、荷池、壶亭、园林内除花木外,四周满布太湖、英德、灵壁等奇石,大、小、高、低不一,每石都有一定形状,如童子拜观音苏武牧羊美人照镜宫舞等,除高耸大石山,还有,一览亭,回廊水榭诸胜(现大部份奇石藏于梁园内)。


    梁九图(字福草)则在第内近富荣街方面,也建有汾江草庐,个轩,韵桥、石航、笠亭、水木翁岛、翠竹丛、锁翠湾诸名胜。梁九图迁居松桂里后,购得清代太守程可则故宅的蕺山草堂旧址,在此兴建紫藤馆、乙夕卩  庐、云迟小馆,钟笛亭、西山堂之后,汾江草庐诸胜,因日久失修,至民国年代,所存无几。


    梁九图建设紫藤馆之后,有一年他因畅游衡岳归,回途中,偶然购得纹络鳞峋,晶莹剔透,润滑如脂的大小黄腊石十二座(件),以石盆乘之,罗列馆内,其中一座,名千多窿,九图视为珍宝,自号十二石山人,并改馆名为十二石斋。梁九图生有九子,长子僧宝(字思问),由进士入礼曹,后任兼密枢转御史,迁内阁侍读学士。


    次子汝甸,以战功,授花翎,任广东省水司游击。六子宏谏,兵部武选司主事,都唐花翎盐使等职,门生李文田,也任侍郎之职。子荣父贵,九图也由赏赐资政大夫而至奉直、奉政、朝仪大夫。富贵驾于梁九华之上。国达官富豪经常到访,参观十二奇石,因此十二石斋人们称它与东莞可园、番禺余园、顺德清晖园,共为广东省四大名园。梁九华虽有儿子梁冠澄中举,但富贵不及九图,群星草堂的奇石,本不相伯仲,反因此而不彰于世。


    在清代梁族最兴盛时期,曾在松桂里内兴建有五全堂梁氏始祖祠和农官家庙(梁族集议地点),和在富荣街口,为纪念梁霭如,建有梁青崖公祠,(现已无存在)。清末光绪年代,梁族日渐衰落,梁九图的十二石斋在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于松桂里梁族后人与黄祥华后人为办佛山酒捐公司,触怒酒贩们,歹徒乘机唆众暴动,闯入十二石斋内捣乱,掠夺财物,传说十二奇石也被砸毁。


    民国年代梁族更加衰落,日伪时期松桂里为日军占据,梁族人四散外逃,建国后虽有少数族人居此,但住宅多已易主,或改建学校和宿舍,现在松桂里9号十二石斋的地址。



    梁族群星草堂名园,也不例外,清末民初,便渐衰落,日伪时期则更甚,已趋于破产,大部份园庭均遭破坏,幸存的群星草堂,也是残垣秃瓦。后由梁冠澄继承,维持至佛山解放前夕。


    建国后,群星草堂梁族后人以部曹第之名,含有封建不雅,遂改称为梁园(占地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多平方米。先后曾作为敬老院、卫协会、升平区办事处。1981年,佛山市委、市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艺术,续承优良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事业。决定拨款并由文化部门组成筹建机构,按原貌重新修复梁园,并将失散在市内太湖、灵壁、英石迁返园内,兴工重建,使之成为文化界畅叙之所,群众休息之所,中外人士旅游之地。至1987年大部份园庭经已重建如旧,在春节期间,已开放以供市民和中外旅游者参观游览。第三期规划修复工程有碑廊、石航、湖亭、池塘等,总面积为1400多平方米。往昔梁氏家族的十二石斋、寒香馆、百二汉砖馆、秋声馆等名国,现在一无存在,只有群星草堂的梁园,仍保留于世,如硕果独存。现列为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清末年代建筑的园林,还有李氏的桂园(现南海县府址),清都高司厚慈的东园,莫家庄、任围庄、任映庄、叶家庄、刘园、阮园、蔡伦庄等,现已改建为民房。桑园、在福贤里(现莲花路),清名臣戴鸿慈后改为戴家庄,建国后曾为佛山市府址,现为佛山市城区政府址。


    中山公园,位于中山路中山桥前,建于民国廿二年(1933年),当时面积不及建国后的辽阔。当时只建有一座亦乐亭,正门后还筑有一个石山喷水池,陈列着一只空心大铜马(后失去),再后才增建一座秋声馆,木长廊,且蓄有一些猴子、飞鸟、走兽,还有很多大小树木,可供游客和人们休憩乘凉地方,后来佛山精武体育馆在园侧建立新会址,这是佛山最早的公园。


    1938年,佛山镇沧陷,为日军占据作为粮仓和养马场地、公园建筑物,很多被破坏。



    佛山解放在建国后1952年,佛山市政府将中山公园重新修建,扩大园地面积共28700平方米(包括划入鹰咀沙的张国公庙、大笪地、飞云庙、芝麻地附近一带地方),并建有四方亭,设市园林处管理。1958年,佛山市府再在中山公园后,兴工开辟一个大人工湖,定名为秀丽湖,余泥堆积成山形,后称为骆驼山,湖边堤岸,遍植树林,成阴蔽日。并设秀丽湖石牌坊一座(由天官坊李氏祠前移来),1955年,园林处在公园内兴建一座莲亭,四面回廊,亭下池中,置有清代石雕龟蛇座,(由佛山涌龙王庙前移来),以后再建有市展览馆和迎春亭。在秀丽湖地方,从19611987年,先后建设有群英阁、十一孔桥、玉带桥拱、石山桥、九曲桥、水榭平桥、掘督亭石板桥、三曲桥、兰岛桥、竹园拱桥、群英阁拱桥、东、西闸桥。石亭、磨菇亭、竹园亭、掘督亭、骆驼山的(石山)亭、兰岛望竹亭、亦聚亭(在公园内)。晓阁晴筠,百花园,艇台,竹园,钓鱼岛、钓鱼廊、新楼。翠鸣轩、雅苑、观鱼廊、儿童娱乐场(在园内)。


    祖庙公园,位于祖庙路孔庙右边,由公园入可达祖庙(灵应祠),是佛山市的旅游区,每天接待中外游客甚众。建国后1956年筹建,1958年兴工,1959年建成,1960年正式开放。园地面积辽阔,是由古洛社、三元寺、三元市地方合并而成。园中树木参天,陶塑、砖雕、木石雕、古文物四布,园正门建立有祖庙石牌坊一座(牌坊由天官坊李氏祠移来)。正门左右置有大石雕狮子一对,园前新建有灯光喷水池和石山。园中央建有现代陶塑的双龙壁一座,围以古石雕石板,板上置有绘有佛山古八景大花盆八个,(文革时失去,现在中山公园内)。壁前两边陈列有古石雕人物鸟兽高大花盆一对。壁的左右竖立古石雕双龙柱各一(由竹栏药王庙前移来)。壁后古树参天,设有石台石凳,以供游客休憩,由此左达祖庙,右至孔庙。园后侧地方,建有一座展览馆,楼上是文博部,馆右是美术部。园内广场陈列一座古代塔坡古寺(经堂)的重达七千余斤,身高一丈八尺铁铸阿育王式的浮图塔。园中接近祖庙右边(三元寺故址),建有四便木回廊,廊的左边便是庆真楼(佛山古八景之一,俗称祖庙后楼),佛山市博物馆设于此,楼上常展出古文物。回廊前安置石刻褒宠牌坊一座,是明代梁焯物,由石角梁郡马祠前移来)。牌坊前有石雕狮子一对,并在左右陈列有清代鸦片战争时佛山铁匠所铸的抗英大铁炮两尊,廊中有亭,可供游客休憩。



    孔庙公园,位于祖庙公园右方,建于1981年,孔庙原名孔教会,由民间集资兴建于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当时除孔圣殿外,还建有花园和亭楼。1958年划出祖庙路面,现只存殿左侧的泥模冈1938年佛山沦陷后,除孔圣殿外,所有建设物尽毁。1981年孔庙拨由市博物馆管理,才重新修建,扩大面积,增设园林,石山、碑廊、亭台、古洛芝兰石雕牌坊(原名升平人瑞,由省元巷口移业),石雕麒麟壁(由麒麟社移来)陶制孔子讲学图等物。现在孔圣殿内,除东西两壁嵌有《孔子庙堂碑》刻石和砖雕。下便陈列古代经书、文物等。殿上中央供奉的云石雕刻的孔子像,初建庙时是按照山东省曲阜孔庙石刻像拓本重刻的。庙门外还有木雕和图画屏门和古石桌、石炉、石羊等物,最值得欣赏是碑廊嵌着明、清两代的有关佛山事迹23件的石刻碑记。


    永安公园,位于永安区同安大街太安里对面。(即旧汾江水太上庙址),建于建国初期,园内因养有一只大象(已死),当时人们称为大象公园。1987年扩建,面积广大,增建亭台、花木石山,等物,成为文化、娱乐的公园。


    此外在建国后,还建有一座公共休憩的大园林(在中山路尾汾江大桥前),及沙塘花园等。


    佛山地方,名胜古迹很多,现在多已湮没无存,忆录遗址以供后人凭吊。
    明代文昌书院,现塔坡街普君文化站址。清代田心书院,现普澜路内。佛山书院,现卫国路市三中址。福山书院(曾为五斗司衙门)在纪纲街内。桂香书院,在三元上街。


    明代洋馆(曾为干总衙门)现庆源坊电子表厂址。清代江西会馆(俗称万寿宫),现升平路工人文化宫址。山陕会馆(曾为南海县府)现升平路升平邮电所址。楚南会馆,现升平路秀丽储蓄所址。楚北会馆,现六和坊址。福建会馆,在长兴街内。


    清代分府衙门,现卫国路市三中内傅家祠址。都司衙门,原在大湾,现红路街内。清顺治七年同知官玉都驻防公署(衙门)在衙前后街地方。宋代临海炮垒,在栅下海口。明代城(胜)门头,在佛山涌古洛社口前,现城门头路。海口文塔(清),在栅下海口,莺冈文塔在黄祠前,现建新路。地官里文塔,在庞祠前,现岭南坊内。石阁文塔,在石角村内。莺冈古迹,在莺冈大街,鹊歌(庙)古迹,在山紫村内。明灯古迹,在二帝庙,现厚源路。凤眼函,一在三穴冈脚,现福贤路尾白(米)金街口。一在竹栏,现普君北路。石云山,在佛平公路军桥左。


    慕洛亭,学为圃(在祖庙铺)。还读轩、月华轩、瑞芝堂、通一书屋、(在鹤园铺马廊)。黑楼,程可则故宅蕺山草堂,(在潘涌铺)。汪后来故宅,张荫垣故宅(在沙塘坊),黎简(二樵)井(在秋官坊),吴荣光赐书楼(在大树堂),西华草堂、拜玉口堂、鉴帷别墅、(以上观音堂铺)。汾江第一楼(在石路铺)。蒋径(在桥亭铺)。汾江亭,又名接官亭、汾溪(在汾水铺汾江河正埠处)。东溪(在锦澜铺)。浴日阁、晚翠亭、知津亭(在明照铺)。印月亭、元龙别墅(在耆老铺)。豪濮山房、栖隐亭、骆秉章故宅(福仁里),(以上在福德铺)。部曹第(现梁园),将军第(在沙洛铺陈大塘)。太史第(在观音堂铺莲花池。现在莲花路。)


    金鱼塘(堂)陈宗祠(现卫国路金鱼街市九小址)。郡马梁宗祠(现石角公路市十中址)。水便陈宗祠澳口梁宗祠,石狮梁宗祠(在现同济路附近)。冼氏宗祠(现在普君北路内)。黄氏宗祠(现在莲花路市七小址)李氏宗祠(俗称孑子祠堂)、李氏大夫祠(在现新风路内)霍氏宗祠(俗称鬼仔祠)、霍氏大夫祠、傅氏宗祠(在隔塘大街内)。八图祖祠(在营前街现市文博宿舍)。元吉黄公祠(在长生树1号)。任氏宗祠(现燎原路任围,任映坊)。杨、伍氏宗祠(在东华里内)。区氏宗祠(在居仁里区巷)。现在完整的只有兆祥黄公祠,在福宁路95号。


    李可琼故宅七十二窗楼(在莲花路华巷内)。李文田故宅(在燎原路良巷11号。简照南别墅,现在臣总巷粮食公司招待所址洗荫垣故宅在沙塘坊。)

    明代土府(当押业)遗址,一在莲花路莲花巷4号,一在线香街白云坊6号。清代当铺的当楼,现存在的有青云大街万全,莲花路利安,禄丰新巷口、石巷共四座。


    佛山街道至现代最保存完整无变更的(含住宅),是福贤路东华里,原名杨伍街。现市府划为保护区。其次是沙洛铺王氏所建的培德里,住宅虽已改建,但街道的长大石板,没有变动,如原日一样。


    佛山的祠庙,现仍留存于世,还有祖庙左右的忠义流芳祠、大魁堂,六村正街南田冯公祠、福宁路兆祥黄公祠,崇发里3号汪海区公祠。庙宇除祖庙、孔庙外,还有新安街国公庙,京果街口塔坡庙和塔坡古井、弼头街花王庙。古刹只有祖庙路仁寿寺和如意宝塔。


    佛山粤剧发源地琼花官(后改为戏行琼花会馆)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由伶人张五,(摊手五),建于大基尾琼芝社地方(后迁大王庙侧,现南方印染厂址),至陈开联合李文茂(伶人),在佛山起义反清,因军事失利,退出佛山时,为清军焚毁无存。忠义第一社,俗称麒麟社,位于现麒麟街黄巷口。佛山义会,位于社右侧(民国时曾为南海县看守所),两座古建筑,建于清代,建国后被拆毁为民房,1987年重新改建高楼为宿舍。


    八图祖祠,是奉祀佛山最初各族土著的始祖,位于祖庙营前街内。建国后,改建为市文博宿舍。


    古代佛山八景的名称,起自明、清时期,计有

   (一)塔坡牧唱,明初塔坡寺被毁后,僧人四散,以至冈上青草遍地,附近乡村牧童,遂在此放牛,间时吹笛高歌,声闻远近,因此而得名。


    (二)冈心烟市,在三穴冈(黄伞冈)上平坦地方,人们在此设市,每晚在五更前开市贸易,因市场照明的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远望成奇景故名。遗址在福贤路尾冈心街。


  (三)南浦客舟位于南浦乡边大桥(头)地方,当时汾江河友流水辽阔。富商巨贾,王孙公子,文人雅士,日夕多在此雇舟游河,遗兴乘凉,此往彼来,络绎不绝,故名。遗址现大福路尾公路处。


    (四)村尾垂虹,因通济(石拱)桥建成后,每届黄昏,太阳西斜,日光照桥影于河中,如天垂长虹,彩色荡漾于水面,故名,遗址现普澜公路口。


    (五)孤村铸炼位于表冈附近,四周无人居住,是孤零一座小村(村名失传),因村人多以冶铁为业,日夜火光冲天,浓烟蜿蜒若龙,故名。遗址现沙塘坊,滘边社一带地方。


  


  (六)东林拥翠,是明代佛山最早著名的园林。是明知州冼效所建,以后代有增筑。园林广约里许,林外柳堤夹岸,堤名试马,傍建射圃,内有小溪(栅溪),引水为湖,湖植荷花,湖心为榭,横跨虹桥,湖傍桃、荔、老松参天,古榆蔽日,翠竹丛生,枫树成林,怪石四布,亭、台、楼、阁、大院、书斋、棋坪、分列左右,湖之南是集雅堂,为文士吟诗挥毫宴饮之处。至清代日渐荒芜,民国时无存。遗址现在东头坊,园林已成农作物之地。


    (七)汾流古渡,在汾江河正埠码头之处(现南堤永安路口)岸上建有忠义乡亭(俗称接官亭),接官厅,古榕多株、分列岸边。当时因中外客商,到佛采购货物、船渡来往不绝,小舟也如过江之鲫,川流不息,故名。遗址仍存,但无当日的繁盛。


    (八)庆真楼观,即祖庙后楼,是古佛山八景之一,当时人们登楼远眺,佛山全镇景物,尽入眼中。现仍巍立于庙内,如硕果独存,以供中外旅游者参观。


(附:胜迹分布图)



(原载:{话说佛山} 2011-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话说佛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