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6-04-13 上海语言学通讯 上海语言学通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932247xu&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193seeqzr&width=500&height=375&auto=0

讲座报道


讲座开始前,陈向明首先向会场的听众提了几个问题:为什么师范生学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大量理论知识还是不会教书?优秀教师所拥有的令年轻教师羡慕不已的“妙招”与“直觉”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才能学到?等等。此系列问题拉开了本次讲座的主题。

   陈向明以常识性问题出发,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探讨质性研究的目的,以及分析做好质性研究的方法。陈向明运用老教师上课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一个鲜明例子,引出了“课眼”这个名词。陈向明说,“课眼”是一节课的灵魂,可以使学生、教师和学科三者融为一体,产生让人印象深刻的效果。同时,陈向明通过PPT的图示展示了质性研究的初步结果,把Practical Knowledge(实践性知识)的基本定义、内容类型、呈现方式、生成机制、影响媒介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讨论了此类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知识”和“专业”重新定义的意义。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陈向明指出,在课堂中教师应多观察学生,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授课,改变学生不喜欢上课、或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行为,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实践性知识,会在课堂上产生不一样的能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讲座安排了自由问答的环节。在场的老师们纷纷踊跃的针对个人平时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疑惑向陈向明教授请教,现场气氛非常活跃。陈向明教授对老师们的提问均耐心地一一给予解答。 

学人简介 :陈向明,女,祖籍湖南省华容县,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青少年时代在湖南长沙度过,曾当钳工和中小学代课教师8年。1977年入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文体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先后于1989年和1994年获得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1-7月在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学者。现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本科课程改革发展战略小组成员、元培计划委员会委员及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语言学通讯】公众号由新浪微博@珞宾王 电话13917738016负责更新。主要收集发布1全国范围内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会议、研修班讯息;2上海各大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讲座;3学术期刊和学术观点推送。我们也可以协助各地外国语学院邀请专家来讲学和科研指导。欢迎大家在平台留言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