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读书小轧】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上海语言学通讯----读书小札
本期推荐语
创造性叛逆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有人认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只发生在读者的接受层面,而不应发生在译者的翻译层面,这一在翻译中竭力避免的行为为什么要在文学翻译中大力提倡呢?本期推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作者为王振平的文章。
↓↓↓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研究问题
1)什么是文学翻译的创造性
2)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如何体现
3)如何理解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4)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如何?
研究方法
实例论证法。作者用例子分析的方法阐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的研究方法在文章中随处可见。试举例说明:
原语文本:How did he lose it? Ned Lambert asked. Liquor, what?
译语文本:他是怎么砸的饭碗? ”内德 · 兰伯特问道, “酗酒, 还是什么 ? ”(乔伊斯2002:216)
按照传统的评论方式, 将 lose it 译成“砸饭碗 ”, 将 liquor 译成“酗酒”属于意译, 但如果换个角度去看,这样的翻译就属于创造性翻译,不论从句式上(名词 liquor 变动词词组) 还是表现方式上(使用了俗语或修辞语言), 都包含了译者的创造性发挥 。 可以说, 这是个忠实的译文,没删、没减,更没有叛逆,但却有创造性。
学习是一种快乐,
分享是一种美德!
【注】对本文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阅读原文到知网下载或者订阅《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杂志。
愿意加入上海语言学通讯微信群的学友请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
愿意参与到上海语言学通讯【读书小札】栏目的朋友请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