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曝光!27年,金沙大桥的蜕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丹灶的城市变化发展令人瞩目
凭借敢闯敢为的“有为精神”
不断崇实善为,才得以今天的面貌
现在我们就通过一组对比图
来看看过去的27年间
丹灶金沙大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桂丹路主路,容铸华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丹灶隶属南海县第一区和第四区,1957年取名“丹灶乡”。1987年,丹灶撤区建镇,正式成为丹灶镇。
丹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发扬有为精神,锐意创新,凭着自己的聪明与勤劳,垦辟出良好的作物种植环境,赢得了“南海粮仓”的美誉。
1980年1月18日,南沙大队涌现出南海首批“万元户”,五金事业红红火火轰动全省。对此,南方日报专门刊发报道《富甲全县的南沙大队》,介绍南沙大队致富的经验。
同年6月12日,南沙再次登上《南方日报》,不仅刊发了《南海县南沙大队办了十件大事》的报道,还配发评论《南沙的启示》。南沙经验,惊艳全省。
南沙登上《南方日报》。
1981年6月5日,横江大桥建成通车,便于横江、金沙两地来往,促使横江(圩)商贸兴旺。
横江大桥。
1985年开通12路载波境内与小塘一套,三路载波机境内与小塘共一套。建成纵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9800门的纵横电话交换自动化,实现全县电话交换自动化,境内有600户,成为全国第一个县级电话网。
1987年,丹灶撤区建镇,正式成为丹灶镇。1993年,桂丹公路开通,被称为丹灶“第二次解放”。丹灶前往广州只需40分钟,前往佛山只需25分钟,结束了被称为“南海的西伯利亚”的历史。
在桂丹路全线贯通的同时,沿线的多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和高速路也将因此被连接起来。这些南北走向的干道从东到西分别有佛山一环东线、桂和路和禅炭路,禅西大道、佛山高速和佛山一环西线。为丹灶迎来了一波发展潮,也让更多资源向丹灶集聚。
在桂丹路全线贯通的同时,沿线的多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和高速路也将因此被连接起来。
1993年,桂丹公路开通;1994年,南海金沙镇金沙大桥正式落成通车,联通金沙和狮山、桂城等地。桂丹公路和金沙大桥的开通,被称为丹灶的“第二次解放”。丹灶前往广州只需40分钟,前往佛山只需25分钟,结束了被称为“南海的西伯利亚”的历史。
金沙大桥通车典礼当天,人们纷纷前来观看、热烈祝贺。徐铭能摄于1994年
金沙大桥的建造改变了长期以来由于东平水道自然分隔,河两岸的金沙与小塘往来隔江相望,人们只能以坐船往来的状况。
金沙大桥通车典礼当天,人们纷纷前来观看、热烈祝贺。徐铭能摄于1994年
金沙大桥是位于南海西翼片区的丹灶与中、东部连接的交通要塞。金沙大桥全长1632.5米,于1994年建成通车,位于南海东西交通大动脉桂丹路上。
金沙大桥扩建在2009年8月份动工,该桥两侧也将扩建两座新的桥梁。按照建设方案,扩建的两座桥梁为6车道,单幅桥面宽度为13.25米,新老桥之间净距2米,桥梁长1.65公里,路线长度2公里,设计速度每小时50公里。
1994年8月4日,华南五金交易中心国际互联网网站开通,被称为南海四大网站之一,入选21cn推荐网站。
1999年,丹灶举办了被视作康有为文化节前身的首届仙湖文化艺术节,成为南海首个举办文化艺术节的镇街。15年来,“康有为文化节”已举办超过200场文化活动,涵盖文化、体育、旅游、精神文明、社会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升级等内容。当年这个镇级文化盛事,如今已成为拓展全区、辐射全市的文化品牌。
仙湖文化艺术节。
仙湖文化艺术节。
2000年,丹灶规划开发华南最大的铁料城。
丹灶铁料城开业志庆。
2001年11月22日,华南最大的横江铁料城开业。
横江铁料城。
2001年,中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工业园区-南海生态工业示范工业园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落户丹灶工业城,该园区总投资50亿元。
经过国家有关专家历时三个多月的规划论证,该园区实现把环保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不仅立足广东,而是辐射整个华南地区,壮大环保产业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区委优势,全面提升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环保产业水平,推动全国环保产业网络的形成,并对周边地区和其它工业企业产生较强的辐射效应和提升效应。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2002年,丹灶供销集团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企业(获此殊荣的全省商业系统只有广州南方大厦和丹灶供销社两家),全镇批发零售、餐饮业达1562个,社会服务业282个,农贸市场3个;横江五金铁料商业城占地52亩,铺位1500多个,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正、边铁料集散地,铁料城还不断扩大,成为丹灶镇的支柱产业。
2004年10月29日上午,“中国日用五金之都”授牌仪式在金沙镇五金交易市场大厦举行。
2004年12月1日,国家五金制品协会授予金沙镇为“全国首个五金制品产业升级示范区”称号。
五金业是丹灶的传统支柱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大力发展五金产业,丹灶成为当时南海首先富裕起来的地区之一,并且诞生了南海最早的“万元户”。20多年后,五金在丹灶这个地区形成燎原之势,扎下了深深的根。如今,丹灶的五金早已出口到全球各地,并广受好评。
五金业是丹灶的传统支柱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
2005 年,南海进行区域调整,原丹灶镇、金沙镇合并组成了现在的丹灶镇。这也为丹灶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而金沙大桥作为桂丹路重要节点之一,联通丹灶和狮山,实现货车与小车的分流,大大提高了车辆的通行效率,方便出行的市民。正所谓“金桥架起,路通财通”,作为桂丹路的“咽喉”,金沙大桥随着立体交通网日臻完善。
金沙大桥打通了丹灶与广佛的交流大门。简永明摄
金沙大桥车水马龙,市民外出一路畅通。容铸华、简永明摄
此外,多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和高速路也陆续被连接起来,为丹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让更多人才、产业、文化等资源向丹灶集聚,促进丹灶迈向“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
夜幕下的桂丹路,车水马龙、华灯璀璨。简永明、招海珊摄
2009年,广顺新能源落户丹灶。这是丹灶迈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第一步。丹灶也成为了当时国内较早开始布局氢能源的地区之一。瞄准氢能源产业,这也为日后丹灶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丹灶大力引进氢能源相关企业与资源,产业链逐步完善。
广顺新能源落户丹灶。
2014年,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丹灶挂牌。该基地被省政府列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是全省唯一的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核心部件产业基地。
2016年7月18日,力合星空·728创域正式开园并于2018年底上榜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名单,成为丹灶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最新公布的南海区30个拟立项创新创业名单中,丹灶有7个项目入选,并全部由728创域辅导。如今,丹灶正不断刷新创新气质,练就科技范。
力合星空·728创域。南方+记者 戴嘉信 摄
2017年9月,投资超百亿的长江氢动力研发中心及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签约落户丹灶。这是当年佛山引入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同年,全国首个市场化建设运营的加氢站在丹灶建成使用。
长江氢动力研发中心及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签约落户丹灶。
全国首个市场化建设运营的加氢站在丹灶建成使用。南方+记者 戴嘉信 摄
2017年12月27日,国家林业局下发通知,金沙岛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这是丹灶生态环境的一个全新名片,联同仙湖与翰林湖,丹灶提出打造“一岛两湖”生态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其中翰林湖获得2017亚洲城市景观大奖。
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
翰林湖农业公园。南方+记者 戴嘉信 摄
2018年,丹灶镇被认定为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这是一个含金量颇高的项目,说明丹灶的产学研创新工作在国家级平台上受到了认可。
迈入新时代,丹灶镇始终坚持以主导产业为中心,不断延伸现有产业链,围绕精密五金、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能源环保、安全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使得丹灶产业竞争力极大提高,实现了从传统小五金专业镇向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智能安全产业等高端产业集聚区的转变。
力合星空、广顺新能源等孵化器和联东U谷、日本中小企业园、食品工业园等加速器的加快建设,也成为丹灶推动生态产业新城迅速崛起、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创新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丹灶仙岗村。
与此同时,丹灶还掀起了乡村振兴的热潮。丹灶从自身的发展再次出发,为南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路。打造“一岛两湖”生态品牌,以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和连片乡村振兴为重要工作抓手,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目标创造良好契机。
翰林湖农业公园。南方+记者 戴嘉信 摄
百年奋斗征程,几多坎坷,几多奇迹。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百年征程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飞跃发展,前行的历史波澜壮阔,成就非凡,南海丹灶亦一路扬帆,追逐梦想。
未来,南海区计划投资24亿元的丹灶轨道交通项目启动研究,广佛新干线及西延复合通道工程、季华路西延线工程、南海中线公路工程等快速路项目展开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丹灶镇的路网,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助力南海西部融入广佛都市圈,实现全域化同城和区域融合发展。
相关链接:
广州城有个【旧南海县社区】
“6.29”丹灶荷村水闸决堤二十二年祭
他参加过“公车上书”,倡议修筑樵桑联围,梁知鉴——堪为三水乡贤楷模!
《岭南印记》南海古驿道(下):往昔带活一座城 如今归尘待唤醒
叠滘漂移观看最全攻略!盐步老龙出发“探亲”!南海端午活动超级多!
莲花路的“莲花圣地”,南海狮山真的有狮子?没人知的佛山民间传说,你是第一个知道的
1978年“鬼佬”Carl Mydans在南海县大沥人民公社社员家中拍摄的照片
【主人公现身】38年前“鬼佬”Carl Mydans所拍摄的南海县大沥人民公社村民回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